03.06 陝西關中是什麼時候出現炕的?有什麼淵源?

許刻


筆者老家正好在陝西關中農村,老家人現在仍然在冬天使用炕來取暖,我來談談這個問題。

關於炕的記憶,我想,每個上點年紀的陝西農村人都有刻骨銘心的記憶,只因為炕是冬天最溫暖的一個場所,一家子人坐在熱烘烘的炕上拉著家常,是多麼溫馨的畫面。

炕也稱“火炕”,是中國北方人,尤其農村人在天寒地凍的日子,用來取暖禦寒的必備工具。炕主要由炕眼,炕膛,煙囪三大部分組成,過去,用黏土製作的土塊,俗稱“胡基”砌成,現在大多用磚塊或水泥板砌成。

炕眼是用來填入柴禾的入口,柴禾包括乾燥的玉米稈、麥稈等農作物的秸稈,也有乾燥的蒿子、細樹枝、樹葉等東西。炕膛裡邊空間較大,是用來燃燒柴禾的地方。煙囪用來排放柴禾燃燒後產生的煙霧。炕眼和煙囪都建在室外,只有炕膛的主體部分建在室內。

經過柴禾在炕膛的充分燃燒後,會產生大量熱量散發在室內,進而達到取暖禦寒的效果。

據我查閱大量資料,人們普遍的說法是,火炕成型於中國東北,或者是古代韓國的高句麗,距今不下3000年曆史。韓國人為了證明火炕技術是他們發明的,曾在本世紀初為此申請過世界文化遺產。

但距今1600多年前,南北朝時期的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他的著作《水經注》上有這樣一句話,是描述距今6500多年前黃河流域半坡原始人半穴居的生活狀態,原話為:下悉結石為之,上加塗塈,基內疏通,枝經脈散;基側室外,四出爨火。炎勢內流,一堂盡溫。

這句話不但描述了火炕的基本構造,還說明了炕的功能和用途。由此可見,這句話是關於火炕雛形的最早記載,也就是說,火炕在6500多年前,在陝西關中地區就已經出現雛形。


火炕是中華民族先民智慧的結晶,是先民經過多次對抗寒冷後,逐漸發明出來的禦寒工具。


鴻鵠迎罡


說起炕,北方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想起上大學的時候,我和新朋友之間的對話,一般都是這樣的。

“你是哪裡人?”

“陝西的!”

這時朋友會非常激動,帶著好奇的目光詢問

“你們那裡是不是住窯洞,晚上睡在炕上面。”

……

一聲嘆息過後,只能耐心的解釋。
古今注之文化注,炕的來歷。

過去常說“南人習床,北人尚炕”南方炎熱且潮溼,入睡木床,上下懸空,便於空氣流動,即涼快又不易受潮。而北方寒冷,人們在房中盤炕,既溫暖又舒適。

《說文解字》中,炕,“幹也從火”。所以,炕必須接灶,一般作為燒火排煙的通道,連接煙囪,通火門。
炕的來歷及出現時間,說法歷來不同,在這裡,我介紹一個瀋陽的民間傳說。

公元一千多年前的西周,建都與鎬京(今西安),那時的人們還不知道炕,夜間都睡在冰冷的石板之上。

有一天,周公旦巡查京郊田禾,看見一位六十高齡的老人,正在土坑裡燒火。周公旦非常好奇,走近一看,坑底很平,坑上有一塊大青石板,老人正在用火燻烤石板。

周公旦見狀,搖了搖頭,冷笑一聲,“不留著煮飯,燒在坑中,何用?”說完以後,轉身要走。

此時老人卻哈哈大笑,“人人都說周公旦用仁愛來管理百姓,我卻覺得好笑”。周公旦一聽,本要發火,但見老人眼中沒有絲毫畏懼之意,反而非常不屑,周公旦冷靜下來,知道老人故意為之。於是他恭恭敬敬的詢問,“這位老者如何稱呼?”

“我本姓姬,名字是利叔,大家都叫我姬燒坑。”

“何謂姬燒坑?”

“我在坑裡火燒石板,留下木炭和熱灰考炙石板,讓它發熱。如此,夜間不但不冷,反而保養身子,所以大家就這樣叫我。”

周公旦一聽恍然大悟,將老者請入朝裡,武王聽後,大喜,重賞姬利叔,命其改進土坑。幾月後,姬利叔把挖地幾尺改為地面高出幾尺,炕下面鑄造一個燒火圓洞,叫炕洞,修起了拐彎的煙道,叫煙囪。

就這樣,炕的用法在北方流傳,秦朝後,又出現磚炕,直到今天。隨著社會的發展,也許有一天炕會最終消失,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最樸實的發明和創造,不依賴能源,不依賴工業,就地取材環保節約,它溫暖了中國百姓千年之久呀!


古今注


傳說春秋戰國前,關中西部絕大部分是荒無人煙,野生動物成群。為了人口發展相對平衡,當朝皇帝下令將山西以東以南人口向西安以西安置一部分,當初人都不願意來,當朝用繩索將百姓捆串一起,押解到此地。現在好多老人給晚輩講起來說,我們的根在山西大槐樹,但是人們只是聽聽而已,還不知山西有個大槐樹在山西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