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一些超級科學家每年發表70+論文?權威雜誌《科學》首次迴應!

近年來,一些科學家的發表論文非常的高產。有的科學家每年甚至可以發表到72篇以上的論文,這也就是說每平均5天,就有一篇論文發表。

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統計學家約翰·約安尼迪斯就此進行了調查和報道。

他和同事們進入學術期刊數據庫Scopus,並在2000年至2016年間確定了265名“超級作者“。

一些超級科學家每年發表70+論文?權威雜誌《科學》首次回應!

以下是報道的問答內容


1.問:為什麼一個科學家想成為這麼多文章的作者?

答:在很多情況下,對科學家而言這是生死攸關的事情,要麼發表論文要麼被解聘。當然,也有的科學家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獎金或者從國家申請到更多的基金支持。這些”超級作者“中,中國佔了很大的比例,這是因為國家為論文發表尤其是高水平的論文發表提供經費支持。這筆經費肯能是科學家們的工資的很多倍。因此,發表論文不僅是生死攸關的事情,也是科學家事業的必經之路。

2.問: 科學家發表論文署名的規則是什麼?

答:在大多數情況下,你需要根據嚴格的標準為論文做出相應的貢獻才能夠署名。這意味著你必須實要參與撰寫論文,提出研究的思路,進行實驗以及分析實驗數據。 當然,在投稿過程中,你還需要審查論文的最終版本並且同意署名。 顯然,對於我們目前在許多學科中看到的這種多產的科學家而言,這似乎是不可能的。

3.在某些學科是否更容易出現”超級作者“?

答:根據我們的統計結果,有一半以上的”超級作者“屬於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在我看來,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在這些領域,即使你沒有充分參與到一個科研論文工作中,你也會被添加到論文的作者裡,這種情況似乎是被鼓勵的,或者說,至少是可以被原諒的。第二,在很多大數據的分析文章中,一個作者只要每收集一份數據,那麼他就可以獲得一大批論文的出版署名。

4.有”超級作者“在利用出版漏洞發表大量文章嗎?

答:我並不認為這些”超級作者“是故意這樣做的。但是主要的原因是作者署名的標準被放寬了。比如,當一個心臟病學家成為一個研究中心的主管後,我們發現他所發表的文章增加了10倍,這雖然並不符合標準,但是在很多領域已經被廣泛採用了。

5.”超級作者“署名有什麼後果嗎?

答:作者署名有兩個原因:信用和責任。就信用而言,如果你對署名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這就好像一個國家擁有500種不同的貨幣但是卻沒有匯率。就責任而言,則主要體現在實驗結果的可重複性和質量問題。對於這些”超級作者“,他們是否能夠承擔這些文章的責任,他們是否知道這些文章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6."超級作者”是如何對此進行辯護?

答:他們承認這個事實。發表論文是生死攸關的事情,發表論文對於科研經費的壓力也使得署名的規則的變得更加富有彈性。另外,如果有人要把你加入為作者,你會拒絕嗎? 有的人甚至會因為你拒絕署名而感到生氣!所以我們需要在系統層面考慮問題而不是單單從一群人層面來考慮這個問題。

7.署名系統應該如何升級?

答: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需要提高透明度並與一些科學團體達成共識,以確定誰應該被署名。當然,從理論上講,雜誌也可以設置一個標準。我們可以根據一篇文章作者的數量來給作者打分,作者少的分數較高而作者多的分數較低。

同時,我們還要求作者貢獻必須準確。當我看到有524個作者被列為撰寫論文時,我覺得很荒謬!難道大多數作者只貢獻了一個逗號或者句號嗎?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系統來識別和分配署名。

8.你是“超級作者”嗎?

答:和這次採訪相比的高產作者相比,我不算“超級作者”。但我確實也是一個很高產的科學家。我最高產時期一年可以發表50篇論文。每年,有2000萬科學家至少發表了一篇論文,而對於每年50篇而言,這意味著有30000人比我高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