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帶你見識下科創板半導體企業的大本營——“張江科學城”有多牛?

帶你見識下科創板半導體企業的大本營——"張江科學城"有多牛?

截至2019年4月15日,科創板共申報了72家企業,其中半導體行業企業共9家,7家來自上海,6家辦公地址都在浦東張江。張江可謂是中國半導體企業的搖籃。下面就來聊聊張江科學城有多牛?

一、張江科學城在哪?

張江科學城於2017年7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設立,規劃總面積約94平方公里,以張江高科技園區為基礎,升級轉型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新知識、新技術的創造之地和新產業的培育之地,現代新型宜居城區和市級公共中心,世界一流科學城。

張江科學城規劃範圍北至龍東大道、東至外環-滬蘆高速、南至下鹽公路、西至羅山路-滬奉高速,覆蓋張江、花木北蔡、孫橋、周康、航頭等多個熱門板塊,與唐鎮、川沙、金橋、迪士尼樂園等熱門板塊相銜接。兼顧國家量子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要求,總面積約94平方公里。考慮與龍陽路樞紐、迪士尼等周邊地區的協調聯動發展,外擴形成銜接範圍,總面積約191平方公里。

圖:張江科學城區位圖

帶你見識下科創板半導體企業的大本營——“張江科學城”有多牛?

二、科學城的由來

張江科學城是以張江高科技園區為基礎逐步擴大而來,張江高科技園區始建於1992年,是國家級的重點高新技術開發區。199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張江"戰略以來,張江高科技園區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2010年,康橋工業園、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劃入張江。康橋工業區是浦東微電子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是在國家衛生部支持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推醫學相關新概念的科技園區。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是現代醫療服務業和醫療器械及生物醫藥產業為核心,以打造高端醫療服務集群和高科技醫療器械及生物醫藥相關產業基地為目標的現代化醫學科學城。

2012年,周浦繁榮工業園劃入張江。繁榮工業園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導向,發展電子、醫療器械、新能源、先進製造等科技型產業。

2014年12月29日,國務院決定上海市自貿區擴區至張江片區,面積37.2平方公里,東至外環線、申江路,南至外環線,西至羅山路,北至龍東大道,為張江園區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2016年,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批覆統一建設張江高科技園區(以下簡稱"張江園區"),地域面積約79.9平方公里。

圖:張江科學城歷史沿革

帶你見識下科創板半導體企業的大本營——“張江科學城”有多牛?

三、重要的來了——科學城有哪些產業?

目前張江科技園區已形成了以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等為重點的三大主導產業。2017年信息技術產業規模2845億,佔浦東57%,其中2017年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為704億元,佔浦東87%;2017年生物醫藥產業規模633億元,佔浦東62%;2017年文化創意產業規模1563億元,佔浦東43%。

張江科學城未來將在現有產業優勢的基礎上重點發展"三大三新"產業。所謂"三新產業"是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碳環保產業。

1、信息技術產業集群

信息技術產業集群主要包括集成電路、軟件與信息服務、消費電子終端等。其中,集成電路產業形成了包括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在內的國內最完善、最齊全的產業鏈佈局,產值約佔全國的1/3;軟件與信息行業已發展成為中國軟件產業的領先基地、上海軟件產業的重要增長極,聚集了大批國內外知名軟件企業、研發機構,包括寶信軟件、美國花旗、印度INFOSYS、TATA等,全球30強中有8家、中國100強中有11家在張江設立了研發中心;消費電子終端築起以智能手機、穿戴式設備等為主的消費電子終端產業。目前,新產品和新技術不斷湧現。

2017年註冊的集成電路企業數量為197家,從業人數4.6萬人。2018年,張江集成電路產業繼續升級,隨著華力微電子12英寸先進生產線,中芯國際新產線等重點項目的建設,張江集成電路產業能級正在快速提升,進一步鞏固上海市在集成電路領域的龍頭地位。

作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硅谷,張江不僅是浦東新區的集成電路產業特色,更是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的特色。多年來湧現出一大批優秀企業,如中芯國際、華大半導體、華虹半導體、中微半導體、韋爾股份和盈方微等。

與此同時,芯片設計業、設備材料業也是張江集成電路的亮點,2017年的增長都在20%以上,其中設備材料業增速更是超90%。2017年年營收入過億元的設備類中資企業共有四家,張江核心區企業佔據3家。

從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市場正在崛起,未來一半以上的集成電路市場在中國。張江科學城具備很好的產業基礎,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和獨創技術,是集成電路產業投資重鎮。

2、生物醫藥相關產業

(1) 生物醫藥

張江生物醫藥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從新藥研發、藥物篩選、臨床研究、中試放大、註冊認證到量產上市在內的完備創新鏈,成為了新藥創制成果最突出、CRO(臨床試驗業務)服務最活躍標誌性區域。

截至2017年底,張江生物醫藥企業613家,從業人員數為4.2萬人,園區形成新藥產品超過230個,新藥證書超過50個,目前正在研發藥物品種近300個,尤其在抗腫瘤類醫療產品的研究方面具有豐富的資源,包括研發生物大分子,化學小分子、介入類醫療器械以及獨具優勢的腫瘤免疫治療產品等。我國每批准3個一類新藥,就有一個來自於張江。

目前全球排名前10的製藥企業中,已有7家在張江設立了研發中心(如:羅氏、輝瑞、諾華),已經形成重大基礎科學設施集群。各類研發機構400餘家(其中技術中心196個,外資研發中心149家)、40餘家CRO公司、高校10餘所、科研院所近70家、各類公共技術和服務平臺200餘個。

2017年張江生物醫藥工業產值同比增長30%。對園區內發展潛力較好、估值在5億人民幣以上的企業進行梳理,獨角獸和準"獨角獸"企業達60家。

(2) 醫療器械

醫療器械產業是張江的優勢產業之一,擁有國內行業領軍的獨角獸和隱形冠軍。張江同時擁有"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和"張江現代醫療器械園"兩大醫療器械產業基地。

截至2017年底,僅國際醫學園區內國內外醫療器械企業超過500家,規模以上近50家,張江現代醫療器械園有醫療器械和相關服務類企業約60餘家,張江區域的醫療器械相關工業產值占上海市約1/4。

伴隨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在張江科學城率先試點以及國家器審中心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落戶張江,可以大大幫助研發企業節省產品審批和上市時間,張江的醫療器械產業進入放量發展階段。

3、文化創意產業

張江是全國首家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以數字出版、動漫影視、網絡遊戲、泛娛樂以及數字創意技術領域為產業特色,2011年被國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為"國際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2012年被中宣部、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文化部、廣電總局五部委聯合授予首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2015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城市文化發展研究所"中國文化產業園區100強第一名"。

園區集聚了一大批國內外優秀文化創意企業,包括盛大文學、炫動卡通、Blizzard Entertainment(暴雪娛樂)、Electronic Arts(美國藝電)、聚力傳媒、滬江網、河馬動畫等。2017年,各種新型文化企業機構超過550家,文化創意產業實現經營總收入1563億元。其中,張江文創園區企業全年營業收入達到489億元,連續5年複合增長率大於18%。

張江科學城的建設,將張江人文環境建設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也是張江進一步佈局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依據。

五、未來的張江科學城

根據《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未來的張江科學城將圍繞"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創中心建設核心承載區"目標戰略,實現從"園區"向"城區"的總體轉型。張江科學城作為"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和"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擁有政策和市場的多重發展驅動。

1、"十三五"期間產業發展規劃

"十三五"期間,上海張江園區將加大對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支持,聚焦"3+3"重點產業,發揮龍頭企業、重點基地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等3大主導產業發展能級,加快培育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配套、低碳環保3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優勢。到2020年信息技術產業營收規模達3000億元,其中集成電路產業900億元(年均增長率15%),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900億元(年均增長率10%),信息製造產業營收規模維持12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綜合技術水平保持國內領先地位,到2020年,設計業主流技術達16/14納米,先進設計技術達10/7納米;芯片製造業14納米制程進入量產,10納米工藝開發成功;設備業等離子刻蝕機、90/65納米光刻機、12英寸晶圓清洗機、全自動集成電路光學檢測設備等進入國際採購體系。加快推進華虹二期、中芯國際擴產等重大項目建設,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

加快實現生物醫藥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到2020年生物醫藥產業營收規模達1000億元(年均增長率15%),占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營收規模50%,新藥產品超過250個,新藥證書超過60個,形成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高端醫療服務等領域研發總部發展集聚。在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免疫性疾病、基因缺陷、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藥物研發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推進創新藥物、生物製藥技術及新型製劑的研發和產業化;發揮質子重離子醫院、國際醫學中心等高端醫療服務骨幹企業的引領作用;積極推進張江總部園生物醫藥研發總部基地建設,促進醫療服務產業集聚發展。

進一步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能級。到2020年文化創意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500億元,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基地。依託張江信息技術優勢,強化文化與科技、文化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鼓勵文化創意企業跨界整合,支持數字出版、影視動漫、網絡遊戲、網絡教育、網絡視聽等重點領域發展。

加快實現三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到2020年,營收規模達到300億元。加快康橋機器人示範基地建設,推動建設人工智能創業發展基地,在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以及智能機器人等重點領域構建產學研協同發展機制,建立共性技術與展示體驗平臺,引進優秀企業和創業項目。航空航天配套產業到2020年,營收規模達到100億元。發揮中國商飛研究院、微小衛星研究院等機構的研發優勢,依託園區重點企業,規劃佈局以衛星研發製造、航空航天關鍵零部件、航空航天關鍵材料、航電系統等為主導的航空航天配套產業集群。低碳環保產業到2020年,營收規模達到200億元。重點發展半導體照明控制芯片、儲能技術、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智能電網、水處理、土壤修復、節能環保設備研發及環保服務業。

2、重大科學設施集群建設

張江科學城目前已在建和擴建一批世界級大科學設施,建成後將成為全球光學、物理學、生物醫藥和計算機科學研究綜合能力最強的大科學設施集群。配合大科學設施推進,張江科技城將推動高能級科研機構落戶,保障大科學設施順利落地。

(1)大科學設施集群

上海光源二期、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超強超短激光裝置、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活細胞成像平臺等。

看著很高大上,但是完全不知道這是啥?沒關係,來解釋下這些牛X的項目。

上海光源項目是中國重大科學工程,由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共同出資投資逾12億人民幣建設,2004年12月25日開工,是中國至2010年1月20日前規模最大的科學裝置。建成後,將對推動中國多學科領域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產生重大作用。上海光源是極其複雜的大科學工程,包含有眾多系統,它們分別涉及超導高頻及低溫技術、超高真空技術、高精度數字化電源技術、高性能磁鐵及機械準直技術、高性能束流診斷技術、先進控制技術,以及先進光束線技術等多項先進技術,部件研製及系統集成難度極高。

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是中國迄今為止投資最大、建設週期最長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項目總投資近百億,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以及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創新項目。該裝置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高效和最先進的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之一,為物理、化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等多學科提供高分辨成像、超快過程探索、先進結構解析等尖端研究手段,形成獨具特色、多學科交叉的先進科學研究平臺。

(2)高能科研機構

李政道研究所、國家量子中心、上海超算中心等;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浦東科技園、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新藥創制平臺、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上海交大張江科學院、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中心、漢高全球技術與創新中心、羅氏上海創新中心等。

李政道研究所是在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的呼籲下開始籌建的。2016年11月30日,在科技部、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研究方向包括宇宙學、粒子物理,以及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量子物理及應用。該所將參照丹麥玻爾研究院、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建設,引入全球頂尖的科學家,首批引入的科學家中就包括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弗蘭克·維爾切克。

上海超級計算中心是由市政府投資建設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是國內首家面向社會開放的、資源可共享的高端計算平臺。項目擁有曙光4000A(2004年世界 排名第十)和"魔方"(曙光5000A,2008年世界排名第十、亞洲第一)等3臺超級計算機,同時配備豐富的科學和工程計算軟件,致力於為國家科技進步和企業創新提供高端計算服務。

圖:重大科學設施集群建設

帶你見識下科創板半導體企業的大本營——“張江科學城”有多牛?

3、重點產業集群集聚

(1)中芯國際12英寸芯片生產線

中芯國際與國家大基金以及上海市地方基金以合資的方式成立"中芯南方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總投資102.4億美元,在中芯國際上海廠區保留地塊上,建設2條月產能均為3.5萬片芯片的集成電路生產線(SN1和SN2),生產技術水平以12英寸14納米為主,產品主要面向下一代移動通訊和智能終端。

項目全部達產後,中芯上海片區有望形成9.2萬片/月12英寸產能,11萬片/月8英寸產能,技術涵蓋0.35微米-14納米,將成為國內技術最先進、最具規模效益的先進產能芯片研發製造基地。該項目不僅使集成電路量產工藝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也提升了上海集成電路製造業能級,進一步鞏固上海市在集成電路領域的龍頭地位。

(2)華力12英寸先進生產線

作為上海市最大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項目,華力12英寸先進生產線總投資387億元人民幣,計劃於2022年底建成月產能4萬片的12英寸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項目建成後,華虹集團將成為擁有覆蓋從0.5微米到14納米各工藝節點的大型集成電路製造產業集團,在產業規模和工藝技術上進入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陣營的前列。該項目已被列入國家《"十三五"集成電路產業重大生產力佈局規劃》,是國家"910工程"的子項目之一。

(3)特斯拉年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項目

2018年7月10日,美國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正式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這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也是上海落實國家部署加快取消汽車製造行業的外資股比以後的第一個項目。

特斯拉將在上海建設美國之外的首個超級工廠,也是最先進的電動汽車工廠。特斯拉落戶臨港之後,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該項目規劃年生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這相當於當前特斯拉年產量的5倍以上。這也有助於推動上海高端製造業發展,加快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

該項目被視為是浦東開發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後的又一重大戰略舉措,實現"張江-臨港"和周邊鎮"2+N"產業發展格局將成為推動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載體和重要支撐,能夠讓張江和臨港發揮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