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史上最奇葩的一次押送

史上最奇葩的一次押送其實在劉邦娶呂雉之前,自己並沒有閒著。

劉邦是如此的熱愛生活,如此的激情四溢,貧窘的生活,卑微的地位仍然不能消磨掉他對美色的渴望和追求,生命力如此頑強,生活態度是如此的樂觀和豁達,真是天賦異稟。

荒村野店,倒也給他覓得一位小家碧玉,曹氏!

曹氏性情婉轉,善體人意,甚合劉邦之心。

一來二去,幾番繾綣,曹氏為劉邦產下一子。

曹氏非劉邦明媒正娶,所以這個兒子只是庶長子(是長子不假,但非正妻所生),這個叫劉肥的庶長子,漢惠帝劉盈的同父異母兄,後取韓信而代之,被父親劉邦立為齊王。

這都是後話。

劉邦現在還在鄉下,過著內有賢妻,外有美妾,有兒有女,有酒有肉的日子。

這種種田人羨慕不己的日子,劉邦也很知足,人過中年,夫復何求?

機會和轉折總在絕望,麻木,混沌,不經意間來臨。

就在劉邦自得其樂,樂在其中的時候,整個大秦帝國都不好了。

馳道,長城,阿房宮,驪山皇陵,戍邊……數不清的徭役和兵役壓榨著帝國最後一點元氣和血脈。

無數的青壯被徵調,拋家舍業,埋骨他鄉。

大澤鄉陳勝,吳廣的起義,猶如海嘯狂飈,在帝國的軀體上衝出了一個大窟窿,而且在不斷的崩塌潰陷擴大,可是,再多的白骨也填不了這個窟窿。

劉邦攤上事兒了。

史上最奇葩的一次押送這事攤得他半百出山,滅秦平項,掙得劉漢四百年天下。也為後世樹立了個大器晚成的典範,激勵了無數草根。

這是這個純樸的鄉幹部做夢都沒想到的。

史上最奇葩的一次押送 話說劉亭長雖說本事不咋地,文不文,武不武,還好酒貪杯,迷戀女色,但他有一個好處,厚道仗義,心裡不藏事,豁達大度,甚至還有一些和他年齒不相稱的天真。

這些都在他身上形成了一種獨特魅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各種職業,階層,性格都有極大的包容性,上至官府高層(如蕭何),下至屠豬殺狗(如樊噲),甚至王八戲子吹鼓手(如周勃,灌嬰)都和他成了意氣之交。

史上最奇葩的一次押送 這些人後來替他出生入死,他也讓他們出將入相,際會風雲,佐命建鼎,圖像凌煙,名標青史。

這還是他沒想到的。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攤上的這件差使。

這件差使就是替縣上把徵集好的青壯送到咸陽去修墳(驪山陵)!

這是個缺德招人罵的差使。

和維持會漢奸的名聲差不多。

你想啊,離家這麼遠,拋親別子,活又重,刀逼鞭催,勞動條件和生存條件都極端惡劣,殘亡幾率幾乎百分之百。

說得好聽是服徭役,說得不好聽就是填墳。

一去終不返,生離即死別!

都鄉里鄉親的,你斷人家根苗,人家還不挖你祖墳?

尤其象劉邦這樣身外矛盾第一線。

依他的性情和處境,他是一百個不樂意,但上命所差,急如星火,端人碗,受人管,他一狠心,一咬牙,在父母妻兒的眼淚中,在鄉親鄰里的唾罵聲中,押著這批青壯上了路。

事到如今,只得走一步看一步。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是儘量拖延,能走一天走兩天,能走兩天走三天……。讓鄉親們多活一天是一天。

彷彿有種默契。

史上最奇葩的一次押送劉邦一路上對他們不打不罵,還自掏腰包,買酒買肉,邀他們同醉。不談生死,只敘鄉誼,大有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的架式。

這哪象押送,簡直象自駕遊。

醉一場醒來,少了幾個。又醉一場醒來,又少了幾個。

劉邦不但不去找,反而連急都不急,而且有種說不出的舒坦和輕鬆,也許,這才是他想要的結局和效果,心安!

日子一天天過去,人數一天天減少。

百多人的隊伍,只剩下幾十人。

這天又到了飯口了,鄉親們驚詫的發現,今天這頓飯酒肉異常豐盛,整個氣氛顯得悲壯而肅穆,劉亭長的臉卻是如此的平和。

劉邦不勸不讓,自斟自飲幾大碗,然後開口言道:"各位父老不是我鄉黨就是我比鄰,我們往日無冤,近日無仇,我豈不知,此去咸陽,如羊入虎口。劉季(劉邦小名丿無能救得各位,但實不忍心讓各位身陷死地。今日買酒共求一醉,明朝季與各位各奔前程,善自珍重!"

言罷,劉邦又痛飲一碗,起身為他們一一釋縛(解開索具)。

雖說冥冥中他們感覺這一天會到來,但還是被劉邦的仁義深深的打動和折服,聯想到一路上劉邦的關照和寬縱,他們終於明白在這個命如草菅的亂世,只有他把他們當人!

剩下的這班青壯都正值血氣方剛,一股士為知已者死的豪情直衝腦門,他們齊嶄嶄的跪倒在劉邦面前:"劉亭長活命之恩,小的們沒齒不忘,只是分開逃命,易被緝拿,不如我們生死一處,遇事也有個照應,即便命赴黃泉,路上也不孤單,我等想好了,誓死追隨劉亭長,永不分離!"

風,鼓盪著荒原野草,發出淒厲的鳴叫。

劉邦回首暮色四合的硭蕩山,從牙逢裡迸出兩個字:"上山!"……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