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今年重慶市級重大項目中,有哪些對區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


今年重慶市級重大項目中,有哪些對區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

日前,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做好2019年市級重大項目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首度公佈2019年市級重點項目清單。2019年,重慶市級重大項目包括年度建設項目和前期準備項目。其中,年度建設項目743個,總投資約2.2萬億元,預計年度完成投資3459億元;前期規劃研究項目216項,總投資約1萬億元。那麼,哪些項目在全市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引領作用?

1

重慶貨運機場

或許是受國家發改委正在編制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影響,作為陸海新通道重要組成的重慶貨運機場項目前期籌備工作明顯加快。繼今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貨運機場項目後,今年重慶市市級重大前期規劃研究項目名單中又首次出現它的身影。

今年重慶市級重大項目中,有哪些對區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

《通知》指出,重慶貨運機場一期工程建設起止年限為2020年到2023年,將建設1條3600米×45米跑道、20萬平方米貨站、50萬平方米停機坪,而今年的任務是完成該項目的選址報告。這也是重慶市政府首次公開貨運機場一期工程建設週期和建設規模,預示著該項目即將迎來重大時間節點。

事實上,重慶貨運機場一期建設規模在榮昌區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裡有更詳細的描述:建設1條3600米×45米跑道,可滿足747-8等E類飛機起降,可滿足每天300班需要;建設20萬平方米貨站,50萬平方米停機坪,可滿足年貨郵吞吐量100萬噸;同步建設三大中心的第一期項目和空管、導航、加油、助航燈光、飛機維修,場區道路等配套設施。當然以上這些信息僅供大家參考,最終以權威部門文件為準。

今年重慶市級重大項目中,有哪些對區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

貨運機場對外交通規劃示意圖

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重慶貨運機場項目前期籌備也進展順利。據3月10日《重慶與世界》雜誌報道,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貨運機場得到中國空軍、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中國民航局的大力支持,國家發改委將貨運機場納入西部大開發和中新互聯互通重點項目統籌推進,並與海航集團、中鐵集團、中建交通集團簽署合作協議。目前,榮昌正積極開展臨空產業規劃,與新加坡、美國、德國臨空經濟項目進行對接洽談,推動貨運機場與西永保稅區、寸灘港、果園港等開放平臺和四川瀘州、內江等地進行深度合作,構建“鐵、公、水、空”立體多式聯運體系,全方位打造國際物流樞紐。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表示,瀘州擁有港口、自貿區優勢,內江在鐵路運輸方面優勢明顯,而重慶貨運機場已納入中新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統籌推進,因此他建議應由國家發改委牽頭,重慶市、四川省政府共同推進,建設成渝城市群瀘州、內江、榮昌腹地金三角國際物流園區,將成渝城市群打造成為中國內陸開放高地、國際物流樞紐。

除此之外,由湖北省聯手順豐打造的鄂州民用機場(即順豐機場),已於2月23日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覆。據悉,該機場性質為客運支線、貨運樞紐機場,項目總投資為320.63億元。因此,順豐機場也被認為將成為繼孟菲斯、路易斯維爾、萊比錫之後,全球第四個、亞洲第一個專業貨運機場。有專家指出,隨著去年12月24日《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和建設規劃》的出臺,以及近期順豐機場的獲批,貨運機場的爭奪將日趨白熱化。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加快重慶貨運機場的前期籌備已顯得迫在眉睫。

2

九濱路與大渡口濱江路連接道

在今年市級重大項目建設名單裡,我們看到了九濱路與大渡口濱江路(即大濱路)連接道項目,建設週期為2019年到2022年。據悉,該項目起於規劃的九濱路九龍港集裝箱碼頭,由北向南以隧道形式下穿九龍半島,止於大渡口濱江路二期工程,跨九龍坡、大渡口兩區,線路全長約2.6公里,設計標準為城市主幹道,雙向6車道,設計車速60公里/小時。九濱路於2009年建成通車,大濱路一期也於2016年建成通車,兩條濱江路由於種種原因在九龍半島區域未貫通,形成斷頭路,交通功能不能充分發揮。

今年重慶市級重大項目中,有哪些對區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

亟待開發的釣魚嘴半島

在筆者看來,九濱路與大濱路連接道不是一條普通的城市主幹道,而是關乎到九龍半島、老重鋼片區、釣魚嘴片區等重點片區能否實現聯動開發的問題。尤其是今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九龍半島和釣魚嘴半島保護開發;提升工業博物館品質。這條連接通道的戰略意義由此變得更加突出。

九龍半島北靠渝中半島、東接大渡口重鋼片區,擁有重慶主城稀有的兩江四岸、三面環江的優勢資源,片區歷史文化積澱沉厚,江岸線全長約6公里,面積約5.57平方公里。作為全市長江灣區開發佈局中的一枚重要棋子,九龍半島的初步規劃構想是,將其打造為濱江文化旅遊休閒帶、創意文化核心區及古人類遺址區、演藝體驗區、工業文化區,形成以九龍半島為中心,輻射九龍灣、青龍灣的“一島兩灣”區域格局。九龍坡區長劉小強在受訪時表示,九龍半島今年將完成規劃,全面啟動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九龍半島項目開發重要組成部分的黃桷坪長江大橋,也被列入今年重慶市市級重大前期規劃研究項目名單,2020年—2023年為建設起止年限。據悉,黃桷坪長江大橋是連接南岸區和九龍半島的跨江大橋,最終將形成重慶西站經黃桷坪至重慶東站的快捷通道。

今年重慶市級重大項目中,有哪些對區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

重慶工業博物館

作為重慶主城“兩江四岸”濱江地帶重點片區之一的老重鋼片區,未來將按照“工業記憶、創意水岸”的城市設計,打造為長江文化藝術灣區的重點片區。據悉,老重鋼片區規劃總面積5平方公里,主要佈局了重慶工業博物館及文化創意產業園、濱江崖線公園、遊輪港口等項目。

其中,被納入今年市級重大項目建設名單的工業博物館及文化創意產業園,是以大渡口區重鋼廠原址為基礎,依託其工業遺存打造而成的。項目佔地142畝,總規模14萬平方米,由重慶工業博物館、文創產業園和工業遺址公園3個部分構成,對標北京798藝術區、上海8號橋創意園區、成都東郊記憶等國內知名的工業文化旅遊地標。

釣魚嘴半島位於大渡口區東南角,與巴南隔江對望,總面積7.92平方公里,江岸線長10.26公里,是長江進入重慶主城區的第一個半島,也是主城區最後開發的一個半島。前不久,大渡口方面傳來重磅消息,將把釣魚嘴半島作為長江文化藝術灣區的重要節點打造為音樂半島。

在產業規劃方面,音樂產業將是釣魚嘴半島重點打造的特色產業。該區已經與草莓音樂節的運營方——北京摩登天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加強合作,將長江草莓音樂節的舉辦地落戶在釣魚嘴,並同步打造音樂產業園、音樂綜合體等音樂產業,共同推動重慶音樂產業的發展。同時,一所以音樂專業為主的高校和音樂版權交易中心也在策劃中。

與此同時,為配合釣魚嘴半島規劃建設的大濱路二期工程,也被列為今年市級重大項目名單,計劃於年內開工,項目全長4.8公里,計劃2022年建成。

3

朝天門兩江隧道

今年重慶市級重大項目中,朝天門兩江隧道頗受外界關注。該項目為前期規劃研究項目,採用江底隧道方式穿越兩江,全長4.6公里。由於朝天門兩江隧道相關信息寥寥無幾,再加上去年年底動工的渝湘高鐵重慶主城至黔江段涉及到一條長江隧道,因此有不少人猜測,兩江隧道只不過是長江隧道的另一種叫法。

今年重慶市級重大項目中,有哪些對區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

網上流傳的朝天門兩江隧道示意圖

其實不然。首先兩者長度完全不同,朝天門兩江隧道全長4.6公里,而連接重慶站與重慶東站的長江隧道長度為11.87公里;其次建設週期也不盡相同。兩江隧道建設週期為2021年到2026年,而長江隧道預計是2024年。由此,我們不難判斷朝天門兩江隧道與長江隧道根本不是指的同一件事。

儘管朝天門兩江隧道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有點陌生,不過大家對主城規劃的另一條兩江隧道——兜子背兩江隧道,恐怕多少還有點印象。據悉,兜子背兩江隧道項目,北起北濱路居然之家片區,穿越嘉陵江進入渝中區菜園壩片區,再穿越長江,南止於南濱路銅元局附近,全長約5公里,工程總投資約50億元。

今年重慶市級重大項目中,有哪些對區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

從字面上來看,處於前期籌備期的朝天門兩江隧道,其目的是為了緩解朝天門—解放碑片區的對外交通壓力,加快該片區的整體開發。我們注意到,今年以來,朝天門—解放碑片區發展迎來多重利好,正進入全新開發階段。首先,1月初解放碑與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廣州北京路等11個省市的知名步行街一同納入全國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這意味著未來解放碑將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主體之一,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對此,渝中區方面也表示,解放碑中央商務區,以成功納入商務部全國高品位步行街首批試點為契機,加強與全市各大商務區、集聚區、功能區的產業聯動,優化提升解放碑至朝天門文旅通廊。

其次,按照今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對加快環朝天門片區保護開發的要求,朝天門片區中的洪崖洞—朝天門—湖廣會館沿江區域總長2700米的岸線將實施總體治理提升,按照順應自然、尊重歷史、傳承文化、寫意當代的原則,打造朝天門片區立體生態文化公園,重塑承載著城市記憶的重慶“開放之門”。

再次,作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承載地、外資入駐離岸中心的重慶來福士廣場將於今年9月分階段開業。該項目在重塑朝天門片區對外形象的同時,也將加大該片區的交通壓力。當然,隨著江北嘴金融核心區的加快建設,尤其是待2025年重慶新地標——主樓設計高度470米的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建成後,也迫切需要通過兩江隧道來加強與解放碑—朝天門片區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