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如果孩子出現這四種“異常”,表明正在躥個子,家長可別瞎擔心了

文|西紅柿媽媽

歡歡今年6歲了,最近媽媽可是心疼得要死,因為歡歡總是說腿疼,而且經常是在深夜的時候,而在白天的時候,腿疼的情況卻很少見。媽媽幫歡歡檢查腿部的時候,並沒有發現有腫塊或者傷口,更關鍵的是使勁按壓歡歡的腿部,她也沒有感覺,這讓媽媽更摸不著頭腦。

究竟是咋回事呢?問了家裡的爺爺,作為過來人有經驗,爺爺說:“這是孩子在躥個子,不用太擔心。”聽了爺爺的話,媽媽還是有點半信半疑,又帶著歡歡去醫院檢查身體。醫生逐項檢查後得出結論:“歡歡這是典型的生長疼痛,特點就是疼痛短、不留痕,而且多發於5-10歲,正在長個子的小朋友。”有了醫生明確的答覆,媽媽才鬆了口氣。

孩子處在“猛長期”,會發出這四個信號,家長要抓緊機會,別錯過

1、孩子喊腿痛,要壓腿

如果孩子出現這四種“異常”,表明正在躥個子,家長可別瞎擔心了

像歡歡就是佔了腿疼這個特徵,因為在這個年齡的孩子正處在生長期,很多孩子的骨頭生長速度要比肌肉快,就會拉扯肌肉,從而產生摸不著、看不見的疼痛感。

而且這種特徵很好辨別,一般都會發生在半夜,主要症狀有腳踝、膝蓋等地方有痛或麻的感覺,通常持續幾個晚上就會消失。

2、飯量變大,卻不長胖,吃飯很香

因為身體發育的原因,很多孩子飯量會變大,只有攝入足夠量的食物和營養元素,才能滿足身體成長的日常所需。如果孩子吃得多也不長胖,那就是要長個了,因為隨著營養的攝入,身體沒有橫長,那就是要豎長了。而且通常孩子食慾大增後,新陳代謝也會加快,這樣利於身體廢物的排出,讓孩子的身體更健康。

如果孩子出現這四種“異常”,表明正在躥個子,家長可別瞎擔心了

3、睡眠質量高,睡得很香、很沉

很多科學研究都表明,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是晚上10點到凌晨2點,而且睡眠狀態下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是清醒時的三倍。如果孩子晚上的睡眠質量很高,而且雷打不動。

那麼恭喜家長了,孩子正在很好的利用晚上長個的時間,腦垂體也在加速分泌生長激素,關節和骨骼也在悄無聲息的生長,長個將是板上釘釘的事。

4、孩子變得愛運動,坐不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愛運動的孩子長得都很高,這不是個例,這是個普遍現象。孩子愛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刺激垂體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幫助骨骼進行有效鍛鍊,刺激脊椎、膝關節等長骨部分,從而促進軟骨細胞不斷增殖、分裂。因此孩子愛運動後,促進的不僅是骨骼的發育,還有身高的增長。

如果孩子出現這四種“異常”,表明正在躥個子,家長可別瞎擔心了

如果孩子沒有出現以上特徵,身高增長也不明顯,那麼該如何進一步促進孩子的身高增長呢?

1、每天提前讓孩子入睡,至少提前一小時

有句老話這樣說“能睡的孩子會長個”,所以為了讓寶寶能夠趕上生長激素分泌的黃金期,家長要確保孩子每天至少提前一小時睡覺,也就是9點以前,因為要達到深度睡眠,需要一個小時的過渡時間。每天保證孩子9點之前入睡的話,就能完美的經歷生長激素的整個黃金期,將身體發育做到最大化。

如果孩子出現這四種“異常”,表明正在躥個子,家長可別瞎擔心了

2、注意孩子的飲食,多攝入含鈣的食物

孩子的飲食也是長個的關鍵,但是有一個誤區,就是儘量避免給孩子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這會導致孩子長胖,而肥胖也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不利於骨骼的發育。家長要做到營養均衡,多吃含鈣的食物,例如魚、蝦、海帶、黑豆等。

3、保證孩子適當的運動量,多做拉伸運動

身高不夠的孩子家長要讓他們愛上運動,而且要達到運動長高的效果,需要較長的運動時間,短時間的運動是沒有任何作用的。而且經常運動的孩子,比很少運動的孩子一般要高出4-8cm左右。

如果孩子出現這四種“異常”,表明正在躥個子,家長可別瞎擔心了

家長平時多讓孩子進行能夠促進身高增長的運動,例如跳高、跳繩、籃球、排球等,其中跳繩的效果最明顯,為了提高孩子運動的積極性,家長也要參與其中,不僅可以促進孩子身高的增長,還能增進親子感情,一舉兩得的事家長一定要做。

以上就是孩子要“躥個”,會出現的幾個明顯特徵。孩子身高不夠的家長也不要過於心急,按照文中給出的方法,長時間實施下去,孩子的身高也能出現看得見的變化。

如果孩子出現這四種“異常”,表明正在躥個子,家長可別瞎擔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