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如果孩子出现这四种“异常”,表明正在蹿个子,家长可别瞎担心了

文|西红柿妈妈

欢欢今年6岁了,最近妈妈可是心疼得要死,因为欢欢总是说腿疼,而且经常是在深夜的时候,而在白天的时候,腿疼的情况却很少见。妈妈帮欢欢检查腿部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有肿块或者伤口,更关键的是使劲按压欢欢的腿部,她也没有感觉,这让妈妈更摸不着头脑。

究竟是咋回事呢?问了家里的爷爷,作为过来人有经验,爷爷说:“这是孩子在蹿个子,不用太担心。”听了爷爷的话,妈妈还是有点半信半疑,又带着欢欢去医院检查身体。医生逐项检查后得出结论:“欢欢这是典型的生长疼痛,特点就是疼痛短、不留痕,而且多发于5-10岁,正在长个子的小朋友。”有了医生明确的答复,妈妈才松了口气。

孩子处在“猛长期”,会发出这四个信号,家长要抓紧机会,别错过

1、孩子喊腿痛,要压腿

如果孩子出现这四种“异常”,表明正在蹿个子,家长可别瞎担心了

像欢欢就是占了腿疼这个特征,因为在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在生长期,很多孩子的骨头生长速度要比肌肉快,就会拉扯肌肉,从而产生摸不着、看不见的疼痛感。

而且这种特征很好辨别,一般都会发生在半夜,主要症状有脚踝、膝盖等地方有痛或麻的感觉,通常持续几个晚上就会消失。

2、饭量变大,却不长胖,吃饭很香

因为身体发育的原因,很多孩子饭量会变大,只有摄入足够量的食物和营养元素,才能满足身体成长的日常所需。如果孩子吃得多也不长胖,那就是要长个了,因为随着营养的摄入,身体没有横长,那就是要竖长了。而且通常孩子食欲大增后,新陈代谢也会加快,这样利于身体废物的排出,让孩子的身体更健康。

如果孩子出现这四种“异常”,表明正在蹿个子,家长可别瞎担心了

3、睡眠质量高,睡得很香、很沉

很多科学研究都表明,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是晚上10点到凌晨2点,而且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是清醒时的三倍。如果孩子晚上的睡眠质量很高,而且雷打不动。

那么恭喜家长了,孩子正在很好的利用晚上长个的时间,脑垂体也在加速分泌生长激素,关节和骨骼也在悄无声息的生长,长个将是板上钉钉的事。

4、孩子变得爱运动,坐不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爱运动的孩子长得都很高,这不是个例,这是个普遍现象。孩子爱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刺激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帮助骨骼进行有效锻炼,刺激脊椎、膝关节等长骨部分,从而促进软骨细胞不断增殖、分裂。因此孩子爱运动后,促进的不仅是骨骼的发育,还有身高的增长。

如果孩子出现这四种“异常”,表明正在蹿个子,家长可别瞎担心了

如果孩子没有出现以上特征,身高增长也不明显,那么该如何进一步促进孩子的身高增长呢?

1、每天提前让孩子入睡,至少提前一小时

有句老话这样说“能睡的孩子会长个”,所以为了让宝宝能够赶上生长激素分泌的黄金期,家长要确保孩子每天至少提前一小时睡觉,也就是9点以前,因为要达到深度睡眠,需要一个小时的过渡时间。每天保证孩子9点之前入睡的话,就能完美的经历生长激素的整个黄金期,将身体发育做到最大化。

如果孩子出现这四种“异常”,表明正在蹿个子,家长可别瞎担心了

2、注意孩子的饮食,多摄入含钙的食物

孩子的饮食也是长个的关键,但是有一个误区,就是尽量避免给孩子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会导致孩子长胖,而肥胖也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不利于骨骼的发育。家长要做到营养均衡,多吃含钙的食物,例如鱼、虾、海带、黑豆等。

3、保证孩子适当的运动量,多做拉伸运动

身高不够的孩子家长要让他们爱上运动,而且要达到运动长高的效果,需要较长的运动时间,短时间的运动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而且经常运动的孩子,比很少运动的孩子一般要高出4-8cm左右。

如果孩子出现这四种“异常”,表明正在蹿个子,家长可别瞎担心了

家长平时多让孩子进行能够促进身高增长的运动,例如跳高、跳绳、篮球、排球等,其中跳绳的效果最明显,为了提高孩子运动的积极性,家长也要参与其中,不仅可以促进孩子身高的增长,还能增进亲子感情,一举两得的事家长一定要做。

以上就是孩子要“蹿个”,会出现的几个明显特征。孩子身高不够的家长也不要过于心急,按照文中给出的方法,长时间实施下去,孩子的身高也能出现看得见的变化。

如果孩子出现这四种“异常”,表明正在蹿个子,家长可别瞎担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