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今年很多房地產開發商開始賣項目,泰禾出售多個項目給世茂,是因為缺錢嗎?

悟淨財經


房企為什麼會缺錢?

房企缺錢,一是因為房子不好賣,二是很多債務到期,三是房企最近幾年融資一直很難。實際上,去年年初開始的這次樓市的調整,很多房地產企業是有心理準備的。因此,房地產企業的財務狀況比之前2014年、2011年的時候還要好不少。我查詢了在A股上市的132家房企的數據,資產負債率在50%以上的只有40家,佔比僅30%。其中魯商置業的負債率最高,94.09%。

前幾年越激進的房企現在日子越不好過

無論是華夏幸福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搞了很多產業新城,還是泰禾集團,董事長吹了幾句牛逼導致公司股價連續暴漲,都是前幾年非常激進、看上去大出風頭的公司,因為過於激進,拿地時候動用了大量槓桿資金,現在面臨鉅額到期債務需要償還,同時房子又賣不動,一方面價格不斷調整,購房者觀望氣氛濃厚,另一方面房地產限購的政策遲遲未有鬆動,在這樣的情況下,資金鍊緊張的房企除了賣項目、賣股權之外,還能有什麼好辦法呢?這裡面萬達集團可能稍微有點特殊。這家企業之前在海外搞了很多投資,毫無疑問是引起有關方面的不滿了,好在老王見機不好,開始轉型。

大浪淘沙,市場的優勝劣汰從來都不曾停止

毫無疑問,在過去30年裡,房地產行業走過了自己的黃金年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是正F的好助手,銀行業的金主,是城市收入的支柱,但中間也曾經歷過幾次小的調整,而每一次行業的震盪和洗牌都會有企業掉隊,這個其實非常正常,因為市場的優勝劣汰從來都沒變過。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房地產項目對於房地產開發商來說就是生蛋的雞,如果不是情非得已誰願意把雞賣掉?房地產開發商賣項目當然是因為缺錢了。

房地產開發商的經營模式素來都是高槓杆高負債,所以是相當考驗企業資金鍊的,如果房地產企業過於貪婪,不懂進退,大量拿地、建項目,市場向好那自然是大賺特賺,但是如果遇上了房地產市場轉冷,這種考驗將加劇,對房地產企業造成巨大的負擔,克而瑞地產研究的數據顯示,房地產行業2018上半年淨負債率(槓桿率)普遍攀升。

以題中的的泰禾集團為例,這就是一家典型的高槓杆高負債地產運營企業,“高負債、高槓杆、高擔保”可謂是資本市場對其的標籤,其從2015年-2017年及2018年前三季度,資產負債率高達79.87%、82.40%、87.83%、84.78%,不過得益於過去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火爆,房價的上漲,泰禾集團的日子是過得逍遙。

然而在2017年底“房住不炒”的定調和房地產市場高燒不再,過去高槓杆擴張的房地產企業日子開始不好過,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泰禾集團負債總額高達2052億元,其中短期借款188.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高達457.93億元,賬上貨幣資金卻只有174.41億,差距甚大,這不在今年3月28日一筆30億元的公司債“16泰禾01”到期、5月3日又有一筆20億元到期的倒逼下,公司也只能出售多個項目給世茂回收資金來還債了。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房地產業目前已經過度開發了,而且牽扯的國家經濟,房價過高,前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透支了未來,國家目前也在積極處理房地產業,問題早晚需要解決,不然空置房源越來越多,人們目前也越來越理性,加上今年股市迴歸,越來越多的炒房人急迫出售手中的房產,以防房產泡沫爆發,現在各個開發小區的樓盤,隨便看看,住進去的人連10%都沒有,都是倒房客,誰會成為最後的接盤俠,估計也就5年內的事情。


牛市小韭菜


泰禾在過去三年瘋狂擴張,買了很多二手土地,直接國土局競拍到的不多,過去幾年通過收購持有土地資產的小公司股權來增加土地儲備,這裡面有幾個問題,第一,成本偏高,這種間接買地的成本比直接競拍要高,第二,因為急於擴張,買下了很多問題土地,不能按計劃開工,降低週轉率,進而導致成本增加!從負債率來看,泰禾的財務槓桿用到了極致,如今卻把很多項目轉手虧本賣給同行實屬無奈之舉,再不賣很有可能導致資金鍊斷裂,這是非常可怕的結果!


陶寶壹號養生堂


是他們已經絕望了,再不住手可能無路可逃!像世茂這種大佬兒還可以垂死一搏,他還有足夠的財力,就讓他們慢慢吐出來吧!


田崑山1



小寶阿諾


房孑購買力下降,賣項目維持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