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獨家」新米價格還在跌 觸底了嗎?

如今自新米上市已有一個月的時間了。但從各產區新米報價來看,成本雖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米價卻不見上漲的勢頭,局部地區還持續出現跌跌不休的狀態,今年大米銷售真是件讓米企頭疼的事兒。說白了這一年的大米銷售黃金期已到了,但就看不到希望啊!按照當前的市場行情,短期內這新米價格觸底了嗎?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尹秀穎認為,部分產區新季大米價格還未觸底,後市或仍有下探空間。

成本高東北新米或暫穩

理論上新稻集中上市後,米企開機率上升市場供給量增加,米價走跌實屬正常現象。但今年米企開機情況確實很冷清,“稻強米弱”的格局在不斷的加重,截止到本週初黑龍江產區圓粒大米出廠報價1.94-1.95元/斤,部分企業還在下調價格。長粒香米出廠報價2.3-2.45元/斤不等、超級稻米出廠報價在2.05-2.10元/斤,但下游要貨仍不積極。影響米企大米銷售的主要原因在於首先,2019年農戶水稻單產產量下降,所產水稻達到三等以上的糧源少,米率低惜售。當前市場收購價格基本無法達到心理預期,糧易存觀望後市為主,米企稻漲米未漲基本無利可圖。其次,米企不敢冒險,高成本囤庫存,大米賣不動,託市結束陳稻無縫隙投放,壓力大。如果說原糧主體依靠市場化來收購,那麼米企操作就方便的多,畢竟結合市場可以定合理的價格。但東北產區有三大收購主體,糧庫託市、輪換糧以及米企,米企的話語權恐怕是低位的。特別是部分收購預備糧基層起價就較高,如果米企想收購到稱心如意的糧,只能靠更高的價來吸引糧源了。

最後,南方粳米主產區新米已上市,毫無競爭優勢。現階段米企大米加工都是按需生產,有訂單就加工,無訂單恐怕真就是要歇業了,情況就是這樣的情況,這也就是東北米企真實的寫照,大米價格高了真就是無訂單。

蘇皖新米一天一個價

自上週開始江蘇產區新季粳米已有零星上市,本週市場供應量繼續增加。由於是新米,水分偏大,多數在16-17%之間。但基於2018年江蘇產區未啟動託市再加上輪換價高開,使得好多貿易商高價存糧低價出,價格一路下行,虧損不少,今年收購格外謹慎,一般糧點都是定量收購,規避風險。同時今年江蘇本省新季晚粳稻豐產,因此在無利好支撐下稻價走低,米價也隨之下跌,這樣一來南北方米價間不斷擴大,影響其北方以及秈米產區的出貨速度,截止目前蘇北產區新季普通晚粳米價格在1.70元/斤左右。

秈米走貨不暢格局難改

十月上旬秈米產區隨著新米的陸續上市,託市未啟動的情況下,隨著上市量增多以及陳米仍在低價流通的背景下,新季大米價格小幅下行。國家糧食物資儲備局10月21日晚公佈,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關於印發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通知》(國糧發〔2018〕99 號)有關規定,經研究,

同意自 10 月 22 日起在安徽省內符合條件的相關地區啟動 2019 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與2018年相比該產區託市啟動時間推遲了近一週,如下圖所示。截止到22日已公佈的公告中僅安徽一個省份啟動託市,託市的啟動在很大程度上將給稻價給予一定底部支撐,帶動局部地區稻價上漲,但整體來講大米終端需求持續疲軟,即使託市範圍擴大,對於大米而言只能抑制米價進一步的下行,帶動米價上漲的希望較渺茫。

「獨家」新米價格還在跌 觸底了嗎?

糯米集中上市跌價或難

現如今南北方糯米已陸續大量上市,正如前期預測的那樣上市後出現小幅下行,其中南北方產區圓粒糯米落價幅度約有0.05-0.1元/斤。長粒型糯米米價跌價後再次反彈,近期價格已逐漸步入穩定期,局部地區還在小幅上漲,基層糧源已很少,部分存在米廠手中。對於後市整體糯米價格或下行空間有限,特別是長粒糯米,進口量非常,成本高,但圓粒糯米在全面上市後還有些下探空間,有米企認為2.3-24或是圓粒糯米的底部。

綜上所述,東北產區受收糧主體多的影響,大米加工成本將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將為新季大米價格提供有利支撐。但蘇皖兩省大米價格的下跌將成為東北米外發的絆腳石。這將很大程度上影響米企的經營效益。東北米雖然好,但也有一定的阻礙。蘇皖兩省若託市或者輪換不及時啟動,後期米價還將有進一步的下跌空間。短期內各產區行情還會有有一定得小幅波動。欲瞭解更多稻米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敬請持續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臺(graininfo)或可致電0451-88001128諮詢,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享受更多特權。(中國糧油信息網 尹秀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