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養 鳥 雜 談

養鳥,其實很多人走了不同的路線。有的就是喜歡,有的就是被影響,有的是被忽悠,有的是湊趣玩等等。

如此一來,養鳥的話題來了。


養 鳥 雜 談


養鳥能否賺錢

養出經驗,按規律來說,應該能玩出錢來。但是鳥這玩意,並不是人人喜歡的。


首先人們心目中要有鳥文化,甚至鳥圖騰,進而產生養鳥熱情。沒有這個做鋪墊,直接養鳥上手,一般均會以失敗和放棄告終。


在沒有鳥文化的氛圍中,靠鳥做生意,也只能掙個小錢而已。價格稍微上去那麼一點,圖便宜心裡佔主導的人們均會知難而退。


養鳥的心態

沒有好心態,則養不了好鳥。沒有捨得付出就更不會有收穫。

鳥來了,養幾日,問題也就來了,首當其衝的就是遭到家人的各類抱怨,比如衛生問題,管理問題,玩物喪志問題,禽流感問題,擠佔空間問題,鳥鳴影響休息等等。

鳥的加入直接衝突了與家人的相處問題。有心人才能養好鳥,無心養鳥只能是養死或者養活而已。

養 鳥 雜 談

技術問題

然說技術問題,養鳥需要的是經驗。


有了千里馬,需要伯樂去發掘和調理,否則,幹農活以此終老而已。鳥也如此。別說沒有好鳥,就是有了好鳥,花了大錢,不會調理照樣養死或者養殘。


以鳥為本

首先,條件要允許你養鳥。條件是可以有多少空間養,是否涉及到家人的反對問題。經濟條件是否允許拿出一部分持續性投入到養鳥裡,可否給鳥更好生活,能讓鳥生活質量提升到什麼程度。


比如,多大的籠子使鳥待著舒適,養籠大,遛籠小,很多人看到遛鳥的籠子就以為這個是標準的養籠都是錯誤的觀點。

用遛籠養鳥當然也可以,但是鳥並不舒適。這些都要事先有所思考。待這些條件都可以的時候,就需要運作實施養鳥旅程了。

養 鳥 雜 談

其次,要有養鳥的常識。要了解鳥需要什麼,適當給予,滿足要求,才能相對玩出好鳥。


鳥需要什麼?

1、體質和心態

遛鳥為啥呢?給鳥一個適當運動的時間,給鳥放風的時間。鳥也需要溜達是不是?尤其是野鳥。這些需要滿足,最佳是每天進行,再不濟每週一次,至少保證每月進行一次。


養 鳥 雜 談


2、衛生和伴侶

為啥國人喜歡養單公?因為單公有飼養的價值,喜好鳴叫。過去老傳統今天還保留著,需要進行思考,古代人,以男權為主的社會,養鳥必然對雄鳥養尊處優。即使當時養上一對野鳥,以當時的飼養技術和思維也不可能養出後代來。


為啥國外主流飼養繁殖鳥?因為國外更“鳥性”,我分析國外人性慾普遍強烈,進而考慮到鳥對性的需求也會很強烈,就是感同身受吧。單公憋著慾望而發出嘶吼,對於老外而言是一種對鳥的摧殘。所以老外養鳥之初就考慮到養上一對。現在國人也開始有這個傾向,買鳥要買一對。但是一對鳥是否是一窩所生,就會涉及到一個基因問題,這裡就不展開解說了。


僅證實一點,養鳥根據鳥的不同需要給配對是科學的。當然有的鳥在非繁殖期不需要伴侶也有可能。衛生的保證,則需要報天干了。比如,每日的更換底部“接糞紙”更換鳥的飲水,隔天給鳥準備洗澡盆,讓其洗洗澡。籠具和棲息棍的洗刷等等。實在說,沒誰能天天堅持幹。一般隔天清理佔大多數,一週清理一次的佔絕大多數。


3、飲食常識

鳥為食亡。鳥的食性分很多類,一般養鳥人飼養的鳥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穀殼鳥,一類是食蟲鳥。還有一類是雜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畫眉,這鳥幾乎和雞一樣。啥都可以,但是一般人還是喜歡給予固定的顆粒飼料以保穩定和安全。


養 鳥 雜 談


食谷鳥


相對好調理。一般以繁殖鳥為主要代表。一般的小米就可以維持3到4個月的生命。但是,在一些特殊時期還是需要調整飲食的。


開春要補鈣,因為開春母鳥要下蛋,公鳥要提性,鈣的缺少都會嚴重抑制鳥性的激發。母鳥下軟皮蛋,公鳥不硬實。活著都艱難何來繁殖。


盛夏要換毛,在大量褪毛的時候,要給予蛋白性飼料和適量的脂肪性飼料,以保證鳥能夠順利換毛,而不會因為營養的嚴重缺失而分解自身能量導致體質急劇下滑而死亡。


礦物質都是穀物鳥的最愛,一般小石子可以碾碎腸胃裡的食物,蛋殼可以提升自身的鈣吸收。所以說,食谷鳥對蛋白的需求並不比食蟲鳥少多少。尤其在繁殖季節,對熟雞蛋的消耗要大大超出食蟲鳥。植物性飼料需求,食谷鳥需求量特別大。


在缺乏的時候,常見鳥吃底部的“接糞紙”,就是對纖維和維生素的需求導致。一旦給菜或者水果,這個現象就會消失。


養 鳥 雜 談


食蟲鳥

食蟲鳥對能量飼料比較鍾情。故在飼料裡兌加花粉,平日添加水果都會促進鳥的體質。


脂肪性飼料對食蟲鳥很關鍵,雖不是主料,但是可以暫避死亡的危險。生花生為主配方,生的沒有火氣,避免鳥體因攝入熟花生而上火,影響健康。


綠豆麵性寒,去火,尤其適合剛剛進籠的鳥,給其焦躁的心情降降溫。但是綠豆麵並不適合小型食蟲鳥,因其性寒會導致小鳥出現紊亂。黃豆微熟性中,比較適合小型鳥作為主料。


豆科類植物雖然本身蛋白含量均最出色,但是在生的時候均有毒素,不可生給,不可過熟,以確保腸道的健康。


鈣的補充,一般還是需要蛋殼成粉兌到食中。蛋白的主料還是以蛋黃為主。當然蛋清也可以,不過蛋清本身的營養並不少蛋黃,不過食蟲鳥更愛吃蛋黃,至於蝗蟲粉,蝦粉,牛肉粉等等蛋白飼料也都可以根據個人的經濟能力自行製作和添加。


不過,並不是說食蟲鳥就一定要高蛋白飼料才可養活和養好。營養過剩也會導致鳥過重的腸道負擔。野外鳥並不是養尊處優的生活,尤其小籠子大營養都不是正確的。要以鳥最適合的蛋白程度為佳。這個可以不斷的實驗和嘗試。


最後,養鳥可以養活,但是養得有提高就需要加強學習。過去說,養個鳥哇哇叫就是高人,現在卻未必是這個標準,標準在變。能把鳥玩得出神入化,玩得全面和徹底,鳥樂,人也樂,這就是養鳥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