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清朝秀才算什麼職位?

宏卓工作室


清朝秀才算什麼職位?

放在這個句子裡,職位應該是傾向於指官位官銜吧。

明清時代,依然是科舉制的天下,秀才是經過縣府院三級考試後合格的童生,也可以稱之為生員,優秀者可以進縣學府學讀書,俗稱進學,朝廷給一定的錢糧,支持他們繼續學習,然後考舉人考進士。

能考上秀才的人,已經很牛叉了。秀才可不能等同於現在的小學文憑,因為明擺著,小學文憑做得啥,但人家秀才卻有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們已經成為統治階層預備隊的一員了,成了秀才,在地方上就是個人物了,十里八鄉的,可以抖一抖(明朝出門要路引,秀才不用,可以自由行走)。

秀才還有什麼特別的福利呢?

見官不跪,當然只是縣官了,見著超級大的官還是得跪著的。

涉及到了訴訟,可以不出庭,找個保姆或者家裡的廚子去也行。張三李四王二麻子家出了什麼事,秀才作鄰居的,可不去,但有人指認秀才犯下人命案件,那也得到。

官府非得用刑時,秀才申明有功名在身,可以免。但是錦衣衛大人到場且對該名秀才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刑具上身也是可能的。

朝廷攤派徭役,可以不用去。交稅的話,秀才實在沒錢可以不交不用罰。

秀才有了一定的功名了,也可以做地方官和老百姓之間的橋樑了,撈點油水也有機會了。本質上,他與民有了區別了。

秀才有沒有資格當官?一般的情況是沒有的。秀才如果考上舉人,那就可以有了當官的資格,如果沒考上,可以當官員的幕僚,當私塾裡的先生,范進中了秀才後,他老丈人就是這麼給他規劃未來的,儘管他那時已經五十多奔六了。

但是例外也是有的,碰上了奇葩皇帝,或者說本人運氣特別好的,當官也是有可能的。比如萬曆時代官員太少,奇葩的皇帝不太上朝理事,邊遠山區的縣令離任後,也沒人接任,沒批文也不好辦啊,於是,上級巡撫就地提拔幾個秀才來當縣太爺,頂得死死的。

這個時候,秀才的職位就有了,很不錯吧。不過呢,不要想得太美,這種事就是瞎貓碰死耗子的特例。人家舉人進士拿著條子等著任職的一大堆,秀才靠邊站去,等考中了舉人再來排隊!


葉之秋


清朝的秀才算什麼職位?

我直接的告訴大家,清朝的秀才跟現在的博士畢業證書差不多。

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比高了呢?其實一點也不高,還有可能是比低了。

清朝是古代科舉制度最完善的朝代了,所有的官員原則上都必須是從科舉考試中提拔的,就算有個別人通過特殊方式做了官,因為不是科舉出身,也會被其他同僚給臉色看,下屬對他的尊敬也會大打折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這種科舉考試出來的朝廷官員雖然一開始起點不高,基本都是付處級或者還有正科級,但因為是天子門生,提拔很快,而且會加入一種官僚階級的同學會,網絡通天,朋友圈發達。

那是不是考上秀才就坐上特快專遞呢?也不是哦,就像現在博士有名氣但不是官員一樣,秀才還沒有達到做官的起點 。

簡單點說,科舉考試的第一場是鄉試,類似於現在的高考,但比高考要難,平均兩年在一個縣裡面才考出十幾號人,叫童生,但不用學習就取得考秀才的資格,而且終身有效。童生和本科畢業一樣,什麼都不是,如果考不上秀才,那就只好寫個信看個診做個知識分子。

科舉考試的第二場是府考,在地級市或省府考試,考上了就是秀才了,也是平均兩年出十幾號人。秀才出身就是高級知識分子了,算是進了圈子裡了,叫當地首腦官員老師,也有些特權,比如不會隨便被逮捕,出席當地的社會活動,免去一些賦稅,不用勞役出差。年景好的時候還有些補貼,可以自己辦小學,還可以進衙門做秘書。是不是比現在的博士牛逼一點。

科舉考試第三場是朝試,到首都考試,考上就是進士了,妥妥的官員,處級幹部待遇。

最高級是殿試,最高領導人接見選拔,一步登天。

所以說,做個秀才也是不簡單啊。



小高1557261


清朝的秀才,如果按照職位來衡量,真沒有什麼具體職位給他定位的。秀才之前的名分是童生,這是進階秀才的基礎;秀才往上則是舉人,中了舉人才能當官。

所以,秀才本身並沒有職位,只是仕途之路上,承前啟後的一個學習進階的一個階段而已,類似於碩士研究生相當,但比考取碩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要難的多。雖然,這樣的難度,與當時的社會教育落後有關,但從一個時代的角度來評價,也是超級難考的科舉考試。

當然,若非要給出一個答案,我認為以今天的後備幹部稱之則比較合適。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奇人可居,人以稀為貴

偌大個清朝,260多年曆史,大概3-4億人口,每年錄取的秀才佔總人口的1/15000,清朝從建立到滅亡,總共才有46萬人中了秀才。如果從清朝建立算到1901年廢除科舉,一共257年,平均每年只有不到1800人中了秀才。

而如今,我國錄取博士近8萬人,約佔人口的1/20000,碩士研究生就更不能比較了。所以,考取秀才的難度之大絕非兒戲。

僅就此一點,秀才的社會地位就要比普通百姓高出幾分。

二、功名加身,進階的墊腳石

秀才考中之後,代表“功名”在身,意味著你已經脫離了農民隊伍,進身士大夫階層了即使在這個階層裡,地位是最低的,但也是士大夫,這一點無可置疑。

在這個階層裡,最大的期望就是距離考取舉人又進了一步。只有中了舉人,才能接受皇封當上官員。所以說,當了秀才之後,就是國家的後備幹部,僅是後備,要成為正式的國家幹部,還有更難的考試。范進中舉的例子,活生生地告訴我們這條路有多難。

話說,清朝取得秀才名份,實不容易。但即使取得秀才身份,很多人因為家貧,會以設塾教書或坐堂行醫謀生,而這樣的營生,往往會伴隨其一生。也只有少數殷實富戶或天份高的人,通過會試,殿試真正邁入仕途。

三、特殊待遇,顯示後備的價值

既然是後備幹部,也算是清朝國家幹部的儲備人才。這樣的身份,自然與普通百姓的待遇有別,也顯示國家的後備人才培養和關愛。

秀才就是一種“功名”,在地方上自然要被尊重,特權還是不能少的。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見官時不用下跪,當然這個官,一般指的是當地的知縣;秀才犯了錯誤,知縣也不能用以刑罰;同時,有事情,可以直面知縣進行陳述表達等等。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政治待遇啊。

秀才此等待遇,使其成為地方鄉紳階層的代言人,是有著較高社會地位的讀書人。成為平民與地方官府之間最直接的協調溝通人選,老百姓上訪告狀打官司,很多時候求助這些秀才幫忙。說白了,秀才就是幫助說理的人。當然,“秀才遇見兵,有理也講不通”,好在,地方上打交道的多是文官。

四、成功的秀才,是這個樣子……

秀才看起來,如果當不上官,也只能在地方上裝裝威風。

但真的不要不把秀才當盤菜!梁山的軍師吳用,一介秀才,成為梁山的高參,重要的決策者!明朝徐渭,一秀才而已,成為封疆大吏胡宗憲的師爺,相當於現在的大軍區司令身邊的總參謀長……


凱哥說史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說到秀才都會想到一幅窮酸潦倒樣子的文化人,其實卻不然 。明清的科舉制度,凡是應考試而準備學業的讀書人,不論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資格之前,都稱為童生或儒童。童生參加的縣級考試,考上“生員”,即為“秀才”。按“秀才”學歷登記註冊後,建立檔案有專門的官員負責管理,雖是最低一級的功名,卻也享受遇官不跪的待遇,這也說明清時代對知識分子還是挺重視的。“秀才”的學歷應該是大學專科以下的存在,秀才的官職還真不好說。如果用近代歷史上我們熟悉的“秀才”出身的軍閥吳佩孚來比較,太差強人意沒有可比性。老漁覺得,還是用我們熟悉的《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比較一下最為合理些。蒲松齡十九歲取中秀才後,二十歲應同鄉進士孫蕙之約赴江蘇省寶應縣做幕僚來看,這個時候有“秀才”職稱的蒲松齡,官職應該在七品或八品之間。幕僚作為沒有決定權的官員,當時的蒲松齡只能算級別比較高的普通幹部了。繼續到當今的官職換算,應該是縣處級以下(包括縣處級)的領導幹部或同級別的普通幹部。(圖片來自網絡)











老漁破船


秀才,我們俗稱為讀書人,或有文化之人,然而翻開"秀才"的淵源歷史,就比俗稱複雜甚至精彩多了。秀才最初出於漢朝,《管子 小匡》:農之子常為農,樸野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意思是農家子弟後代為農民,樸素不張揚,有優秀的子弟能為官者,都滿足了。可見此處"秀才"指優秀之才。

漢武帝時,為選拔優秀人才專門設立了"舉薦試"模式,命令各州府每年向朝廷推薦人才,秀才還有一個名稱"茂才",因東漢光武帝名劉秀,避諱其"秀"字,故名茂才。

到了隋朝開啟科舉考試的制度後,秀才就通過考試獲得,隋朝沒有狀元之說,優異者為"秀才",據說很難考且難取得如此的功名,每年不過一至二位,到了唐朝,廢棄秀才一科考試,之後秀才的地位便降了下來,到了明清二朝,秀才為最低功名。

清朝時的秀才指經過院考後,錄取的人才能取得"秀才"功名,又稱"生員"。只有取得秀才功名資挌,才能參加鄉試(即省考),鄉試錄取者就稱"舉人"了,就取得做官的資格,巜范進中舉》的故事就講了范進考到過半百後,老師可憐他才中了他的舉,可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所有讀書人認可的上上人。

而清朝的秀才又分三等:一等稱廩生,這個可享受每月發放糧食的待遇,二等稱增生,沒有物質待遇了,三等為附生,也無物質待遇,僅稱謂。別看秀才是入官的最低門檻,但也不是那麼好考的,在各州縣每年的初考中,好多人拿不到院考的資格,也自然就與秀才無緣,這種讀書人統稱童生,哪怕你50歲了,還只能稱童子生,是不是很詼諧?如果總考不起秀才,還有一條路,即捐粟,也就是出錢買個功名,入國子監學習,再博取功名。

清朝的秀才還有一個得遇,碰到知縣不用下跪,其級別與知縣相等,在鄉間有斷鄉鄰糾紛的權利,有的秀才若屢考舉人不中,家中又無錢財,或是灰心喪氣便移居鄉里,有的與教書為生,有的以寫書為樂,如蒲松齡歸居鄉野後便寫鬼怪故事來抨擊社會。

到了1905年,最後一輪科考後,經歷一千三百元的科考制度便廢棄了,"秀才"一詞又有了新的定義,凡讀書人都被稱為秀才了,以後隨著時間的流逝,凡在某一領域出眾者,大家也笑稱秀才。


可榮188


要想知道古代“秀才”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學歷水準,一個重要前提是:知道古代的秀才會什麼。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秀才並不像戲文裡說的一抓一大把,似乎信手捏來一般容易。恰恰相反,在古代,要考取秀才還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也因此,歷史上苦讀詩書五六十載還只是童生的,大有人在。

也因為考取秀才相當艱難,所以在古代秀才有著非同尋常的特權。在以科舉選拔人才的古代,秀才作為入仕為官的第一個階梯,自然比普羅大眾享有更大的權益。秀才的地位和特權,在古代還是相當高的,高到什麼程度呢:如古代規定秀才見官,不必下跪,做個揖就是了。因此秀才打官司,佔著很大便宜:對方哪怕是家財萬貫的財主,只要沒有功名在身,見了縣官也要跪著回話;秀才即便家無隔夜之糧,卻可以站著跟縣官交流。這一立一跪之間,輸贏已見。

從這些不難看出,古代秀才的社會地位和價值,已經到了相當高的地步了。而之所以能到如此地步還要從科舉制度本身說起——

古代的科舉制度中,嚴格將讀書人的等級分為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四等,他們對應的則分別是: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而選拔的標準雖各朝代不一,但整體上大同小異。首先來看比秀才第一級的童生選拔,明清時,童生以前的學子一律叫“文童”“生童”或“儒童”;在通過縣、府兩級考試後,才可被稱“童生”。而要取得童生資格,即須參加道試(又稱院試)。而童生的考試內容,則有八股文、詩賦、策論等。

這是什麼概念呢,拿其中的一個項目八股文來說,八股文我們知道:是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的文章,它的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而四書五經它不是一本書啊,它是無數本書啊,讓現代人不得不慚愧的是四書五經是我們高中大學才會學習的項目啊!但現在這很多大學生都不一定能懂的四書五經,在古代它竟僅僅是童生的必考項目。

童生考試難,秀才就更是難上加難了,拿唐代來說,唐代選才的標準,大致有三:才學,道德和才幹。唐代的秀才選拔偏重於經學,他們要求秀才寬博有謀,清白行高。而要達到這個標準具體有四個要求:一是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是學道修行,經中博士,三是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案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是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決。

試問,以上四點,中國有幾個研究生能達到?從這些就可以看出,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是相當高啊,更要命的是,古代講究全面發展,通常在考試之外,讀書人還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如此一來,這古代秀才在今天看來,簡直是人中龍鳳一般的存在啊。

再看古代秀才的考試製度,在古代,秀才選拔是要經過縣、府、道(院)三級嚴格考試(又稱童子試),全部通過後,才算“進學”,也就是升入官學,成為秀才。不得不感嘆:當個秀才並非易事啊。也正因此,古代的秀才多是飽學之士,基本能達到: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說到這,想起來前幾年大火的一部清宮穿越劇《步步驚心》,女主曉姑娘是本科生,結果穿越到古代以後連個信竟然都讀不全,她只得拿著書本感嘆:我在現代一個堂堂的本科生,好歹也算知識分子,穿越到古代竟然只是半個文盲?!

這部穿越劇雖然是虛構的,但這個環節卻是很寫實。說到底,古代秀才在今天的含金量:遠在本科生以上啊!





靜逸堂堂主


清代秀才不是官職,而是學歷,初級官學的學員。

清代啟蒙教育為民間私立,有私塾、社學、義學等,老師多是延請的秀才,學生稱為童生。

求取功名要進入官辦學校,即地方的府州縣學和京師的國子監;經過生員(秀才)、舉人、進士和朝考(館選)這5個步驟。

1、童試:私塾童生經過縣府院3級考試,即童試,3年2次,錄取者稱生員,又稱庠生,俗稱秀才,按成績分配到官辦初級學校府州縣學學習。

2、鄉試:各省的生員、直/奉/熱/滿蒙的生員和貢生/監生每3年有1次在各省、京師貢院進行鄉試。錄取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有資格充當官、吏,或提選納為貢生/監生。

3、會試:舉人參加京師貢院舉行的會試(春闈),中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取得殿試的資格。

4、殿試:於會試放榜一月後舉行。被錄取者分為三甲,一甲共三名賜進士及第,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直接取仕,分別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5、朝考:二甲進士朝考,以選拔翰林院庶吉士,稱館選。不中者和三甲經吏部考評後大都充任縣級地方官去熬資歷。

同是科舉,清元與其他王朝截然不同。皇族、八旗勳貴不用科舉而踞要職,漢人科舉精英最多是管家,難入機要。對窮盡一生不第的人,科舉就如鏡花水月的慢性毒藥。


魏東雙


第一點: 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於《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漢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下詔求賢,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茂”本作“秀”,東漢人避光武諱,改作“茂”。舉秀才始此。

第二點: 通過了第二個等級考試的才能成為秀才,想要取得功名為國家出力和讓自己過得更好的人首先就得考取秀才。秀才能受到地方官員的尊重,就連知縣見到秀才都要讓他三分,所以說考取秀才還是很有用的。秀才假如犯了什麼罪,知縣是不可以進行處罰的,要對秀才用刑的話首先要免去他秀才的資格,不然也是不可以用刑的,所以說秀才也是有著一定地位的。要實現金榜題名,首先,除了要經過多年的寒窗苦讀,還要經過重重關卡,一路過關斬將,才能具備參加鄉試的資格,特別到了清代,學子必須先通過童試考上秀才,才能到江南貢院參加鄉試。“那時的考生要想參加科舉,首先要有參加考試的資格,比如必須身家清白,不能在服喪期間參加考試,不能冒充戶籍等等,還要請保人作保,如果發現有一條違反規定,不僅本人要受罰,連同保人也要受罰。”周道祥說。

第三點: 在清代,考秀才時就已經有上述規定了,比如凡是娼(妓女)、優(唱戲的)、隸(皂隸)、卒(士兵)的子孫,都不能參加童試。因為在封建社會,考中舉人進士之後,便有可能獲得官職,一旦升官,不但封妻廕子,還能褒封祖宗三代,假如祖上三代是娼、優等人就有辱名譽。此外還不能冒充本縣人的籍貫,因為一旦“冒籍”,就會擠掉本縣士子的名額。另外參加科舉的人還不能匿喪。就是假如家中有父母喪亡,子女必須服喪,這是起碼的孝道.即便具備了科考資格,接下來還要面對重重考驗,首先要能等。因為鄉試要三年才舉行一次,所以即使你胸有成竹,也要耐心等到開考那一年,除非你運氣好,碰到了皇帝家辦喜事,比如皇帝過大壽或大婚了,那就可能在這年開設恩科,給學子多一次考試的機會。“比如慈禧太后六十大壽那年,就開設了一次恩科,張謇也是這次恩科中考取的狀元。另外光緒三十大壽的時候也開設過一次恩科。”周道祥說。

第四點: 秀才是經過院試,得到入學資格的「生員」的俗稱。得到秀才資格,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坎。成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差徭,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秀才中部份人是貧窮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帶來財富。只有生員資格的秀才並沒有俸祿,若果未能通過之後的鄉試中舉,亦不足以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進一步,只能回鄉以教書等方法為生。這些在經濟上並不富裕,但在社會上地位稍高於平民的讀書人被稱為「窮秀才」。在清朝時期的中國,秀才是地方士紳階層的支柱之一。在地方鄉村中,他們代表了「知書識禮」的讀書人。因為他們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權,故此經常會作為一般平民與官府之間溝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爭執,或者平民要與官衙打交道,經常都要經過秀才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喪事,或過年過節,亦有請村中秀才幫忙寫對聯、寫祭帳等習慣。


DinosaurVideo


秀才不是職位,而是一種資格或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是封建王朝科舉制度的產物,清朝的科舉制度基本上沿襲了明朝的制度。

清科舉分為四個級別,分別是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尚未取得生員資格者都叫童生,童生經過縣試、府試、院試,統稱為童試,童試考中的叫秀才。

秀才可參加鄉試,通過鄉試的考生叫舉人,舉人可參加會試,會試考中的叫進士。

進士可參加殿試,殿試中式者分為三甲:一甲取三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二甲取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亦取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

殿試中試者,除一甲三人外,還須進行一次朝考,試畢分別授職。考中者授翰林院庶吉士,再入院讀書,然後取得高官厚祿。未中者分別用為主事、中書、知縣等。

無論是秀才、舉人、進士及以上的都是一種稱號,一種資格,級別越高,這種資格越重要,獲得高級別進士以上的就可以做官了,是做官的一種資格。

而秀才資格可以擁有特權,如:例免差徭,國家補貼,犯錯後地方官無權處置,需要上報。

秀才除以上的特權也可以給官府的官員當幕僚師爺,可以在私塾中當私塾老師,總之中了秀才以後基本上就有了成為鄉紳的資格。
當然也有窮秀才屬於不會經營,腦子不轉彎的。


逝去即歷史


秀才別稱茂才,源於漢代的察舉制,本意就是文學通達之士,明清兩代作為科舉制度的入門考試,是古代士與民的分界點。在古代考中秀才也是著實不易。需要經過縣府院三試合格才能取得資格,也就是經過縣裡,市裡,省裡三級考試合格方可,難度不亞於考取清北,俗稱入庠,所以又稱庠生。取得秀才資格後,就有了一系列的特權,標誌著進入鄉紳階層,可以免除賦稅,徭役,見官不跪,並且可以直接向官府提請訴求,這點又類似於國民代表,凡能夠取得秀才資格者,必是飽讀詩書之輩,很多人,畢窮平生,也只是個老童生。古時有道是“攻秀才,命舉人”的說法。可見考中秀才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而要取得舉人功名,那是需要命運使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