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清朝秀才算什么职位?

宏卓工作室


清朝秀才算什么职位?

放在这个句子里,职位应该是倾向于指官位官衔吧。

明清时代,依然是科举制的天下,秀才是经过县府院三级考试后合格的童生,也可以称之为生员,优秀者可以进县学府学读书,俗称进学,朝廷给一定的钱粮,支持他们继续学习,然后考举人考进士。

能考上秀才的人,已经很牛叉了。秀才可不能等同于现在的小学文凭,因为明摆着,小学文凭做得啥,但人家秀才却有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已经成为统治阶层预备队的一员了,成了秀才,在地方上就是个人物了,十里八乡的,可以抖一抖(明朝出门要路引,秀才不用,可以自由行走)。

秀才还有什么特别的福利呢?

见官不跪,当然只是县官了,见着超级大的官还是得跪着的。

涉及到了诉讼,可以不出庭,找个保姆或者家里的厨子去也行。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家出了什么事,秀才作邻居的,可不去,但有人指认秀才犯下人命案件,那也得到。

官府非得用刑时,秀才申明有功名在身,可以免。但是锦衣卫大人到场且对该名秀才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刑具上身也是可能的。

朝廷摊派徭役,可以不用去。交税的话,秀才实在没钱可以不交不用罚。

秀才有了一定的功名了,也可以做地方官和老百姓之间的桥梁了,捞点油水也有机会了。本质上,他与民有了区别了。

秀才有没有资格当官?一般的情况是没有的。秀才如果考上举人,那就可以有了当官的资格,如果没考上,可以当官员的幕僚,当私塾里的先生,范进中了秀才后,他老丈人就是这么给他规划未来的,尽管他那时已经五十多奔六了。

但是例外也是有的,碰上了奇葩皇帝,或者说本人运气特别好的,当官也是有可能的。比如万历时代官员太少,奇葩的皇帝不太上朝理事,边远山区的县令离任后,也没人接任,没批文也不好办啊,于是,上级巡抚就地提拔几个秀才来当县太爷,顶得死死的。

这个时候,秀才的职位就有了,很不错吧。不过呢,不要想得太美,这种事就是瞎猫碰死耗子的特例。人家举人进士拿着条子等着任职的一大堆,秀才靠边站去,等考中了举人再来排队!


叶之秋


清朝的秀才算什么职位?

我直接的告诉大家,清朝的秀才跟现在的博士毕业证书差不多。

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比高了呢?其实一点也不高,还有可能是比低了。

清朝是古代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朝代了,所有的官员原则上都必须是从科举考试中提拔的,就算有个别人通过特殊方式做了官,因为不是科举出身,也会被其他同僚给脸色看,下属对他的尊敬也会大打折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种科举考试出来的朝廷官员虽然一开始起点不高,基本都是付处级或者还有正科级,但因为是天子门生,提拔很快,而且会加入一种官僚阶级的同学会,网络通天,朋友圈发达。

那是不是考上秀才就坐上特快专递呢?也不是哦,就像现在博士有名气但不是官员一样,秀才还没有达到做官的起点 。

简单点说,科举考试的第一场是乡试,类似于现在的高考,但比高考要难,平均两年在一个县里面才考出十几号人,叫童生,但不用学习就取得考秀才的资格,而且终身有效。童生和本科毕业一样,什么都不是,如果考不上秀才,那就只好写个信看个诊做个知识分子。

科举考试的第二场是府考,在地级市或省府考试,考上了就是秀才了,也是平均两年出十几号人。秀才出身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了,算是进了圈子里了,叫当地首脑官员老师,也有些特权,比如不会随便被逮捕,出席当地的社会活动,免去一些赋税,不用劳役出差。年景好的时候还有些补贴,可以自己办小学,还可以进衙门做秘书。是不是比现在的博士牛逼一点。

科举考试第三场是朝试,到首都考试,考上就是进士了,妥妥的官员,处级干部待遇。

最高级是殿试,最高领导人接见选拔,一步登天。

所以说,做个秀才也是不简单啊。



小高1557261


清朝的秀才,如果按照职位来衡量,真没有什么具体职位给他定位的。秀才之前的名分是童生,这是进阶秀才的基础;秀才往上则是举人,中了举人才能当官。

所以,秀才本身并没有职位,只是仕途之路上,承前启后的一个学习进阶的一个阶段而已,类似于硕士研究生相当,但比考取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要难的多。虽然,这样的难度,与当时的社会教育落后有关,但从一个时代的角度来评价,也是超级难考的科举考试。

当然,若非要给出一个答案,我认为以今天的后备干部称之则比较合适。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奇人可居,人以稀为贵

偌大个清朝,260多年历史,大概3-4亿人口,每年录取的秀才占总人口的1/15000,清朝从建立到灭亡,总共才有46万人中了秀才。如果从清朝建立算到1901年废除科举,一共257年,平均每年只有不到1800人中了秀才。

而如今,我国录取博士近8万人,约占人口的1/20000,硕士研究生就更不能比较了。所以,考取秀才的难度之大绝非儿戏。

仅就此一点,秀才的社会地位就要比普通百姓高出几分。

二、功名加身,进阶的垫脚石

秀才考中之后,代表“功名”在身,意味着你已经脱离了农民队伍,进身士大夫阶层了即使在这个阶层里,地位是最低的,但也是士大夫,这一点无可置疑。

在这个阶层里,最大的期望就是距离考取举人又进了一步。只有中了举人,才能接受皇封当上官员。所以说,当了秀才之后,就是国家的后备干部,仅是后备,要成为正式的国家干部,还有更难的考试。范进中举的例子,活生生地告诉我们这条路有多难。

话说,清朝取得秀才名份,实不容易。但即使取得秀才身份,很多人因为家贫,会以设塾教书或坐堂行医谋生,而这样的营生,往往会伴随其一生。也只有少数殷实富户或天份高的人,通过会试,殿试真正迈入仕途。

三、特殊待遇,显示后备的价值

既然是后备干部,也算是清朝国家干部的储备人才。这样的身份,自然与普通百姓的待遇有别,也显示国家的后备人才培养和关爱。

秀才就是一种“功名”,在地方上自然要被尊重,特权还是不能少的。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见官时不用下跪,当然这个官,一般指的是当地的知县;秀才犯了错误,知县也不能用以刑罚;同时,有事情,可以直面知县进行陈述表达等等。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治待遇啊。

秀才此等待遇,使其成为地方乡绅阶层的代言人,是有着较高社会地位的读书人。成为平民与地方官府之间最直接的协调沟通人选,老百姓上访告状打官司,很多时候求助这些秀才帮忙。说白了,秀才就是帮助说理的人。当然,“秀才遇见兵,有理也讲不通”,好在,地方上打交道的多是文官。

四、成功的秀才,是这个样子……

秀才看起来,如果当不上官,也只能在地方上装装威风。

但真的不要不把秀才当盘菜!梁山的军师吴用,一介秀才,成为梁山的高参,重要的决策者!明朝徐渭,一秀才而已,成为封疆大吏胡宗宪的师爷,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身边的总参谋长……


凯哥说史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说到秀才都会想到一幅穷酸潦倒样子的文化人,其实却不然 。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应考试而准备学业的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童生参加的县级考试,考上“生员”,即为“秀才”。按“秀才”学历登记注册后,建立档案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虽是最低一级的功名,却也享受遇官不跪的待遇,这也说明清时代对知识分子还是挺重视的。“秀才”的学历应该是大学专科以下的存在,秀才的官职还真不好说。如果用近代历史上我们熟悉的“秀才”出身的军阀吴佩孚来比较,太差强人意没有可比性。老漁觉得,还是用我们熟悉的《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比较一下最为合理些。蒲松龄十九岁取中秀才后,二十岁应同乡进士孙蕙之约赴江苏省宝应县做幕僚来看,这个时候有“秀才”职称的蒲松龄,官职应该在七品或八品之间。幕僚作为没有决定权的官员,当时的蒲松龄只能算级别比较高的普通干部了。继续到当今的官职换算,应该是县处级以下(包括县处级)的领导干部或同级别的普通干部。(图片来自网络)











老渔破船


秀才,我们俗称为读书人,或有文化之人,然而翻开"秀才"的渊源历史,就比俗称复杂甚至精彩多了。秀才最初出于汉朝,《管子 小匡》: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意思是农家子弟后代为农民,朴素不张扬,有优秀的子弟能为官者,都满足了。可见此处"秀才"指优秀之才。

汉武帝时,为选拔优秀人才专门设立了"举荐试"模式,命令各州府每年向朝廷推荐人才,秀才还有一个名称"茂才",因东汉光武帝名刘秀,避讳其"秀"字,故名茂才。

到了隋朝开启科举考试的制度后,秀才就通过考试获得,隋朝没有状元之说,优异者为"秀才",据说很难考且难取得如此的功名,每年不过一至二位,到了唐朝,废弃秀才一科考试,之后秀才的地位便降了下来,到了明清二朝,秀才为最低功名。

清朝时的秀才指经过院考后,录取的人才能取得"秀才"功名,又称"生员"。只有取得秀才功名资挌,才能参加乡试(即省考),乡试录取者就称"举人"了,就取得做官的资格,巜范进中举》的故事就讲了范进考到过半百后,老师可怜他才中了他的举,可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所有读书人认可的上上人。

而清朝的秀才又分三等:一等称廪生,这个可享受每月发放粮食的待遇,二等称增生,没有物质待遇了,三等为附生,也无物质待遇,仅称谓。别看秀才是入官的最低门槛,但也不是那么好考的,在各州县每年的初考中,好多人拿不到院考的资格,也自然就与秀才无缘,这种读书人统称童生,哪怕你50岁了,还只能称童子生,是不是很诙谐?如果总考不起秀才,还有一条路,即捐粟,也就是出钱买个功名,入国子监学习,再博取功名。

清朝的秀才还有一个得遇,碰到知县不用下跪,其级别与知县相等,在乡间有断乡邻纠纷的权利,有的秀才若屡考举人不中,家中又无钱财,或是灰心丧气便移居乡里,有的与教书为生,有的以写书为乐,如蒲松龄归居乡野后便写鬼怪故事来抨击社会。

到了1905年,最后一轮科考后,经历一千三百元的科考制度便废弃了,"秀才"一词又有了新的定义,凡读书人都被称为秀才了,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凡在某一领域出众者,大家也笑称秀才。


可荣188


要想知道古代“秀才”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历水准,一个重要前提是:知道古代的秀才会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秀才并不像戏文里说的一抓一大把,似乎信手捏来一般容易。恰恰相反,在古代,要考取秀才还是相当不容易的事。也因此,历史上苦读诗书五六十载还只是童生的,大有人在。

也因为考取秀才相当艰难,所以在古代秀才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权。在以科举选拔人才的古代,秀才作为入仕为官的第一个阶梯,自然比普罗大众享有更大的权益。秀才的地位和特权,在古代还是相当高的,高到什么程度呢:如古代规定秀才见官,不必下跪,做个揖就是了。因此秀才打官司,占着很大便宜:对方哪怕是家财万贯的财主,只要没有功名在身,见了县官也要跪着回话;秀才即便家无隔夜之粮,却可以站着跟县官交流。这一立一跪之间,输赢已见。

从这些不难看出,古代秀才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已经到了相当高的地步了。而之所以能到如此地步还要从科举制度本身说起——

古代的科举制度中,严格将读书人的等级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四等,他们对应的则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而选拔的标准虽各朝代不一,但整体上大同小异。首先来看比秀才第一级的童生选拔,明清时,童生以前的学子一律叫“文童”“生童”或“儒童”;在通过县、府两级考试后,才可被称“童生”。而要取得童生资格,即须参加道试(又称院试)。而童生的考试内容,则有八股文、诗赋、策论等。

这是什么概念呢,拿其中的一个项目八股文来说,八股文我们知道:是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的文章,它的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而四书五经它不是一本书啊,它是无数本书啊,让现代人不得不惭愧的是四书五经是我们高中大学才会学习的项目啊!但现在这很多大学生都不一定能懂的四书五经,在古代它竟仅仅是童生的必考项目。

童生考试难,秀才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拿唐代来说,唐代选才的标准,大致有三:才学,道德和才干。唐代的秀才选拔偏重于经学,他们要求秀才宽博有谋,清白行高。而要达到这个标准具体有四个要求: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道修行,经中博士,三是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是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

试问,以上四点,中国有几个研究生能达到?从这些就可以看出,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是相当高啊,更要命的是,古代讲究全面发展,通常在考试之外,读书人还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一来,这古代秀才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人中龙凤一般的存在啊。

再看古代秀才的考试制度,在古代,秀才选拔是要经过县、府、道(院)三级严格考试(又称童子试),全部通过后,才算“进学”,也就是升入官学,成为秀才。不得不感叹:当个秀才并非易事啊。也正因此,古代的秀才多是饱学之士,基本能达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说到这,想起来前几年大火的一部清宫穿越剧《步步惊心》,女主晓姑娘是本科生,结果穿越到古代以后连个信竟然都读不全,她只得拿着书本感叹:我在现代一个堂堂的本科生,好歹也算知识分子,穿越到古代竟然只是半个文盲?!

这部穿越剧虽然是虚构的,但这个环节却是很写实。说到底,古代秀才在今天的含金量:远在本科生以上啊!





静逸堂堂主


清代秀才不是官职,而是学历,初级官学的学员。

清代启蒙教育为民间私立,有私塾、社学、义学等,老师多是延请的秀才,学生称为童生。

求取功名要进入官办学校,即地方的府州县学和京师的国子监;经过生员(秀才)、举人、进士和朝考(馆选)这5个步骤。

1、童试:私塾童生经过县府院3级考试,即童试,3年2次,录取者称生员,又称庠生,俗称秀才,按成绩分配到官办初级学校府州县学学习。

2、乡试:各省的生员、直/奉/热/满蒙的生员和贡生/监生每3年有1次在各省、京师贡院进行乡试。录取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有资格充当官、吏,或提选纳为贡生/监生。

3、会试:举人参加京师贡院举行的会试(春闱),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取得殿试的资格。

4、殿试:于会试放榜一月后举行。被录取者分为三甲,一甲共三名赐进士及第,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直接取仕,分别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5、朝考:二甲进士朝考,以选拔翰林院庶吉士,称馆选。不中者和三甲经吏部考评后大都充任县级地方官去熬资历。

同是科举,清元与其他王朝截然不同。皇族、八旗勋贵不用科举而踞要职,汉人科举精英最多是管家,难入机要。对穷尽一生不第的人,科举就如镜花水月的慢性毒药。


魏东双


第一点: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下诏求贤,云:“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茂”本作“秀”,东汉人避光武讳,改作“茂”。举秀才始此。

第二点: 通过了第二个等级考试的才能成为秀才,想要取得功名为国家出力和让自己过得更好的人首先就得考取秀才。秀才能受到地方官员的尊重,就连知县见到秀才都要让他三分,所以说考取秀才还是很有用的。秀才假如犯了什么罪,知县是不可以进行处罚的,要对秀才用刑的话首先要免去他秀才的资格,不然也是不可以用刑的,所以说秀才也是有着一定地位的。要实现金榜题名,首先,除了要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还要经过重重关卡,一路过关斩将,才能具备参加乡试的资格,特别到了清代,学子必须先通过童试考上秀才,才能到江南贡院参加乡试。“那时的考生要想参加科举,首先要有参加考试的资格,比如必须身家清白,不能在服丧期间参加考试,不能冒充户籍等等,还要请保人作保,如果发现有一条违反规定,不仅本人要受罚,连同保人也要受罚。”周道祥说。

第三点: 在清代,考秀才时就已经有上述规定了,比如凡是娼(妓女)、优(唱戏的)、隶(皂隶)、卒(士兵)的子孙,都不能参加童试。因为在封建社会,考中举人进士之后,便有可能获得官职,一旦升官,不但封妻荫子,还能褒封祖宗三代,假如祖上三代是娼、优等人就有辱名誉。此外还不能冒充本县人的籍贯,因为一旦“冒籍”,就会挤掉本县士子的名额。另外参加科举的人还不能匿丧。就是假如家中有父母丧亡,子女必须服丧,这是起码的孝道.即便具备了科考资格,接下来还要面对重重考验,首先要能等。因为乡试要三年才举行一次,所以即使你胸有成竹,也要耐心等到开考那一年,除非你运气好,碰到了皇帝家办喜事,比如皇帝过大寿或大婚了,那就可能在这年开设恩科,给学子多一次考试的机会。“比如慈禧太后六十大寿那年,就开设了一次恩科,张謇也是这次恩科中考取的状元。另外光绪三十大寿的时候也开设过一次恩科。”周道祥说。

第四点: 秀才是经过院试,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得到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秀才中部份人是贫穷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若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这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被称为「穷秀才」。在清朝时期的中国,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在地方乡村中,他们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因为他们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权,故此经常会作为一般平民与官府之间沟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争执,或者平民要与官衙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秀才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等习惯。


DinosaurVideo


秀才不是职位,而是一种资格或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是封建王朝科举制度的产物,清朝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制度。

清科举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尚未取得生员资格者都叫童生,童生经过县试、府试、院试,统称为童试,童试考中的叫秀才。

秀才可参加乡试,通过乡试的考生叫举人,举人可参加会试,会试考中的叫进士。

进士可参加殿试,殿试中式者分为三甲:一甲取三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甲取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亦取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中试者,除一甲三人外,还须进行一次朝考,试毕分别授职。考中者授翰林院庶吉士,再入院读书,然后取得高官厚禄。未中者分别用为主事、中书、知县等。

无论是秀才、举人、进士及以上的都是一种称号,一种资格,级别越高,这种资格越重要,获得高级别进士以上的就可以做官了,是做官的一种资格。

而秀才资格可以拥有特权,如:例免差徭,国家补贴,犯错后地方官无权处置,需要上报。

秀才除以上的特权也可以给官府的官员当幕僚师爷,可以在私塾中当私塾老师,总之中了秀才以后基本上就有了成为乡绅的资格。
当然也有穷秀才属于不会经营,脑子不转弯的。


逝去即历史


秀才别称茂才,源于汉代的察举制,本意就是文学通达之士,明清两代作为科举制度的入门考试,是古代士与民的分界点。在古代考中秀才也是着实不易。需要经过县府院三试合格才能取得资格,也就是经过县里,市里,省里三级考试合格方可,难度不亚于考取清北,俗称入庠,所以又称庠生。取得秀才资格后,就有了一系列的特权,标志着进入乡绅阶层,可以免除赋税,徭役,见官不跪,并且可以直接向官府提请诉求,这点又类似于国民代表,凡能够取得秀才资格者,必是饱读诗书之辈,很多人,毕穷平生,也只是个老童生。古时有道是“攻秀才,命举人”的说法。可见考中秀才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要取得举人功名,那是需要命运使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