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手機導航VS車載導航,究竟誰更勝一籌?

現在導航已成為司機朋友們出行的必要裝備

導航有手機導航和車載導航之分

手機導航VS車載導航,究竟誰更勝一籌?
手機導航VS車載導航,究竟誰更勝一籌?

那麼這兩種導航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又該選擇哪種導航出門最為穩妥呢?

手機導航和車載導航的優劣勢

車載導航

簡單來說就是在車上安裝一臺帶衛星定位和導航軟件的小電腦。相對來說,車載導航不佔空間,屏幕大、看得清、不受流量信號的限制。但是大多數車載導航不具備聯網功能,所有的導航都是基於存儲在內部的一些程序進行,路況的情況沒法做到實時更新。比如說車載導航已經為我們的出行制定了一條線路,但是由於路況不能實時更新,我們在途中遇上一段道路正在進行維修或是一些其他的特殊情況,車輛是無法通行的,這個時候車載導航就是不能及時為我們更改路線的。

手機導航VS車載導航,究竟誰更勝一籌?
手機導航VS車載導航,究竟誰更勝一籌?

手機導航

雖然手機導航屏幕稍小,但是在線導航定位快,能做到實時更新,而且還會告訴你哪些路段正在堵車、會堵多久,相對來說比較方便,再加上現在我們都有手機車載充電器,手機電量不夠的問題也無需擔心了。

所以相比之下,手機導航比車載導航更加方便。對比了這麼多,我們下面來聊聊手機導航兩種特殊功能。

手機導航特殊功能之HUD模式

很多駕駛員一方面完全信任導航,一方面又對導航語音所提示的路況抱有懷疑的心態,於是便乘著等待紅綠燈的間隙拿起手機翻閱導航。其實完全不需要這麼做,因為現在的車上有很多的“黑科技”。比如“HUD”,全稱為Head Up Display,翻譯過來就是“抬頭顯示”,就是我們在各導航軟件上看到的HUD模式。

手機導航VS車載導航,究竟誰更勝一籌?

利用手機導航的HUD模式,可以完美地實現這個抬頭功能。以高德地圖為例,導航功能正式開始後,手機屏幕保持在正常導航頁面,點擊右下角的設置,找到“打開HUD模式”字樣,選擇了之後,屏幕會呈現出黑白的放大版導航頁面,再點擊右下角的投影功能,並且將手機放置在擋風玻璃的下方,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手機上的導航信息被投放在了前方的擋風玻璃上了。

手機導航VS車載導航,究竟誰更勝一籌?

導航信息投影到前擋風玻璃後,駕駛員就無需拿起手機探測前方路況了。

當然,一定要將手機固定好。不然在剎車或者啟動的時候,手機可能會掉落。

在這裡也要提醒一下大家,駕駛員開車的時候手持導航屬於分心駕駛,極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了。不信我們來看下面這條案例

案例

2019年3月7日,山東青島駕駛員石某正準備撥打微信語音通話,剛撥過去就撞上了一位正拎著袋子快速過馬路的老人。雖然石某及時把老人送往醫院,但因傷勢嚴重,傷者仍在重症監護室內昏迷。石某也因開車撥打電話,面臨記5分、100元的處罰。

手機導航VS車載導航,究竟誰更勝一籌?

手機導航特殊功能之離線地圖和離線導航

每次到月底的時候,大家的手機流量經過了二十多天的肆意揮霍,或許即將耗盡,又或許已經耗盡。如果手機快沒流量的時候,駕駛員們也無需擔心導航不能及時更新前方路況。因為導航軟件有離線地圖和離線導航功能。

手機導航VS車載導航,究竟誰更勝一籌?

這個功能就需要我們的駕駛員提前將地圖下載好,行駛的過程中,離線導航功能會及時地進行數據更新,因為之前下載的地圖是非常地準確的,所以不用擔心導航不準確。但因為是離線下載,所以一定是會佔部分手機內存的,城市面積大、下載容量就大,城市面積小下載容量面積自然就小。

駕駛員如果需要開長途車使用導航時,一定要先了解清楚路況,如果碰上隧道多或其他GPS信號十分不穩定的地方,一定要提前下載好離線地圖,以備不時之需。

小工具助力手機導航

很多駕駛員朋友會問到,我使用手機導航的時候,手機放哪兒呢?手機放操作檯也不是,放腿上也不行,而手機支架就能很好的解決手機導航無處安放的問題。既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導航詳情,也可以聽到語音提示。

手機導航VS車載導航,究竟誰更勝一籌?

如果車內有乘客需要休息或者認為導航很吵,建議駕駛員佩戴藍牙耳機。一方面能夠防止其他乘客被吵到,另一方面也能預防導航過程中有電話打進來。駕駛員如果在行車過程中接聽或撥打電話,屬於違規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條、《湖北省實施辦法》第六十八條第七項相關規定,行車時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視頻節目的,處警告或者50元罰款。

車載導航跟手機導航各有利弊。車載導航是專用設備,導航專項功能會更強一些,但綜合功能遠遠遜於手機導航,比如詳細的地理信息,周邊的公交地鐵、娛樂設施等信息,都是車載導航目前無法提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