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江蘇銀行網金部總經理蔣建明:銀行如何實現“以我為主,無限鏈接”

江蘇銀行網金部總經理蔣建明:銀行如何實現“以我為主,無限鏈接”

11月19日,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第十四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北京盛大開啟。在下午的“開放連接,中小金融機構的科技之路”圓桌對話中,江蘇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蔣建明表示,金融科技對傳統銀行的組織架構形成了極大挑戰,若干年後銀行會到達“我還是我,我已經不是我”的狀態。江蘇銀行在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在銀行卡開戶、支付、網絡貸款、反欺詐等場景後,C端效率實現了指數級提升。

“這是幾百年未有之變局,只有通過金融科技來徹底改造銀行,江蘇銀行才能具有新時代的競爭力。”蔣建明表示,從宏大的歷史觀看來,人類歷史從農耕文明進入到工業文明,目前來到了互聯網文明與工業文明銜接轉換期。金融科技衝擊之後,原本矩陣式的銀行機構組織架構(比如二十幾個部門、總分支架構)亟需改變,但是改變需要克服巨大的困難和挑戰,走過非常漫長的道路,“若干年以後,我還是我,我已經不是我。而且銀行之間會出現天壤之別的分化”。

蔣建明舉例稱,江蘇銀行2014年開始成立直銷銀行,至今已經5個年頭,目前用戶總數超過3000萬人,按照原先銀行的架構,幾十個人根本無法管理這麼大的銀行。但實際上直銷銀行人員不多,全國的業務交易都可以在運營監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一覽無遺。

“如果沒有金融科技,五年前我們難以有這樣的想象力,但五年後我們做到了,線上的直銷銀行徹底改變了原先的組織機制。”蔣建明稱。

至於與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之間的競爭與合作,必須先明確前提,蔣建明稱,如在監管政策確保公平和秩序的基礎之上,否則會出現壟斷性的腐敗,而目前已經有事實顯現。在公平有序的環境中,講求競爭多、合作多?作為商業主體的銀行需要儘可能地整合各種資源。比如江蘇銀行在2016年開始使用人臉識別線上開戶,後來用在網絡貸款、支付、反欺詐各種場景中,目前又引入科技公司的智能外呼,帶來C端效率指數級提升。整合資源之後,原先市場沒法做的業務可以開啟,原先能做的業務能夠做得更好。

“銀行不要把競爭想的太複雜,而要順應互聯網時代,就像壘寶塔一樣提高自己的能力,幹好自己的事情,保持服務好實體經濟和用戶的初心。”蔣建明稱。

而對於不少銀行“開放銀行”的呼聲,蔣建明表示,銀行經歷了三個階段:實體網點時期、手機APP線上網點時期,以及目前通過API(應用程序接口)、H5、SDK(軟件開發工具包)滲透到各個外部場景時期。蔣建明透露,目前江蘇銀行線上有兩個移動網點,分別是手機銀行和直銷銀行,也有大量的API接入別的場景,但目前還是以銀行線上手機APP為主,正在向第三階段無限鏈接轉換。

“目的就是跟著客戶跑,在客戶線上出現的場景中實現自己的場景化,從而觸達客戶,實現了價值鏈閉環。因為這個價值鏈是與其他人共享的,所以要共贏共生。客戶的形態變了,渠道形態變了,銀行的形態也要變。”蔣建明稱。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