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隋文帝為何不選寬厚善良的長子楊勇做皇帝,反而選中“狠毒”的楊廣?

一壺老酒敬人生


隋朝的開國皇太子楊勇與唐朝的開國皇太子李建成非常相似,他們的性格都非常寬厚善良,任勞任怨。但他們都有一個野心勃勃又雄才大略的二弟楊廣與李世民,最終都死在二弟手裡。而兩個二弟楊廣與李世民都開創了豐功偉績,只不過楊廣急功近利,剛愎自用,重用奸臣,斷送了如日中天的隋朝盛世,而李世民卻虛心納諫,重用賢能,開創了貞觀之治。

隋文帝楊堅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皇帝,公元581年二月,周靜帝宇文闡禪位於楊堅,隋朝建立。

隋文帝楊堅勵精圖治,在公元589年滅陳一統天下,結束了二百多年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並且重用高熲等名臣,開創了開皇盛世,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化發展,甲兵精銳,堪稱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 楊堅的主要政績有:

1 開創三省六部制度,加強中央集權。

2 簡化地方行政機構,便於中央統一管理。

3 廢除酷刑,減少了法律的殘酷和野蠻性。

4 實行均田制,增加賦稅收入。

5 開創科舉制度,任人唯賢,削弱世襲特權,重才學不重門第。

6 設置義倉,賑濟饑民,最早的社保。

隋文帝如此雄才大略,但是在傳位大事上卻出了問題。

楊勇是隋文帝楊堅與皇后獨孤伽羅的長子,他相貌英俊,勤奮好學,才華橫溢,詩詞歌賦樣樣精通。而且軍功顯赫,還是大內總管。



楊堅在皇太子楊勇身邊安排了不少名臣, 如田仁恭,柳敏,公孫怒,蘇威等,讓他主動學習,儘快熟悉家國體系。

在這些人的幫助下,皇太子楊勇做了幾件大事。公元582年,屯兵咸陽以備胡,公元586年,鎮守洛陽,後建議安撫山東流民,充實北部邊疆,為大隋盛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開始楊堅與獨孤伽羅是很欣賞楊勇,所以才立他為皇太子。但是楊勇當了20年的皇太子後還是被廢了,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楊堅與皇后獨孤伽羅有五個兒子,即皇太子楊勇、晉王楊廣、秦王楊俊、蜀王楊秀、漢王楊諒,幾個人確實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隋文帝皇后獨孤伽羅十四歲就嫁給楊堅,發誓生死與共,楊堅也發誓不與別的女人生孩子。

皇后獨孤伽羅不僅對丈夫楊堅防護甚嚴,對兒子們也管束甚嚴,要求他們像楊堅一樣愛情專一,從一而終。

獨孤伽羅為皇太子楊勇挑選的太子妃元妃很受楊勇冷落,多年不得召見,鬱鬱寡歡,最終突發心臟病而死。楊勇寵愛雲妃、高妃和成妃等美女,並和這幾個美女生下一大堆孩子。對此,獨孤皇后非常生氣,不斷派人伺察自己這個兒子,訪探他的舉動,還不斷在楊堅耳邊吹風,指摘楊勇的過失。

皇太子楊勇雖然有些好色、奢侈,但為人寬厚,率意任情,沒有矯飾假裝的性格,常常優禮士人,寬接大臣。作為長子,往往總是這樣的性格,其後唐朝的開國皇太子李建成,性格脾氣也和楊勇非常像。

老二晉王楊廣一直覬覦老大楊勇的皇太子寶位。得知父皇、母后對楊勇猜阻之意已生,更加矯飾偽裝,平日只和正妻蕭妃住在一起,後庭有宮女懷孕,都把胎兒打掉,以免外人知曉,獨孤皇后因此十分喜愛楊廣的“忠貞不二”。

當晉王時的楊廣的確十分謙虛自抑,史載:

“晉王廣美姿儀,性敏慧,沉深嚴重;好學,善屬文,敬接朝士,禮極卑屈;由是聲名籍甚,冠於諸王。”

依此,青年時代的楊廣真是一個德才兼備的大帥哥。一次與軍隊觀獵遇上大雨,左右進上雨衣,楊廣說:“士兵們都淋得透溼,幹嗎我自己一個人要穿雨衣呢。”命左右拿走,仍冒大雨立馬觀覽,將士們感動得一塌糊塗。

隋文帝楊堅有一次去他家裡觀瞧,早有準備的楊廣隨楊堅四處查看,只見殿內樂器灰塵滿布,絞絃斷絕,一看就知多久不用,老皇帝就認定二兒子楊廣不好聲妓歌舞,是“又紅又專”的好苗子,和那位連鎧甲都以金玉裝飾的皇太子楊勇形成鮮明對比。

楊廣暗中派遣親信大臣宇文述、楊素等人在楊堅夫婦面前百般詆譭皇太子楊勇。

皇太子楊勇本性直率,不知矯飾,容易發怒,形於言表,隋文帝楊堅與皇后獨孤伽羅漸有廢楊勇之意。

而楊廣當上揚州總管後,借入朝還鎮的機會與母后獨孤伽羅道別,裝出十分依依不捨、萬分可憐的樣子,伏地流淚不止。

獨孤皇后也泣然涕下。楊廣趁此機會對母親大倒“苦水”:“兒臣非常看重兄弟情誼,不知哪裡得罪太子,一直想殺掉我。每想到我自己不知哪天被毒死害死,真是恐懼得不得了。”

獨孤皇后聞言大怒:“楊勇太過分,我給他娶的元妃他一點也不愛念,專寵雲妃,還下毒毒死元妃(其實是心臟病發而亡)。我現在活著他還這樣對待你,哪天我死了我不知怎樣害你們兄弟呢。等你父皇駕崩以後,想到你們兄弟得向那個雲妃小妖精拜跪稱臣,為娘我真是心如刀絞!”

楊廣聞言再拜,嗚咽不止。獨孤皇后也抱持著兒子大哭。

由此,獨孤皇后已經下了廢掉皇太子楊勇的決心,她日夜不停在隋文帝楊堅面前說楊勇壞話,楊素等大臣也推波助瀾。

加之楊勇在冬至於皇太子宮中張樂接受百官朝賀,犯了大忌,老皇上楊堅認為楊勇想搶班奪權,最終也決定廢嫡。

公元600年冬十月,楊堅派人召楊勇入殿。心力交瘁的皇太子楊勇聞命大驚,問使者:“不是要殺掉我吧?”

楊勇進宮後,發現父皇楊堅戎服陳兵,威風凜凜,殺氣騰騰,文武百官在兩邊肅立。

隋文帝楊堅開金口,宣佈廢掉皇太子楊勇,押回東宮看管。立晉王楊廣為皇太子,並命楊廣負責看押楊勇。

很多大臣都認為楊勇罪不至被廢,而且廢立皇太子是大事,但隋文帝不聽。

楊勇也自認罪不至被廢,屢屢要求面見隋文帝,想要告訴隋文帝有關自己的冤屈,但都被皇太子楊廣給攔下,無法達成他的心願。

情急之下,楊勇爬到樹上,大聲呼喊隋文帝,希望隋文帝聽見後可以見他一面。

楊素趁機向隋文帝進讒言說:“楊勇已經心神喪失了,被妖魔附身,魂都收不回來了。”隋文帝也這麼覺得,因此楊勇終究無法與隋文帝見到面。


楊勇被廢后的第四年,也就是公元604年,隋文帝楊堅駕崩。

隋文帝楊堅駕崩之前臥病於仁壽宮時,皇太子楊廣與文帝姬妾宣華夫人等皆隨侍在側,《資治通鑑》、《隋書》載宣華夫人被皇太子楊廣“無禮”之事。

宣華夫人將此事告訴楊堅後,楊堅始知冤枉了楊勇,一切都是楊廣搞的鬼,他終於明白了,派人召楊勇進宮,準備廢楊廣而復立楊勇為皇太子,只是太晚了。

楊堅去世以後,楊廣發動兵變奪取皇位,楊勇終被楊廣殺害,而如日中天的大隋盛世,最終滅亡在楊廣手裡。

楊廣作為皇帝的功過是非且不論,對於楊勇來說,他很委屈,可是,政治不相信眼淚,作為失敗者,只有流血的份。

隋文帝楊堅臨死前拍著床罵的那句話: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誠誤我!不小心變成了現實,獨孤皇后誤的不僅是隋文帝楊堅,而是整個大隋天下。


厚德載物49847


隋文帝的獨孤皇后生長子楊勇、次子楊廣、三子楊俊、四子楊秀、五子楊諒,隋文帝為此還曾自誇:“我觀以前的朝代,太子的廢立許多都是因為寵幸妃子導致的。如今我只有一個皇后,沒有其他姬妾,五子同母,可謂真兄弟也!”

可就是這五個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最終也上演了一場爭奪皇位的好戲。最終楊勇被廢,楊廣被立為太子,而在這個過程中,隋文帝、獨孤皇后、楊廣、楊素是關鍵人物。

隋文帝推崇節儉

隋文帝推崇節儉,不穿綾羅綢緞,穿的是布帛的衣服,衣服上的裝飾物銅鐵骨角。如果不是宴會,每頓就吃一個肉菜。但楊勇卻比較喜愛奢華的事物,這一點上就犯了隋文帝的忌諱。楊勇“頗好學,解屬詞賦,性寬仁和厚,率意任情,無矯飾之行”。但是有一次,楊勇在裝飾一件蜀地的鎧甲(蜀地鎧甲精良),被隋文帝看到了。

上見而不悅,恐之奢侈之漸,因而戒之約:“我聞天道無親,唯德是與,歷觀前代帝王,未有奢華而得長久者。汝當儲後,若不上稱天心,下合人意,何以承宗廟之重,居兆民之上?吾昔日衣物,各留一物,時復看之,以自警戒。今以刀子賜汝,宜識我心!”

這一段警戒也可以說掏心掏肺,但不過是隋文帝開始嫌棄楊勇的開端。後來,在冬至那天,“百官朝勇,勇張樂受賀”,隋文帝感到自己的皇權受到威脅,對楊勇的恩寵漸漸減少。後來隋文帝挑選禁宮衛士,把強壯的都挑到皇宮,留給楊勇的都是一些疲弱之卒。後來在各方勢力挑唆下,隋文帝竟然認為楊勇想要害自己。

而令我每還京師,嚴備仗衛,如入敵國。我為患利,不脫衣臥。我恆畏其加害,如防大敵,今欲廢之,以安天下。

隋文帝相信了別人的讒言,把自己搞得疑神疑鬼,總懷疑楊勇要加害他,於是楊勇被廢。父子相疑到這種程度,楊勇的太子之位不保也是註定了的。

獨孤皇后推崇專一

隋文帝只有獨孤皇后一個女人,而且獨孤皇后非常善妒,不允許隋文帝有其他女人。隋文帝曾經寵幸了一個宮人,被獨孤皇后趁隋文帝上朝的時候給活活打死,氣得隋文帝一個人出宮二十多里,後來在大臣的勸說下才回去。兩人當初結婚的時候,曾經共同盟誓:“誓無異生子!”但楊勇卻娶了許多姬妾,對他的王妃元氏卻不怎麼搭理,這就使得獨孤皇后不喜歡這個兒子。後來元氏有心疾,兩天的時間就去世了。獨孤皇后認為楊勇沒有照顧好她,甚至懷疑是楊勇派人毒死了不受寵的元氏。

在這件事後,獨孤皇后已經開始不喜歡楊勇,想要二兒子楊廣做太子。“皇后又遣人伺覘東宮,纖介事皆聞奏。”獨孤皇后派人專門監視楊勇,一旦楊勇稍微做得有點不對的地方,便去告訴隋文帝。時間久了,隋文帝也受獨孤皇后的影響,更加疏遠皇太子楊勇。

楊廣最會偽裝

楊廣繼位後的種種行為,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在他沒有繼位之前,楊廣可不是這樣,那時的他還是一副乖寶寶的樣子。楊廣知道隋文帝不喜歡奢侈,楊廣故意把一些斷了弦的樂器放在那裡,而且上面蒙上灰塵也不清理。隋文帝到他家裡一看,以為這個兒子不喜歡聲樂,“善之”。“上尤自矯飾,當時稱為仁孝。”楊廣非常善於偽裝,把所有人都給騙過了,都稱讚他仁愛、孝順。楊廣知道獨孤皇后推崇專一,於是楊廣只和自己的王妃居住在一起,以此來博取獨孤皇后的歡心。

其後晉王來朝,車馬侍從,皆為儉素,敬接朝臣,禮極卑屈,聲明籍甚,冠於諸王。

等到楊廣要辭別的時候,他聲淚俱下,抒發對母親的戀戀不捨之情。和獨孤皇后兩人“泫然泣下,相對歔欷”。順帶著又說楊勇的壞話,害怕自己被楊勇毒死或者殺死。“晉王又拜,嗚咽不能止,皇后亦悲不自勝。”在楊廣一點點構陷下,獨孤皇后完全站在了楊廣一邊,想盡辦法要廢掉楊勇。

楊素善進讒言

楊素是隋文帝的寵臣,當初楊廣和楊素勾結起來,一起陷害太子楊勇。當初楊勇知道自己被隋文帝懷疑,因此也學著穿布衣,鋪草褥。楊素奉命去探查太子情形,楊勇提前準備好等待他,但楊素故意遲遲不進去,最後惹得楊勇埋怨他。等楊素回去跟隋文帝報告的時候,卻“言勇有怨望,恐有他變,願深防察”,而且,楊廣還買通了楊勇宮中的倖臣姬威,“遺以財貨,令取太子消息,密告楊素。”

於是,天長日久,楊勇的過失也越來越多,楊勇本人“計無所出”,只能被動著等待命運的來臨。“我雖德慚堯、舜,終不以萬姓付不肖子也。”隋文帝的這句話,最終使得楊勇及他的孩子都被廢為庶人,囚禁在東宮。後來楊廣繼位,矯詔賜死楊勇。楊勇的長子被楊廣用鴆酒毒死,其他的兒子被流放邊疆,而楊廣讓當地的官吏把他們全部殺掉。


飛熊說歷史


1.我國的封建社會,在皇位繼承上遵循立嫡立長的宗法原則。這樣,身為楊堅與獨孤皇后的嫡長子的楊勇是名正言順的儲君,也被楊堅順理成章地立為了太子。

但,作為太子的楊勇,喜好女色,他的宮中養有許多的小妾,並且還和大臣的女兒私通。這些糜爛的作風,惹怒了獨孤皇后。眾所周知,獨孤皇后對待感情特別專一,因此,她特別的看不慣楊勇的生活作風。而這個時候的楊廣,卻謹言慎行,而且當時在他的宮中,只留🈶蕭妃一個女人,並且從不沾花惹草。這點,他的生活作風得到獨孤皇后的賞識。


2.隋朝建立後,貴族的門閥子弟(含關隴集團)並沒銷聲匿跡。這些人組成了集團楊堅明爭暗鬥,處於尖銳的對立狀態。但是楊勇他卻沒有分清局勢,反而稀裡糊塗地站在了門閥子弟的立場中,客觀上與楊堅形成了敵對局面。曾經一度楊勇還時這個集團的領頭人物。楊勇的這種做法,傷了楊堅的心,遭到楊堅了的不滿與唾棄。而楊廣頭腦靈活,思維敏捷。他主動與這股勢力劃清了界限,而且還在父親的立場上和他們對著幹。楊堅覺得楊廣是有遠見卓識的人。

3.在楊堅眼裡,楊勇是一個不求上進,碌碌無為的太子。而身為太子的楊勇,也沒搞好與朝廷大臣們的關係,許多重臣對楊勇產生了腹誹。這些現象,隋文帝楊堅也都看在眼裡,長此以往,楊堅覺得楊勇擔不起治理國家的這份擔子。內心產生了要廢黜他的意思。而楊廣是精於為人處世的皇子,楊廣夫婦兩人生活儉樸,而且對長輩非常孝順。


4.楊廣對於朝政之事有獨特的見解,他還擁有過人的才華,而且得到朝廷大臣們的賞識。

凡此種:導致了楊堅最終廢長立幼!


希望星晨58298869


隋朝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朝代,它結束了中原300年的分裂狀態,也為後面的唐朝盛世奠定了基業。

不過雄才大略的隋文帝在選繼承人時卻犯了糊塗,長子楊勇寬厚善良,經過多年的歷練後,在政事上游刃有餘,但最後為何隋文帝會廢長立幼,選擇殘暴的楊廣呢?在筆者看來,主要原因有3個:

第一、楊勇性格豪爽直快,而楊廣擅長偽裝。楊勇是那種心直口快、有一說一的人,從不掩飾自己的喜好和想法。有一次,他就為自己的鎧甲裝飾了花紋,這樣會更加威風霸氣,但隋文帝看見後就怒斥他了一頓,認為這樣會引發奢靡之風。相比之下,楊廣就非常善於偽裝,儘自己所能討父母的歡心。因此,隋文帝開始重視起楊廣來。

第二、楊勇寵幸小妾,疏遠正妻。楊勇和楊廣都娶了許多妻妾,但不同的是,楊勇非常喜歡自己的小妾,而對自己的正妻卻不怎麼感興趣。要知道,楊勇的母親獨孤皇后是一個強勢的女人,她甚至要求隋文帝不能娶其他妃子,只能一心一意對自己好。她對楊勇這種冷落髮妻、寵幸小妾的行為,自然看不過眼。

再加上此時楊勇的太子妃突然暴斃,於是獨孤皇后懷疑是楊勇和小妾聯手害死正妻的,因此對楊勇十分厭惡。相比之下,楊廣雖然也有其他妻妾,但對自己的妻子蕭氏卻十分敬重。所以獨孤皇后多次在楊堅枕邊吹風,想改立楊廣為太子。

第三,楊廣立了大功,朝臣都支持他。楊廣在20歲那年就帶領大軍南下滅了陳朝,統一了南方,這實在是大功一件。朝中大臣都對他刮目相看,甚至連楊素都站在了楊廣這邊。而在此之後,楊廣為了改立太子,多次在父母面前陷害楊廣,說他的壞話。於是隋文帝認定,楊勇不會是一個好君主,而楊廣才是那個合適的人選。

等到隋文帝病重之時,楊廣就卸下了他的偽裝,他竟然開始調戲父親的妃嬪!楊堅知道後,十分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可惜一切都晚了。14年後,宇文化及殺死了殘暴狠毒的楊廣,結束了這個短暫的朝代。


逍遙侃歷史


隋朝的壽命和秦朝一樣,都是短命王朝,而且同樣在選繼承人上面出了問題,都沒有選仁德寬厚的長子。

按理來說隋文帝的大兒子楊勇是個仁德寬厚的人,而且文學造詣頗深,隋文帝早期特別又看重他,把很多政務都交給他去做,而且楊勇也能出色完成,況且楊勇是嫡長子,古代皇位都是立嫡長子為先,那為何最後隋文帝還是選擇了"陰狠"的楊廣呢?

一、楊勇直爽的性格不如楊廣的偽裝。楊勇性格太過耿直,從來不在父皇和母后身邊偽裝,在奢華和好色的生活作風上,他從不避諱,讓隋煬帝這個節儉的皇帝看不慣。而楊廣其實一樣的窮奢極欲,從他當皇帝后就可以看出來,但是他善於偽裝,在隋文帝和獨孤皇后身邊從來就表現的一幅自律節儉的樣子,讓隋文帝和獨孤皇后認為他是個勤勞節儉,嚴格自律的好皇子。

楊勇不喜歡自己的太子妃,反而寵愛妾氏,這就讓獨孤皇后非常生氣,再加上獨孤皇后是個非常霸道的女人,從隋文帝當皇帝這麼多年只有她一個女人就可以看得出。因此,這一點讓獨孤皇后就不喜歡楊勇。

二、楊勇政治敏感性不如楊廣。隋文帝楊堅不喜歡楊勇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有一次文武百官去朝賀作為太子的楊勇,楊勇坦然接受,賀是可以的,朝就不行了。這點讓隋文帝非常忌憚,畢竟他是皇帝,而楊勇只是個太子。

三、善良的楊勇不是狠毒楊廣的對手。楊勇其實心地很善良,雖然有缺點,但是作為富家子弟基本上多多少少有些陋習,楊廣也不例外,楊勇被廢之後,他從來不會耍手段,只想去求父親原諒。然而,楊廣哪會那麼讓他如願,多次相見隋文帝都見不到,只知道借酒澆愁,鬱悶心碎。

總的來說,楊勇在品質上還是要勝過楊廣的,只不過他不會偽裝自己而已,在情商上面可能不如楊廣,但在治國理政上不比楊廣差,楊廣心地狠毒,善於偽裝,表面上一套,背地裡又一套,所以楊勇不是他的對手,等到楊廣當了太子後,楊堅才發現他偽裝的那麼深,但是此時已經晚了,所以只能"因病而死",皇位落入楊廣之手。


絕塵的時光



如果要評選中國曆代帝王中的“敗家子”的話,隋煬帝楊廣恐怕會首當其衝。

  

千百年來,隋煬帝楊廣,在世人眼裡,早就是與秦始皇嬴政齊名的暴君,甚至名聲比秦始皇還不如。秦始皇濫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亂,但這一統的江山,畢竟是他親手打下來的,最後打了多少賠了多少,最多隻是個不賠不賺。但這位隋煬帝卻不同,他的父親楊堅留給他的,是一個經濟繁榮、國力強盛、雄踞東亞大陸的世界第一強國--大隋帝國,卻被他僅用了13年時間,就搞得天下大亂,國破家亡,好好的大隋朝,反給盛唐做了嫁衣裳。這真好比一個人繼承了一筆豐厚的遺產,卻用極快的速度敗壞光,不是敗家子又是什麼?

  

所以多少年來,在文學作品影視形象中,這位暴君都是百分之百的反面角色。

但是審視歷史,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說起隋煬帝楊廣,現代人都說是昏君,而在隋文帝在位時期,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楊廣卻是個年輕有為,建功無數,名聲相當好的皇子,甚至許多人把他看做人中之龍,締造盛世的希望。

  

現代人說得比較多的,是楊廣“裝蒜”的那些事。比如做皇子的時候,他厲行節儉,謙恭有禮,很得隋文帝的歡喜,最終使隋文帝廢掉了太子楊勇,立他為儲。但事實上,早在楊廣20歲的時候,他就名滿天下了,原因就是那場隋王朝的統一戰爭——滅陳戰爭。

  

公元589年,年僅20歲的楊廣就被任命為兵馬大元帥,率領50萬大軍平滅南方陳朝,這一戰的政治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畢竟是統一天下的最後一戰。而從難度上說,彼時隋朝兵強馬壯,遠非苟延殘喘的南陳小朝廷可比,南征自然是摧枯拉朽。在這場戰爭裡,楊廣也第一次讓世人認識了他,作為統帥,他制訂了兩路突破,直搗建康城的戰術,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傷亡,而且隋軍所到之處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繳獲的財物也悉數上繳,南陳的府庫更是“無所取”。

楊廣本人更是以身作則,在軍中身體力行,恭行簡樸,滅陳之後他賞罰分明,殺掉了陳後主身邊的佞臣,贏得了南方百姓的民心。這時期的楊廣,活脫脫一個禮賢下士、勤政愛民的“好青年”,與他即位之後的形象,可謂天淵之別。

  

其實早在此以前,楊廣就不止一次顯露出他的才能。比如他精於詩詞歌賦,且博覽群書,談論起國家大事來,連父親楊堅都甚為驚訝。楊廣13歲的時候,就被任命為太原總管,可見從那時候起,楊堅就對楊廣悉心培養,希望他將來能成大器。

  

而在平定南陳之後,楊廣又參與了隋朝的其他幾件大事件。一是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亂,且在叛亂平定後安撫地方,撫卹百姓;二是在揚州輕徭薄賦,平反冤案。坐鎮揚州平亂的楊廣,可謂一心撲在工作上,一連十幾天衣不解甲,熬夜工作,白天指揮戰鬥,晚上打理民事,當地自南陳開始積累了數十年的積案,被他在一個月內全部處理完畢,結果“上下皆贊之”。公元590年,突厥大舉犯邊,楊廣受命統軍出征,他作戰勇敢,身先士卒,在陝西延安一舉擊退突厥。如此人物,放在當時,著實是一個文武雙全的青年才俊。

  

而在做人上,楊廣繼承了老爹楊堅的特點,格外會裝。此時的楊堅一共有5子,分別是楊勇、楊廣、楊俊、楊秀、楊諒,且5人都是楊堅的正房皇后獨孤皇后所生。不管是立嫡還是立長,皇位本都與楊廣無緣,但楊廣很會討爹媽歡心。而且楊堅的情況特殊,他是中國封建帝王裡出名的“妻管嚴”,獨孤皇后在世時,他只有獨孤皇后一個妻子,而獨孤皇后本人性格強硬,對“接班人”這樣的大事,其實是起到決定作用的。

 

對老媽獨孤皇后,楊廣是竭力討取她的歡心。要討獨孤皇后歡心,表孝順送禮都沒用,獨孤皇后一生御夫極嚴,最在意的就是男人是否忠誠,對兒子也不例外,偏偏長子楊勇是個風流坯子,他對獨孤皇后為他選的原配老婆極為冷淡,家中娶了幾房妃子,自然令獨孤皇后大惱。相反楊廣卻極會來事,他做皇子的時候,對外表現最多的就是與妻子蕭氏的“相親相愛”,處處對妻子體恤有加,大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之意,如此做派,自然討得老媽歡心。其實楊廣本人也好色,他也經常臨幸王宮中的宮女,一旦懷孕就偷偷墮胎,不過終究是瞞過了老媽去。日久天長,獨孤皇后對楊廣器重有加,不斷給楊堅吹枕邊風,楊堅心靈的天平,就是這樣傾斜過來的。

  

除了在爹媽面前會裝,楊廣在大臣和部下面前也很會裝,比如當年率軍北伐突厥時,部隊缺糧,士兵沒糧食吃,他主動斷糧,當眾不吃不喝,把士兵們感動得熱淚盈眶。南下平南陳時,他把自己的戰馬讓給生病的將士騎,把自己的帳篷空出來給生病的士兵調養,一時間軍心大振。隋文帝的近臣楊素、高紹、宇文述等人也與他交好,內外相互串通。

  

這裡就要說說和楊廣爭奪太子位的楊勇。楊勇之所以最終被廢,除了楊廣會裝外,其實他有兩條犯了隋文帝楊堅夫婦的忌諱。

第一是楊勇信佛,且喜好奢華,對於厲行節儉的隋文帝來說,這可以說是頂風作案。

第二個忌諱,隋文帝本身就是一個性情內向陰沉之人,楊勇偏偏子不類父,性格率真且喜怒盡形於色,偶有爭執,即容易和楊堅變臉,長此以往,父子關係日益冷淡。比如他曾在公元600年冬至接受百官朝賀,擔心兒子搶班奪權的楊堅,心裡犯了嘀咕。楊勇敗亡的導火索,就是楊廣就任揚州總管時,行前與獨孤皇后辭行,母子涕淚交流,楊廣更趁機說楊勇要害他,並散佈謠言說楊勇的妃子是被楊勇毒死的。獨孤皇后聽後大怒說:“若此子登位,我兒恐無倖免。”至此楊勇的命運,已經無可挽回了。公元600年十月,楊堅正式下詔廢楊勇太子位,改立楊廣為太子。值得一提的是,楊廣誣陷了楊勇這麼多年,但一直到楊勇被廢太子位,卻無一言攻擊弟弟楊廣,史書上說楊勇“性寬厚”,誠非虛言。

隋王朝此時經過楊堅勵精圖治,已成盛世之相,最需要的就是一位守成之主,就如同漢高祖身後的文景二帝。而性格寬厚的楊勇,顯然更符合這個條件的,無奈厚道人無好命,會裝的楊廣,繼承了這筆遺產。

  

客觀上說,楊廣本人的能力,在當時也確實是楊堅5子中最出眾的,有過戰功,博學多才,且有治理地方的經驗,更有一干重臣的擁戴,不管從哪個方面說,他似乎都是一個合格的接班人,那天下大亂的局面,又是怎樣造成的呢?

  

  

公元604年,隋文帝楊堅駕崩,楊廣即位,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隋煬帝,當然,不是什麼好名聲。

  

有關隋煬帝在位時期的種種惡行,史書上不勝枚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3條:開大運河,徵高句麗,數度巡遊。

  

而細觀這3項惡行,卻不難發現,儘管事情的最後結果是鬧得民怨沸騰,天下大亂,但3件事情的發生,本身卻都有各自的道理。

  

先說開鑿大運河。其實從隋朝建國以後,開鑿運河就是國家的一項戰略重點。

隋文帝在位的“開皇之治”時期,隋王朝就曾數次發動大規模的運河工程,在南方疏通了從建康到蘇北的河道,在陝西疏通了渭水至長安的支流,甚至在甘肅河西地區,也曾多次修築水利工程,河西地區在唐朝時期能夠成為天下最富庶的州郡,底子就是隋朝時期打下來的。而說到大運河的開鑿,早在隋文帝開皇十年,就有江南地方官請求開鑿運河,以削減稅糧運輸成本。隋朝平定南陳後,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賦稅激增,但是大量的賦稅運送到北方,長途跋涉成本甚大,而按照隋朝的稅法,百姓稅糧的運送成本,即“損耗”,也是由百姓自身承擔,在隋文帝時期,僅是江南地區的稅糧,分攤到每個百姓身上,其要繳納的“損耗”,竟然是賦稅本身的9倍。而隨著隋王朝不斷拉攏突厥、吐谷渾等部族,賞賜日益增加,對於南方稅糧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拓通南北交通要道,減少運輸成本,成為自隋文帝時期開始持續10多年的呼聲,在隋文帝在位的後10年,有關請求開鑿運河的奏章,從中央到地方累積就有50多封,其中不乏高紹、楊素之類的重臣。可以說,在當時,開鑿大運河,是一個舉國上下的呼聲,並非隋煬帝自己的心血來潮。

京杭大運河的整個施工設計,是由隋朝時期最著名的工程家宇文愷統籌規劃的。宇文愷最初的計劃,是以百姓分批服役的方式,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塘江5大河流,建立一條連接京杭的大運河。在宇文愷的最初設想裡,這個浩大工程的每一個細節步驟,他都考慮得非常詳細,比如他建議,不宜一次性調動太多民夫,而是由百姓分批分散服役,保證每年動用民夫總數不超過20萬人,而且凡是參與勞役的民夫,都由國家出糧給予補貼。以當時隋王朝在南方的糧食儲備,做到這一切是不困難的。宇文愷最早的工程設想,是計劃11年全線貫通,但奏報送上去之後,隋煬帝卻嫌慢,11年他都等不及,最後頒佈下來,大運河工程的期限,被縮短到了7年,而糧食補貼也一概不準,又要馬跑又不讓馬吃草,才是隋煬帝本身的性格。

  

結果,從公元605年開始,大隋王朝調動民夫110萬,開始了這項聲勢浩大的工程,而且與宇文愷最早的循序漸進不同,隋王朝採取了同時開工的策略,即從中原到江南,5大水系的工程同時上馬。同時開工固然進度快,但如此一來,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6省大部分百姓皆被徵調,生產一下子陷入癱瘓,生產癱瘓稅還不能少,該交的賦稅照樣要交。整個帝國舉國之力,都花在了這項雖然利在千秋,卻足夠把隋王朝折騰到筋疲力盡的工程上。比如負責監工的河道官麻枯,被稱為麻閻王,他濫用民力,以至於他的名字在中原農村都能止小兒啼哭。既要把活幹完,還不讓老百姓吃飯,外加橫徵暴斂,如此作為,老百姓自然苦不堪言。

  

到公元611年,這項縱貫南北的大工程全線完工,期間共調動民力200多萬,6年的時間完成這樣的工程,是人類古代工程歷史上的奇蹟,但奇蹟的背後,卻是中原百姓的斑斑血淚。僅就稅賦而言,這6年裡隋王朝在這6省的稅賦,比隋文帝在位的時候縮減了許多,至於人民傾家蕩產,流離失所,更是比比皆是。修是該修的,可這麼個修法,任誰也受不了。

與修築大運河同樣遭到罵聲的,是隋煬帝的三徵高句麗,如果說開鑿運河是濫用民力,那麼征討高句麗,更被後人罵做窮兵黷武。但是後人很少有人意識到一個問題,在當時,高句麗,是必須要打的。

  

我們可以把目光放在後世,代隋而立的唐王朝,對高句麗同樣採取了強硬政策。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御駕親征高句麗,一樣遭到了失敗,直到唐高宗李治時,方才以大兵平滅高句麗。與高句麗的戰爭,貫穿隋唐兩個王朝的交界時期,甚至貫穿整個貞觀之治和永徽之治。為什麼兩個不同的王朝,四代統治者,對於這個中國東北的小政權,卻一樣採取了堅決打壓的政策?難道僅僅是為了炫耀武力,窮兵黷武?

  

要了解這個問題,先要看看高句麗是一個怎樣的政權。

  

高句麗,地處中國東北以及朝鮮半島,是一個從三國時代就存在的政權,這個政權向來與中原王朝時戰時和,起初以遊牧為主,後來轉為半漁獵經濟方式。在南北朝的末期,高句麗迅速壯大起來,到隋朝時期,高句麗人口已有500萬,常備軍多達50萬,儼然已是遼東勁旅。事實上,隋朝在建國初期,對高句麗曾採取通好政策,但是最先挑釁的卻是高句麗,他們覬覦隋朝遼西領土,在隋文帝在位時就曾發兵侵犯。為此,隋文帝曾經調遣30萬大軍北征,企圖一舉摧毀高句麗,卻被高句麗擊敗。比起突厥這類遊牧民族來,高句麗經濟相對發達,處於半農耕狀態,其國家政權組織嚴密,遠非突厥這樣鬆散的遊牧民族能比,假以時日,必成中原王朝大敵。

  

隋煬帝登基之後,吐谷渾臣服,突厥接受了冊封,唯獨東部的高句麗,一直在不停地進犯,就在隋煬帝傾舉國之力開鑿大運河期間,高句麗在中國邊境也不斷有動作,一面遣使索取遼西領土,一面不停在隋朝邊境攻殺。此外,他更與突厥汗國的不少部落結盟,互相呼應,騷擾隋朝邊境,因此,通過一場戰爭重創高句麗,就是隋王朝維護邊境安全的必然選擇。

但是隋煬帝顯然又犯了開鑿大運河的毛病:操切。隋煬帝的目的不是重創,而是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高句麗邊患。因此在大運河工程接近尾聲的公元610年,他調動百萬民夫以及118萬軍隊,發動了對高句麗的征伐戰爭。為了這場戰爭,他在山東蓬萊打造巨型戰艦300艘,僅造船的民工,就有十分之三死於這場強制勞動。公元611年隋軍出師,水陸並進,卻不料遭遇頑強抵抗,雖然隋軍前鋒一度殺到高句麗都城平壤城下,卻終因孤軍深入而退軍,隋煬帝本部的30萬大軍,回國的竟然只有2700人。隨後的公元613年和614年,隋煬帝又兩次出兵攻打高句麗,結果國內發生了民變,不得不草草收兵。

  

今人有“隋亡於高句麗”之說,主要是因為公元611年,因為抗拒征伐高句麗戰爭,山東農民王博起義,揭開了轟轟烈烈的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二徵高句麗的時候,重臣楊玄感又率兵造反,從此天下大亂不可收拾。說到這個教訓,後人總在說這場戰爭不能打,其實最重要的問題是:不是不能打,而是不能這麼打。

  

後世許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以當時隋王朝的實力,是很難一下子滅掉高句麗的。這個半漁獵的國家政權不同於遊牧民族,不可能通過一兩次的毀滅性打擊就臣服,即使是後來盛世的唐王朝,也是歷經了兩代君主的前赴後繼,最終聯合新羅,才將其徹底滅國。這個國家的堅韌程度和戰爭動員能力,遠強於突厥、吐谷渾等政權,決不能以蕞爾小邦等閒視之。因此當時隋王朝最好的選擇,是通過有限的戰爭打擊其囂張氣焰,逐漸削弱,而不是一口吃個胖子。很顯然,隋煬帝又做了一個錯誤選擇。

  

至於他另一個讓後人詬病的事情:四處巡遊。從當時情況看,也不僅僅是為了炫耀威儀,此時中國天下一統,北方邊患未除,發動巡遊,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但此時國家元氣大傷,百姓不堪其苦,偏偏隋煬帝又是一個講面子的人,皇帝講面子,下面大臣要面子,只能不要百姓的面子了。從開運河,打仗,到巡遊,隋朝百姓連吃了3遍苦,國家折騰得奄奄一息,如此局面,不亂也難。


破乞


{隋文帝楊堅像}


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楊堅代周建隋, 統一了全國,消除了邊患,行輕徭薄賦,與民生息之策,恢復了生產,發展了經濟,天下承平,國力日漸強盛。從兇險複雜鬥爭漩渦中掙扎出來的楊堅,親眼目睹過隋之前那些統治者的荒淫無恥給百姓帶來的深重災難,因此發自內心的痛恨奢侈靡費、荼毒百姓的惡劣行為。他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並身體力行,以節儉治國治家,而且用嚴刑峻法懲處那些貪汙腐化的官吏們。

靠嚴厲的懲治往往無法徹底杜絕統治階層的驕奢淫逸。隋文帝楊堅制定的律法,首先要面對並制約的是他自己的兒子們,因為這些皇子們倚仗皇家的權勢,壞事做絕,比任何人危害都大。

史上唯一奉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隋文帝楊堅的皇后獨孤伽羅,是一個很厲害的女人,在駕馭丈夫、管教兒子、治理國家方面成就斐然。隋文帝對獨孤皇后既敬又畏,事事徵求她的意見,對其忍讓三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隋王朝的國運興衰,都與獨孤皇后密切相關。

獨孤皇后御夫有道,最讓人驚歎的表現是,她竟然讓身為皇帝的丈夫楊堅終身堅守一夫一妻制的原則,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後宮奇蹟。《隋書》記載,獨孤伽羅是北周權臣(鮮卑裔,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成員)獨孤信的七女兒。她14歲就嫁給了楊堅,婚後夫唱婦隨,恩愛非常,還共同起誓“無異生之子”,也就是說,楊堅所有的兒女,都必須是獨孤氏所生。楊堅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他共育有五兒五女,全都是獨孤氏一人生育。這在古代上流社會極為罕見 ,特別是有權勢的貴族男子,妻妾成群是常態,而且楊堅後來做了一言九鼎的皇帝,後宮里美人成群,仍舊獨寵獨孤皇后一人,夫妻“生同裘,死同穴”,這就幾乎就是絕無僅有的孤例了。

太子楊勇寬厚仁慈,卻喜新厭舊,犯了獨孤皇后一夫一妻制之大忌

獨孤皇后不僅能駕馭丈夫,還能嚴格管教、約束兒子,尤其成功地操控了大隋太子廢立之事,影響了隋朝甚至中國歷史的走向。

{隋煬帝楊廣像}


史載,獨孤皇后和隋文帝共有五個兒子,隋文帝剛登基稱帝,就立長子楊勇為太子。楊勇寬厚仁孝,儒雅謙恭,符合守成之君的要求,隋文帝對他寄予了厚望。然而,楊勇卻嫌太子妃元氏性格過於拘謹,喜歡活潑開朗,俏麗動人,善解人意的雲昭訓。元妃是太子楊勇的髮妻。太子卻喜歡小妾,嫌棄妻子,這不是公然違背獨孤皇后秉持的一夫一妻原則嗎?獨孤皇后知道實情後,內心對太子很是不滿。

太子楊勇將一副好牌全部打爛

史載,楊勇文質彬彬,寬仁厚道,但畢竟出生於豪闊之家,因此喜歡奢華的生活方式,剛開始,楊堅只是好言相勸。某年冬至,文武大臣們都到太子東宮拜見楊勇,楊勇居然忘記了父親的勸誡,命樂隊大吹大擂,還接受官員們獻上的珍貴禮物。隋文帝、獨孤皇后知道後,心裡十分不爽。

不久,恰好獨孤皇后替太子選的元妃突患重病,只捱了一天就死了。獨孤皇后對楊勇因妾嫌妻本就十分不滿,見元妃突然暴亡,便懷疑是楊勇下毒害死了元妃,於是與太子的矛盾更加尖銳複雜起來,此後便不斷在隋文帝面前數落大兒子的不是。

楊廣篡位,靠的是精湛演技

太子楊勇地位岌岌可危仍渾然不覺。這一切,都落在次子楊廣的眼裡。史載,楊廣“性雄毅,美風姿,有大略”。他曾經率軍南征北戰,東攻西伐,為大隋的建立立下了卓著功勳,因此早就覬覦著儲君的座位,想使陰招促使父皇廢黜太子,改立自己做接班人。

晉王楊廣是一個工於心計、招數詭譎的陰謀家。在驕奢淫逸方面,他比自己的兄弟們毫不遜色,但他更善於偽裝,知道現在還沒到徹底放浪形骸的時候,於是把自己包裝成一個生活節儉、不喜聲色的“魯男子” ,來博得隋文帝、獨孤皇后的信任,最終讓父母“騰籠換鳥”,由自己取代太子楊勇。

於是,一有機會,楊廣便在文帝面前表現自己的節儉與仁孝。他聽說文帝要到自己的晉王府來,便把一大群年輕貌美的姬妾統統關在後院。隋文帝到後,楊廣命幾個穿著破衣爛衫,相貌平平的女子給他端茶倒水。他故意在客廳裡擺放幾件琴瑟鼓樂,可那些樂器上卻蒙了厚厚一層灰,有些還斷了好幾根絲絃,一看便知許久都沒動過了。二皇子生活簡樸,不喜聲色,怎不叫叫老爹看在眼裡,喜上心頭?

{楊素像}


過了幾日,有人向文帝稟報:晉王楊廣帶軍士出獵,突然下起了暴雨,隨從們給他遮上油布衣擋雨,可楊廣大聲呵斥道:“大家都在淋雨,我怎能穿這雨衣”?自始至終,他陪軍士們淋著大雨,不願搞特殊。隋文帝聽後大受感動,心裡的天枰更加傾向於二兒子楊廣那頭了。

搞定了父皇,再在母后面前下足功夫,母子二人結成了“倒太子聯盟”

楊廣心裡很清楚,隋文帝在宮裡最聽皇后的話,於是便在獨孤皇后面前下足了功夫。他假裝只愛晉王妃一人,迅速博取了獨孤皇后的好感。史載,有一次他要回揚州,辭別母后的時候,本來母子二人聊的好好的,他突然抽抽搭搭,涕泗橫流。獨孤皇后追問緣由,他才說太子楊勇要謀害自己,只怕今後不能再見到母后了。獨孤皇后聞言大怒。她關照楊廣,此後決不要再踏入太子東宮一步,沒有自己的親筆信,也別回京師。楊廣只用一計,輕易就和母后結成了“反太子聯盟”。

回揚州後,楊廣緊鑼密鼓地與朝中權臣聯絡,特別是用高官厚祿做誘餌,拉攏了隋文帝最寵信、也最具權勢的越國公楊素。一場改換太子的陰謀活動就此開始了。

為廢黜掉太子楊勇,楊廣不擇手段,可謂機關算盡

楊廣攛掇楊素在隋文帝面前挑起他對太子楊勇的不滿。有一天,隋文帝派楊素去東宮探望太子,老謀深算的楊素到東宮大門口時,故意拖延不進,太子楊勇被晾在宮裡,左等右等不見越國公進來,後來等得失去了耐心,大發雷霆。

楊素故意激怒太子,回去後卻對文帝說:“老臣去東宮,見太子正大發脾氣,對陛下出不敬之語,似乎積怨甚深,陛下須多加防範”。隋文帝本來就對太子有成見,聽楊素如此說,就派人去監視太子。

楊廣見時機成熟,就用重金收買了太子的心腹姬威,唆使他誣告太子找巫者卜卦,說皇上一年內必亡,太子很快就要熬出頭繼位稱帝后了。隋文帝信以為真,傷心落淚,命楊素拘捕太子,嚴加訊問。楊素回稟文帝,說太子已經瘋癲。就這樣,隋文帝終於下詔宣佈廢黜楊勇太子之位,貶為庶人,改立楊廣為太子。

隋煬帝楊廣是一位性格複雜的歷史人物, 其功過是非,至今仍無法蓋棺定論

其實,楊廣才是那迫不及待想當皇帝之人。他在太子位上苦苦熬了四年,終於等到隋文帝病重頃危。陽光立刻露出本來面目,寫信給楊素商量文帝后事。誰知楊素回信被粗心的信使送錯了地方,遞到了隋文帝的手上。

隋文帝本已病入膏肓,見信後氣的鬚眉倒豎, 又聽說楊廣調戲自己的愛妃陳氏 ,氣得拍床大罵 道:“這畜生怎能當此大任,獨孤誤我大事也《資治通鑑》” !他立即命親信大臣寫詔書重新將廢太子楊勇扶正。

千秋功罪,孰能予以評說?!

但事情已經到了這般田地 ,早已由不得隋文帝了。楊廣聯合楊素捕殺了給文帝起草詔書的大臣,將禁衛軍全部換成自己的人,把守住皇宮的各個出入口。

當天夜裡,幽深的後宮裡全是楊廣的親信。夜半時分,負責看護隋文帝的楊廣心腹張衡急匆匆走出大殿,大聲呵斥內監、宮娥們:“皇上早已駕崩,爾等為何不及早稟報” ?宮人們無不大驚失色,但見張衡殺氣騰騰的兇樣,誰也不敢出聲。

之後,楊廣假傳文帝遺詔,將兄長楊勇處死,然後正式登基稱帝。

隋文帝的死亡緣由和過程在歷史上一直存有爭議,但楊廣絕非文帝、獨孤後心目中那個節儉孝順的最佳太子人選,這已經昭然若揭。隋煬帝楊廣是個譭譽參半的歷史人物。他做皇帝后,也算雄才大略,智慮過人,建立了不凡的功績,但也耗盡民力,窮兵黷武,好大喜功,只用了短短14年的時間,就徹底葬送了大隋的錦繡河山,自己也被臣下弒殺,還落得個“煬帝”的不祥諡號,成為中國歷史上暴君的“典範”。

不過,當年獨孤皇后和隋文帝決定廢掉太子楊勇,改立晉王楊廣時,楊勇確實存在生活奢侈腐化,行為乖張等諸多問題,而楊廣則文治武功均可圈可點,擁躉無數,好評如潮。僅以當時的情況論,獨孤皇后、隋文帝改立楊廣為儲,似乎也沒有什麼大問題。等楊廣撕掉偽裝,暴露出本來面目時,獨孤皇后墳土已幹。也就是說,後來發生的一切,也即整個隋王朝的命運走勢,也不能全部由獨孤皇后負責。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剽竊必究】





鐵馬冰河wu


並非隋文帝不選擇太子楊勇為繼承人,而是楊勇鬥不過弟弟楊廣,沒有把持住太子之位。

太子楊勇

楊勇(?-604年),字睍地伐,父親楊堅還未正式專權北周時,楊勇就因祖父楊忠的功勳被封為博安侯,楊堅當上宰相後,專權北周,楊勇則被立為世子,拜大將軍、左司衛,封長寧郡公。公元580年,又被楊堅任命為洛州總管、東京小冢宰 ,總領統管北齊之地。而後被召還京師上柱國、大司馬,領內史御正,管理宮禁防衛。

公元581年,北周靜帝公開宣佈禪讓,楊堅奪權篡位,建立大隋,隨後冊封世子楊勇為太子,參與軍國決斷。而此時的楊廣則是晉王,官拜柱國、幷州總管。所以,前期楊勇是父親重點栽培的,但是奈何在權謀上不及同母弟弟楊廣。

此時太子參與朝政,晉王楊廣參與滅陳之戰,此時的態勢猶如後來的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哥哥參與朝政,弟弟在外征戰建立功勳,在朝廷中頗有聲譽的都是弟弟。在楊廣建功立業之後,得到朝中大多數人的支持,楊廣遂生爭儲之意,兄弟鬩牆。

公元588年,隋朝開始興兵伐陳,楊廣為主將,實際是個掛名的統帥,實際統治全軍的則是高熲、賀若弼和韓擒虎等主將,其實楊廣則是去鍍個金而已,而後陳國舊地發生叛亂,楊廣在這場江南叛亂之中屢立戰功,此時的楊堅重點讓楊廣去跟隨隋朝將領就是培養其軍事能力,讓楊勇參與軍國決斷就是鍛鍊其處理政事的能力。所以此時的楊堅是希望楊勇成為一位好皇帝,希望楊廣成為一個賢王,守衛隋朝的天下。但是外出鍍金的楊廣,也生出奪權的野心。

太子楊勇與楊堅爆發矛盾,楊廣乘機投其所好

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楊勇被立為太子,至開皇二十年被廢,楊勇足足當了二十年的太子。而晚年的楊堅,生性猜疑,許多跟隨楊堅打天下的功勳舊臣被誅殺,就連自己的兒子也沒有放過,在廢太子之前,楊堅的第三子秦王楊俊就被罷免官職,遭受軟禁。

此時的太子也頗受隋文帝的猜忌,一年冬天,百官去東宮朝見太子楊勇,當即就被隋文帝認為太子違反禮制,百官見太子只能稱為賀,不能稱為朝見,下旨指責太子。而且隋文帝下旨選派宮中武力強者選為自己的侍衛,宰相高熲便進諫言明這樣做使太子東宮的安全就更弱一點。但是隋文帝一點也不顧及君臣之誼、父子之誼,當即指責高熲這樣為太子說話就是因為高熲的兒子是楊勇的女婿才這樣為太子說話。從這幾件事就可以說明,楊勇在楊堅的地位已然下降,完全不顧及太子在朝中的地位及形象,此時太子未廢,只說明瞭隋文帝已然在尋找太子人選了,楊勇在其心中已然形同虛設,而楊勇還無動於衷,不作出行動。

隋文帝與獨孤皇后的感情也特別好,獨孤皇后也更鐘情於專情的人。太子楊勇有一愛妾名叫雲昭訓,楊勇對其十分寵愛,但是獨孤皇后不喜歡雲昭訓太過於嬌媚,楊勇的正妻元妃是獨孤皇后親自為楊勇選的太子妃,但是元妃不得寵愛,抑鬱成疾,不久病死。楊勇立即讓雲昭訓主持太子宮。

這讓獨孤皇后認定是楊勇與雲昭訓二人害死了元妃,更加討厭楊勇,楊廣見此情形,將自己的姬妾全部藏起來,且只與自己的正妻蕭妃廝守,這讓獨孤皇后相當滿意,開始向隋文帝建議廢掉太子楊勇,立晉王楊廣為太子,但是楊堅還是準備給太子楊勇一次機會,派越國公楊素前去觀察楊勇行為。這楊素一直是楊廣的忠實支持者,所以,楊素一到東宮,便故意激怒太子,使太子說了許多怨言,這怨言一傳到楊堅耳中,徹底對楊勇死了心,與公元600年廢掉太子楊勇,立楊廣為太子。

楊勇被廢后,希望見自己父親一面,但是由於楊廣的百般阻撓,沒有見成,無奈爬上宮廷之外的樹上,高聲呼喊自己的父親,企圖見楊堅一面,反被楊廣誣陷失了心智,全無皇室宗親臉面,至此被圈禁,到死都無法見自己父親一面。

後人在評論此事時,認為太子楊勇性格隨和寬仁,不及楊廣詭計多端,苦於無賢臣輔佐。太子不能即位,隋文帝亦有罪愆,當初為了穩定皇帝位子,不許百官與太子過多接觸,怕太子一派勢力做大,但是卻放任百官與楊廣的交往,導致楊廣成為爭儲之人,而後在朝臣的支持下,獲得太子之位。在最後以武力逼宮奪得皇帝大位。

浮人語

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曇花一現的時代,隋煬帝也成了千古暴君。但是浮人並不這麼認為,王朝建立之初,百廢待興,應當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政治必須寬和,不應該大興土木和對外連年征戰。這樣不利於一個新生王朝的長遠發展,所以隋煬帝只是做了超過了帝國負重的事情,導致形勢不可收拾,隋朝迅速滅亡。

而太子楊勇為人寬和,雖神勇不及隋文帝,但是經過能臣輔佐還是可以繼承帝位,保證隋朝的正常發展,畢竟隋朝制定的制度多為後世沿用,其政治制度的進步值得我們肯定。


海浮人


隋文帝算得上中國古代一流的開國明君,那麼他為何不按慣例立長子楊勇,反而立次子楊廣呢?

難道是他糊塗了嗎?還是被楊廣欺騙了?下面來分析下原因。

一、妒忌的獨孤皇后

《隋唐五代史》記載:隋高祖五男:曰房陵王勇,曰晉王廣,曰秦王俊,曰蜀王秀,初封越王。曰漢王諒,皆文獻皇后獨孤氏所生。

我們看到兄弟五人都是獨孤皇后所生,所以都是嫡子,在出身方面都在一個起跑線上。

雖說是一母所生,但是獨孤皇后卻對太子楊勇很不喜歡。

什麼原因呢?

太子勇之廢,史家歸咎於獨孤後。雲:後性妒忌。後宮莫敢進御。見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勸上斥之。

原來獨孤皇后這個人性情妒忌,最看不得男人不專一,極力地維護一夫一妻制,隋文帝更是隻有她一個妻子。朝臣中有小妾懷孕的,她都會向隋文帝控訴,希望隋文帝能申斥這些渣大臣們。可見,獨孤皇后的妒忌心之重。

而太子楊勇恰恰就犯在了這一點上。楊勇這個人率性多情,有很多寵妃,尤其喜歡昭訓雲氏。太子妃元氏得不到寵愛,心情鬱悶,心疾復發去世了。獨孤皇后懷疑太子妃的死是楊勇做了手腳,於是就十分厭惡且責備大兒子。自此,獨孤皇后就有了廢太子之意。

可能有人會覺得獨孤皇后說的算嗎?告訴你她說話真的好使,你以為隋文帝為什麼終生之娶獨孤皇后一妻?歷史上的獨孤皇后是一位才識卓越,品行高潔的奇女子。而且她還和楊堅共同度過了最艱難的朝爭歲月,楊堅對她既深愛又欣賞。夫妻二人伉儷情深,楊堅在國事上也多聽獨孤皇后的意見,時人並稱其為“二聖”。因而說獨孤皇后的意見至關重要。

二、優秀的楊廣

而古代傳承都是講究立長為先,這樣相對平穩。除了三兩種特殊情況:一是長子亡故了;二是其他兒子比長子優秀太多了。楊廣就屬於第二種情況。

《隋書》記載:煬皇帝,諱廣,一名英,小字阿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獻獨孤皇后。少敏慧,高祖及後於諸子中特所鍾愛。在周,以高祖勳,封雁門郡公。開皇元年,立為晉王,拜柱國、幷州總管,時年十三。尋授武衛大將軍,進位上柱國、河北道行臺尚書令,大將軍如故。高祖令項城公韶、安道公李徹輔導之。上好學,善屬文,沉深嚴重,朝野屬望。

我們不難看到正史對楊廣的評價非常高。從小機敏聰慧,隋文帝和獨孤皇后最喜歡他。成年後又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文武全才,好學,文采還好,在朝野中的聲望很高。相比之下太子楊勇就只有一個寬厚仁善,根本不夠看。

綜上所述,隋文帝選楊廣本身並無失誤,理當如此。只是他沒想到楊廣後來在國事上總是急功近利,最終釀成大亂。


清山雅舍


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原本不該是楊廣,而是其大哥楊勇。太子楊勇是一個心地善良,性情敦厚的人。而楊廣卻是一個心思縝密,城府頗深的人。這樣的人一旦有了謀反之心,其實是挺可怕的。楊廣下定決心要奪取太子之位後,就開啟了偽裝自己的道路,而且是越走越遠。總之堅持的原則就是楊勇如果哪方面表現的不好,楊廣就在那方面表現突出。楊堅越是喜歡什麼,楊廣就越表現出我擅長什麼。比如楊堅喜歡艱苦樸素,楊廣就穿得破破爛爛,衣服上的補丁是縫了又補,補了又縫。為了達到逼真的效果楊廣還遣散了自己的小老婆們,唯一留下的大老婆也被楊廣打扮的簡樸至極。演技非凡的楊廣最終獲得了楊堅的認可,楊堅廢掉了楊勇,楊廣如願以償的獲得了太子之位,並在楊堅死後當上了隋朝第二位皇帝。



可惜一切都是裝出來的,登上帝位之後的楊廣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狂熱,開始放飛了自己。楊廣登基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動用了上百萬人建造洛陽,而此時楊廣才剛剛辦完父皇楊堅的喪事。僅僅四天之後,楊廣又下詔開鑿連接黃河和淮河的通濟渠,打通從洛陽到江都的河運。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據說為了趕進度,無數勞工因為日日夜夜泡在水裡,肚子以下都生了蛆。如此令人髮指之事確實不可以被原諒。



楊廣最初的諡號並不是“煬”,他最初的諡號是“明”皇帝,廟號世祖。可惜這兩個體面的稱號都是由洛陽留守政權所給出的。而唐王朝給出楊廣的諡號是為“煬”,從此楊廣便被稱為隋煬帝。



《諡法》的記載,“煬”的意思有三種:好內遠禮,去禮遠眾,逆天虐民。有前兩條的就是昏,有後一條的則是暴。根據後世的描述演繹和普遍看法,楊廣大約是兼而有之,既昏又暴。這個諡號恐怕也是中國歷史之最,甚至可以說是最差的。



歷史往往是勝利者書寫的,所以成功者給予失敗者的,無論是好是壞,你都必須接受。自古以來,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況且成功者為了證明其造反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總是要把前朝亡國之君說的一文不值。如此說來,李淵賜給楊廣的隋煬帝諡號也算無可厚非。只不過跟其他末代君王的諡號相比,楊廣的隋煬帝確實有些重了。也許歷史上可以和隋煬帝相提並論,一起“媲美”的也只有夏桀和殷紂了。



楊廣固然不是一位好的君王,但如果僅僅因為建造洛陽和修建京杭大運河的事情,就歸結於楊廣是一個昏庸無道,殘酷暴戾的君主,那焚書坑儒的秦始皇又何來資格被稱為千古一帝,建國就誅殺了大批功臣的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豈豈非和楊廣也是“一丘之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事實上上,營建洛陽和開通運河,都是當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做過和想做的事,而且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動盪和分裂後,真正的中華皇帝都會打通南北,這也正是隋煬帝之所想,為此他不惜東都和運河雙管齊下,結果是為民族建立了千秋功業,為自己留下了萬古罵名。



隋朝,這個短命王朝雖然只存在了短短三十八年,相對於三千多年的中華史,可謂彈指一瞬,白駒過隙。然而這個短命王朝完成的工作量卻相當於其他朝代的數倍,他留下的物質遺產,文化遺產和政治遺產,比如大運河科舉制和三朝六部制,則直到明清兩代都要都讓人受用無窮,這樣的王朝難道可以小看?



“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隋煬帝如果在遊玩之餘能兼顧國事,隋朝又豈會滅亡的那麼快?“好頭顱,誰當斫之?”如果隋煬帝知道隋朝即將毀於自己的手裡,不知道還能不能瀟灑的說出這番豪言壯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