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美國會允許印度佔領更多的巴基斯坦領土嗎?為什麼?

香堂風子


從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美國肯定是更加支持印度

印度是一個地緣位置極好的國家,印度地處亞歐大陸南部,這裡距離蘇聯和美國都比較遙遠,美蘇和印度沒有什麼地緣衝突,而印度又正好與東亞大國接壤,被美蘇視為牽制東亞大國的代理人。因此自從在1947年獨立之後,印度就一直備受美蘇兩大國的拉攏。(南亞局勢圖)

不過在印度獨立初期,印度領導人尼赫魯主張走偏社會主義的路線,因此與蘇聯走的比較近。在六七十年代,蘇聯曾經大力支援印度的工業建設,印度的基礎工業就是在蘇聯的援助下建立的。

然而即便是親蘇,美國在仍舊沒有放棄對印度的示好,畢竟印度在冷戰時期並沒有正式加入東方陣營。作為不結盟運動的發起者,印度一直在兩大陣營之間徘徊,而美國也不想將印度徹底退到蘇聯那邊。

早在建國的第二年,印度就開始準備發展核工業。而在印度核工業的發展上,對印度幫助最大的並不是蘇聯,而是美國。印度首座核電站技術就是來源於美國,可見當時美國還是很拉攏印度的。

由於備受美蘇恩寵,印度在南亞行事霸道,肆無忌憚的干涉南亞鄰國內政,甚至在1975年直接吞併了錫金。而除了中國以外,美蘇等國對此均予以了承認,這更加助長了印度的囂張氣焰。而在南亞地區,唯一一個能制約印度的就是巴基斯坦。

相比於印度,巴基斯坦就不是很受美蘇的待見,直到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威脅到了美國的利益,美國才開始大力援助巴基斯坦。

面對蘇軍的南下,巴基斯坦的安全也受到了衝擊。為此巴基斯坦與中美結盟,將大量抵抗物資送入阿富汗,並且在美國的支援下,巴基斯坦空軍接受了大批F-16戰鬥機,據傳巴基斯坦F-16在巴阿邊境擊落多架蘇聯米格-21戰鬥機。

雖然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中東戰爭中,裝備美製戰鬥機的以色列空軍也曾頻繁擊落對方的蘇制戰鬥機。但這些蘇制飛機都是由阿拉伯國家空軍駕駛的,飛機的保養水平和飛行員的駕駛技術都跟蘇聯有著巨大差距。但是在與巴基斯坦空軍的較量中,可全部都是蘇聯空軍親自上陣,結果卻被巴基斯坦空軍打得哭天喊地,可見當時美國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援助是全方面的。不僅是提供飛機,整體的技術培訓也是全面跟上,美國和巴基斯坦關係進入蜜月期。

不過到1998年,隨著印巴兩國都相繼試爆核武器,美國開啟了對這兩個國家的經濟制裁。但是美國的制裁並沒有維持多久,到911事件之後,美國便解除了對印巴的制裁。

隨後小布什政府宣佈打響反恐戰爭,美國的兵峰制止阿富汗。而此時,巴基斯坦選擇與美國合作,成為美國進攻阿富汗的大後方。

這時的美國非常需要巴基斯坦,而當時的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也是奉行親美路線。不過隨著美國反恐戰爭的結束,巴基斯坦對美國的戰略價值越來越低。到了奧巴馬時代,為了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美國開始越來越傾向支持印度。

由於美國對巴基斯坦的援助一再減少,美國甚至多次拒絕巴基斯坦的軍購請求,而面對印度巨大的軍事壓力,巴基斯坦不斷加強了與中國的關係,中巴兩國的經貿和軍事合作日益加強,這讓美國對巴基斯坦更加不滿。(中巴聯合制造的梟龍戰鬥機)

目前印度雖然仍舊堅持不結盟政策,但印美關係已經走得非常近了,美國在近幾年完全解除了對印度的武器封鎖,印度也購買了許多先進的美製武器,其戰鬥力大大提高。

(美國出售給印度的C-130運輸機)

從現在的國際形勢看,如果印巴開戰,美國肯定是傾向於支持印度的。因為如果印度奪取克什米爾地區,那麼就會切斷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聯繫,中國通過南亞繞開馬六甲海峽的戰略計劃就會落空,而這正是美國想看到的。

為了打破美國的非分企圖,中國現在正全力支援巴基斯坦,如今中巴之間的合作正有條不紊的全面展開著,相信在日後,中巴的合作會越來越緊密。
(中國正在打造中巴經濟走廊,通過投資瓜達爾港,巴基斯坦到中國新疆的鐵路,使中東的石油可以直接通過巴基斯坦進入中國,減輕了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提高了我國的能源安全)


千佛山車神


美國不會允許印度佔領更多的巴基斯坦領土,同時,巴基斯坦更不會讓印度佔領自己的領土,印巴分治以來,打了三次大規模戰爭,雖然小規模衝突不斷,但現在已經沒有了領土爭端,印度顯然很不安份,可是巴基斯坦可不是吃素的國家,近幾次衝突印度都狼狽而歸。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總想做大英帝國的繼承人,所以發動三次印巴戰爭,基本上都沒有佔到多大便宜,隨著近幾年巴基斯坦的不斷努力,巴基斯坦已經可以和印度這個“世界第四軍事強國”抗衡了,巴基斯坦軍人的作戰能力和素質世界聞名,而印度卻不斷搞出世界笑柄。

印度雖然武器先進,但是基礎工業落後,整天到處吹噓,不切實際的研發武器,巴基斯坦和印度比起來要現實多了,知道怎麼去和世界各國處好關係,實事求是的發展自己的國力,從來不會到處吹噓自己,安分守己,而印度總想成為世界軍事強國,懷揣著不切實際的夢想。

印度根本就沒有能力佔領巴基斯坦的更多領土,即使印度有這個能力,美國也絕對不會允許印度佔領巴基斯坦更多領土的,美國不會允許印度稱霸南亞的,因為,印度畢竟不是美國的忠實小弟,也從來不會聽從美國的指揮,美國作為“世界老大”,絕對不會任憑印度這個不聽話的狂妄之徒做大的。

本文由秦皇見漢武原創,未經允許不得抄襲,圖片來源於網絡。


秦皇見漢武


想說清這個問題必須要了解印巴爭端的來龍去脈,不然不但會找不到正確答案,還會誤入歧途。

當年印度地區是英國殖民地,印度獨立的時候,印度大陸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基本是按照宗教信仰劃分的。可是還有三個土邦,因為只是名義上的英國統治區,英國並沒有進行過實質統治,也不好硬行分配,就說到底歸印度還是巴基斯坦,你們土邦的王公說了算吧,尊重你們自己的意見!

可問題就來了,克什米爾地區的當家人是信仰印度教的,心裡向著印度,就決定了跟印度在一起。可克什米爾百姓不樂意了,因為百分之八十的居民是信仰伊斯蘭教的。

印巴之間就為克什米爾的歸屬發生爭執,最後發展到兵戎相見。兩國為此打了三場戰爭,印度佔了上風,克什米爾大部分領土落入囊中。

但兩國政府和百姓誰也不希望打仗,所以在1972年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後 ,兩國政府就簽訂了一個協議,說我們以後不動粗了,克什米爾的問題我們坐下來談。巴基斯坦的立場是在克什米爾地區進行公投,讓那裡的人民決定決定克什米爾的前途。印度一聽巴基斯坦說的在理,雖然表面不反駁,但不甘心。印度也明白那裡的居民是穆斯林多,所以就節外生枝、胡攪蠻纏。

之後,兩國在爭議地區陳兵幾十萬,常年衝突不斷,但始終沒有失控。

因為兩國都知道,打仗不是好玩的,兩國人民傷不起。2005年,雙方再次宣佈停火,還開通了彼此之間的公交車。

主觀上講,誰也不願意打仗,兩國的爭端根源就是克什米爾。

印度實力佔絕對優勢,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也佔盡便宜,肯定不會主動挑起衝突。而巴基斯坦雖然在克什米爾歸屬問題一直在據理力爭、寸土不讓,但怎奈實力不濟,也不願意打響第一槍。所謂的邊界衝突,都是印度的執政黨在大選前夕或者是國內局勢動盪的時候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向巴方發起挑釁,把克什米爾當一張牌來打。

我們再說美國在印巴爭端採取的是中立態度。

一方面巴基斯坦是美國的傳統盟友,又是個伊斯蘭國家,和阿富汗還是鄰國。而美國人阿富汗被塔利班搞得筋疲力盡,進退兩難,巴基斯坦對美國的全球反恐和地區穩定至關重要,美國不會坐視巴基斯坦被印度欺負。

但穩定是美國全球戰略的基礎,南亞穩定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和全球戰略。美國不會偏袒巴基斯坦。

印度跟美國是什麼關係呢?聽清楚了,是戰略伙伴關係。能跟美國扯上這關係的國家,那就不一般了。美國最先進的武器,可以賣給印度,甚至美國最先進的戰機有的國家碰都不讓碰,但美國允許在印度這裡組裝。當然這裡面也有與俄羅斯競爭的原因,但兩國關係有多鐵,可想而知。

所以,印巴就是爆發衝突,印度領導人只要不是換成普京,印度就不敢染指巴基斯坦的領土。而即使是普京到印度當在總統也不敢像對待烏克蘭那樣,把巴基斯坦當軟柿子捏,畢竟巴基斯坦的核彈可不是繡花枕頭。

二戰以後,聯合國成立,大家在一起制定了【聯合國憲章】,和平解決爭端是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無論哪個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率先動武都是最大忌諱,即使發生衝突,也不會去佔領別國領土,否則就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像俄羅斯那樣成為千夫所指,眾矢之的,被國際社會孤立起來,走到哪都灰頭土臉,低人一等。

如果哪一方主動挑起戰爭,國際制裁是少不了的。別小看了制裁兩個字,那可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一場比沒有硝煙的戰爭,足以一個國家的經濟陷入困境,倒退幾十年,讓老百姓回到解放前,到時候被制裁的政權能不能熬過去都是問題,說不定就會走進鬼門關。

印度雖然是個地區大國,但也在乎自己的名聲和臉面。不管印度當權者心裡怎麼想,表面上是不敢胡作非為的,侵佔巴基斯坦那就等於作死。

印度口口聲聲想當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整天努力想成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不好好表現能行嗎?

由此看來,美國不會支持印度去侵略別國,印度也沒有那個實力,沒有那個意願,也沒有那個膽量去吞併巴基斯坦的領土。巴基斯坦軍隊也有能力保衛自己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歷來現實


不會允許的,美國對印度的防備並不比對中俄差,而巴基斯坦是印度洋上唯一可以制約,至少是消耗印度的國家。


東方大國與俄羅斯確實是當今世界今美國食不甘味、寢不安枕的國家,畢竟前者世界幾乎沒有真正敵國,又在發展軌道上。後者不僅軍力強大,還是世界唯一能資源自給的國家,且被各大國依賴其資源。兩國一旦有時空,就會發展出足以與美抗衡的實力,從而削弱美國的國際地位。

但印度的發展潛力絕對不比兩國差。與西方的淵源,印度洋上無敵手,與世界任何大國都有天然屏障阻隔,離世界能源中心太近,而且還有全球所有大國最欠缺的資源――人口。在各大國受老齡化加強、生育力降低的時候,如果人類生產數字自動化發展滯後,印度的掘起是不可阻擋的。正如當年的東方大國之掘起。

美國可沒有佈局如歐洲牽制俄羅斯、日韓與島鏈牽制東方大國類似的勢力抗衡印度哈。如果印度掘起,美國可說真會鞭長莫擊,束手無策的。


請注意:美國的戰略是防止任何國家挑戰起地位。

印度國內的種姓矛盾、族群糾紛,都會在發展過程中被化解。

所以,作為印度洋上第二大國,印度的宿敵,巴基斯坦一定會被美國保全的,因為是制約印度的棋子。

其實,拉印度對抗東方大國,也就是在防備印度掘起――如果世界人口最多、潛力最大的兩大國戰略對耗,美國不就高枕無憂了?

美國在中東發力、南部海域生事、強化澳大利亞存在,也是對印度的封鎖,要截斷其與世界的經濟聯繫。而從阿富汗撤軍提升美巴關係,目的更明顯了。就是要從海陸全方位困住印度呢。


Shirley滄海1


這個問題涉及到了好幾個假設。這幾個假設都是有問題的。

首先,印度是否佔領了巴基斯坦領土?印巴之間的領土爭端就是克什米爾,而克什米爾就其國際認可的法律地位而言,既不是印度領土,也不是巴基斯坦領土,印方認為克什米爾全部屬於印度,巴方認為克什米爾法律地位仍然沒有確定。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用印度是否佔領巴基斯坦領土論斷。就此而言,提問者關於印度佔領更多的巴基斯坦領土的說法,這個所謂更多是無從談起的。

其次,印度是否打算佔領哪怕是巴控克什米爾?實際上,自聯合國安理會80號決議支持印巴停火以來,印巴雖然圍繞控制線不斷交火,但控制線始終保持大體穩定,說明雙方都沒有以武力改變控制範圍的打算。印巴兩國想的是最終徹底解決問題,而不是用蠶食戰術擴大控制區。

再次,印度的巴基斯坦政策是否需要得到美國的允許?這是提問者問題中最沒有事實依據的,這個假定其實是對美國能力的誇大。美國在南亞的影響力遠遠達不到控制印度外交政策的程度。印度沒有蠶食克什米爾,不是美國不允許,而是印度沒有這個想法。不是所有沒發生的事情,都是美國不允許,也不是所有發生了的事情,都是美國在策劃和指揮。美國又不是上帝。


葉海林


這個“允許”用的有點穿越,當今世界,美國就是再霸道,也不能直接“允許”一個主權國家去威脅、侵犯另一個主權國家。況且,這兩國跟美利堅的關係都不錯,還全是“擁核國家”,現在美國沒那麼大能量,印度和巴基斯坦也不是那種任人擺佈的“病貓”,而且也得考慮東亞大國的心情,對不?

(下圖中緬甸東南方向靠近泰國部分沒有標紅,大家湊合著看吧)
在南亞大陸,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冤仇跟兩國的歷史一樣長,各自建國的半個多世紀以來,雙方不是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就是邊境處發生小範圍的交火、對峙。比如,今年初的衝突升級中,捧紅了印度飛行員阿比南丹,還有和咱們的中行成飛集團的股票(驍龍戰機擊落米格-21的優異表現)。


下圖是印度飛行員阿比南丹被俘現場的圍觀群眾(圖片註釋錯誤,應該是巴控克什米爾).....大量青壯年大白天不幹活,不去上班、上學,都來悠閒的看熱鬧.....而且是男女分開“圍觀”(後排戴頭巾的是女隊),妥妥的南亞特色。

當然,印巴衝突的背後也有大國的影子,美國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但事實證明,美國在印巴問題上無論驢象哪隻上臺執政,都秉承長期的中立的方針立場,即使細節政策上經常有調整,但大方向一直還是中立。

當然,美國的外交政策向來是“利己主義”,印巴之間搞中立,並非是要落實所謂的“民族自決”政策。這麼做是因為,從根本上講,維持對峙現狀本身就很理想,這樣,互相“較勁”的兩國都可以巴結自己,為美國所用,自己的軍火也不愁賣了。

一般人可能覺得,美國對印度會更親熱一點。比如,印度非常配合美國的各類遏制中國相關政策,還是美國的一大軍火出口對象;而巴基斯坦跟中國那叫“巴鐵”,還和中行成飛集團一塊搞出了個“驍龍戰機”,又是瓜達爾港又是輸油管道的,美國應該對巴基斯坦很疏遠才對。

然而,巴基斯坦境內卻駐有美軍,是美國中東反恐的重要基地。2011年五一國際勞動節那天,美國海豹突擊隊直接空降到了巴基斯坦的“民宅”,獵殺了本.拉登。試想,如果兩國關係緊張或者一般的情形下,美國的多架黑鷹戰機能直接在巴基斯坦領空執行秘密任務,跑到居民區去打打殺殺?

(下圖,本.拉登被“獵殺”後的第二天,事發現場外面的看熱鬧的巴基斯坦“圍觀群眾”和蹭熱度的記者們)。

早先阿富汗戰爭時,巴基斯坦西南部地區就駐紮著大量美軍,上空盤旋著各色美國戰機。如果不是巴基斯坦的支持,開放軍事基地和領空,美國在阿富汗折騰的會更費勁,代價會成倍的增長。

不過,巴基斯坦境內的美國軍事基性質跟日本不同。美軍在日本的基地,是做為佔領軍存在的,因此不用怎麼向日本支付什麼費用,而巴基斯坦的美軍基地是美軍向巴租借的,自然需要付錢。
此外,鑑於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出於信仰等諸多因素,巴基斯坦還和多數中東國家向來十分友好,考慮到盤根錯節的外交關係和淵源,美國對巴基斯坦並不會輕舉妄動。

(巴基斯坦跟相互敵對的沙特和伊朗竟然都十分友好,經常在沙特和伊朗之間擔任調停人的角色,通過調解避免雙方衝突升級。正因為如此,巴基斯坦為中東和平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點讓其非常受到中東國家的敬重,人氣比印度高多了。)
巴基斯坦跟中國關係好,搞“中巴經濟走廊”,各種軍備、基建合作,雖然讓美國忌憚,但遠達不不到指使印度滅掉它那個程度。跟中國關係好的國家多了,美國總不能看一個滅一個吧。

加之,巴基斯坦是個“擁核國家”,窮雖窮,但是身上有肌肉。別說印度,就算美蘇爭霸時候的兩個霸主,都沒勇氣搞“核戰爭”,畢竟,大家誰都沒勇氣再活回到“石器時代”。

(巴基斯坦總統伊姆蘭汗是沙特王室的“座上賓”。兩國一個有錢,一個有戰鬥精神和戰鬥能力,在共同的真主的光環下,自然是一拍即合)。
再看印度,作為英國前殖民地,繼承其大部分軍事訓練法(比如,摩托車疊羅漢就源於英國機械化步兵的表演)和擴張型的戰略思想。因此,從獨立的那一刻起,印度就沒安分過,在成了擁核國家後,更是膨脹的很。

因此,美國只希望看到一個能攪動亞洲戰略格局,而不是強大的能改變戰略平衡的印度。如果印度哪天真溼婆大神附了體,小宇宙爆發,吞併了巴基斯坦(這個可能性比下一秒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還低),那麼印度自然會被定義成美國的下一個“假想敵”和遏制對象。

總之,正如前文所述,美國無力,也拿不出什麼能解釋通的理由來左右印度或者巴基斯坦的國運。常用的伎倆也就是不時刺激一下印度,順便向雙方出售武器,多賺點軍火錢。不過,最近幾年來,印度越來越青睞俄羅斯的軍備,這讓美國既惱火,又著急,想辦法多讓印度來自己這兒“買買買”,這才是美國最為關心的。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堅持不懈創作的人”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其實從歷史上美國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態度,以及美國在亞洲戰略企圖我認為美國是會允許的。

以下是我整理的自印巴獨立後的事件: 1947年,8月,英國按照居民宗教信仰,將原英屬印度劃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實行分治。但是卻沒有明確克什米爾的歸屬權,導致印巴戰端。同年十月,印巴雙方派出兵力相當的軍隊,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戰爭,戰爭持續到1949年1月,在聯合國干預下停火,結局就是印度控制了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史稱“第一次印巴戰爭”。



1965年,8月,由克什米爾問題引發“第二次印巴戰爭”,戰爭初期巴基斯坦在戰場上很有優勢,印度為了扭轉局面直接攻打巴基斯坦本土,並且巴基斯坦節節敗退,一度巴基斯坦逼到了亞克爾運河附近,巴軍此時已無退路。這一年巴基斯坦向中國求助,鑑於印度在中印邊境修築大量軍事工程騷擾中國邊境,中國向印度發了最後通牒要求印度迅速退兵不然將攻打印度。印度也識趣,同年九月印度快速從巴基斯坦退兵並且拆除了中印邊境印度修建的軍事工程。



(1989年聯合國公投案)

1989年,美國欲對中國實施軍事制裁,在聯合國進行公投,由於中國在多方面幫助巴基斯坦對抗印度,所以巴基斯坦堅決不投贊成票,即反對聯合國經濟制裁中國。當時美國一直拉攏巴基斯坦與之站隊,但巴基斯坦堅決以維護中國領土主權為由拒絕了美國的拉攏。由此巴基斯坦和美國關係破裂,美國改而和印度結盟,進而對巴基斯坦進行新的制裁。直到現在,美國還沒有解除對巴基斯坦的軍事經濟制裁,並且每年向印度提供大量“先進”武器用於對峙巴基斯坦。



事情進展到現在,可以知道美國是在制裁巴基斯坦,並且大力支持印度,所以,印度如果佔領更多巴基斯坦的領土,美國將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默允許。美國這麼做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為了完成它的亞太戰略佈局。我認為即使美國這麼做,它的亞太戰略夢想終將破滅! 世界和平不容任何人破壞。


談笑觀察室


提問者為什麼不倒過來想問題呢?美國會允許巴基斯坦佔領更多的印度領土嗎?再說的直白一點兒,就算美國同意,當事人巴基斯坦會同意嗎?難道巴基斯坦不同意將領土雙手奉上,美國就會替印度強出頭來打巴基斯坦?這完全是都是在憑空想象!美國允不允許不重要,身為當事雙方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才是主角,一國領土收到侵犯,當事國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反侵略,至於輸贏,那都是後事了。

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自從“印巴分治”之後,因為兩國領土接壤和歷史淵源等問題,矛盾衝突一直不斷,自上個世紀中後期以來,南亞的這“兩頭象”便沒日沒夜地“互懟”,小到“突突個沒完”的局部熱戰、大到持續性“槍炮朝天”的大規模戰爭。從兩國表面互懟來看,也僅僅是兩國之間單獨的爭端;實際上來看,印巴衝突則顯現出了大國的影子,這個影子,最明顯的就是美國,只要哪兒有戰爭,基本上美國的影子都在那邊,總是打著人道主義的旗幟在世界人民眼前晃來晃去,不安好心。那麼如果印巴再次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美國會允許印度佔領更多的巴基斯坦領土嘛?

我的回答是:允不允許不清楚,美國倒是不會支持!

其一:美國夾在印巴中間,擔任著“不倒翁”的角色

自“印巴分治”以來,印度和巴基斯坦走的都是資本主義道路,看起來和美國似乎有些淵源。美國曾經在說過:世界上只要有社會主義發跡的地區,那就是美國的敵人。不過現在看來,好像都是一席空話了。說到印巴衝突,其實其實無論誰輸誰贏,美國都是秉持旁觀者的中立態度的,說的形象點兒,美國和印巴關係打的並不火熱,充其量就是個“不倒翁”的角色。從美國和印巴這兩個不熟的國家來說,美國並不希望印度佔領巴基斯坦領土,因為印度也不是美國小弟。而且如果印度打敗巴基斯坦之後,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中國,這樣來說印度的發展對於美國來說,還是後患無窮的。

其二:巴基斯坦看起來更為“有用”一點

印度相對於巴基斯坦的地緣環境來說,是不佔據絕對優勢的。雖然說巴基斯坦是個內陸國家吧,但是巴基斯坦相比於印度來說,緊挨著中東地區,而且巴基斯坦和中東國家的關係比較有好。印度在與周邊國家相處這塊來說,算是個“情商很低”的國家。再者就是,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深知印度這個國家發展潛力是無窮盡的。所以說英國本身並不希望印度能夠發展起來,而美國無英國是老朋友了,美國為了壓制印度發展,專門搞了個“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圈,但是印巴熱火朝天時,美國卻拒絕向印度提供武器。由此看來,印度強大不是美國所希望看到的一幕。

美國所希望的是儘快能夠實現“獨大全球”的戰略目標,在美國稱霸世界的這條道路上,臣服於美國的,美國才會支持,任何與美國不沾邊兒的事情,美國非但不會支持,反倒還會阻滯。但是就如今全球態勢來看,美國稱霸全球的邪惡目標是永遠不會實現的。


歷史課課代表


這個問題的提出,充分證明了某些人的腦子不僅秀逗,而且幼稚。

美國會允許印度佔領更多的巴基斯坦領土嗎?會又怎樣?不會又怎樣?美國允許日本收復北方四島,請問日本有這個實力嗎?

所以,雖然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絕對沒有到對任何國家頤指氣使的地步!況且,印度也從來沒有想過跟著美國當小弟!

那麼,話說回來,即使美國有這個權力,它會允許印度佔據更多的巴基斯坦土地嗎?靜夜史認為不會,原因有以下幾點:

1、印度是個不安分的大國

之所以說印度大,絕不是因為印度的國土面積大,綜合實力強,而是因為印度雖然國土面積只排到了世界第七位,但是其人口規模卻即將成為世界第一。

在國家的競爭中,人口是國家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口潛力得到充分開發時,印度的國家實力可能由此會出現較大增長。

因此,印度已經是南亞的小霸,世界潛在大國之一。

所以印度有了在南亞南征北戰,囂張至極的資本。因為人口多,印度有更多的實力碾壓周邊小國。

從1947年印度獨立後,印度很快繼承了英國殖民者的衣缽,繼續在南亞實施擴張戰略。包括武裝奪取葡萄牙殖民地果阿;發動印巴戰爭,直接巴基斯坦;吞併錫金;控制不丹;威脅尼泊爾;武裝干涉斯里蘭卡內戰等。

可以說,印度一直不安分。

印度獨立後,尼赫魯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領導人一同發起不結盟運動,印度儼然成為第三世界的領導人,印度也自詡為僅次於美國和蘇聯的世界第三。

在印度膨脹的過程中,因為印度擴張基本不涉及美蘇利益,且印度的強大還可以牽制北方大國,因此美蘇大國都開始加大對印度的扶持。

兩大陣營對印度的勾引被印度認為是對印度實力的肯定,所以印度在內心裡看不上美蘇兩大國,在印度領導人心中始終有一個和美蘇兩大國平起平坐的夢,直到1962年被鄰國打的滿地找牙。

印度的野心,美國再清楚不過。所以美國高層如果腦子不進水,是不會允許印度過分坐大的。因為此時在南亞次大陸,也就巴基斯坦面積最大,而且最不聽印度話,如果巴基斯坦被印度侵佔國土,印度距離恢復英屬印度版圖,構建“大印度”的目標就會更近一步,而一個不聽美國話的印度註定是美國更大的威脅。

只要美國不放棄全球霸權,就不會允許印度佔領巴基斯坦。

2、巴基斯坦不會坐以待斃

今天的巴基斯坦,是我們心中的“小兄弟”,兩方關係可謂達到歷史最好時期。

這是印度吞併巴基斯坦最大的障礙。

所以印度一旦行動,將會受到來自北方大國的強烈反應,作為曾經交過手的強勁對手,印度的傷疤至今還在!

從印度獨立至今,共發生了三次印巴戰爭,但是印度始終不能佔領巴基斯坦,即使在1971年肢解巴基斯坦,迫使巴基斯坦承認東巴基斯坦獨立,印度也沒有能夠佔據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仍然是印度的強勁對手!

而直到今天,印巴雙方也只是在北部進行堡壘對峙,並無實質性的領土爭奪。印度之所以如此剋制,不是因為仁慈,實在是因為巴基斯坦手中有印度望而生畏的大殺器,那就是核武器。

作為一個擁核國家,印度深知核武器的可怕,所以巴基斯坦可以魚死網破,印度卻不敢以身試法!

所以,印度是不可能佔領更多的巴基斯坦領土的!印度所謂的“大印度”之夢,註定只是個夢!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美國最近向印度伸出橄欖枝完全是為了特朗普正在實施的“印太戰略”,在印巴問題上美國其實沒有更多的話語權,況且在反恐層面上巴基斯坦仍然是美國的“合作伙伴”,這與美國干涉巴以衝突有著本質的區別,印巴雙方的問題更多的是帝國殖民遺留和宗教問題,美國插不上嘴,只能多賣點武器給印度。

首先,美國為了在全球推行霸權主義,的確慣於操作國際關係,干涉別國內政。但是在當前局勢下美國“稱霸全球”也還只是個夢,而如今世界格局多極化發展,大國之間相互制衡。因此,美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話語權還是有限的,不是所有事情都美國說了算。

其次,美國所有的決定都是以其自身的國家利益為導向,而印度佔領巴基斯坦,這明顯不符合美國的霸權利益。印巴兩國都是有核國家,一旦印度吞併了巴基斯坦,那麼美國將要面對的就是一個地大物博,國富兵強的新勢力,假以時日,足以威脅到美國現在的國際地位。所以美國不希望印度過分強大,來打破現有的國際力量平衡。

第三,印度是個主權國家,它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美國對印度的外交沒有決策權。不是美國允許了,印度就可以這麼做。假如美國真的支持印度去侵略同樣擁有主權地位的巴基斯坦,那麼國際社會首先不允許,尤其是俄羅斯和中國等大國也不會坐視不管。

退一萬步講,美國若真支持印度去佔領巴基斯坦,印度怕也是沒這能力。印巴雙方為了克什米爾的歸屬權問題,爭端了將近半個世紀,期間也發生過無數次小規模戰,但是都在實控線附近朝對方開火,誰都沒有武力佔領對方領土的能力和意願,因為在雙方看來,各自都有全境克什米爾的控制權。

雖然印度在武器裝備方面強於巴基斯坦,但是巴基斯坦的軍隊作戰能力不比印度差,何況兩國都是擁核國家。所以無論美國什麼看法,印度都不可能佔領巴基斯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