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很多難民都往歐洲跑?

迪卡龍頭


現在去歐洲的難民中來自中東和非洲的難民佔了絕大多數,而這兩個地區都是戰亂頻發、局勢相當不穩定的地區。中東和非洲難民之所以愛去非洲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1、從地理上講歐洲距離中東和非洲都比較近,對於難民來說不用跑太遠的路程就可以到達。2、歐洲國家大多數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條件相對較好。難民們到了這些國家,至少基本的吃住條件要比在母國時要好些。3、歐洲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往往喜歡向人們宣傳自己國家如何講人權、講自由,這對一些中東和非洲難民很有吸引力。4、歐洲一些國家缺乏有效勞動力,因此對於中東和非洲難民的湧入不會採取特別嚴格的限制。



中東和非洲國家難民喜歡湧向歐洲,其實也還與這些國家特殊的歷史有一定關係。事實上自從新航路開闢以後歐洲的一些強國就積極在非洲進行殖民侵略,後來中東不少國家也被西方發達國家變成了殖民地,長期的殖民統治使不少中東國家和非洲國家的人們對歐洲的語言、文化、宗教具有較強的認同感。因此當自己的祖國發生動亂或戰爭時,一些將曾經侵略過自己的前殖民國家認為是自己“母國”的難民便很自然地選擇走向“母國”逃亡的道路,他們的理由很充分:我們是你的“子民”,你不能不管我們!


一些中東或非洲難民先期到達歐洲並享受到很不錯的待遇後,必然會通過信件或者電子郵件方式告訴仍然留在祖國的親戚們“我在這邊過得很好”,然後又不可避免地誇讚一下歐洲如何如何發達、環境如何如何地好、賺錢如何如何容易,這樣一來就造成了更多的人嚮往著去“天堂般的歐洲”去發財,然後就是心動不如行動,大夥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千方百計湧入歐洲,結果導致現在歐洲國家裡來自中東和非洲的難民越來越多了。


廣雅君觀世界


看看接受難民的主要國家,不要被西方媒體洗腦了。土耳其:338萬 黎巴嫩:220萬 約旦:126萬

德國:70萬 沙特:50萬 阿聯酋:24萬

伊拉克:23萬 科威特:15萬 埃及:12萬

瑞典:11萬 蘇丹:10萬 也門:10萬

匈牙利:7.2萬 加拿大:6.2萬 卡塔爾:6萬

克羅地亞:5.4萬 希臘:5.5萬 奧地利:4.6萬

阿爾及利亞:4.3萬 荷蘭:3.2萬 利比亞:2.6萬

亞美尼亞:2.2萬 丹麥:1.9萬 保加利亞:1.7萬

美國;1.6萬 比利時;1.7萬 新加坡:1.3萬

瑞士:1.3萬 塞爾維亞:1.2萬 法國:1.2萬 英國:1萬人。

巴西:9000人 西班牙:8300人 俄羅斯:7100人

澳洲:6000人 馬來西亞:5000人 突尼斯:4000人

塞浦路斯:3500人 巴林:3500人 阿根廷:3000人

黑山:3000人 意大利:2500人 羅馬尼亞:2500人

馬其頓:2100人 馬耳他:1200人 索馬里:1300人

芬蘭:1100人 日本:300人 韓國:768人

新西蘭:750人


遜乃


難民那麼多,歐洲各國都愁死了!在歐洲國家中,難民待遇也不同,就算是難民,也是人往高處走,不會服從分配,會偷偷逃到條件好的歐洲國家。難民也是很挑剔的。

德國、法國這種強國,鐵肩扛道義,無論難民在自己國家如何胡作非為,也要繼續接受難民。而歐洲其他國家,則沒有那麼慷慨。

比如西班牙,雖然表面上也是接受難民,但因為給難民的條件太差,難民們都不願在西班牙停留。被安置到西班牙,還要偷偷跑到德國去。

在歐盟27個國家中,西班牙難民申請批准率排名26,僅高於愛沙尼亞。從2007年到2013年,西班牙處理難民事務的開支沒有增加,而遣返非法移民的開支卻增加了7倍。

我們簡單的比較一下難民在西班牙和德國的待遇。

根據西班牙法律規定,難民申請處理時間為四天。西班牙極低的難民批准率且不說。一旦批准成為難民,就可以在被政府劃定的地域活動,居住在政府特別準備的房屋之中。這些難民收容中心,理論上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但西班牙並沒有以家庭為單位的安置設施。這些難民是男女分開的,一個家庭無法團聚在一起居住。西班牙政府為難民負責6個月。6個月期間,政府為難民提供基本生活用品,住宿和食物,每個月有50歐元的交通費。六個月之後呢? 難民不會被遣送,但必須自謀生路,政府不再過問。

再看看德國如何安置難民。

德國有專門的難民營。這些難民安置營地以家庭為單位,不像西班牙是男女分開的。難民家庭生活在一起。獲得德國難民身份後,第一個階段為3個月。政府除了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每個月還有有143歐元的補貼。這三個月期間,德國政府除了提供德語學習機會外,還對會難民進行技能培訓。第一階段三個月滿後,難民將進入第二個階段:技能培訓階段。

這一階段德國政府會安排難民進行社會融入和技能培訓,活動區域相應擴大,每月的補貼為287到359歐元不等。未成年的難民孩子可以獲得84歐元的補貼。這一階段沒有時間限制,一直持續到難民找到工作,可以經濟獨立為止!當然,政府苦心培養難民的技術技能,也會安排工作機會,難民在政府提供的工作機會面前,是不太可能說NO的。

很明顯,如果有選擇,為什麼要選擇西班牙而不選擇德國?這就是為什麼難民們到了歐洲,還要長途跋涉去德國了!


西班牙大米良


不只是歐洲,只要是生活條件比他們好的地方,難民一般都會去。

木叔說個例子吧。

幾個月前,韓國濟州島突然出現了500多也門人,這就是他們利用濟州島免簽證的政策,從和他們同一個宗教的馬來西亞坐飛機到韓國的。

來到濟州島他們就和韓國人說申請難民入境。

韓國都嚇傻了,畢竟人家是單一民族國家,來這麼多阿拉伯人怎麼收留?無論是語言還是文化或者風俗完全不同。因此文在寅政府說,要對他們嚴格審查,並且也想給其他國家打招呼,讓別人收留。

(韓國人抗議也門難民入境)

從這個例子就能看出,難民主要就是追求美好生活的。

這幅圖是去年敘利亞難民接受的形勢圖。

看到接收最多的國家了吧,是土耳其,中東其他國家接受敘利亞難民也很多。

歐洲和美國也有接受。歐洲接收的多一些,有100多萬,而美國有幾萬。

這個圖裡沒有俄羅斯接收難民的數字。

為什麼?

大概可以說有兩點原因:

1)俄羅斯經濟沒有歐洲和美國好。

所以難民一般也不會申請去俄羅斯。就如同木叔所言,如果他們到了一個地方,生活還不如自己的地方,那還有必要作為難民移民過去嗎?

敘利亞人的生活雖然在戰亂中,俄羅斯相對安定,但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啊!

俄羅斯和歐洲比起來,讓他們選擇一個,當然選歐洲。

2)俄羅斯經濟不太好,而且歷史上對很多國際活動並不特別熱心。

俄羅斯自身經濟實力有限,知道沒辦法接收太多難民,因此也就不積極。

接收難民可不只是請進來就可以了,還要照顧他們生活起居,甚至找房子找工作都要管一陣子,還要給他們社保等必要的保障。

俄羅斯自己的老百姓還缺這些呢,哪有錢給難民?

而且俄羅斯參與國際類似的人道主義行動本來就不多,所以大家一般也想不起來俄羅斯,都是歐美操作。

這麼多原因,當然難民要把歐美看作第一目的地了。


木春山談天下


自從阿拉伯之春捲席整個中東之後,特別是敘利亞內戰,導致大量難民無家可歸,難民潮是一波接一波,那麼為什麼難民都往歐洲跑呢?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地理位置

我們先看一下難民遷徙示意圖,中東地區和歐洲雖有一海之隔,但相距並不遙遠,特別到了土耳其,坐氣墊船幾小時就能到達希臘。而且歐洲國家政治穩定,沿途的補給相對充足,而且難民危機出現後,歐洲最先表態接納難民,體現其人道主義精神,因此逃往歐洲是難民的首選。其實二戰之後歐洲來自中東的移民一直沒有停止過,特別是法國,穆斯林已超過600萬,佔法國人口10%。


二、難民政策

歐洲對難民政策相對寬容,特別是德國,對待難民的數量甚至不設置上限,難民紛紛前往。但隨著恐怖主義的增多,歐洲也在收緊難民收容政策,但在全球範圍內這裡對待難民還是最寬容的。原因現在歐洲的人口出生率極低,也希望引進更多的青壯勞動力,不少政黨也利用難民問題拉攏民眾爭取選票。

三、國民待遇

歐洲大部分是高福利國家,難民如果能獲得所在國的國籍,無疑是幸福生活的開始,這也是難民逃往歐洲的原因之一。雖然穆斯林大部集中在亞洲,但是這些國家都較落後,而且難民如果要到達東南亞這些穆斯林相對集中的國家,要穿越沙漠和戰區,不單止路途遙遠,而且非常危險。

美國插手不斷插手中東事務發生的利比亞和敘利亞戰爭導致了這一切,但美國遠離歐亞大陸,因此難民問題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歐洲。隨著形勢的發展,歐洲的難民政策不斷髮生變化,即使在對待難民最寬容的德國,也在收縮難民政策,在歐洲有些國家例如法國等,難民問題已成為在野黨攻擊執政黨的工具。歐洲無力解決難民問題,只有停止戰爭,發展經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難民問題。


麼爺的舅舅


難民也是人,誰願意跑那麼老遠,還存在著那麼多不確定性。敘利亞難民有200百萬在土耳其,還有200百萬在埃及、伊拉克和阿爾及利亞地區。沙特、阿聯酋那片沒有國家願意接受敘利亞難民。敘利亞人多啊,周邊國家能塞得都塞滿了,回頭一瞅,歐洲那兒還有不少“地方”,他們都是“聖母”,不會“拒絕我們的”!然後就呼啦啦一群人經過海陸兩條路奔向德國。我感覺有人在裡面撒壞了,難民挑地方這種事兒我也是第一次見,原諒我見識少!很多難民明確表示,就是去德國,哪兒都不去!

西歐一直在努力樹立自己“聖母”的形象,但是這回玩兒大了。歐洲歷史上無論戰爭還是其他事兒上敗給亞洲人,多是因為“人數過多”。歐洲打仗幾千人就不少了,亞洲動不動就幾萬幾十萬,打得贏就有鬼了。這次面對百萬難民,德國真是頭疼啊!誰有能力拍著胸脯說自己有能力把幾百萬難民“趕回老家”?為了樹立“聖母形象”,養幾千幾萬個難民就不錯了,“品牌打出去了”,“口碑也有了”!

這幾百萬難民長途奔襲,命都不要就要去德國。為了活命還有心情挑地方?顯然不只是為了活命!自從全世界“離不開石油”開始,歐美就已經滲入中東政治,所以那裡多方勢力雲集,亂成了一鍋粥。為了牽制俄羅斯,美國和沙特聯手調低油價,讓俄羅斯財政面對很大的危機(俄羅斯經濟結構單一,主要靠能源,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極其豐富)。俄羅斯作為大國,自然也在中東利益中有自己的位置,面對歐美聯合制裁俄羅斯,就算是“兩敗俱傷”也不能忍!如何牽制歐美?美國隔得太遠,不好弄,西歐國家就在家門口,先弄他們!很少有難民申請留在意大利、奧地利、波蘭什麼的,點了名的就是要去德國!難民在德國強姦少女、新年夜猥褻婦女等等,德國內部根本無法消化這些難民,那如何解決?默克爾的意思是,“洪水退去前”歐盟各國分配難民名額,一起扛過去,“洪水退去”咱們找到問題根源再解決問題!奧地利新任總理則希望直接就問題根源做出努力,即便動用軍事手段,先在敘利亞設立一個“安全區”,讓難民“留在原地”。兩個辦法,第一個大家不願配合,第二個難度很大,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難民”這一招可以說絕了,沒個三五年德國是緩不過來的(可能三五年後也緩不過來)。中東人都很會做生意,腦子會急轉彎,和歐洲“單線條生物”不一樣。宗教、民族、思維都不同,個人感覺兩者融合的可能性不大,能融合早融合了,還至於出現好幾次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戰爭?既然不能相互融合,久而久之就是相互排斥,誰也不敢保證哪天德國人急眼了再出來一個希特勒開始清除異族。清除異族這事兒歐洲人在歷史上沒少幹,最慘的就是猶太人。

難民作為“籌碼”可以拖住德國和法國很長一段時間,因為他們百分百沒有能力消化掉這些難民。另外,沙特總是把油價故意弄那麼低,對自身也沒有好處,長時間如此他可能會比俄羅斯先崩潰,等油價開始出現反彈,俄羅斯就有底氣了。難民問題只是21世紀大國間博弈而導致的其中“一個片段”,這些難民也只是“棋子”罷了,“政治犧牲品”,他們的命運不見得好,沒有人會真正關心他們是不是吃飽穿暖。

我的願望是,世界和平!


奧國那些事兒


難民都喜歡去歐洲,這種說法並不是特別恰當,難道不是難民就不想去了?歐洲是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地區,比美國安全,比日韓壓力小,比世界絕大多數地區富裕,想去歐洲的絕不只難民,只是移民歐洲更加困難,所以移民美國的更多一些。


中東以及北非國家爆發時之後,產生了上百萬難民,由於內戰久久不能平息,因此難民紛紛離開本國,那麼到底應該去哪裡呢?

對於難民來說,選項並不多,中東地區雖然位於亞歐非三洲交界,看著四通八達,但是總不能前往貧窮落後的非洲吧,中東東部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活躍著大批恐怖分子,而且美國在長期阿富汗剿除恐怖組織,因此也被排除,剩下的也就只有歐洲了。

歐洲的優勢

經濟水平高:世界上有21個發達國家,其中15個位於歐洲,雖然意大利等國沒有入選,也只是某一個方面還有所不足,整體生活水平還是很高的。

歐洲國家人均GDP普遍在2萬美元以上,法國3.8萬美元,英國3.9萬美元,德國4.4萬美元,而人均GDP最高的盧森堡居然可達10萬美元,整體生活水平遠超世界各地。

福利待遇好:德國早在鐵血宰相俾斯麥時期就已經開始實行社會福利,為工人提供保險,歐洲國家的社會福利號稱從搖籃到墳墓,甚至會向失業人員發錢讓他們去旅遊,理由是長期失業容易抑鬱。難免進入歐洲雖然不可能享受與當地人同等福利待遇,但是兒童福利是無差別的,就算是為了下一代也會前往歐洲。



社會治安好:歐洲國家整體治安狀況良好,尤其是北歐國家,治安狀況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冰島甚至被外界戲稱為“警察失業的國家”,犯罪率遠低於日本等國。

歐洲的生活水平、社會福利、工會組織健全,適宜居住,因此人們願意移民歐洲,但是條件要求太高,所以很難成功。


從中東和非洲北部前往歐洲,只要穿過地中海就行,儘管困難重重,但是比陸路還是要容易一些,對於難民來說,無論前往哪個國家都是前途未卜,既然是賭博,不如一步到位,直接去歐洲。


視野新觀


如果有安定平靜富足自由的生活,誰願意顛沛流離,四處漂泊,誰願意冒著險風惡浪,生命危險,去另外一個地方遭受白眼,乞人施捨!



原本那些躺在牛羊背上的,坐在油床I上的中東北非的古老民族,光靠著自然的恩賜就可以過上富得流油(真的是油)的生活,無奈沒有人能將他似組織起來,統合起來,任憑域外勢力在他們那裡挑唆,鼓惑,欺騙,搶劫。

那些因國內戰亂,邊界紛爭而被迫背井離鄉的中東,東非,北非難民,他們能選擇的,只有去歐洲,別的真沒地方去,真的不是喜歡去歐洲!


一,往東走,是波斯人,巴基斯坦,阿富汗及其它中亞地區,大多信仰伊斯蘭或佛教,與穆斯林信仰不同,易惹宗教矛盾與衝突,且那些地區地勢高,氣候條件多變,恐怖分子藏身容易,遠方來客更易受到攻擊,綁架,他們就算知道,東方有平和繁榮的大國度,但想想一眼望不到邊的茫茫咯喇崑崙山與宏偉的喜馬拉雅山,只能夢裡神遊大中華了!至於去印度,一看他們的貧民窟,比難民還不如,就是請他們,也不會去!

二,望南,總不可能去東非大裂谷做回原始人吧,望西,也不會去撒哈拉大沙漠看沙塵暴吧?


三,只有遙望美麗的地中海彼岸了,那裡才是有吃有喝有住的地方,因為這裡已歷經二百年工業革命的發展,有祖上四處劫掠來的世界上的財富,更有現在還在用的招謠撞騙手段弄來的收入,這裡的人生活安逸,福利好,如今正好他們自已標榜有人權,民主,自由,現在人家來了,到你家尋人權自由來了,你應該實在抹不開嘴叫難民們一聲“滾開”吧,最多心裡嘀咕,背後白眼,誰叫你們跟美國佬攪得中東一團亂麻,這叫自作自受,你們不是要給他們人權自由嗎?可不得反悔哦!,美國可是遠隔重洋,難民不可能乘木閥跨過大西洋去美國吧!反正他們有個《申根協定》,只要一腳踏進申根協定簽約國,就可以在歐洲多個國家自由流動,好比我們這,只要踏上海南島,就可到各大省市跑!

看到難民中那些天真的孩子們,不解地看著這烽火狼煙,茫茫旅途,才真的感覺我們享受的和平是多麼的金貴!


風輕雲淡有情天


其實原因很簡單,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難民冒著生命危險,歷經千辛萬苦,從本國逃離出來,當然是希望找一個經濟發達、社會福利好、文化包容、生活方便的國家和地區,而歐洲正好符合這樣的條件,當然是難民的理想聖地了。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地理位置:歐洲的地理位置和難民出發國比較近,作為逃難的人群,一般身上不會帶太多金錢和物品。加上很多人是拖家攜口的,路途太遙遠,體能和經濟條件都難以承受,而且路上危險也加大不少。距離比較近的歐洲自然是首選。像北非難民,只要過一個風浪比較小的地中海就可以了,而不用越過風大浪高的大西洋。

2、歐洲條件:,

歐洲經濟發達,基本都是發達國家,收入比較高,就業機會也比較多,方便難民後續尋找工作。

社會福利好,可以比較輕鬆度過剛開始時的磨合期,解決生存難題。像德國有《尋求庇護者福利法案》,根據法案,獲得庇護之前住在難民所的難民們,每位成年人每月能得到135歐元的補貼,已婚夫婦每人都能拿到129歐元。小孩可以有76-83歐元的補貼。但如果難民不住在收容所,那麼每月可以獲得216歐元補貼,已婚補貼則是每人122歐元。這樣的補貼足夠難民生活了,甚至比他們之前的收入還高。

文化包容度高,對大部分是穆斯林的難民來說,到一個基督教教徒為主的包容國家來說,社會比較不會排斥,有利於後續一系列活動。

生活方便度高,歐洲之前已經有大批穆斯林族人群,甚至有穆斯林聚集區,有利於難民尋找自己的獨特生活習慣圈,方便參與穆斯林傳統的宗教活動。

歷史上非洲、中東不少國家之前就是歐洲國家的殖民地,他們語言文化相通,方便交流,有相應歷史傳統。

3、現實條件:雖然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也不錯,但它們接納難民數量少,對難民比較排斥,取得難民資格也比較難,而且路途遙遠,充滿變數,要去這些國家比較不容易。

所以,中東難民選擇去歐洲是最佳選擇。


國際那點事兒


因為錢不夠,能跑得最遠的地方就是歐洲了。


難民一般是指因為戰亂、被迫害或是天災而被迫離開祖國的人。大部分來到歐洲的人,都是受到戰火摧殘或是被壓迫的國家,比如敘利亞、阿富汗和伊拉克。


這些國家在地理上靠近地中海,因此他們的逃難路線就是先到土耳其,再到達希臘或者意大利。

這兩個國家在地緣上容易靠近,另外國家政策對於難民也相對寬容,甚至願意出具臨時身份證明,因此,很多來自中東的難民都選擇從希臘或者意大利登陸,再慢慢通過搭大巴或是轉火車的方式去往他們心目中的高福利天堂:英國、芬蘭或瑞典等。


除了這些靠海的歐洲國家,內陸的匈牙利也是一個重要的難民目的地。德國因為之前的寬鬆政策,更是成為難民的首選。可以說,只要踏上歐洲大陸,難民就有無限選擇的可能。而待在自己原來的國家,只有死路一條。這樣一對比,難民願意到歐洲大陸也就不奇怪了。

在難民的祖國,家裡一般會傾盡所有供最有希望的人出逃,一般是長子。這筆費用用來支付前往歐洲的船費,主要目的是先讓家裡一個人到達歐洲,獲取合法身份後再慢慢把家裡其他人接過去。就算短期內沒有辦法把家人接過去,在歐洲打工的收入也高於整個家庭的收入,所以難民家庭願意冒這個風險。


難民逃亡歐洲本身就是一場賭博,只不過有人用命運做賭注,有人用命做賭注。



歐洲低巨頭

  • 座標巴黎,路過歐洲10國,書籍、電影和旅行,想把我看到的世界說給你聽。
  • 我是陷阱中的陷阱,被居住的居民,被擁抱的擁抱,回答問題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