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鞏義回郭鎮清西村張家祠堂簡介


鞏義回郭鎮清西村張家祠堂簡介

回郭鎮清西村張家祠堂



回郭鎮清西村張家祠堂簡介

  

*鞏義張家樓張氏宗親理事會秘書長、張氏二十世 建軍

張揮,號天祿,黃帝之嫡孫,青陽氏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箭的發明者。因弓箭的誕生對社會有巨大貢獻,所以黃帝封揮為弓正,職掌弓箭製造,後又取弓長之意,賜揮姓張於濮陽,封地清河。揮公葬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縣揮公陵園)。因此,張揮成為天下張姓人的得姓始祖。張氏先祖,自漢留侯張良之孫清河郡太守張典始,歷代高官不乏,文臣武將輩出。張氏子孫,不忘祖根地濮陽之清河,所到之處,立祠修譜,多稱清河世第或清河第,頗具影響。

鞏義回郭鎮清西村張家祠堂簡介

.

明洪武六年(1373年),因戰亂和天災,中原地區田地荒蕪,民不聊生,處處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蕪”(《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八)。我張氏始祖成爺,執行國家“移民屯田,開墾荒地”的決策,依依不捨,跋山涉水,從富庶的山西洪洞縣瓦子坡,移民到河南鞏縣清易鎮張家樓,篳路藍縷,開創基業。

如今,坐落於河南省鞏義市回郭鎮清西村之張家祠堂,據文物部門考證,距今已五百餘年。

1988年,張家祠堂被鞏縣人民政府確定為鞏縣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12月18日,張家祠堂被鞏義市人民政府確定為鞏義市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2月18日,鞏義市文物廣電和旅遊局立文物保護石碑“張家祠堂”於祠堂門前。

鞏義回郭鎮清西村張家祠堂簡介

·


  張家祠堂的佈局遵循的是中國傳統的中軸線對稱結構,總體為深三進、廣五間,門前有照壁,殿後有花園。

  張家祠堂 ,始建於明朝嘉靖十五年(1536年),久經滄桑而不衰,歷經戰亂而不毀,後又經多次修繕。據考證和現存碑文記載,大殿歷經多次重修(其中一次重修碑文記載是乾隆41年,即1752年),東廂房建於宣統三年(1911年),西廂房建於民國九年(1919年),大門、臨街房、儀門、照壁等建於民國二十六年(1936年),其中照壁毀壞後,於1994年又用原物在原地重建。

鞏義回郭鎮清西村張家祠堂簡介

·


  現在,張家祠堂,雄姿尤在,氣勢宏大;祠堂坐南面北,南望嵩山,北瀕洛水,東西寬20米,南北長45米,佔地900平方米,是如今鞏義境內保存比較完整的古代祠堂建築群。

  祠堂大門的正前方為一雁翅型照壁,照壁兩邊共有八塊小型石刻,內容為傳說中的八仙人物,中心處有九十公分見方的和合二仙浮雕,構思巧妙,精美絕倫,石雕中的二仙“寒山”和“拾得”,在“鏤空”的樹下,一人拿荷花,一人拿盒子,席地而坐,談笑風生,臉上嬉笑的酒窩都顯露了出來。在石雕的左上部位置,刻有扇面一塊,扇面上用行書字體刻著一首詩,並有書寫的時間,從右至左,自上而下:“堪笑世人太碌忙,爭名奪利在何方。恥食周粟首陽隱,留得青名萬古揚。民國三十四年”。此石雕真乃“詩書畫雕事”完美的結合,是石雕中的傑作,這是族人在1966年“破四舊”時明智地保存下來,而於1994年重建照壁時又鑲嵌上的。

鞏義回郭鎮清西村張家祠堂簡介

·


  大門前上方,是木雕垂花鏤空雕飾“鳳凰戲牡丹”,兩隻展翅飛翔的美麗鳳凰向上凝視著中間四朵嬌豔華貴的牡丹,把牡丹與鳳凰放在一起,構成“鳳戲牡丹”的吉祥木雕紋飾,寓意:萬物歡欣、百鳥朝賀、富貴常在、榮華永駐。大門正上方懸掛著“張氏祠堂”木匾,是河南省書協會員、鞏義著名書法家劉成鈞老師所書,字體蒼勁有力,筆畫方潤整齊,結構極為嚴謹。門前兩邊牆壁上懸掛著“張家祠堂歷史概況”和“理事會組織”等功能性牌子及獎牌。雄踞大門兩旁的一對石獅,威嚴中透著靈氣,相視守護在祠堂門旁,彷彿告訴後人“民國二十四年,大水漲門前”時的宗親護祠義舉(石獅底座上有文字記載),又彷彿訴說著數百年來河洛大地的滄桑歷史。這一對石獅,亦是族人在1966年“破四舊”時暗埋於地下,在1994年修繕祠堂時又重見天日。由於這對石獅年代久遠,雕刻精美,是石雕藝術的精品,同照壁上的“和合二仙 ”浮雕一樣,原鞏縣文化館曾想作為民間重點文物收藏,均被族人予以婉拒。

鞏義回郭鎮清西村張家祠堂簡介

·


  大門兩邊的石墩上,坐臥著兩隻憨態可掬的小石獅,彷彿向來人提醒:您跨越門檻,請抬腳慢進。跨過大門門檻,是臨街房過廳,過廳上面是木閣樓,木閣樓的四扇雕花硃紅色木門朝南開,這裡曾是清易鎮人民公社的廣播、通訊站。過廳兩邊是倒坐的臨街房,西房是理事會辦公室和資料珍藏室,東房是“家風家訓展示館”和圖書室。

  過廳迎面是圓形儀門,青磚儀門之上鑲有民國年間洛陽三大舉人之一、有“壓塌洛陽”之稱的大書法家高福堂所書的“清河第”石匾,字體魅力雄渾,字法深厚,結構縝密,使鞏義及周邊多位書法名家讚歎不已,並拓片保存。儀門的兩邊各有一個青磚圓券敞開門,門與天井院廂房的廊道相通,減少了人多時的擁擠,方便出入,設計的真妙。圓券門與月亮門之間的磚牆上,兩邊各鑲嵌著一隻磚雕花瓶,瓶內插著花束,甚為精美。在月亮門之南約二米處,又加了一道木屏風,以關住宅氣。人從兩邊出入行走,以符合《易經》所說的“曲成萬物而不易”的原理,也正如孟子所講的“曲則全”。儀門南的這道隔扇門,是對天井院和大殿的屏障,稱“屏門”,屏門是四扇木雕門,中間兩扇門是活動門,兩邊的兩扇門是固定門,門腳之下是兩隻可愛的小石象。石象寓意張氏家族“吉象如意”、“吉象運財”,“象”與“祥”是諧音吧,構思巧妙。屏門平常是不開的,須從兩側的廊道走過,進入天井院,只有貴客到來或是舉行重大活動時,才打開此門。屏門北面橫匾上書:黑底金字“孝思維則”,此內容來自《詩·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維則”。大意是:人永遠都要講孝親敬老,孝順乃是人生準則。

鞏義回郭鎮清西村張家祠堂簡介

·


  屏門之南,正對天井,屏門上面是黑底金字的木匾,上寫“東西銘”,出自於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張載所寫《東銘》和《西銘》。張載別稱“橫渠先生”,創立關學,關學的主旨,集中地體現在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概括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天井中現存古柏三棵,其中最大一棵樹圍有1.5米多,樹徑約50公分,據家族老人相傳,先有柏後有祠,大柏樹為根生古柏,樹齡達500餘歲。最小一棵柏樹身有傷痕,俗稱“解(xie)懷兒”,距今亦有200餘年。談及樹傷,族人總會感慨萬千,並思念遠方的家人,“賣煤兄弟”的故事就會娓娓道來:清朝時期的一個冬天,外遷族人的後代,到張家樓賣煤,把拉煤的牲口拴在柏樹上(當年祠堂還沒有大門和二門),因賣煤者去聯繫買家時間較長,牲口飢渴,就啃柏樹皮為食,族人發現此事,異常憤恨,要教訓賣煤者並讓其陪賞。賣煤者突然跑到祠堂大屋的牌位前,跪哭到:列祖列宗,我不孝啊,牲口不小心啃了咱祠堂的柏樹,您饒恕我吧!族人驚訝,問後才知是一家人。不但饒恕了賣煤者,還把飯菜端來讓他吃飽,並幫助他把煤賣了。賣煤者回家時,族人紛紛把自家的蘿蔔白菜往賣煤者的車上送。賣煤者感激涕零還不停說:還是一家人親,還是一家人親……

鞏義回郭鎮清西村張家祠堂簡介

·


  天井東西兩旁是廂房,這裡曾在民國初年做過小學,建國後,做過原清易鎮公社、廣播和通訊站、醫院、糧管所、村倉庫等。現在東西廂房為“張家祠堂書畫藝術展室”、“張家祠堂農耕文化展室”。廂房廊道的外牆壁上,懸掛有多塊外地張氏宗親敬送的木匾。東西廂房的廊柱上懸掛有“中書協原副主席張改勤、鞏義市書協主席張平均、國家一級美術師張辛甫、河南省書協會員張惠恩”等名家撰寫的木刻楹聯。

  天井院之南是石欄杆圍起的拜臺,拜臺南有大石香爐一隻,石香爐南邊就是大殿廊道,廊道木柱上懸掛著一副黑底金字的隸書木雕楹聯:“郡本清河世第傳百代;宗源洪洞家聲續千年”,這副楹聯是據中書協原主席張海專為我們張家祠堂贈送的墨寶而雕刻的。張海老師的墨寶真跡將永久珍藏在我們張家祠堂,是我們祠堂的鎮祠之寶!過廊道就是大殿門,大殿門的門框至廊道的木柱之間,豎立有兩塊巨型的木質閃屏,上面雕刻有金色的造型“麒麟”和“鳳凰”,吉祥如意,祥瑞降臨。大殿門上的鎏金木匾題有“文魁”二字,是民國年間,密縣宗親張寶定(舉人)做縣長時,來到張家祠堂敬贈,同時,還敬贈有兩塊虎頭木牌和一把芭蕉葉木扇,虎頭牌上面寫有“肅靜”和“迴避”字樣,豎立在大殿內。大殿廊道兩邊門窗之上,懸掛有域內李氏宗親和王氏宗親贈送的木匾。

大殿系抬梁式與穿鬥式結合構架,大殿內設龕位,俗稱暖閣,裡面供奉著張氏先祖的牌位,是整個家祠的核心,暖閣雕刻精美,莊嚴肅穆。暖閣的前面是供桌。暖閣兩邊的南牆上方,懸掛有我們張氏宗親理事會和鞏義西村鎮聖水村張氏宗親特製的木匾。大殿內的西面地上豎立有三通記載家譜的古石碑碣,其中一通石碑是乾隆四十一年的(距今270餘年),大殿內西牆的上方是三塊木匾,上刻“張氏家規”、“張氏家訓”、“張氏家風”。三塊木匾下面懸掛的是家譜石碑的紙質拓片,便於觀看。大殿內東面牆上懸掛有素布書寫的兩面張氏世系圖表。

  大殿後面是後花園,種植了四棵“狀元紅”桂花樹、四棵銀杏樹和兩棵柏樹,象徵著張氏家族人才輩出、勤勞富貴;健康長壽、幸福吉祥;堅韌不拔、感念先祖。後花園西內牆是本次修繕祠堂的功德碑,南內牆計劃佈設磚雕,東內牆計劃佈設書法碑廊等。

鞏義回郭鎮清西村張家祠堂簡介

·


  盛世修祠,國昌續譜。改革開放,國泰民安。張家樓張氏宗親理事會本著“愛護文物,緬懷祖德,傳承文明”的宗旨,發動宗親捐款四十餘萬元,於2016年春開始,歷時四年,修繕祠堂漏雨房屋、增補房脊毀壞的瑞獸瑞禽磚雕、鋪設院內石材、恢復被毀木雕、豎立古碑、加固大殿牆基、建設後花園、成立“張家祠堂書畫藝術展室”和“張家祠堂農耕文化展室”、家風家訓展示館等。

如今張氏祠堂,修舊如舊,古樸典雅,為申報鄭州市和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悠悠兩千年,治國之道代代傳。(漢代 張子房 )

生生千餘載,齊家美德歲歲贊。(唐代 張公藝 )

  先祖的雄才大略,值得後代研究學習 ;先人的傳世美德,需要我們繼承發揚。新時代需要新精神,但不要忘了根;新時代需要搞創新,但不可忘了本。

飲水思源,懷抱祖德。張家後人必將接過先人的旗幟,慎終追遠,與時俱進,光耀家族,振興中華。


圖片攝影:張武 文章整理:張氏二十世 建軍 後期編輯:劉朝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