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蒙古安氏中獸和短面巨熊到底哪個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食肉哺乳動物?

平安中國742


哺乳動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超過1.6億年啦,那麼在這1.6億年間,誰才是最大的陸生食肉哺乳動物呢?安氏中獸和短面巨熊是最有力的競爭者


安氏中獸(Andrewsarchus)

安氏中獸曾經被認為是史上最大的陸生食肉哺乳動物,其化石發現於中國的內蒙古,發現時間在1923年。其實安氏中獸的化石非常少,只有一塊長度83釐米的頭骨化石。

根據有限的化石,古生物學家推測安氏中獸的體長可達4米,體重1.5噸。安氏中獸生活於距今4800萬年前到4100萬年前的始新世中期

圖注:安氏中獸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安氏中獸的樣子就像是一頭放大版的大灰狼,它的腦袋又長又大,嘴中長著鋒利的牙齒。有趣的是,安氏中獸在分類上屬於偶蹄目,今天的河馬、鹿、牛、羊、駱駝等常見的食草哺乳動物都屬於偶蹄目,也就是說安氏中獸來自於全是食草動物的偶蹄目,是“披著羊皮的狼”。

圖注:兇猛的安氏中獸屬於偶蹄目,圖片來自網絡


細齒巨熊(Arctotherium)

短面巨熊又稱巨型短面熊,是生活於更新世北美洲的一種大型熊科動物。

短面巨熊的體型並沒有安氏中獸那麼大,但是它們在南美洲的後代細齒巨熊卻有更大的體型。雄性細齒巨熊的平均體重可達1.6噸,而根據發現的最大的化石推測,雄性細齒巨熊的體長可達4.5米,光是肩膀的高度就有2米,體重超過2噸。當這個大傢伙站起來的時候高度超過4米,有兩層樓那麼高!

圖注:細齒巨熊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細齒巨熊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細齒巨熊生存於距今200萬年前至1萬年前更新世末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熊科動物,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食肉哺乳動物,比安氏中獸還要大!細齒巨熊實際上是一種雜食性動物,除了肉類,它們還會吃植物的果實、根莖等其他的食物。

無論如何,南美洲細齒巨熊都是體型最大的陸生食肉哺乳動物(食肉目),比安氏中獸大得多,它是目前我們所知的最大的陸生食肉哺乳動物。今天地球上生存的最大的陸生食肉哺乳動物依然屬於熊科,那就是通身白色的北極熊,其最大個體的體重可達1噸!



古生物探索



安氏中獸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食肉哺乳動物。然而,人們認為它更多的是一種食腐者,發現死亡的屍體或驅趕捕食者遠離獵物,而不是掠食者。南美巨型短臉熊雖然比較矮,但體重和安氏中獸差不多,是一種食肉動物。它大約是現代灰熊的兩倍大。



安氏中獸從鼻子到尾巴長4米,重達1.5噸,僅它的頭骨就有0.76米長,佈滿了鋒利的牙齒。奇怪的是,這種生活在4000萬年至3500萬年前始新世掠食者不是現代掠食者如狼、老虎或鬣狗的祖先,而是與駱駝、豬和羚羊同屬一個大家庭(偶蹄動物或奇數趾有蹄動物),有時被稱為“披著狼皮的羊”。因此它們也被認為是鯨魚的遠古祖先,像龍王鯨這樣的物種就是它們的後代。安氏中獸的意思是“安德魯斯的野獸”——它是以著名探險家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的名字命名的,他被認為是印第安納·瓊斯這個角色的靈感來源!


南美巨型短面熊的體重高達1600公斤,站立起來至少有3.4米。 前重量級選手是北美巨型短面熊,重達1134公斤。現代有記錄以來最大的熊是19世紀在阿拉斯加發現的998公斤北極熊。 科學家稱,南美巨型短面熊大約在50萬到200萬年前漫遊於南美大陸,是當時陸地上最大、最強壯的肉食動物。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嚴格來說,都不是。

安氏中獸現在體型暴跌而且還可能是接近巨豬類型的雜食者,硬件相對不強。

現實期最有力的陸上最強食肉哺乳類當屬鬣齒獸目的碩鬣獸科的碎骨大鬣獸,無論體型、硬件都是實打實的強悍而且是純粹的殺戮機器。能在體型上和它匹敵的細齒在平均上小不少而且雜食不如它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