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悟道西遊:善行已是延年藥,莫拿貪痴覓神通

《悟道西遊》第0005篇

悟道西遊:善行已是延年藥,莫拿貪痴覓神通


美猴王在花果山過了300年無憂無慮的日子,已是上古真人般的神仙生活,忽然杞人憂天擔心閻王老子暗中管轄,便貪求起神通造化來……

乘著竹筏漂洋過海,來到處處爭競的紅塵俗世南贍部洲,竟學起了人言人語過了八九年人模人樣的生活,終究發現三觀不合厭倦起來,有詩為證: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美猴王一心只貪求長生,痴迷神通,對紅塵俗世間這些沒完沒了的慾海沉淪什子事兒,早已覺得了無生趣,況且神仙佛也不可能會寄居在這些地方,於是繼續漂洋過海前行,來到了西遊賀州地界……

悟道西遊:善行已是延年藥,莫拿貪痴覓神通


一下竹筏還果真遇上了一位貌似神仙的樵子,但聞其歌曰: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逕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從這歌詞當中,悟空只聽到了後面兩句: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黃庭即《黃庭經》,又名《老子黃庭經》,屬仙家典籍,悟空既然識得黃庭二字,看來在尋仙訪道途中,還是做了不少功課的。

只是真正的長生藥,卻藏在前面一句話裡,美猴王因貪痴心過重,竟不識得:

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

此即道祖老子所說的:少私寡慾,見素抱樸。對於一心只想貪圖神通的美猴王來說,自然是沒法識得這些簡單樸素的道理的!

自古神仙都是凡人做,善行起處菩提覺,故樵子自言和菩提祖師是近鄰!善心和菩提心本來就是一對鄰居,只是菩提心有清淨妙明之神通變化,既然美猴王執意要求神通,這樵子也就只有給他指出方寸菩提所在之處了!

悟道西遊:善行已是延年藥,莫拿貪痴覓神通


在儒家文化當中,素以百善孝為先,孝行,就是大善!善行,也就是菩提心的一個緣起。

美猴王一心貪圖長生痴迷神通,對凡塵俗世之間的行善積德之事,是百思不得其解的;縱然識得黃庭,卻識不得老子的《道德經》;只知如何修命,卻不知如何修性,故吳老爺子早已在開篇打下了後面九九八十一難的修性之旅伏筆。

貪心起處即妄心,痴心極處即狂心!

美猴王前面錯過了恬淡虛無修心養性的善緣,後面縱是覓得內心方寸菩提所在之處,會得神通造化之機,也終究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莫把貪痴覓長生,妄心起處菩提隱。行善積德才是真正的延生藥,能淨化心靈,常住本來清淨的覺性菩提當中。

仙家典籍中也常提到,欲煉玄功,需以先煉性功為基礎。

而行善積德,便是修煉性功的天然營養,是故德養五氣,德性具足,再知之修煉,精氣神自然和作一團……

美猴王終究還是書讀得太少,會個道聽途說和隻言片語,就錯拿貪痴覓長生,《西遊記》前面部分的悲劇,也就是從貪痴二字開始的,貪生痴,痴生狂,狂生嗔恨……

悟道西遊,悟儒悟道悟禪,悟空悟能悟淨,悟事業悟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