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吃掉企業利潤的十大“隱形殺手”,你知道嗎?

私信“考核”二字,附送長達1小時的員工績效考核激勵視頻!

1.會議成本

很多企業的會議存在“會前無準備,會中無主題,會後無執行,與會無必要,時間無控制,發言無邊際”六無現象。還有“會不決、決無行、行無果”,這是最大的會議成本。

2.採購成本

主要體現在:採購無比價、管理不規範、採購流程長。

3.加班成本

很多老闆總認為,員工在下班後“廢寢忘食”地“加班”是一種敬業現象。殊不知,這可能隱含著很高的成本。理由有三:

①加班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為工作任務太重,而是員工的工作效率低下造成的,加班意味著低效率。如果客觀工作任務確實很重,那麼企業應該及時補充新的人員和崗位才是真正的發展和進步。

②加班耗費更多的員工精力和體力,嚴重透支員工的健康,長期下去,會讓一些重要員工不能長期發揮其效能,並且有為公司帶來負擔的隱患,比如有的機械操作員工因為長時間加班而導致精神失常,造成事故,而企業要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③加班員工並不一定“務正業”,有些員工在下班之餘,名為加班,利用公司的資源,從事其個人事情,同時還領取公司的加班費。再加上各種低效帶來的加班工資,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吃掉企業利潤的十大“隱形殺手”,你知道嗎?


4.人才流動成本

每一個員工的離開對公司都是一筆成本,因為公司要承擔對這個員工的培訓費等前期投入,承擔新招聘該崗位員工的前期成本,還要承擔新員工是否適合該崗位的風險:而老員工的離職也會因為職業素養的關係,可能會令公司流失重要的內部資料或信息,而其離職後,很可能會進入公司的競爭對手企業。

5.崗位錯位成本

人力資源管理中有兩句名言:“將正確的人放到正確的位置。”“招對人、用對人,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可惜,真正能做到這點的企業並不多。

6.流程成本

企業混亂,大多數是因為流程問題,這在企業管理中是一個通病,凡是發展緩慢的企業,其流程一定是混亂或不合理的。他們為此承擔著很高的成本,然而卻一直視而不見。

流程,是企業運營的產業鏈,如同流水線一樣,沒有科學合理的流程,也就失去對各項工作系統性的控制,很多工作半途而廢,還有很多工作需要返工,無奇不有。但不得不承認,這會成為裹住企業前進雙腳的亂麻。

吃掉企業利潤的十大“隱形殺手”,你知道嗎?


7.停滯資源成本

停滯的資源在企業裡可以說是最廣泛的“隱形成本”,例如閒置的設備、積壓的庫存、低利用率的崗位職業、閒置的資金、擱置的業務等。它們雖然不一定會繼續消耗企業的投入,但是它們卻是企業資產的一部分,企業會為此承擔著利息等隱形成本。

所以說,一個企業裡,停滯資源的多少,體現著企業資源利用率的高低。

8.企業文化成本

有人說企業文化如同一個企業的魂,會在其每一個成員的精神面貌中得以體現。但是說企業文化會成為成本,或許很多人不以為然,但事實如此。

我們會發現一些企業的員工精神萎靡,做事效率極其低下,無論多麼優秀的員工只要進來,不久後要麼離開,要麼也會變成那樣。我們不能不說,這是“環境”問題。而這個“環境”正是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

吃掉企業利潤的十大“隱形殺手”,你知道嗎?


9.風險成本

將企業推向快車道是每個企業家的夢想。但是風險係數也因此而同步增加。特別是大中型企業,它們雖然發展迅猛,收入豐厚,但是一旦出現危機,將是災難性的。

多個案例證明,企業的風險很多都是因為預料不足或管理不善造成的,在風險發生前,都早已埋下隱患,而很多大型企業或者知名企業因為一次風險而消亡。可見,風險是舉足輕重的隱形成本。而這種現象並非顯而易見,實在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0.企業家成本

“企業家成本”指的是企業的老闆本身給企業帶來的成本。有一句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企業家如同一支軍隊的首領,其本身是企業支付成本最高的員工。很多民營企業的老闆把自己變成了企業的“皇帝”,一切自己說了算,全體員工變成了執行的機器。

但是,企業家個人因素的缺陷,將會為企業增加沉重的成本負擔。而很多領導者一直以自己為中心,這大大降低了團隊的作戰能力,增加了高額的隱形成本。記得我曾經對一個抱怨公司缺乏人才的老闆說過一句話:“你們公司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和善用人才的智慧與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