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四個村支書的“一臺戲”

在竹溪縣蔣家堰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這樣一群忙碌的身影,他們義無反顧奔赴鄉村防疫一線,有堅守在卡口的“門神書記”、有為群眾代購的“跑腿書記”、有來回叮囑的“話嘮書記”、還有第一次當知客的“當家書記”......他們就是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村黨支部書記。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竹溪縣蔣家堰鎮,領略四個村黨支部書記的“一臺戲”!

“門神書記”洪自輝

為減少人員流動,嶽王廟村村口設立了疫情防控勸返點,需要安排人員24小時輪班值守。雖患有冠心病,但洪自輝仍然堅持親自堅守在村口,當起全村人的“門神”,在只有四五度的夜晚,他一守就是一夜。“這個時候,我更應該站好班崗。”洪自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該村青年志願者方劍在一旁說道:“當我有鬆口氣、歇一歇的想法時,看到洪書記還在苦口婆心地勸說村民。當時我就想老書記都這麼拼命,我又有什麼理由鬆懈呢?”

“跑腿書記”敖家輝

群眾安心“宅家”、書記在外“跑腿”,為保障封控期間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洞溝河村黨支部書記敖家輝帶領全村黨員幹部當起了“代購員”,讓村民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每接到一通“訂單”,敖家輝都認真細緻地記在筆記本上,每晚整理列出採購清單,第二天一大早外出統一安排採買。針對村內年齡大、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敖家輝趁著每天入戶測量體溫的機會,詢問老人生活需求,隨即採購所需物資送至家中。在村口,一面貼滿願望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心願牆讓人格外矚目。“我相信黑暗過後黎明終會出現,洞溝河村,加油!”“愛與希望比病毒蔓延更快,讓我們一起用愛為湖北加油!”一個個真摯實在的心願,一句句溫情質樸的話語,都寄託著村民心底那份最淳樸的願望。

“這樣大家就可以安心在家,沒有後顧之憂,省時省心省事,村裡也不用苦口婆心的勸返了。”敖家輝說道,“心願牆也是我們村委會和村民之間的暖心約定,希望大家總能看到希望,共同並肩作戰!”

“話嘮書記”趙友根

蔓荊溝村位於蔣家堰鎮西部邊緣,山大人稀,屬於典型的高山村,村內人口構成複雜,有不少外村外鎮安置村民和外地返鄉人員,管控起來頗有難度。作為蔓荊溝村黨支部書記,趙友根放心不下的就是村裡237戶群眾。

在防疫一線,趙友根與村幹部、駐村工作隊、志願者隊伍一同對村內237戶群眾分組分區分片,每天堅持挨家挨戶排查。“現在非常時期,待在家裡不要出門。”趙友根每天都要重複著這句說了上千遍的話,說得多了,這位不善言辭的村書記被村民戲稱“話嘮”。

“我們村的獨居老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對於疫情的認識不到位,防控措施也不夠了解,這讓我很擔心!現在只有‘蠢’辦法——每天上門,一個一個叮囑。”趙友根說道,“哪怕嫌我囉嗦也沒法,現在做的就是讓他們聽到心裡去,真正重視起來!”

“當家書記”賀華明

農曆正月初八,蓮花村唐某母親去世,得到消息的黨支部書記賀華明第一時間趕到唐某家進行慰問,同時對疫情防控期間操辦紅白喜事的禁令做了宣傳,講清楚了聚會聚餐對疫情傳播的危害性和嚴重性。

“原本以為要經過多番勸阻才能讓家屬配合工作,沒想到,當我們與家屬溝通之後,家屬很快就同意了我們提出的不收禮、不聚餐、不放鞭要求。”賀華明說道,“我當白事知客,村裡的志願者幫忙,在家屬的理解和志願者的幫助下,老人最終入土為安。”“當好百姓的家,賀書記當之無愧!”“村書記當知客,我還是頭一次見。”“村書記都能做到這樣,我們普通老百姓還能說啥呢,只有全力配合好,不給村上添麻煩!”......在賀華明的勸導下,村民們紛紛表示理解、配合,截至目前,共計取消、簡辦6場紅白喜事。(劉巧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