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李蘭娟:昨天建議武漢封城,今天國家行動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何黎 孫燕 楊子宸 何麗娜 通訊員 王蕊

胡梟峰 金麗娜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形勢日漸嚴峻。浙江目前的疫情如何?我們已經做好了哪些準備?個人又該怎樣做好有效防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

李兰娟:昨天建议武汉封城,今天国家行动了

記者:今天上午10點開始,武漢“封城”,這讓我們想起了2003年非典時,您頂著巨大的壓力把“在水一方”社區隔離,最終對杭州乃至整個浙江疫情的控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下武漢“封城”的用意是不是也在於此?且從相關法律層面上是否也有相關的規定?對其他城市有什麼啟發?

李蘭娟: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策,為了保證其他城市、其他省的安全,把有可能傳染的人侷限在武漢,不向外擴散,所以這個決策讓武漢的人不再出來,其他地方的人就更加安全,是中央做的英明決策。其他城市不是源發地,對已經發現感染的人進行隔離,把跟已經感染的人有過接觸的人調查出來就地醫學觀察,或者是對武漢來的人進行醫學觀察。此外沒有感染病例的地方,人員可以自由流動,也是安全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法》有依據,可對嚴重感染地區嚴格隔離。武漢已成為內部流行地區,局部封鎖防止向全國蔓延。浙江非典時輸入四位病人,做到了很好的局部隔離,在水一方的案例成為央視推廣的典範。

記者:浙江省及杭州目前的疫情如何?

李蘭娟:浙江省不是流行區,只有輸入性病例。目前在浙大一院沒有非常重的病人,只是一般的肺部感染,都在隔離病房。我剛去病房看了,都是輕中度,不需要氣管插管,情況還好。但接下來可能會有危重病人,這是疾病的規律,總有一部分病人可能會變成危重症的。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記者:無論是在2003年的抗擊非典,還是在2013年的抗擊H7N9中,浙江在重大傳染病的防控中積累了哪些領先且有效的經驗,而這些對此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是否也能發揮極大的作用?

李蘭娟:我們是國家傳染病診治重點實驗室,也是國家傳染病臨床研究中心,所以不管是哪種傳染病暴發,疫情控制當中都應該發揮國家中心的作用。我這次作為國家的專家到武漢,也為國家提出了對疫情的預判,尤其是存在人傳人,尤其是武漢要採取“不進不出”,冠狀病毒感染要作為乙類傳染病甲類管理,我發表了一些非常迫切的建議,國家也是及時採納。包括昨天我還跟國家建議武漢必須嚴格地“封城”,國家今天採取這一措施。

在制定救治方案、重症病人搶救方面,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浙江省衛健委也都明確了,以後全省有危重症病人必須送到我們傳染病臨床研究中心來,因為這裡有比較強的救治隊伍,有比較好的醫務人員,希望我們按照當年的“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來對危重症病人進行救治。四抗二平衡,第一個就是抗病毒,抗病毒越早越好,早期抗病毒治療,能夠減少危重症的發生。第二個是病情進展中有休克,有低氧血癥,尤其這次新冠狀病毒,低氧血癥發生還是比較多的,所以要及時給氧氣,及時給呼吸支持。要監測有沒有發生細胞因子風暴,要檢測細胞因子。一旦有細胞因子風暴,可以用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統來治療。抗繼發感染,病毒感染往往會導致繼發感染,不能早期用抗生素,但後面要監測有沒有繼發細菌、真菌感染,一旦發生要根據藥物敏感性選擇合理的抗生素。同時要二平衡,一是水電解質平衡,就是要補充水、電解質,酸鹼平衡,補充一定的水分,維持好的生命體徵。第二個是微生態的平衡,在病毒大量感染情況下,往往會引起腸道微生態紊亂,所以對這些病人還要補充消化道益生菌。氣管插管病人,還要插鼻飼管,營養液從鼻子直接到腸道,讓腸道中的細菌也能得到好的營養,不會微生態紊亂;同時補充益生菌製劑,減少細菌移位導致的繼發感染。這套四抗二平衡是有效的方法。這次在為重症搶救中還是繼續有用的。

記者:武漢來的快遞有問題嗎?要消毒嗎?

李蘭娟:病毒在外界空氣中傳染性不強。

記者:網上有說法,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小孩並不是易感人群,這種說法可信嗎?

李蘭娟:所謂易感人群就是沒有感染過、沒有免疫力的人群,老人、小孩、有慢性病的人等都屬於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記者:有沒有疫苗能夠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病毒?

李蘭娟:疫苗正在研發中,暫時還沒有研製出有效的疫苗。

記者:說新型冠狀病毒不怕高溫怕酒精,那麼哪種規格的酒精有效?除了外用之外喝酒有防該病毒的作用嗎?

李蘭娟:75%酒精殺毒,是醫用酒精。並不是讓人去喝酒。極力反對過度喝酒。我是傳染病專家,也是肝病專家,看到網友說喝一斤兩斤酒,過量喝酒對肝損傷非常大。

記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北大一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王廣發主任所接觸的是不是超級攜帶者?當時是不是傳染了14個醫護人員?他提到了護目鏡,對我們的眼睛是不是也要保護起來?

李蘭娟:作為醫務人員,他是面對病人的,是密切接觸病人的人員,。病人在講話時飛沫噴出來,眼結膜也好,呼吸道也好,都可能近距離接觸。所以醫務人員是冒著風險救治病人。確實是有通過結膜和呼吸道感染的可能,現在也採取有力措施,使醫務人員儘量避免被感染,但是感染的風險是存在的。所以,再次提醒大家,到人口密集的地方,或者有可能跟武漢人接觸的,那就戴口罩。

最後李蘭娟院士說:“老百姓不要恐慌,真正接觸病人的是我們的醫務人員。已經有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都已經隔離了,接觸者也已經在做醫學觀察了,整個社會還是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