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從徐崢的《囧媽》中讀懂家庭關係

由於疫情的關係,春節賀歲檔的電影悉數撤檔,《囧媽》從大年初一零點起,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歡喜首映,請全國人民一起免費在線看,這是歷史上首次,在家就能看春節大片首播。

《囧媽》作為徐崢“囧”系列的一部影片,仍然採用詼諧幽默的手段開啟了一場奇妙的旅行。而這一次,徐崢飾演的徐伊萬與他的媽媽盧小花踏上了去往莫斯科的旅程,用這一路的搞笑經歷聚焦了中國的家庭關係。


從徐崢的《囧媽》中讀懂家庭關係


平淡的柴米油鹽才是愛情的墳墓

影片開頭就是徐伊萬和他的妻子在為離婚的事情爭吵,徐伊萬也在旅行的過程中指責當初媽媽總和爸爸吵架。好像婚姻在時間的長河裡,說道起來總是會有無數的爭吵和退讓。

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徐伊萬的妻子和媽媽都說她們的婚姻都是從愛情開始的,他們曾經都是如此的相愛過。

盧小花說,她曾經因為遲到錯過了電影的放映,徐伊萬的爸爸就在那露天影院裡又給她放了一遍,影院裡就他們兩個人,那時的她覺得這個少年長得如此好看。可經不住時間的蹉跎,管控、吵架讓那個少年變了模樣。

而徐伊萬的妻子在分手短信中也承認,他們曾經是多麼的相愛,但最終還是要走向離婚的結局。


從徐崢的《囧媽》中讀懂家庭關係


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嘛?婚姻意味著兩個人乃至兩個家庭的結合,幾十年的朝夕相處,每個人都有他的脾氣。在熱戀時期的人難以看清對方的脾性,只要愛就好了。而婚姻卻是兩個人的磨合,要磨成適合彼此的模樣,這勢必有退讓和妥協,爭吵和不滿也在所難免。

所以婚姻就一定會消磨愛情嗎?我想不盡然。這只是生活迴歸平淡,當激情退卻,只剩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時候,朝朝暮暮之中便讓人只看得到瑣碎。他的不愛衛生、她的嘮嘮叨叨,他的不拘小節、她的精打細算……誰錯了嗎?婚姻錯了嗎?沒有人錯,大概只是平凡而又普通的生活裡的一點兒煙火氣罷了。

等徐伊萬和妻子回憶的時候,想起他們曾經相愛的年華,仍然會真心發笑。盧小花在想起她去世的丈夫時,仍然記得當初那個為她放電影的人吶。

婚姻在父母輩和我們這一輩上顯得有很多不同。

盧小花說她這輩子並不幸福,但還是在吵吵鬧鬧中和丈夫一起走到了最後。徐伊萬的妻子在忍耐無果後提出了離婚。老一輩的夫妻大多以各種理由維繫著婚姻,特別是看看還在長大的孩子,離婚的想法便被擱淺。而年輕一輩的夫妻關係則脆弱不少,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成為離婚的理由。兩代人觀念的如此不同,卻也都沒改變婚姻吵鬧的底色。

婚姻不是一味的堅持,即使是在一個家庭中,也該明白每個人都只屬於自己。當然婚姻也不是一場試錯的選擇,這個世界上哪有正正好好適合的人啊,有的不過是因為愛你而彼此包容的家人。多一些包容,也別一味的包容。要知道,即使是作為命運共同體的我們也不過是兩個有很多不同的個體。


從徐崢的《囧媽》中讀懂家庭關係


父母也曾是滿懷夢想的屠龍少年

影片中最讓人感觸的大概是盧小花去莫斯科的目的了,她趕去莫斯科就是為了唱一首歌。

太多的影視作品聚焦於孩子和年輕人的夢想,好像在他們這個朝氣蓬勃的年齡段,追夢就是他們的主旋律。可是父母的夢想呢?

在還沒有家庭之前,在還沒有孩子之前,我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那個心懷夢想的少年少女呢?他們也曾和我們一樣,帶著懵懂的目光,滿腔的熱血,想要成為那個屠龍的勇士。

影視作品裡的父母大多都被淹沒在家長裡短中,關於孩子的成長和升學,關於婆媳之間的拉扯,關於婚姻感情的周旋,他們被社會角色定義,可是他們個人呢?他們自己的夢想和情緒呢?他們是父母之前,他們只是他們自己。


從徐崢的《囧媽》中讀懂家庭關係


影片的最後,盧小花和一群和她一樣的老太太,即使在觀眾都已經離場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唱完了她們的曲目。這或許是盧小花堅持要去莫斯科的目的,或許只是為她青蔥歲月裡熱愛歌唱的那個少女畫上一個句號。在這裡,有聚光燈、有樂隊、有掌聲,在這首歌裡,她可以不是妻子,不是母親,她只是她自己。

回到家後,盧小花心滿意足地摘下自己的假髮,露出已經花白的頭髮,她又變成了一個平凡家庭裡的一個平凡的母親。一個家庭的幸福,可能是用父母遠行的夢想換來的。李誕在《奇葩說》裡曾說了這麼一句話:“作為孩子的我們在家裡看的是快樂,而父母看的則是責任,他們是家庭裡兜底的存在。”

我們曾聽過很多次父母說,“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你就是我的唯一”,“你是我存在的意義”,或許這是多年來的傳統文化帶來的兩代關係,但我們更希望父母的意義是來源於他們自己


從徐崢的《囧媽》中讀懂家庭關係


爭吵中的家庭愛才是底色

在去往莫斯科的路上,徐伊萬和媽媽盧小花爆發了很多次的爭吵,爭吵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本質都是因為徐伊萬厭煩了媽媽的管教。

聽信各種公眾號養生的媽媽、不停地喂他吃東西的媽媽……很多橋段都被眾多網友直呼“這不就是我家嗎?”

徐伊萬說:“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問題,在你的心裡面住著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他應該吃幾塊紅燒肉,臉上的肉是橫著長還是豎著長,什麼時候要孩子,膀胱幾點鐘排水,你全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這麼多年過去了,難道你沒有發現嗎?我並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而這番話則是在徐伊萬的妻子想和他離婚時,對他說的。


從徐崢的《囧媽》中讀懂家庭關係


儘管他一直以來厭煩母親的管教,但在婚姻裡的他,卻潛移默化地變成了那個他討厭的人。

家裡的成員觀念不同、性格不同、情緒不同,有時就會像是火星撞地球一般,只有爭吵才能抒發出自己內心的不滿。

但不論怎樣的吵架和不愉快,儘管盧小花被兒子氣到負氣下車,但在兩人遇到熊的襲擊的時候,盧小花仍然不假思索地站出來將危險引開。


從徐崢的《囧媽》中讀懂家庭關係


這很像我們生活中的日常,儘管剛剛再怎樣的眼紅脖子粗,但下一秒熱騰騰的飯桌上仍然少不了誰的筷子。

而在最後,徐伊萬同意在離婚協議上簽字,儘管他還愛著他的妻子,但是他突然明白了,愛有時就是放手。

盧小花回國後,躺在床上休息時也說:“那個電影裡的伊萬還是個孩子,而他的伊萬已經是大人了。”

家裡沒有萬能的鑰匙,可以打開所有爭吵的鎖。畢竟朝夕相處,難免會有意見不同,但吵吵鬧鬧後,家人還是家人,無論以何種形式存在。但這也要讓我們每個人都去思考,這個家裡,如何相處才能讓彼此舒服?不能因為是家人,反而變得不管不顧。


從徐崢的《囧媽》中讀懂家庭關係



或許最近因為疫情,呆在家裡的我們都已經無聊不堪。

但就像最近幾天刷爆朋友圈的《在人間|媽媽在武漢隔離病房去世》中提到的那樣:“以前不覺得媽媽在有什麼,但當我再也得不到了,感覺就像在黑暗的寒夜裡,突然被撤去裹身的棉被,暴露在無盡的暴風雪裡。”

而無聊的家也正是那些醫務工作者和奮戰在工作崗位上的工作人員們想回卻回不去的地方。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家好好的保護好自己,在網上不信謠不傳謠,向公開公信的渠道捐款捐物資……還有趁著這個時間,好好地陪陪父母。

徐伊萬在電影裡說:“這場旅行是他從去上大學離家後二十多年來,陪媽媽相處的最長的一段時間。”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