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青春期還和媽媽睡一張床,長大不會戀愛?父母別錯過溺愛的中斷期

家教智慧

有一位家長寫了一條很長的留言談了一個困惑,概括起來就是孩子可能有了戀母情結:她的孩子已經26歲了,但似乎還沒有婚戀的意向,事實上這個孩子和媽媽關係很好,因為父親在外地打工,一直是媽媽帶大的,陪讀到高中,後來上了大學去附近的一個城市生活了四年,現在回到家鄉找了一份安定的工作,有一個細節提到在初中時還和媽媽睡在一起,比較依戀,但現在這個狀況就比較糟糕,孩子的心理年齡似乎一直長不大,不懂該怎麼辦?

謝謝這位媽媽的留言,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話題,實際上在當下社會也並不鮮見,只是因為涉及隱秘,很少談起,因此許多父母可能有困惑卻無法得到疏解。

首先要澄清一點,戀母或戀父情結並不可怕,而恰恰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長大以後的各種人際關係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影響,因為孩子最早是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最長久的時段,也是孩子逐漸成長成熟的階段。

青春期還和媽媽睡一張床,長大不會戀愛?父母別錯過溺愛的中斷期

可以說,後來的各種人際關係都是這種戀父或者戀母情結的引申和變化出來的,3-6歲,孩子會出現戀母情結,進入青春期後,戀母或戀父情結的對象不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而是父母的替代者,可能是父母的朋友或老師、名人或當紅的明星等。隨著年齡的增長,戀母情結的對象漸漸年輕化,終於被同齡人所取代。

真正意義上的友情和愛情產生了,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也是積極健康的一個正常過程。

但如果是過度的“戀父戀母情結”會造就不成熟的個性,在成年後還保留濃厚的戀父戀母情結的成人,往往在個性上是極為不成熟的,具體表現為:

1.無主見、缺乏進取精神。

有戀母情結的孩子,因為非常害怕失去所戀對象的愛,所以一直是試探著父母的態度,處處希望父母滿意,抑制自己的要求和願望。由於過於依附父親或母親,思維方式和言談舉止都容易軟弱化。不希望父親母親失望。在社會上也是一個懦弱的人,缺乏自主意識。

青春期還和媽媽睡一張床,長大不會戀愛?父母別錯過溺愛的中斷期

2.在婚姻關係中難以形成穩定的男女關係。

在戀愛時,有戀父戀母情結的人往往有兩種表現,一種是表現得循規蹈矩,按照父母的標準去尋找戀愛對象;另一種是“花花公子”型,因害怕承擔責任而對任何人都難以長情,想留言中的那位媽媽可能對孩子已經造成了困擾,孩子無法獨立的建立戀愛關係。

3.走入婚姻之後難與妻子形成圓滿的關係。

外表上循規蹈矩的人結婚之後,在和配偶的關係上往往不融洽,往往過於看重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而忽略對方的感受,聽不得說一句對父親或母親的壞話,為此,會常常慪氣。夫妻關係的裂痕也會越來越大,最後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許多婚姻悲劇的背後常常有這樣一個隱秘的關係,但因為常常被人所忽視而無從探究。

青春期還和媽媽睡一張床,長大不會戀愛?父母別錯過溺愛的中斷期

4.影響心中的男女關係模式

造成戀父戀母情結的通常是比較強勢的父母、獨斷的,即使是孩子已經成年,仍然有潛意識要控制孩子的慾望。這會影響下一代心中的男女關係模式。在孩子成年後尋找伴侶時,也會下意識選擇跟父母有些相似的比較強勢的人。兩個強勢的人會發生衝突,所以孩子顯得無所適從,若是結婚前發現這一點的話,父母會因為對孩子的控制慾對孩子的戀愛對象加以阻撓和破壞形象的行為,當然這是嚴重的病症了。有些節目中糾纏的一些雞毛蒜皮婚姻家庭的事,歸根到底就是婆媳在爭奪家庭主導權上的矛盾,有一位強勢婆婆會在不敲門的情況進入他們的臥室,有時恰好非常尷尬。

青春期還和媽媽睡一張床,長大不會戀愛?父母別錯過溺愛的中斷期

戀父戀母情結是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和控制造成的,父母親若是教育方法方法不當,不在適合的時候中斷這種過分的庇護和溺愛,例如在3-6歲和孩子分房睡等等細節就十分重要,那位十幾歲還和媽媽睡一張床的孩子就錯過了這個中斷期,麻煩就會很多。會造成不正常的戀母情結,導致可怕的後果,這種情節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戀愛和生活,以至於家庭和人際關係等等,這是父母邊界教育失敗的一種表現。

當然,基本上獨生子女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戀父戀母情節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而且在合適的年齡即使中斷這種過度溺愛會緩解這種戀父戀母的程度,等到孩子獨立意識的猛省,開始積極健康的人際交往,會慢慢走出這樣的狀態。

原創不易,若覺得有收穫,可以自由打賞,也可轉發給需要的朋友,或者把您遇到的困惑留言給我。也可關注公號“陳老師家長匯”,或在喜馬拉雅FM平臺搜索“北緯32度半”,給您最合適的育兒方法音頻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