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人類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每日荔枝


人生是指從出生到死亡的這段生命。那麼人生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為了弄清楚終極目標:“人的目標”。我們先要弄清楚人是什麼?

如果連我們自己都沒有弄清楚,就沒法談我們的人生目標。

那麼“人”是什麼?我們自己是什麼?

這裡有3個假設,不同的假設,人生的終極目標也就不一樣!

假設一:人是一個活幾十年的動物,時間一到,就從世界上消失

我們從出生到死亡,大概活幾十年,這幾十年就是“我”的生命週期。出生之前我不存在,死亡之後我也從世界上永遠消失。

那麼按照這個假設,短短的幾十年,我們應該怎麼活?為了什麼活?

我們都知道將來是要死的,那麼在死前要做點什麼?

(1)活幾十年,追求:財、色、名、食、睡

財就是財富,色就是美色,名就是名譽地位,食就是美食,睡就是睡眠。

萬貫家財,命終時,一分都帶不走,再高的名望,也無法讓生命延長一秒。活幾十年,追求這五欲,確實是大部分人的生命形態。現在咱們考大學、出人頭地,是為名,找個好工作有個好工資,是為財,娶個好老婆嫁個好老公,是為色。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就要問問,人活這一輩子,是不是為了這個“五欲”來生活?

(2)活幾十年,追求:為社會做貢獻,名留青史

做貢獻的方式有很多,只要是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都是貢獻。有的人做慈善,有的人做義工,有的人將思想記錄下來成書,就像孔子的《論語》和老子的《道德經》,讓思想智慧對後世的人有益。有的人做環保、植樹造林,有的人撿破爛、資助大學生讀書,像特蕾莎修女這樣的人,建福利院,專門幫助窮困生病的人們。

這種“奉獻”式的人生,處處都有。一個賣包子的奶奶,賣了一輩子包子,別人問她這輩子有啥成就?她說,她賣包子賺錢:養活了5個孩子。作為母親,不得不承擔所有孩子生活的所有負擔,彷彿她這個職業不值一提,但是沒有她這辛勞的一生,這5個孩子怎麼辦?對於這5個孩子,永遠記住媽媽的恩德。而對於那些被特蕾莎修女幫助過的人們,也永遠記得她。

假設二:人是肉體和靈魂的二元結合體,死亡後肉體慢慢分解,靈魂繼續趕路

在宗教裡,基本都持這樣的態度。大部分宗教認為人有靈魂,肉體僅僅是靈魂寄居的房屋,房屋衰老沒法住了,靈魂就會離開。

按照這個假設,人生,我們活的這1輩子,就僅僅是“大生命”中的一段,這個大生命裡,是有前世、今生、來世的。彷彿我們活了很久很久,都是這一世死了,有開始新的一生。我們中國文化裡很多小說裡的:轉世投胎,轉世輪迴,都是基於這個假設的。

在季羨林的一篇散文裡,就記錄了他媽媽去世後,他回去奔喪,他媽媽附體到隔壁鄰居大媽的身上,和季羨林說話;另外,還有很多人故去的親人託夢的例子;還有海南、湖南的一些人,能夠記得自己的前世,說出前世的父母是誰等等。

如果按照這個假設,人的生命就擴大了,生命觀就不僅僅侷限於這幾十年,要從“大生命”觀來看問題了。我們活今生,不能不考慮來世。就好像我們不會這個月把所有的積蓄都揮霍完了,不管下個月的生活。

如果是大生命觀,就要考慮來世,我們此生活著,不僅僅要過的好,還要為來世積攢資糧。我們就要以“大生命觀”,來看待人生的意義。中國文化裡的積德行善的“觀念”,就十分合理了。如果不行善積德,來世就要受苦還債。不僅不能再當人,很可能變為動物,受盡苦難。

假設三:生命是一場夢,夢醒來,是“覺悟”

假設二,是指生命就是輪迴。但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這彷彿就像從一個夢裡,跳入另一個夢。在輪迴的背後,在一個個夢的背後,有一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本來面目”。

就像《心經》的這句: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在輪迴大夢的背後,有一個“空相”。

就像六組慧能的《六祖壇經》的這句: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裡的“自性”,就是蘊藏在輪迴大夢背後的,我們的“本來面目”。

今天和大家分享這些,從假設1、到假設2、到假設3。我們總結一下:

人生的終極目的是啥?

假設1:充分利用這幾十年,滿足自己的財色名食睡慾望。

假設2:人在輪迴中,此生要為來世打算,要行善積德。

假設3:輪迴大夢,都是一場空,要利用人的思考和智慧能力,從夢中醒來,開悟,回到本來面目。


五角星


人生無常,世間的錢財.功名一切利益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萬般只是有業力隨身,因此向善信佛,深信因果報應,行善積德非常重要……也許做人不管你好與不好.不管你用什麼方式都不能讓人滿意。不信你看看從古到今的好人.聰明人他們哪一個讓全天下人都滿意了?因此有人說:不必做好人,自己舒服開心就行了……其實這也是錯誤的,一個人如果有這樣的思想觀念就註定難以善待他人,更別說利益社會和眾生…………千萬別因為別人不好而跟著變的無情無義無道德無良心,社會是由我們每一個人組成的,別人會影響我們,我們也會影響別人,一個人在社會中所作所為往往會代表著社會的形象,我們通常講的:你看這個社會好壞,你看這個社會好殘酷,你看這個社會好不公平……然而這些都是我們在生活中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做的殘酷事…………說到如何為人處世,其實我們還是應該總結一下經驗,通過生活中經歷過的一些好的經驗和別人的好的方法去與人相處,儘量做到好,哪怕別人仍然不能理解.善待我們自己,但是我們已經盡力了,別人要欺凌或者看不順眼我們.瞧不起我們是他們的事…………人在做天在看,相信世間因果報應,經常走自己的路——南無觀世音菩薩!🙏🙏🙏信佛是覺悟,行善是積福,斷惡是清淨,懺悔是改正,禮佛是恭敬,向善要堅定,幫助弱者和處於危難的眾生是慈悲,助印經書善知識勸人向善是法佈施。南無破除一切有為法及種種迷幻定解威德生如來!🙏🙏🙏


用戶2308618271602235


人類社會運動及其終極目標,同任何客觀事物的運動規律一樣,都是經歷一個產生、發展到消亡的過程,都是要經歷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

具體說,人類社會(不管是哪個國家)一般都是經歷由原始社會、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最後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由無階級社會、有階級社會、最後到無階級社會;由私有制社會向公有制社會的過渡;由“自由王國”向“必然王國”的過渡,實現世界大同。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是勞動人民大眾。

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正像毛主席所說:“社會主義制度終究要代替資本主義制度,這是一個不依人們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不管反動派怎樣企圖阻止歷史車輪前進,革命或遲或早總會發生,並且將必然取得勝利。”

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的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以共產主義為崇高理想,把為人民服務為最高宗旨,就是順應客觀事物的發展趨勢,推動社會的前進。


guangyu1189


有限宇宙至終都要歸於無,生活在有限宇宙裡的肉身塵土基因遺傳的肉身之人,到那裡找人類的終極目標一一科學的終極目標有前途嗎???有限宇宙裡的一切謊言在永恆審判日來臨時都會表明出來!!!


老頑童283176306


人類終極的目標是創造一個人人嚮往的自由的天堂,在那兒,人人是神是仙是聖,他們在將自己內心的美麗變成現實。這是一個非常遙遠的目標,也許會在跋涉途中消亡。不過,玄奘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已經為人類做出了榜樣,堅守信念,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取回真經。--物慾橫流祈念眾生喚回真我,南無阿彌陀佛


閃回39


人類得首先知道宇宙的終極目標是什麼?目前未知。

依我看,人類先把自已眼麼前兒的事兒整好了再說,那就是當務之急:停止禍害地球!否則,連這點德性都沒有的人類,再加上原子彈的不斷遞增擴大加強,從70億…700億…7000億……的人類非得最後毀滅掉地球。然後逃離地球,再去幹掉其他星球……直到摧毀宇宙不成?……沒準兒,這或許就是人類的終極目標。


西白漢喬


人類最終使命是什麼:穿越所有時空,將意義賦予全宇宙!

人類是宇宙最好的觀眾,因為如果宇宙沒有人類的意識,那麼它的美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1.大漠孤火煙直,長河落日圓。

2.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3.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人類真正重要的是時空,更久的生存時間,更大的發展空間。地球只是宇宙一粒塵埃,人類宛如井蛙,還不足以言海。人類不能永遠坐井觀天,等待滅絕。人類要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讓人類足跡踏遍宇宙,成為多星球物種。只要人類敢於夢想的,就一定能夠實現。也許我的時間不足以看見那麼久遠的未來,但人類可以。時間就是人類發展的空間,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小螞蟻也能移平珠穆朗瑪峰。人類永遠保持好奇心,想象力和行動力。我們的人生及宇宙總是還有很多很多的美好,等待著我們去發現!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和大海,我們的足跡是一代代的生命和一顆顆的熱淚。





木秀宇宙


人類的終極目標是,整個撒但勢力都被捆綁了,沒有了人際關係,沒有了社會,家庭關係,沒有了肉體關係,沒有了這些複雜的關係,也沒有了世俗,肉體這些複雜的事,人在地上的生活就相當輕鬆了。誰也不牽不掛,就沒有煩惱了,也沒有痛苦了。人的心,人的思想都改變了,都有了敬畏神的心,也有了愛神的心,人與人沒有了嫉妒分爭,沒有了私心,和家人和外人都是一樣的關係,人在地上的生活沒有任何攪擾,可以在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這是神最後賜給人的應許,也是真正人的生活。


麥孑449


一條路:物質豐富,長生不老,開發宇宙,走上太空。

另一條路:軍備競賽,發展核武,同歸於盡,毀滅文明。

這都要看世界領頭羊(或領頭狼)往那條路上領了!

但願世界領頭兒的美國,是羊不是狼!

世界人民在企盼,在張望,

驚恐,愁悵!


向生素


我是雪松,我來回答你的問題:人類終極目標是創建一個自由,民主,文明,和諧環境。只有徹底根除封建,剝削,壟斷,邪惡才能實現民主共榮社會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