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60後沒單位,無社保,到退休年齡怎樣才能拿退休金?

梁卓婷


你一樣都沒有,也就是說,你沒有為國家作貢獻,沒有任何付出,憑什麼要給你養老金呢?(這裡說的是職工養老金)。

如果你想要按月領取養老金,支付方,應該是你的子女啦!

如果你有存款,足以支付你的費用,就每月從存款中支取現金來替代養老金。

如果有多套房產,就用房產出租受益替代養老金。

最後是什麼都有,或者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有,不用去考慮養老金,什麼都沒有,國家除了按勞分配以外,還有第二次分配,將福利全民共享。(這裡說的是城鄉居民養老金)。

那就是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年齡到了,拿著戶口簿,身份證去鄉鎮社保處辦理手續,下一個月,就可以領取啦!

城鄉居民養老金是不能解決生活問題的,它僅僅是生活的一種補充。如果你沒有其他生活來源,可以根據條件申請吃五保,或者低保,保障自己的生活質量。

據說,城鄉居民養老金,也要從實行社保起開始計算,每年需要繳費100元。

城鄉居民養老金,和職工養老金是不同的,少得多。

國家發財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我們不用再擔心生活。厲害了,我的國!


1143160127


題主說的是60後,不是60歲,我看到前面很多答主都按60歲的情況在回答。我這裡分析下60後的情況。

60後目前在50歲左右,大一點的接近60歲了,也就是說接近退休年齡了。

沒有工作單位,也就是說沒有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無社保,也就是說沒有參加任何社保。

目前我國的社保養老保險主要就包括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前者針對有單位的職工,後者針對沒有工作的城鄉居民。

其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和領取時都有國家補貼,雖然不多,但還是很划算的。

如果年齡在50歲以下,可以考慮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年繳費幾百元,交滿15年後每月領取養老金。

如果已經50多歲接近60歲了,這種情況很多地方會有一個居民養老保險的銜接方案,針對已經到退休年齡但沒有交過養老保險的人,有一個補助方案。各地標準不一樣具體的標準可以到當地社保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居委會諮詢。

需要了解更多社保知識,請關注【前沿微課堂】。


前沿微課堂


我們到了60歲的人員,有一項社會保險金福利,叫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

只要到達退休年齡,不管你是否繳納過一分錢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是可以領取這筆錢的。

這筆錢的金額不多,各個省市自己確定,一般來說是100元左右。黑龍江有點兒低,是90元。青島150元,北京610元,上海850元。深圳有點兒搞笑,八年以下戶籍居民240元,八年以上360元。

這筆錢怎麼領呢?一般你只要通過社區或者村居進行申報,拿著身份證,戶口本,填寫個審批表就可以。要辦指定的銀行卡。

其他的社保是沒有的。如果你要是確實家庭困難,60歲以後都是視同失去勞動能力的,可以申請低保。青島市目前城區是660元每月。雖然很低,也是一個保障。

隨著我們知道社會條件越變越好,我們的養老保險和低保待遇都會越變越高,不過還是希望大家努力奔向更好的生活,不要老看著這些最低線的保障。



暖心人社


60後沒單位,無社保,到退休年齡怎樣才能拿退休金?

要領取養老金都是需要繳納養老保險的,達到規定的繳費年限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後才可以領取待遇。若沒有繳費也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那麼是不符合退休條件,當然是無法拿退休金。

60後的人員現在至少也是快到50週歲了,要是沒有單位繳納社保,願意個人名義申請購買職工養老保險,由於至少需要繳納15年,現在開始參保繳費至少需要繳納到65週歲的時候才可以退休領取待遇。

若該人員是本市的農村戶籍,家裡面有土地或者是有宅基地的,遇到國家徵收土地的情況或是退出宅基地都需要將戶籍登記為城鎮戶籍是可以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補繳這類養老保險比起個人名義參加職工養老保險較為划算,該年齡階段是一次性補繳的15年,補繳後男性在60週歲女性是在55週歲時候申請辦理領取待遇的手續後可以領取待遇。區別是被徵地農轉非養老保險具有強制性參保是被動性的,而退出宅基地養老保險是主動性的。

以上是我瞭解到的重慶市相關政策,詳細諮詢建議撥打當地12333。


嘮嗑職場


六O後沒單位無社保,退休後怎樣拿到退休金 ? 退休後拿到退休金的先決條件是先交社保,不交社保到六十歲想拿到退休金是不可能的。我們十三億的大國目前沒有這種待遇你沒交過社保應該開不了退休工資。有一種社會居民保險你可以嘗試,一年千八百塊錢交滿十五年由國家補貼一部分可以領到基本養老金夠你日常生活所用,同時把居民醫保也交了日後大病用的著。說一些沒單位的朋友不要把交居民保險,醫保不當回事,認為自己年輕沒病沒災兒白扔錢,到時候老了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就傻眼了。指著天上掉餡餅的事是幻覺。不勞動者不得食不交勞保不開資。



強歌1122


樓主你好,鑑於你這種情況,沒單位又沒有社保,然後就到達了退休年齡。那麼現在交居民養老保險可以一次性補交15年的。所以去選擇這種養老保險,然後最終領取退休金。

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從每年100元到2000元不等。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去選擇。繳費2000元,連續繳費15年。大概可以拿到350元左右的養老金。

目前來講居民養老保險,還是可以一次性補交的。但是未來幾年能不能一次性補交這裡就不好說。所以樓主可以抓緊時間辦理這個居民養老保險,然後領取退休金。


社保小達人


五十多歲的農民怎樣養老?

五十多歲正值壯年,就考慮養老問題,是未雨綢繆還是操之過急?我的答案是未雨綢繆。說來很搞笑,也是五十多歲的我,在同輩面前總覺得自己還年輕,在兒孫面前又覺得自己老了。不知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

我想題主有這個感覺,不然就不會提出這個問題。有這種感覺的人往往離不開下列三條:一身體不大好,甚至還有慢性病;二不僅沒多少積蓄,而且賺錢能力比較差;三不是無兒無女,就是兒女不在身邊。

一臺機器用的時間長了,不是這裡有問題,就是那裡有問題。其實人也一樣,五十多歲的人只要敢去醫院做檢查,沒幾個是各項指標正常,每個部件都沒問題的。怎麼辦?治唄。說的倒輕巧,治起來很難!

萬一睡在病床上,不僅要支付不菲的醫藥費,而且手停口就停〈不幹活沒收入),甚至連累配偶和兒女都無法幹活,這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病不起。所以許多農民都是,小病拖著,中病扛著,大病等著。

有什麼辦法呢?完成結婚建房養孩子,這人生三大件事後,許多人不是落下兩個空癟的口袋,就是落下一副多病的軀體,有的人還二者兼而有之。然而這還沒有完呢,還得幫兒女成家立業供樓買車養孩子!

仔大仔世界,話說得是沒錯。把孩子養大成人,已經完成了為人父母的責任。然而我們不是美國人,下不了狠心將他們趕出家門,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父母要為兒女耗盡光與熱。按理說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可是當兒女自立門戶後,我們才發現臨老了還得靠自己。

這不一定是兒女不孝,而是兒女們不僅在重複我們昨天的故事,而且面臨著比我們年輕時更大的壓力。有病痛了叫他們回來?他們忙著賺錢啊!沒錢用了向他們伸手?他們不再向自己伸手就謝天謝地了!

兒女指望不上怎麼辦?靠自己!趁著還不是很老,還能打打工賺點錢,種種地換點錢,記住這點錢別再給兒女了,買養老保險吧,為自己年老時買個保障。如果錢不足以補交養老保險,那就將自己名下的田地流轉,將自己名下的林木賣掉。

當然兒女指望不上的是絕少數,一般為人兒女的都會照顧父母,但是親生仔不如傍身錢,自己口袋裡的錢自己才有支配權,所以無論兒女多麼孝順,最好還是有自己的錢。

我是山野村夫,專注三農問題,敬請大家予以關注。

創建於2018年11月30日



山野村夫642


從嚴格意義上講,社會保險的構成全是個人累積交納的,並不具有普惠性!公務員及事業單位是國家供養的群體,目前我們屬於社會主義初階段,雖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養老,與醫療等國民待遇國家力所不及,希望你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要繼續努努力工作。所以據你所述如果你屬於三無人員,可以申請低保!


還能走多遠7


作為50後的人們,還有兩年基本退休完,這一群體大多在70年代就參加工作,有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計發養老金的工齡都有四十年左右,但由於各省區的社平工資不同,養老金的差異很大,但最低的養老金也還能支付基本生活費用。自92年左右開始實施社保後,繳費參保才有養老金,沒參保何來養老金,那麼60後即將達到領取養老金的群體,如果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要想獲得養老金,一是靠政策性的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來領取養老金(有沒有這個政策?何時有這個政策?誰也不能肯定),二是確實生活困難符合條件,可以申請享受“ZF津貼”即低保待遇。總之,沒有繳費是不可能有“退休金”的。


執君之手觀日落月升


對60後沒單位,無社保,到退休年齡怎樣才能拿退休金?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是社會統籌加個人賬戶的一個體制。那麼對你這樣60後沒有單位,確又沒有買社保,我看你也快到60歲的人了,現在叫辦靈活就業的養老保險也不可能,再叫你辦居民保險恐怕也來不及了,而你怎麼現在才想起這一件事了的。以上兩種保險都得繳費15年,就是你想繳,我看也划不來。那麼你只能走低保戶的道路,看看你們當地鄉政府每年都有一被新低保戶的政策落實,自己先申請後進行評議,是否合符條件,如合符條件那就公喜了,有不能被評訂那也做好心理準備。自己在看看,僅能靠兒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