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的意思是什麼?

用戶6757243520222


這首詩是自宋代的(三衢道中),我把原詩附下: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我把全詩分析下:第一句,“梅子”就是青梅,“黃時”表示快要成熟了,梅子成熟一般是五月,也是多雨時節,可卻寫了“日日晴”,我看只有一種解釋,就是描寫詩人愉快的心情。

第二句,這裡要解釋下“泛”字,泛是指乘船。“泛盡”是乘船到了小溪的盡頭。然後又換走山路了。

第三句寫下山了。遊山歸來的路邊綠樹成蔭美麗景色,不比來的時候差。

第四句就寫黃鶯鳥的叫聲,說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悅耳的黃鶯的叫聲,為山道帶來了無窮的生機和樂趣。

手寫也累,不知您是否喜歡!



我欲隨波不逐流


全詩: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描寫的是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鬆愉快的心情。那麼為什麼感覺愉快呢?


首先,梅子黃時本來是常常下雨的,所謂“黃梅時節家家雨”嘛,所以日日晴就閒的很難得。


趁舟而行,溪流兩側的風光旖旎,興致高漲,所以到頭後,又繼續沿山間下路漫步。

這一走發現更愜意了,為什麼呢?因為山路上古樹蒼翠,比剛才溪流兩側的綠樹成蔭絲毫不遜色。


山野間時不時傳來的黃鸝鳥兒的婉轉啼唱,悅耳極了。也更增加山野的清淨。


所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嘛


全詩全用景語,渾然天成,眼前很容易浮現出靜謐的山水畫卷。

雖然沒有直接寫描寫,卻在景物的描繪中不自覺地鍥入了自己愉快歡悅的心情。


詩人曾幾,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是江西詩派的重要代表。江西詩派是宋代最大的詩歌流派。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一個很有名的學生,是陸游。


這首絕句寫得清新流暢,他的學生陸游就專學這種,蔚成大家。


殘陽暮裡酹江月


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三衢道中【宋】曾幾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譯文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氣,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前行。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註解⑴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縣,因境內有三衢山而得名。⑵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節。⑶小溪泛盡: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小溪,小河溝。泛,乘船。盡,盡頭。⑷卻山行:再走山間小路。卻,再的意思。⑸綠陰:蒼綠的樹陰。陰,樹陰。⑹不減:並沒有少多少,差不多。⑺黃鸝:黃鶯。賞析這是一首紀行詩,寫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行於三衢山道中時輕鬆愉快的心情。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賞析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於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誌銘》,稱他“治經學道之餘,發於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後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閒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雲1765


這句詩出自宋朝詩人曾幾的《三衢道中》,曾幾,字吉甫,號茶山居士,贛州人,是當時一位旅遊愛好者。這首詩是他遊覽浙江衢州三衢山時寫的。全詩如下: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全詩的意思是:

梅子成熟的時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氣,坐著小船游到了小溪的盡頭,棄舟上岸又走進了山間石徑,盡情欣賞山水風光。一路古樹參天綠陰匝地,與來時一樣地清翠怡人,還不時傳來幾聲黃鸝歡快的啼鳴聲,為遊人平添了幾分情趣和遊興。

註釋:

1、山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縣,因境內有三衢山而得名。

2、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節。

3、小溪泛盡:乘小船游到了小溪的盡頭。泛,泛舟,乘船;盡,盡頭。

4、卻山行;再走山路,卻,再、又的意思。

5、不減:沒減少。


翁笠中雨


這是宋代•曾幾(宋代大家陸游的老師)寫在《三衢道中》中的後兩句,完整的是: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這首詩描述了初夏時節寧靜的景色和詩人遊山時輕鬆愉悅的心情。山路上的樹木依然茂盛,比來時更添了黃鸝清脆悅耳的叫聲,這首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遊山的意趣。


青檸WORK


相對來說有些東西是不變的,比如樹,有些東西是改變的,比如鳥[害羞]。物是人非爾。


老根盤書


越往深處,鬱鬱蔥蔥的樹陰與來時的路一樣,路的兩旁,偶爾有幾聲黃鸝的歡聲笑語,給靜密林深處增添幾分靈動。


冰清詩歌


這兩句詩的意思就是路兩旁的樹蔭跟來時的一樣多,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只是樹上多了幾聲黃鸝的叫聲。


明志弘


綠蔭深處傳來黃鸝的聲聲啼鳴,更添了不少遊興


秀才出門


說明岀差辦事不管順不順利很快就回來了,最起碼是沒有跨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