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學好語文,就這三劑良方!

學好語文,就這三劑良方!

如果考試是統一大業,那麼語文就是是半壁江山。

所以,總有讀者心急火燎地問我,孩子語文不得法,怎麼辦怎麼辦?別急!診斷語文,必須先望聞問切,才能藥到病除。學好初中語文,就這三劑良方——

1

興趣是靈丹

討厭語文的孩子是怎樣的?看見漢字就心煩,要求背書就頭大,面對作文就兩眼望青天……如此種種,導致成績屢考屢敗,最後繳械投降,做了語文的逃兵。不喜歡一門功課,總有根源可以追溯,除了溯源,還要開流。

✎ 補救四步:

1、讓孩子接納他的語文老師。當孩子認同和欣賞一個老師,這個老師的課也會被格外優待。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細心的父母總是會做師生之間的潤滑油,比如,可以轉告語文老師對他的小讚許。

2 、家長愛,孩子才愛。要想孩子對語文有興趣,家長不能做白丁。就算不喜讀書寫字,帶孩子看看《詩詞大會》總是可以的吧!家裡書香四溢,孩子耳濡目染,豈有不喜之理?

3 、和孩子來一場比賽。同讀一本書,同背一首古詩,同講一個故事……既是陪伴又是學習,何樂而不為?

4 、學會鼓勵。家長讚美孩子,也有學問。語言不能太空洞,語氣不可太誇張,宜實不宜空,宜小不宜大。最好針對具體事情具體表揚,比如讀書很專注,觀察很細心,寫字很工整,思考很周全,等等。如果讚美“你很聰明你真棒”,就會讓孩子誤以為優秀都是先天賦予的,與後天努力無關。

2

查漏是妙藥

初中語文知識板塊通常由基礎、古詩詞、文言文、閱讀、寫作這些板塊構成,而成績差通常是源於——基礎知識沒鞏固,閱讀理解跟不上,寫作能力待提高。所以,語文如木桶,就這幾塊板。排查一下,看看是哪塊漏水,補短即可

✎ 補救七步:

1 、先把語文知識板塊細化,利用表格的方式呈現,做到一目瞭然。

2 、將這些內容安排在每天的空檔時間,分塊落實。

3 、基礎類的知識(包括拼音、成語、文常)採用背誦和聽寫的方式完成。

4 、古詩詞要能熟練背誦,並能準確默寫。容易寫錯的字要反覆聽寫,並結合詩句情境弄懂詞語的意思。詩詞名句要重點記憶,例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屬於哲理性名句,表達人到老年依然有雄心壯志;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屬於寫景名句,感嘆時光流逝。

5 、文言文的考點大概有三類:實詞解釋,句子翻譯,內容理解。因此文言文需四背——背課文,背課下注釋,背翻譯,背理解。除了背誦,還要對知識進行分類整理,例如實詞歸類,句式歸類,這樣能增加文言文語感。

6 、閱讀。閱讀能力欠缺是因為理解能力有障礙,缺乏做題技巧。解決方案有三:1、多讀多批,提高理解力。可採用精讀法、批註法,完成對文字的深度閱讀。2、多找例題,訓練捕捉關鍵詞的眼力。只要讀懂問題,其實就離標準答案不遠了。3、儲備詞彙量,答題用得上,有備而無患。

7 、作文。作文不是教出來的,是孩子看多了、讀多了、背多了、想多了之後溢出來的產物。作文差,大多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他素材單一,詞彙匱乏,情感蒼白,當然無從下筆。所以,提高作文沒有捷徑,就這幾點:觀察生活、愛上閱讀,堅持摘抄,學會仿寫。

3

方法是補品

我們看到許多孩子既聽話又用功,卻仍然考不好,又是為什麼?其實,每個孩子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他們的差距除了興趣多少和用功程度,還有方法。例如不會聽講,不懂記憶規律,不會預習複習,不會查漏補缺,不會抓大放小。

✎ 補救五步:

1 、學會聽講。上課聽講,保持注意力也是一種方法!課堂聽講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知識的吸收程度,不但人在教室,還要做到心在教室。遇到同學發言,要迅速同步,判斷對錯。

2 、懂得記憶規律。學過的知識要及時鞏固,最好的時間窗口是下課後、睡覺前和第七天,經過三次鞏固,學過的知識就很難遺忘了。當然,每個孩子的記憶方法各有不同,自己摸索吧!

3 、認真做好筆記。不但要心記,還要筆記記錄要劃重點難點,疑問要及時解決。

4 、每週一次查漏補缺。知識一旦有缺漏,會影響下一課時的理解。可以利用週末時間,對知識上的漏洞進行及時補救。

5 、做好周密的備考計劃。會學習,還要會考試。將語文的幾大板塊分配在不同時間段,各個擊破、逐一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