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雲臺山日記

暑期的一天,氣溫熱度極其恐怖,但仍按預定行程奔赴雲臺山。

雲臺山位於河南省修武縣,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景區面積240平方公里,含紅石峽、潭瀑峽、子房湖、茱萸峰、玻璃棧道等主要景點。

買票,驗票進入景區,首站到達雲臺山景區最具觀賞性的代表景點---紅石峽。紅石峽長約2000米,深68米,最寬處30多米,最窄處僅有幾米,由於峽谷幽深狹窄,所以形成一種冬暖夏涼的小氣候

雲臺山日記

景區介紹

雲臺山在遠古時代是一片汪洋,隨著地球的變動逐漸抬高形成平原,在十幾億年前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下,山區劇烈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形成又深又陡的峽谷。其後,地表、地下水沿裂隙對岩石進行溶蝕,再加上其它風化力的影響,就造成如今的山石形態。

烈日下向峽谷挺進!儘管有樹蔭庇護,但身上早已大汗淋漓。

紅石峽由紅巖絕壁構成,屬於中國北方少有的丹霞地貌,崖壁通體是赤紅色,由於岩石中鐵製礦物的氧化,經年累月,巖壁被染成了紅色。

雲臺山日記

丹崖斷牆,最低處不足兩米。

雲臺山日記

丹巖斷牆

走過丹巖斷牆,進入一條長30米的洞穴---黑龍洞,洞內涼爽怡人,色彩斑斕,手放在岩石上頓感暑熱全消。

順著棧道深入紅色岩石陡立的峽谷,兩側山崖好像觸手可及,棧道最窄處僅容一人通過。

繼續在如畫的峽谷中穿行,漸聞沉悶有力的濤聲,路轉忽見瀑布在山崖間傾瀉而下。

順著崖廊緩緩前行,峰迴路轉,步移景換,雄奇偉岸又不失小橋流水的清幽,紅綠掩映,明暗相間,好一片山水畫廊美景

遠遠望見岩石自然形成的小橋---仙人橋,紅的山石,綠的潭水,白的瀑布,遊人在石橋上悠然而過。

雲臺山日記

為了安全,景區在仙人橋旁搭了一座漂亮的浮橋,既增加了遊人的通過量,也確保了老人和孩子們的安全。

地球運動造成兩山相聚相依,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走在橋上,感覺人在畫中游

峽谷盡頭高50米的白龍瀑布,飛流直下,濤聲震天,暢快淋漓!

雲臺山日記

子房湖一碧清波,如鑲嵌在青山間的翠玉。因漢代張良幫助劉邦成就霸業之後,解甲歸隱,在這裡躬耕,獨享天年,因張良字子房得名。

潭瀑峽長2000米,峭壁聳翠,爭奇鬥豔,小溪河床由層層高低不一、色彩斑斕、寬窄不同、曲折有致、形態各異的自然山石臺階所組成,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飛瀑、碧潭、清泉、奇石景觀。

雲臺山日記

茱萸峰

前往茱萸峰要經過疊彩洞,是當地人民上世紀60年代歷經十年的傑作,有大小14個穿山隧道組成,山洞裡幾乎全是180度大轉彎。

玻璃棧道位於茱萸峰鳳凰嶺景點,在海拔1080米的山腰依崖而建,總長400米,寬約1.6米。站在千米高的玻璃棧道上,整個人彷彿懸空而立,不僅山間美景一覽無餘,還有一種緊張刺激的快感。玻璃棧道上下凌空,視野開闊,向上可仰望茱萸峰、重陽閣,俯瞰可望萬善寺、小寨溝,雲臺風光盡在眼前。

雲臺山日記

玻璃棧道

萬善寺周圍青山環抱,風景秀麗,寺院始建於明朝,寺名屬御賜,有萬法歸宗之意。

經過一條長長的林蔭石階道路,莊嚴神聖之感漸濃雲臺觀音。

雲臺山日記

寺廟不大,環顧一週,一目瞭然。

作為5A級旅遊景區,雲臺山的軟文化做得很完善,司機、服務人員的耐心,衛生清潔的環境,指示牌的明確,區間車的便利,都非常到位,值得我們山西省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