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中國一項比肩“長城”的巨大工程,傷亡軍民15萬,僅存在四個月!

​ 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偉大的工程,比如長城,比如都江堰,在技術條件很差的古代,完全靠人們肩挑手抬,建造如此宏偉的工程,想想都會讓人敬佩不已:我們的祖先太有智慧,太有創造力,也太能吃苦耐勞了!實際上還有一個超級水利工程,它建造的難度,所花費的人力物力堪比前面的兩大工程,這一工程的名字就是浮山堰。

中國一項比肩“長城”的巨大工程,傷亡軍民15萬,僅存在四個月!

浮山堰遺蹟

既然這項工程這麼大,為什麼名氣沒有前面的兩項工程大呢?一方面這個工程完成不久就毀掉了,另一方面這個工程目的不純,它雖是水利工程,其建造目的卻是為了淹沒敵國的土地和人民。而結果勞民傷財不說,還淹沒了自己國家的百姓。所以這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工程。相比長城的單純出於保家衛國,和都江堰出於真正的水利目的,這項工程既沒有保家衛國,有沒有水利功能,害人害己,所以在歷史的長河中湮沒無聞。

浮山堰是建在淮河上的攔河大壩,位於蘇皖交界處的淮河河段浮山峽內,它建成後高達四十米,長約九里,築壩所用土方二百萬立方米。可蓄水一百億立方米。如此浩大的工程,動用軍民二十萬之多,其工程規模在當時是絕對全球第一。

中國一項比肩“長城”的巨大工程,傷亡軍民15萬,僅存在四個月!

浮山堰遺蹟

修建這樣的工程並不是出於水利的目的,而是軍事目的。而且它不是防禦工程,而是一種進攻的武器。當時正處於動亂時期,南北地區戰亂不斷,雙方在軍事上相持不下,梁武帝為了佔領壽陽,於是就想出了這麼個主意:在淮河上修建大壩,攔住河水,然後讓蓄積的河水淹掉壽陽,這樣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逼迫北魏棄城。

中國一項比肩“長城”的巨大工程,傷亡軍民15萬,僅存在四個月!

梁武帝原型

史料記載:為了建造這一工程,梁朝大量徵調民夫,徐、楊二州,四個農戶就要徵調一人,共計徵調軍民二十萬。大壩最後合攏的時候,水流湍急,填土根本起不了作用,民夫們就砍伐樹木做成木籠,填堵缺口,同時還運來大量的石頭填堵。為此把方圓幾百裡內的樹木砍伐淨盡,連石頭也都用光。而且第一年建成大壩之後,汛期一到很快就被沖毀,梁武帝於是又徵調民夫再修。並且重修的時候還請來術士,術士給出的主意是水裡有蛟龍,才拱壞了大壩,要用鐵器才能鎮住它,於是朝廷又調集生鐵築壩,居然用掉幾千萬斤生鐵。

中國一項比肩“長城”的巨大工程,傷亡軍民15萬,僅存在四個月!

浮山堰

夏季修壩的時候,因為天氣酷熱,瘟疫盛行,很多民夫患病死去。瘟疫剛過,隆冬突然降臨,又有很多民夫被凍死。整個工程下來,死傷軍民高達十多萬,比一場大型戰爭死亡人數還多。

大壩修成之後,上游一片澤國,壽陽城果然被淹,城中百姓被迫離城上山。梁武帝的目的確實達到了。

但是等到了秋季,河水再次上漲,堤壩被沖毀((據記載:當時地動山搖,坍塌造成的響動方圓三百里範圍內都可以聽到)),下游的梁朝百姓遭遇巨大水患,這真是作繭自縛。

浮山堰勞民傷財,害人害己,它是一項愚蠢的工程,但是卻表現出人民的偉大智慧和能力!浮山堰建於514年,515年建成,剛剛建成就被沖塌,沖塌後再次修繕,修繕後只存在了四個月,大壩再次崩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