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姜昆在相聲界是功底較深的大師嗎?

國生209979472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我想就是姜昆同志最忠誠的粉絲,也不會認為他是相聲功底深的大師。如果您說姜昆是相聲界的大師,我也不想抬槓。畢竟國家也沒有一個行業大師的評定標準。您認為姜昆是大師沒問題,我認為郭德綱是大師同樣沒問題,電視綜藝上主持人稱侯耀華還是相聲大師呢!他也沒犯法不是?


但是您就是不能說姜昆是相聲功底較深的大師。因為相聲四門功課:說學逗唱,他一樣都不行!說,貫口不會。學,柳活不行。逗,只會尖聲喊。唱,太平歌詞,小曲,小調,全不會。如果姜昆同志的相聲功底這樣,您還認為他是相聲功底深的大師,那麼我覺得您一定是說的反話,其實您在諷刺他。



另外姜昆的粉絲們提到一個觀點就是,解放後以侯寶林大師為首的相聲改革小組,摒棄了之前舊相聲的糟粕,所以一些傳統相聲的活,沒人教他,這不是姜昆的錯。

但是我想說的是,侯寶林大師們摒棄舊相聲的糟粕是不假,但是絕對沒摒棄相聲說學逗唱的基本功。姜昆不會貫口,不會柳活,但是不代表別人不會,比如和他年齡相仿的馬志明,侯耀文,師勝傑為什麼都會?你可以說他們三個是相聲世家,有家學淵源。但是同為馬季弟子,是姜昆師弟的王謙詳為什麼會?是馬季老先生厚此薄彼嗎?



其實,不會這些也不要緊,姜昆同志畢竟在改革開放初期到新千年這段時間,給中國老百姓帶來過很多歡樂。但是您千萬別打壓會這些的相聲藝人。儘管這些會相聲功底的藝人讓姜昆同志出醜了,儘管他們的相聲確實有三俗內容,但是身為曲藝家協會的主席,您應該引導他們走到正確的路上來,這是您的義務也是責任,您說對嗎?


靖逸軒主


答案就兩個字:不是。

而且姜昆還屬於功底特別淺的演員,用演員的定義來考量他的話,他屬於那種戲路特別窄的演員。姜昆有兩段相聲被人視為藝術高峰《如此照相》和《虎口遐想》,我們來嘗試分析下。

《如此照相》於1979年創作,當時四人幫剛剛垮臺,整個社會都很茫然,尤其是那些耽誤十年青春的年輕人。《如此照相》很好的藉助了小青年和長者的對話,對四人幫形式主義進行了批判。

姜昆扮演的小青工和李文華扮演的老工人,很貼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歷史需求。這時姜昆29歲,很符合角色定位。

《虎口遐想》創作於1987年,當時社會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經濟的增長、思想的開放讓人們開始渴望幸福。

姜昆扮演一個大齡青年失足跌入虎山,即使在虎口,他還是想著女孩是不是對自己有意思,想著搞對象。這時姜昆37歲,也很符合角色定位和社會背景。

李文華和唐傑忠都比姜昆歲數大,他們站在姜昆邊上扮演長者可以彌補姜昆扮演的角色缺陷,因為姜昆都是扮演那種咋咋呼呼的小青年。

但是等姜昆換了戴志誠做搭檔的時候,原先的角色定位失去了偏差,戴志誠整整比姜昆小十歲,他無法再按照姜昆的角色定位去配合,於是姜昆再也不可能出《如此照相》《虎口遐想》這樣的作品。

假如姜昆具備相聲功底,那麼他完全可以換個身份去扮演長者,繼續原先的套路表演,但很可惜他不具備這個能力,於是我們只能尷尬的看著姜昆裝嫩而戴志誠扮老。


逗婦乳不是豆腐乳


一個自稱為大師、自認為大師,大言不慚地說自己再也無法超越自己的巔峰,其巔峰是什麼呢?只不過就是1987年春晚的《虎口遐想》。

在當年,那個小品還沒大行其道,趙本山還沒統治春晚的時期,姜的這段相聲還能博人一笑。如果放在幾年之後,放到現在,就這個水準的相聲,恐怕根本就沒資格進春晚。

就憑這一段相聲,就憑這次春晚,姜昆一路坦途,當上中國曲藝協會主席,變成了所謂主流相聲界扛把子的人物。

作為曲協主席,姜昆沒有把精力放在發揚光大相聲和其它曲藝形式上,而是自知本人水平不行,心裡沒底,就開始對如日中天、非主流的相聲老大郭德綱橫挑鼻子豎挑眼,怎麼看都不順眼,急欲置之死地而後快。

姜昆深知自己的功底,也明白在民眾那邊他根本無法與趙本山與郭德綱爭高低,於是,就祭起了反三俗的大旗。凡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必是俗不可耐的;只有他自己那愣捅人胳肢窩還笑不出來的,才是雅俗共賞的藝術精品。

遺憾的是,群眾心裡都有桿秤,任憑姜昆如何以勢壓人、仗勢欺人,老百姓卻始終不買帳,反而力挺郭德綱,懷念趙本山。

這就有點尷尬了。



姜昆的相聲功底在相聲界算是一般的,主要他的相聲創作題材比較貼近當時的時代背景,在很大程度上能引起共鳴,70、80年代算是他的鼎盛時期,自從85年 擔任各種職位後出來的經典作品就很少了。記得在一次電視節目上 姜昆回應外界對他所謂姜郞才盡的質疑時,也曾表示 可能是生活舒適了,沒有以前的那種創作熱情了。

相比郭德綱,首先他們倆在年齡上就相差 20多歲了,拋開時代背景來比相聲的好壞 有失公允,郭德綱有一點我最佩服的就是他能堅持走大眾路線,走近群眾,在運營整個班子的同時還時常有相聲作品出來,太難得了。有時針對說他相聲低俗的言論 與所謂的官派相聲作比較,讓我想起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就像很多人說淘寶有假貨,京東無假貨一樣,在現實生活中本來存在的事實,能客觀的在平臺或作品中很有節制地暴露出來,就不能以此為噴點全盤否認了,這裡有一個悖論,越是這種被不尊重事實的言論否認的平臺或是作品,越是出其不意地有了相對更大的市場體量。

就像當年 姜昆 質疑郭德綱一樣: “現在郭德綱在網上鬧那麼多事情,在道德在倫理上,出現這麼多問題,我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他?”

難道就像木桶理論講的,劣勢部分決定了行業的整體水平?與時代的劣勢部分一起共同成長決定了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浮世九天


姜昆的相聲代表主流,他的相聲有好多經典!比如虎口遐想,整個相聲界,有誰的相聲語言的邏輯思維,節奏,故事的流暢性能超出其右?我覺得比馬季,侯寶林等大師的段子精彩,過了多少年了,現在聽起來都很有感覺!


劉鄉長2


如果以一百分為單位來打分的話,我給姜昆同志打61分,因為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的限制,可以說是:沒有功勞有苦勞;我給郭德綱打99分,對比姜昆的作品,郭德綱說的是相聲,姜昆說的只能算是“笑話”。


中流擊水53


那就得看是哪方面的功底了。如果說是相聲方面專業的功底,說實話,聽了他幾十年的相聲,從當初全國評選十大笑星時相聲的輝煌,到後面諸多相聲演員紛紛跳槽演小品,幹偏門時相聲的落寞,至少我沒見他在相聲這個專業上體現出多深厚的功底來。但如果說是迎合上意,阿諛奉承,見風使舵這方面的功底,姜昆姜大師還是蠻深厚的。這點,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


濁世頑石


姜昆是個誤入相聲界的政客,其人在政活圈混得風生水起,在這方面的能力明顯強師勝祖。就相聲功底而言,僅次於同時代的候躍文、石富寬、師勝傑、李金斗、馮鞏、牛群、笑林、趙言、劉偉……等幾百個人。


潤佳


大師他算不上,少馬爺勉強沾點邊。就算現在最火的德雲社與郭德綱離這兩個字也差的遠。大師必須是對這個行業有突出貢獻,並且有傳承的,才能叫大師。侯寶林與馬三立可以算大師。沒有他們,相聲演員現在可能叫歡喜蟲。姜昆對相聲的貢獻就是拍了一百年的笑聲的相聲紀錄片,與把老先生的段子上網。其它的提攜了不少新人去春晚成了名。他有一定的貢獻。但真正對相聲傳承有幫助的,是德雲社。不管老郭的人品與德行如何,但對相聲傳承他是有功的。他真真實實把原汁原味的相聲傳承了下去,相聲現在的紅火與他的努力分不開。但他目前的困境就是沒有好的繼承人,一旦德雲社沒有他,不管是徒弟還是兒子。真正能挑大樑的角沒有。別看現在德雲社的徒弟與兒子的專場賣的好像很火,一旦老郭不在,天知道會是什麼情況。


D之守護


姜昆在相聲界也算是位老同志了,可是就相聲的功底來看,這與他的資歷相差甚遠,相聲最基本的說學逗唱,他幾乎不過關,就連報菜名他都說不下來。之所以他能還在相聲界混下去,他也沾了馬季老師的光,畢竟他是馬老的學生啊!尤其這幾年他不斷的打壓郭德綱的相聲,遭到全國人民的指責和痛罵!姜不要執迷不悟一意孤行了,不然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