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姜昆在相声界是功底较深的大师吗?

国生209979472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我想就是姜昆同志最忠诚的粉丝,也不会认为他是相声功底深的大师。如果您说姜昆是相声界的大师,我也不想抬杠。毕竟国家也没有一个行业大师的评定标准。您认为姜昆是大师没问题,我认为郭德纲是大师同样没问题,电视综艺上主持人称侯耀华还是相声大师呢!他也没犯法不是?


但是您就是不能说姜昆是相声功底较深的大师。因为相声四门功课:说学逗唱,他一样都不行!说,贯口不会。学,柳活不行。逗,只会尖声喊。唱,太平歌词,小曲,小调,全不会。如果姜昆同志的相声功底这样,您还认为他是相声功底深的大师,那么我觉得您一定是说的反话,其实您在讽刺他。



另外姜昆的粉丝们提到一个观点就是,解放后以侯宝林大师为首的相声改革小组,摒弃了之前旧相声的糟粕,所以一些传统相声的活,没人教他,这不是姜昆的错。

但是我想说的是,侯宝林大师们摒弃旧相声的糟粕是不假,但是绝对没摒弃相声说学逗唱的基本功。姜昆不会贯口,不会柳活,但是不代表别人不会,比如和他年龄相仿的马志明,侯耀文,师胜杰为什么都会?你可以说他们三个是相声世家,有家学渊源。但是同为马季弟子,是姜昆师弟的王谦详为什么会?是马季老先生厚此薄彼吗?



其实,不会这些也不要紧,姜昆同志毕竟在改革开放初期到新千年这段时间,给中国老百姓带来过很多欢乐。但是您千万别打压会这些的相声艺人。尽管这些会相声功底的艺人让姜昆同志出丑了,尽管他们的相声确实有三俗内容,但是身为曲艺家协会的主席,您应该引导他们走到正确的路上来,这是您的义务也是责任,您说对吗?


靖逸轩主


答案就两个字:不是。

而且姜昆还属于功底特别浅的演员,用演员的定义来考量他的话,他属于那种戏路特别窄的演员。姜昆有两段相声被人视为艺术高峰《如此照相》和《虎口遐想》,我们来尝试分析下。

《如此照相》于1979年创作,当时四人帮刚刚垮台,整个社会都很茫然,尤其是那些耽误十年青春的年轻人。《如此照相》很好的借助了小青年和长者的对话,对四人帮形式主义进行了批判。

姜昆扮演的小青工和李文华扮演的老工人,很贴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需求。这时姜昆29岁,很符合角色定位。

《虎口遐想》创作于1987年,当时社会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的增长、思想的开放让人们开始渴望幸福。

姜昆扮演一个大龄青年失足跌入虎山,即使在虎口,他还是想着女孩是不是对自己有意思,想着搞对象。这时姜昆37岁,也很符合角色定位和社会背景。

李文华和唐杰忠都比姜昆岁数大,他们站在姜昆边上扮演长者可以弥补姜昆扮演的角色缺陷,因为姜昆都是扮演那种咋咋呼呼的小青年。

但是等姜昆换了戴志诚做搭档的时候,原先的角色定位失去了偏差,戴志诚整整比姜昆小十岁,他无法再按照姜昆的角色定位去配合,于是姜昆再也不可能出《如此照相》《虎口遐想》这样的作品。

假如姜昆具备相声功底,那么他完全可以换个身份去扮演长者,继续原先的套路表演,但很可惜他不具备这个能力,于是我们只能尴尬的看着姜昆装嫩而戴志诚扮老。


逗妇乳不是豆腐乳


一个自称为大师、自认为大师,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再也无法超越自己的巅峰,其巅峰是什么呢?只不过就是1987年春晚的《虎口遐想》。

在当年,那个小品还没大行其道,赵本山还没统治春晚的时期,姜的这段相声还能博人一笑。如果放在几年之后,放到现在,就这个水准的相声,恐怕根本就没资格进春晚。

就凭这一段相声,就凭这次春晚,姜昆一路坦途,当上中国曲艺协会主席,变成了所谓主流相声界扛把子的人物。

作为曲协主席,姜昆没有把精力放在发扬光大相声和其它曲艺形式上,而是自知本人水平不行,心里没底,就开始对如日中天、非主流的相声老大郭德纲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看都不顺眼,急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姜昆深知自己的功底,也明白在民众那边他根本无法与赵本山与郭德纲争高低,于是,就祭起了反三俗的大旗。凡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必是俗不可耐的;只有他自己那愣捅人胳肢窝还笑不出来的,才是雅俗共赏的艺术精品。

遗憾的是,群众心里都有杆秤,任凭姜昆如何以势压人、仗势欺人,老百姓却始终不买帐,反而力挺郭德纲,怀念赵本山。

这就有点尴尬了。



姜昆的相声功底在相声界算是一般的,主要他的相声创作题材比较贴近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很大程度上能引起共鸣,70、80年代算是他的鼎盛时期,自从85年 担任各种职位后出来的经典作品就很少了。记得在一次电视节目上 姜昆回应外界对他所谓姜郞才尽的质疑时,也曾表示 可能是生活舒适了,没有以前的那种创作热情了。

相比郭德纲,首先他们俩在年龄上就相差 20多岁了,抛开时代背景来比相声的好坏 有失公允,郭德纲有一点我最佩服的就是他能坚持走大众路线,走近群众,在运营整个班子的同时还时常有相声作品出来,太难得了。有时针对说他相声低俗的言论 与所谓的官派相声作比较,让我想起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像很多人说淘宝有假货,京东无假货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存在的事实,能客观的在平台或作品中很有节制地暴露出来,就不能以此为喷点全盘否认了,这里有一个悖论,越是这种被不尊重事实的言论否认的平台或是作品,越是出其不意地有了相对更大的市场体量。

就像当年 姜昆 质疑郭德纲一样: “现在郭德纲在网上闹那么多事情,在道德在伦理上,出现这么多问题,我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

难道就像木桶理论讲的,劣势部分决定了行业的整体水平?与时代的劣势部分一起共同成长决定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浮世九天


姜昆的相声代表主流,他的相声有好多经典!比如虎口遐想,整个相声界,有谁的相声语言的逻辑思维,节奏,故事的流畅性能超出其右?我觉得比马季,侯宝林等大师的段子精彩,过了多少年了,现在听起来都很有感觉!


刘乡长2


如果以一百分为单位来打分的话,我给姜昆同志打61分,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限制,可以说是:没有功劳有苦劳;我给郭德纲打99分,对比姜昆的作品,郭德纲说的是相声,姜昆说的只能算是“笑话”。


中流击水53


那就得看是哪方面的功底了。如果说是相声方面专业的功底,说实话,听了他几十年的相声,从当初全国评选十大笑星时相声的辉煌,到后面诸多相声演员纷纷跳槽演小品,干偏门时相声的落寞,至少我没见他在相声这个专业上体现出多深厚的功底来。但如果说是迎合上意,阿谀奉承,见风使舵这方面的功底,姜昆姜大师还是蛮深厚的。这点,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


浊世顽石


姜昆是个误入相声界的政客,其人在政活圈混得风生水起,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强师胜祖。就相声功底而言,仅次于同时代的候跃文、石富宽、师胜杰、李金斗、冯巩、牛群、笑林、赵言、刘伟……等几百个人。


润佳


大师他算不上,少马爷勉强沾点边。就算现在最火的德云社与郭德纲离这两个字也差的远。大师必须是对这个行业有突出贡献,并且有传承的,才能叫大师。侯宝林与马三立可以算大师。没有他们,相声演员现在可能叫欢喜虫。姜昆对相声的贡献就是拍了一百年的笑声的相声纪录片,与把老先生的段子上网。其它的提携了不少新人去春晚成了名。他有一定的贡献。但真正对相声传承有帮助的,是德云社。不管老郭的人品与德行如何,但对相声传承他是有功的。他真真实实把原汁原味的相声传承了下去,相声现在的红火与他的努力分不开。但他目前的困境就是没有好的继承人,一旦德云社没有他,不管是徒弟还是儿子。真正能挑大梁的角没有。别看现在德云社的徒弟与儿子的专场卖的好像很火,一旦老郭不在,天知道会是什么情况。


D之守护


姜昆在相声界也算是位老同志了,可是就相声的功底来看,这与他的资历相差甚远,相声最基本的说学逗唱,他几乎不过关,就连报菜名他都说不下来。之所以他能还在相声界混下去,他也沾了马季老师的光,毕竟他是马老的学生啊!尤其这几年他不断的打压郭德纲的相声,遭到全国人民的指责和痛骂!姜不要执迷不悟一意孤行了,不然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