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最后的棒棒》没有“剧情”,只有最真实的现实和故事

如果要推荐中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定占据首位,有人文的关怀,一种质朴的珍惜态度贯穿其间,尊重劳动,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而《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看的人不多,我也是无意中发现的,虽然知道这篇文章关注度不会高,不过对《最后的棒棒》导演这种关注底层人民的人,总是充满敬意,所以还是写一写它

《最后的棒棒》没有“剧情”,只有最真实的现实和故事

作为《最后的棒棒》的导演何苦,从团长转业回乡后去当“棒棒”,拍摄这部纪录片,他也确实是真正的融入到了棒棒这个群体,脏活累活并没有少干,和棒棒同吃同住(300月租的房间是其中最奢侈的,最便宜不过60元),导演并不是单纯的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叙述的,亲身体验会更加深刻,这种深刻不是那些走马观花的人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深刻,而这种平凡的讲述才能反映真实的事情

《最后的棒棒》没有“剧情”,只有最真实的现实和故事

其实底层人民生活的一味煽情的纪录片还是不少的,似乎很多导演只是抱着哀其不幸,怨其体制,甚至隐隐带有一些凌驾旁观的心态去演绎那些所谓底层人的生活,而这部中国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没有任何煽情和矫揉造作的“剧情”,朴实无华,但又充满活力,真实,丰满,写实,有笑有泪,导演的台词没太多描述性内容,大多是在陈述事实

《最后的棒棒》没有“剧情”,只有最真实的现实和故事

《最后的棒棒》居住在这里的小商小贩和手艺人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过日子,自力巷的名称也由此而来。距离自力巷直线距离不到300米的地方,是重庆著名的解放碑商圈

《最后的棒棒》没有“剧情”,只有最真实的现实和故事

《最后的棒棒》人物很多,篇幅有限,所以只说带何苦入行的师父老黄,老黄也是片中留下影像故事最多的一位,作为一位坚守岗位20多年的资深“棒棒儿”,我以为他是老无所依,没有家人,只能在自力巷生存,但是不是,过年的时候其他人都在买年货,而老黄回到女儿家享受久违的天伦之乐


《最后的棒棒》没有“剧情”,只有最真实的现实和故事

纪录片里老黄一直为两件事奔忙,女儿的房贷和他自己的房产证产权,正月十五过后,老黄女儿宽敞明亮的家里空空荡荡,全家人都散了,女婿去了西藏的日喀则修铁路,亲家母在川西的工地做饭,女儿在永川城里的电子厂上班,与工友在厂区的附近合租了宿舍,外孙子被送到了江津农村的外婆家里,宽敞的房子没人居住,但是全家人的努力,都是为了这套房子

《最后的棒棒》没有“剧情”,只有最真实的现实和故事

而老黄自己也是有房子的,但是一个房屋产权证断断续续办了20年,每次总是找着这个领导,另一个又不在,需要的关键证明总是会少其中一个,来来回回折腾了很久,这一次如此顺利办下来,我在想会不会跟这部片子的拍摄有很大的的直接关系

《最后的棒棒》没有“剧情”,只有最真实的现实和故事

看过《最后的棒棒》的评价,印象很深刻: 人生的艰难和辛苦并不是这个影片要带给我们的东西,站在导演的角度你会看到很多,站在自己的角度同样你会看到很多,这些影片能改变一个人看待问题的眼光和心境,帮助我们理解那些和我们不太一样的人,提醒我们不对别人的行为做绝对的价值判断,让我们成为更宽厚和谦卑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