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物聯網的三大核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產品和設備以物聯網的名義推出。但是物聯網的具體定義是什麼呢?我相信對許多讀者來說一定是模稜兩可的。

  物聯網( IOT )的寬泛定義,光字面上看就是一切都可以連接到網絡上,但光靠互聯網是不夠的,試想如果這些裝智慧可以超過人類的智慧,可以做溝通和交流來方便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物聯網誕生的主要根源,就像我們經常看科技電影一樣,室內空調可以根據當前的溫度自動開啟,讓我們一回家就可以享受到暖氣,而並非靠著人為的遙控及遠程設定。又或著像我們去醫院做檢查後,機器自動把檢查結果上傳進數據庫,並進行相關病徵及數據的實時比對,來傳遞檢核的結果,而非每次都只是精美的數據及是否超過警戒值。

  概念看似簡單,但其實中間包含了幾個重要元素:

  第一個當然是設備的智能化,比如像智能電視裡,僅管表面上還是電視的設備,但他本身可以多任務處理的範疇,已經不在是收看電視這樣基本的功能了,還包括了搜索節目、訂閱、收藏等,這樣的設備本身已經是一臺具有電視功能的小型計算機,中間當然也是拜智能所賜,而智能的關鍵是中間的芯片,當然,每臺設備所需的智能條件都會有所不同,比如佩戴設備,重心就會在低功耗、輕薄短小、高精度上,這當然也將與產品的使用和方向密切相關。

  第二個要素是所謂的在線能力和通信技術,智能化的一個主要要素是使設備具有連接能力,在當前的趨勢下,通過各種設備聯網的機會,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只有部分產品表面上仍然熟悉設備,但實際上具備在線能力,所提供的服務將會大大提高,就像LG推出的智能冰箱一樣,可以通過掃描條碼和聯網,來記錄冰箱中所擁有的東西。

  但有些設備為了追求輕量級、嵌入式,越小的設備做得越輕巧,而且如果需要連接到互聯網的計算資源太過龐大,那麼就會放棄實際上具有連接到互聯網的能力,而是採用重量較輕的通信協議(如藍牙、低功耗藍牙、GPS、NFC或RFID ),與所謂的網關設備( gateway )相互連接,並通過網關設備連接到外界。這種網關設備具有一對多的能力,提供管理這些對象的能力以及與這些小對象的外部世界通信的能力。

  而物聯網的一些對象,由於沒有所謂的顯示界面,當然不會有交互的輸入控制方式,所以如訪問信息、控制..等等,除了電腦,手持設備也將是一個重要的方式,比如我局長就是通過平板電腦和掃描槍做連接技術,通過平板電腦上的應用程序做交互和處理等。,但這並不是設備需要聯機的最重要因素。

  所以,第三個要素是在雲服務的設備上,聯網的主要目的是向雲中發送數據,和服務做掛鉤,但是計算和服務,總是在雲中做執行,所以雲服務在物聯網上的狀態,總是居高臨下的。

  由於我們並不打算只透過網絡和設備收集數據,所以從傳感器或掃描槍收集的數據是透過服務而變成資料,但我們並不滿足於此。如何通過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等方法將信息轉化為知識和智慧,是對象智能、網絡化、服務化的重點。就像智能冰箱只是記錄庫存是不夠的,如果能實時提醒低庫存,甚至自動去電子商務網站下單,這樣方便我想是我們最期待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