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七夕節VS情人節:七夕節不是“中國情人節”

七夕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長河所積澱的產物,承載著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內涵。以乞巧為主要內容的節日習俗已不能滿足當今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精神需求,七夕節日益走向式微。

近年來,民俗學家、商家和媒體通過各種努力,想把它包裝成中國的情人節,但與盛行於西方情人節相比,其內容、形式和人氣都大為遜色。西方情人節的強勢輸出,對中國七夕禮俗文化造成極大的衝擊。

七夕節VS情人節:七夕節不是“中國情人節”

一、七夕節源於延續農耕文明,情人節源於基督教

受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和自然經濟的影響,中國傳統節日不可避免地帶有農業色彩。而西方國家的節日在起源時期大多都帶有宗教色彩並在以後的發展中不斷得以強化,這使得西方民族傳統節日在變遷、傳承和發展中保留了濃厚的宗教色彩。

七夕節起源於中國四大愛情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傳說。父母早逝後,牛郎常受兄嫂虐待。兄嫂和牛郎分家時,牛郎只分得一頭老牛。織女是天上一位聰明美麗的仙女。趁織女和眾仙女在銀河洗澡之際,在老牛的示意下,牛郎將織女的天衣偷走。織女不得重返天宮,遂與牛郎結為夫妻,生有一兒一女,過著自耕自織幸福美滿的生活。老牛臨終前,叮囑牛郎把它的皮剝下,以備急用。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並將其埋在井裡。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得知牛郎和織女成親的事後,勃然大怒,派天兵將織女抓回天宮。牛郎急忙披上牛皮,挑上一雙兒女來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織女,王母娘娘卻忽然從頭上拔下金簪,在空中一劃,牛郎織女之間頓時出現了一條波浪滾滾的天河。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地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被他們的真情打動,准許他們在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相會。於是,每逢這一天,便有無數的喜鵲在天河兩岸搭起鵲橋,牛郎與織女得以相會。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地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從七夕的產生及節日習俗來看,其文化內涵是對傳統的男耕女織生產模式的神化和讚頌以及勞動人民對男女堅貞愛情的祈祝和嚮往,特別是通過乞巧這種含蓄的表達方式充分體現了一種特定意義上的精神寄託。

關於情人節的起源有不同的版本。版本一,情人節起源於公元前3世紀的羅馬帝國,是為了紀念一位名叫瓦倫丁的修士;版本二,情人節是為了紀念羅馬帝國時期一位名叫瓦倫丁的基督教殉難者;版本三,情人節起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是為了紀念掌管女子婚姻的牧神盧玻庫斯;版本四,情人節是表示對羅馬眾神的皇后Juno的尊敬而設的節日。

接下來的2月15日盧帕撒拉節,是表示對Juno統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版本五,現代意義上的情人節源於15世紀早期。法國年輕的奧爾良大公在阿根科特戰役中被英軍俘虜,被關在倫敦塔中很多年。他寫給妻子很多首情詩中的大約60首保存至今。用鮮花做情人節的信物,在大約兩百年後出現。法國亨利四世的一個女兒在情人節舉行盛大的晚會。所有女士從選中她做情人的男士那裡獲得一束鮮花。此類有關情人節起源的說法還有很多,大多與宗教有關。

二、七夕傳統節日具有極強的世俗性和泛神性,而情人節具有極強的一元神論宗教文化特徵

民俗學家鍾敬文先生談到節日時說:“民間節日是我們歷代祖先在長期的社會活動中,適應社會的、生產的各種需求和欲求而創造出來、修增和傳承下來的。”

中國早期的社會結構是建立在以自然崇拜與人文精神相結合的習慣勢力的基礎之上,其基本的哲學理念與理想的希望是主張神靈與人二者之間的相互協調與平衡,即天人合一。中國人心目中的神靈是“為我所用”的神靈。中國傳統的神靈大多是人們進行世俗利益訴求時的自然崇拜神靈,而不是一種求得心靈淨化、精神昇華、靈魂歸宿。由於人本主義的早熟,在中國本土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以人類的終極關懷為訴求的宗教信仰,而只有尚處於低層次發育的民間鬼神崇拜。七夕傳統節日的非宗教性文化特徵在節日的乞巧祭祀活動中得以充分展現。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乞巧。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等。

在紹興農村,許多少女在七夕夜獨自偷偷躲在生長茂盛的南瓜棚下,傳說如果在夜深人靜時,聽到牛郎織女之間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愛情。在廣西西部,傳說農曆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

在廣州,姑娘們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制而成的各種奇巧的小工藝品,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農曆初六晚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安排就緒後,便焚香點燭,對星跪拜,稱為“迎仙”。

在福建,七夕節時讓織女品嚐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女人們不僅乞巧,而且乞子、乞壽、乞美或乞愛情。這種不是力圖約束自身行為、淨化自己心靈,而是通過食物賄賂神的行為,與基督教教義相悖。

中國民間很多類似的節俗約定成俗,從來沒有人質疑其合理性。基督教認為,上帝是世間一切事物的創造者,他不允許人們崇拜其他的神靈和偶像。人類的現世生命僅僅是一個過程,其福禍、壽夭、貧富都是上帝賜予的,而非後天求得的。每個人的行為只對上帝負責,人們通過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求得上帝的寬恕或青睞而在死後升入天堂。在上帝面前,無論親疏尊卑貧富都是平等的。源於基督教的節日慶典活動大多都是圍繞著基督耶穌來進行的。情人節也不例外。延續古老的意大利、法國和英國的習俗,人們在每年的2月14日向自己的朋友傳遞愛的信息。鮮花、心型糖果、用花邊和摺穗掩蓋了送物人名字的信物等,不僅代表著一份份真摯的愛,更是對敢於反對暴政的瓦倫丁修士的深切緬懷。

三、七夕節注重血緣性、群體性和物質性的歡娛訴求;情人節注重精神的昇華、個體人格的張揚和個體人之間情感的訴求

傳統的中國七夕節與舶來的西方情人節各自所蘊含的人文關懷有很大差異。從起源上來講,西方情人節源於被迫害致死的基督教徒瓦倫丁給典獄長女兒的一封充滿愛意的信,它表達的是公民自己的美好愛情,體現的是自我愉悅、以人為本。情人節完全符合西方人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價值觀念,注重公民個體發展和滿足個人需要的人文理念。因此,它就是普通公民自己的節日,就是公民個人為追求美好愛情而盡情表達愛意的時刻,受到廣大青年人的青睞也就不足為怪了。

而中國的七夕節源於一個廣為流傳的神話傳說,講述的是普通人與仙女之間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既然是仙女的故事,當然對人間凡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人們在把牛郎織女當作神來崇拜、為他們祈禱和祝福的時候,從來不故事裡的主體。七夕節自古以來都被當成神的事務,而不是人的事務,因此很難大眾化。

東西方社會發展道路不同,傳統節日所產生的倫理文化自然也就迥異。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是以儒家為主,兼有諸子百家各學派文化。而西方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

中國傳統節日蘊涵著豐富的倫理文化,有著厚重的倫理道德內涵,其主要功能在於傳承而不是給人們以歡娛休閒的機會,缺少世俗所需要的娛樂色彩。七夕節從形式到性質,為儒家倫理學說支撐的家族制度而服務。這種建立在農業經濟基礎上的家族制度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所依託的社會結構,並對民間風俗產生了長期的、重大的影響。

相比之下,西方情人節的倫理色彩弱,娛樂色彩濃,注重個體精神的昇華、個體人格的張揚和個體人之間情感的訴求。更容易為現代人提供充分張揚個性和享受歡娛的機會,從而使得西方情人節具有較強的普適性和跨文化移植性。

四、七夕節和西方的情人節在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上有很大的區別

中國的七夕節是未婚青年男女的節日,而西方的情人所涵蓋的範圍,從未婚男女之間到未婚和已婚男女之間再到已婚和已婚男女之間。顯然,情人節的概念外延要比七夕節大得多。

七夕節可以是未婚青年單個異性之間,也可單個對群體、或群體對群體。其目的是在節日活動中尋覓自己的意中人,進一步發展為戀愛對象,最終組建家庭。

而情人節不一定以婚姻為目的,它包含婚外情。不管是哪一種文化背景中的人,只要他(她)需要愛情,就可以接受這樣的節日。除了愛情,不需要任何其他的東西來畫蛇添足地填充和昇華。因此,有人認為情人節的嚴肅性遠不及七夕節。七夕節的這種嚴肅性與中國傳統道德思想的禁錮是分不開的。嚴格地講,中國傳統的牛郎織女式的淒涼悲切的七夕節與西方情人節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完全不同。七夕節更應該被稱作女兒節、乞巧節或愛情節,而不是情人節。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增強,世界各國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與競爭日益頻繁。作為民族文化載體的傳統節日,也處在相互融合與相互碰撞中。中國的春節和西方的聖誕節已逐漸被對方所接受和容納。但是,中國七夕節和西方情人節則是中西傳統節日文化相互碰撞與衝擊的典型例子。

受風靡中國的西方情人節的衝擊,作為中國民俗大節之一的七夕節,近年來處於瀕臨消亡的狀態。如何在西方情人節在中國日趨盛行,青年人對自身傳統節日喪失應有的溫情與敬意的今天,使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發揮應有的倫理文化意義,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

很多人開始反思七夕節走向式微的原因,力圖挽救中國傳統節日禮俗文化。挽救七夕節,不能盲目效仿西方情人節。官方與民間應該通力合作,創設各種條件,使七夕傳統節日既不失其文化意蘊,又在新時代下增添新的載體和新的方式,使年輕人在盡情享受西方情人節愉悅的同時,不忘記自己的民族節日七夕節,在對洋節多一份寬容的同時,對傳統節日多一份溫存和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