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南方同胞如何度過端午節?

梵行高遠


轉眼間又快到端午節了,家在湖南瀏陽,算個南方人。小時候過端午節還挺隆重的,現在就隨意一些了。



說到端午節,粽子是絕對的主角,每到端午節家人都圍在一起包粽子也算一種樂趣吧。老家的粽子是用箬竹葉包成的,包好之後放到鹼水中煮,煮熟之後整個粽子變成黃黃的蘸糖吃。屬於甜粽子的一種。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包成餅狀,煮熟之後剝開粽葉,在鍋裡放點油和白糖,然後放入粽葉粑粑煎成金黃色,非常美味。


“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端午節大家都會在門口掛上菖蒲和艾草,具體來歷已不可考,據說是為了避瘟疫,鎮邪魔。據說還有端午掛葛藤的,不過不是主流。

端午節還會在房屋周圍撒上雄黃,據說可以放蛇蟲螞蟻,但貌似沒有什麼用,不過作為一個習俗還是被傳了下來。不過這些年屋前屋後撒雄黃的人比較少了。


端午節還有一些官方或非官方的龍舟比賽,不過規模比較小,但還是能吸引眾多吃瓜群眾的目光。

你家鄉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呢,大家一起聊聊吧。


養花家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在安徽安慶仍然保留著划龍舟、插艾蒿、插菖蒲、吃新打下來小麥粑,還有吃粽子、鹹鴨蛋和綠豆糕的習俗。

我們當地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說,早餐才算是真正的過端午節,蒸上一鍋小麥粉粑,熱上粽子,煮上鹹鴨蛋,早上一家人在一起品嚐這些。吃過早餐,家人將採摘下來的艾蒿、菖蒲用紅毛線三四根扎一下,懸於大門樓子上,或插在大門兩邊。

吃過早餐,帶上新炒的蠶豆,去河邊看划龍舟。據老人們講,舊社會,划龍舟還鬧出人命來了,過去划龍舟有“採青”活動,沿河兩岸居民會將“彩頭”懸於竹竿上,插在河水中,讓龍舟相互競技,搶“彩頭”,為了“採青”,龍舟之間相互競爭,不擇手段,故意弄翻他人龍舟,用槳將他人打傷,打落水中,致人死亡。現在划龍舟沒有了“採青”活動,沿河居民燃放鞭炮迎接龍舟經過,並派發紅包、菸酒禮品,也很熱鬧。

中午新姑爺、老姑爺都會上門送禮,綠豆糕是送節禮的必須品,午餐當然要豐盛一些,招待上門客人,吃完午餐,再品嚐一下綠豆糕,端午節算過完了。

端午節我們當地還用五彩絲線搓成繩,系在嬰幼兒手腕上、腳腕子上,給嬰幼兒穿上紅布兜兜,上面繡上老虎,穿老虎鞋,戴老虎帽,用於驅兇化吉,避都祛病。其實插艾蒿菖蒲也是驅蚊蟲避邪氣,化瘴魔的意思。

端午節,飲食要健康,不能暴食暴飲。記得十幾年前我在一家養鴨場打工,早上老闆分發給我們每人一盒綠豆糕、一瓶啤酒、十枚鴨蛋,吃完之後,不得消化,胃部不適,胃口也不好,見到飯菜就噁心,三天不想吃飯,所以,特別提醒一下大家。









長江三農


對於我這半個廣東人來說端午節通常是這樣過的,吹著空調吃著西瓜看著外面暴雨操縱者手中的大哥大~~~哈哈哈這樣端午節就有點無聊了,其實端午節在廣東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吃肉粽子~~這也是我來到廣東這邊長的見識,當然在廣東這邊還有各種各樣的粽子,可以說是上百種口味啦~廣東的小吃本來就非常豐盛,記得高中的時候吃過的第一個肉粽子是雞肉的,他們叫“糯米雞”,當時我和我的小夥伴簡直上癮了,一天大部分的生活費買了這個吃了,特別好吃~而且是一年四季天天供應,除了雞肉的粽子我還吃過臘肉的、蜜棗的、蛋黃的、叉燒的、豆沙的、鮑魚的!!!等等等等....哈喇子都要流下來了。在這邊女孩們通常都會在腰上系掛香包,裡面各種花香的都有特別的香,端午節嘛少不了的當然就是賽龍舟啦,這也是廣東人這邊端午節比較熱鬧的項目,在這邊叫~扒龍船還有順口溜:“初一龍船起,初二龍船忍,初三初四遊各地,初五龍船比,初七初八黃竹岐,初九初十龍船打崩鼻。”時間就三天,可以說是吃一天玩一天歇一天,當然初三的學生就沒有這麼幸福啦,端午節通常趕著這邊的中考左右,還記得我當時中考那天就是端午節,在廣東這個時間也迎來了多雨高溫天氣,很多小夥伴都喜歡在家裡待著,畢竟這邊的太陽太熱!太熱!太熱啦!


用戶3458005037944


楚國大夫屈原,被國王流放到汨羅江畔,屈原寫出不朽愛國文章並投汨羅江自盡,兩岸群眾為了魚兒不食屈原遺體,向江中投入用糯米棕葉包著的棕子,將屈原的遺體打撈上岸,建廟塑身以紀念屈原,並以龍舟賽紀念屈原。吃鹹鴨蛋,掛艾草,吃棕子,過端午節,後人以示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