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芬兰教育到底好在哪?为什么会受到世界各国热捧?我们该不该学习

在全球教育界,芬兰人俨然是令世人瞩目的一颗新星。

自2000年开始,经济合作组织每3年举办一次15岁学生能力评估测验“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芬兰青少年连续两届在阅读与科学两项评比中称霸。

梁文道在他的《开卷八分钟》节目中,也对芬兰的教育体系赞不绝口。

事实上,在教育投入最多经费的北欧国家瑞典、丹麦和挪威,以及美国、韩国、日本、英国、南非等各国教育机构与领导,也跨海特聘芬兰教育专家,为他们的教育体系把脉、开药方。

美国杂志《经济学家》更在2007年发文建议,欧洲领导人应暂时放下所有活动,“回芬兰的学校上课。”

芬兰教育到底好在哪?为什么会受到世界各国热捧?我们该不该学习

芬兰的实际对手只有采取大量训练的教育模式的韩国和新加波,而芬兰的教育方法却与他们截然不同。

芬兰的成功吸引了美国和世界各地的考察团蜂拥而至,发现了一系列芬兰另类独特的教学制度。

比如:

芬兰的孩子7岁以前在日托或家里学习,7岁才开始正式上学, 为OECD国家中入学年龄最大;

在十几岁之前,家庭作业和考试在孩子几乎没有。在受教育的前6年,没有人会对孩子做任何衡量和评估。孩子们只有在16岁时,有一次强制性标准测试。

没有快慢班,所有的孩子,不论聪明与否,都在一起上课。在芬兰,“好学生”和“差生”的差距世界最小。

30%的孩子在他们开始学习的头9年里受到老师和学校额外的教学帮助。并且一个老师会一直(一至六年级)跟随一个班级,这样,老师就有几年的时间来观察学生,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芬兰的小学生每天有75分钟课间休息,而美国平均只有27分钟。

芬兰教育到底好在哪?为什么会受到世界各国热捧?我们该不该学习

芬兰教育的最大原则是平等

芬兰教委会资深顾问Reijo Laukkanen 说:“芬兰是一个公平社会,而日本和韩国则是高度竞争的社会——如果你不能比邻居做得更好,父母会花钱让你上补习班。在芬兰,比你的邻居表现出色显得不是很重要,每个人都达到平均水平,当然这个平均水平相当高。”这一原则导致芬兰在教育方面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从近年PISA科学素养方面的测试结果看,在最优组别,他们的学生50%得分高于平均水平;在最差组别,80%的芬兰学生得分高于OECD的平均分;MacIsaac说:“从整体上看,提高底线水平获得了深远的效果。”

另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芬兰秘密武器是:师资力量的高水准

OECD的Schleicher说:“是教学的质量引导芬兰教育的成功。在美国,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工业模式,教师只是一种用来传输预制品的工具。而在芬兰,教师本身就是标准。”

芬兰的学校系统100%公立,教师是从前10%的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必须有硕士学位,学制是六年,政府会全资资助。

教师和医生、律师享有相同的社会地位

2008年,芬兰老师的平均起薪为29000美元(同时间美国为36000美元)。

然而,芬兰拥有15年教学经历的高中教师的薪水约为其它拥有大学学历的人的102%(在美国,这个值仅有62%)。

国家的教学大纲只是一些宽泛的指导方针,训练有素的教师有很大的自由度来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

老师一天只在教室里花4小时,同时每周要花2小时提高个人的职业水平

纽约州立大学一位物理教育专家Dan MacIsaac,在芬兰考察了2个月,他说:“他们的老师在教授物理方面比我们准备得更好,芬兰人让他们自由发挥,而不是派只看门狗整天看着他们。而在美国,人们对待教师就跟对待必胜客的送餐员一样,只想着怎样才能更快地把比萨饼送出去。”

芬兰教育到底好在哪?为什么会受到世界各国热捧?我们该不该学习

学生,可以自由地专注于自己的学习

芬兰的小学规模小、设备全,每个学校只有几百名学生,15~20人的典型小班,每班最多不会超过30人。

学生7岁之前会在公立的、课程游戏化的学前班就读,之后进入小学,这一阶段,他们经常在班级中或校园里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合作研究数学课题,或者去图书馆查找资料,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水平阅读相关图书。

在这里,你基本看不到全班式的集体统一教学,老师一般只指导那些需要更多帮助的学生,那些独立忙于自己课题的学生如果有问题,也可以随时向老师寻求帮助,他们鼓励学生从小就勇于创新、敢于冒险,并努力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他们还会配备特殊支持教师对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予额外的帮助。

芬兰的教育环境相对平稳,学生可以专注于各自的功课。

他们每天可以在学校领取一份免费热餐,医疗卫生则由芬兰全国卫生体系提供,学生只在十二年级时进行一次高中毕业考试,此外再无额外测试。

所以对学生和老师来说,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而不必花费时间去准备考试。

老师通过自己制定的多种评判方法和作业测试对学生进行评估,且会在第一时间将学生的表现通过描述性材料而不是排名或其他数字型衡量标准的方式向家长进行反馈。

学生每天的上课时间相对较短,每学年也同样如此。

这种教学安排使老师有更多时间去设计课程并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合作,以推动创新及问题的解决。

芬兰教育到底好在哪?为什么会受到世界各国热捧?我们该不该学习

不难看出,美国等世界各地的考察团学习的焦点在于芬兰的学校教育制度,然而整个童年经验对学生成功的影响,却较少受到人们的关注。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心理学教授LEA Pulkkinen教授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事实上,芬兰的孩子在7岁上学前得到的早期教育对他们后来在学校教育中的成长与成功至关重要。

尽管芬兰的教育制度在中国恐怕很难复制,然而芬兰的早期教育理念却能给父母们一些重要提示——关于如何在学前早期教育的宝贵人生阶段,为孩子的未来奠定真正有意义的基础。

在芬兰,人们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并且鼓励孩子去思考社会现状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

芬兰教育到底好在哪?为什么会受到世界各国热捧?我们该不该学习

中国教育能得到哪些启示?

深入人心的教育共识

芬兰全社会对于教育有一个共识,即芬兰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而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丰富、个性的发展。

芬兰与中国一样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但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是,芬兰是一个领土较小,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社会,除了森林,芬兰几乎没有其他更为丰富的重要自然资源,所以芬兰要发展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人。

换而言之,人,特别是人的创意,对于芬兰经济而言举足轻重,因此,只有实现人的内在价值,芬兰的经济、社会才有可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然而,人的内在价值必须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得以实现,人的潜力也才能挖掘,因此芬兰1966年就立法通过了九年制综合学校法案。

该法案不仅改变了芬兰以往分轨的学制结构,更为重要是,它颠覆了传统教育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了一个新的教育共识,即无论家庭背景,无论智力水平,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同样的环境下接受教育。

高度协调的合作系统

芬兰教育是一个高度协调合作的系统。

课内与课外协调、校内与校外协调、学校与家庭协调、教师与学生协调,这种协调合作关系将各方教育利益相关者扭成了一股力量,共同为促进孩子的发展而努力,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教得少,学得多。芬兰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开发自己的课程,全面评估学生的成长。芬兰教师相信学习并不仅仅发生在教师的正式课堂中,孩子在课外,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甚至可以学到更多。

因此,芬兰的小学生一般只上半天课,下午半天参加课外活动或各种学习或娱乐俱乐部。

据调查,大约2/3的10至14岁学生至少参加了一个青年运动协会,此外,芬兰学生家庭作业的压力并不大,芬兰大部分中小学生都能在校内完成作业,回家的家庭作业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即便是高中生也很少参加课外补习。

芬兰教育者认为,重复的、智力上没有挑战的作业并不能带来学业上的进步。

第二,考试少,成绩好。芬兰学生从小到大只有一次最重要的标准化考试,那就是大学入学考试。

即便如此,大学入学考试的成绩也并不占100%的比重,对于学生的评价,芬兰还采用以下3类方式:课堂评估;学期结束时的综合评估;每3至4年举行的全国阅读、数学和科学评估,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参加,仅抽取其中10%的样本参与全国评估。

事实上,芬兰人并不反对考试,他们只是认为,这种高利益关系的考试只会逼迫教师和学生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应试”上,而不是“教”与“学”本身。

能吸引最优秀的人当老师

芬兰社会能够吸引全国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特别是当小学老师,而且申请教育专业的几乎都是大学入学考试前20%的学生,是什么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来从事教育行业呢?

第一、拥有高度的职业幸福感。芬兰教师的薪水并不算高,一个有15年工作经历的初中老师年收入大约在41000美金左右,但芬兰教师有高度的幸福感,因为他们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

事实上,选择教师职业的人,内心深处都有某种道德使命的驱使,他们希望通过教育帮助人们,促进社会发展。

第二、不热爱教育不可能成为教师。芬兰在选拔教师时非常重视申请人对教师专业的认识,不热爱教育是不可能成为教师的。

教师在芬兰是一个要求很高,而且有高度竞争力的行业,2011年赫尔辛基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共有2400人申请入学,但仅录取120人,特别考察其选择教育专业的动机。

第三、让教师都成为研究型教师。芬兰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研究素养,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型教师。

芬兰教师通常需要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他们不仅要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研究技能,还要在日常工作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并不断积极地探索教育教学方法,芬兰教师教育强烈的研究型色彩还提升了芬兰教师的专业地位,进而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年轻人从教。

制度后勤保障到位

学生从小到大只需参加一次大学入学考试,因此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开发课程和研究教学。

此外,芬兰教师薪水的涨幅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且涨幅与教龄和教学水平挂钩,通常来说,芬兰教师从入职到15年教龄,薪水涨幅约为1/3,中小学教师最多能涨58%,高中教师最多能涨77%,相比之下,美国的涨幅仅在21%到26%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