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浙江和福建區劃爭端之七星島

七星島,又稱

七星列島星仔列島,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和福建省交界附近海域,是浙閩兩省爭議中的一座無人島嶼[1],目前福建省寧德市在其上設有無人氣象站[2],浙江省蒼南縣在其上立有島碑[3],距蒼南霞關鎮岸線約37公里。該島也被浙江方面稱為浙江省陸地最南端,而福建寧德市也聲稱其為寧德離大陸最遠的島嶼。浙江方面多稱“七星島”或“七星列島”,福建方面多稱“星仔列島”。

1955年,中央政府批覆將浙江省屬的台山列島劃歸福建省管轄。浙江方面認為,該次調整的台山群島並未包括七星島,所以七星島仍然歸屬浙江省;而福建方面認為七星島從屬於台山群島,因此應由福建管理。2005年福建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陳仁春等10名代表提出了關於請求省政府與浙江省協調福鼎市星仔島海域管轄權認定問題的議案[17]。另外在海域劃分上,雙方意見也不一致,浙江方面主張海界南界在北緯27°,福建方面劃定的浙閩海域界線則為北緯27°10′,2002年曾有福建漁船至爭議區域被浙江方面扣留。

浙江和福建區劃爭端之七星島

1974年,浙江省蒼南縣(時屬浙江平陽縣)人在七星島上搭草寮居住,在其周圍開闢漁場進行冬汛作業。1984年,浙江省蒼南縣地名辦公室對七星島島礁普查命名,並獲浙江省地名委員會批准。1985年蒼南縣在七星島立碑,但不久為福建方面炸平。2002年,國務院下發通知開展開展勘定省縣兩級海域行政區域界線工作。2006年,浙江省和福建省完成兩省界線方案研究。2007年,原國家海洋局海洋三所(位於福建廈門)完成了《福建省海域權屬和邊界劃定的調查和政策研究》並提送國家海洋局。2012年,福建省氣象局聯合中國氣象局、中國海軍駐閩基地在包括七星島在內的各個遠岸離島架設無人氣象站。

2014年,原國家海洋局海洋二所(位於浙江杭州)對爭議海域進行了地名普查及名稱標準化處理,成果被列入《中國海域海島標準名錄》等項目。2015年,浙江蒼南縣將七星島列為省級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並在2016年6月完成島碑安裝;10月27日,蒼南縣縣委書記黃壽龍乘坐漁政船登上七星島視察,並在島上第四次立下刻有“七星島”字樣的石碑;而在此前的2002年、2013年,浙江蒼南縣曾兩度在七星島立碑。依據2012年國務院批准的《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區劃範圍暫時按照省界習慣線和全國漁政規定,浙江省管轄自浙閩交界虎頭鼻經七星島南端至北緯27度向東延伸至領海外界的區域。

時至今日,包括浙江、福建界線在內的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5省市4條省際海域邊界仍未完成劃界,各省之間利益糾葛不休;而在2012年對此國家海洋局曾表示如果各省市無法達成一致,則上交國務院處置這一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