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中国时报》品牌价值模糊 年轻人更亲绿

2014年3月发生的“太阳花学运”,掀起年轻人参政的热情,以投入绿营居多,深究其中原因,主要是国民党在“论资排辈”的文化下,可供年轻人挥洒的空间有限,导致蓝营的青年才俊多数是“政二代”,不如绿营贴近庶民。


政党形象一如品牌,就品牌包装手法而言,国民党一向不如民进党。民进党曾因陈水扁下台后因贪腐案被声押,支持度一落千丈,相对的,马英九赢得大选,国民党站上高峰,但是民进党却能在马“执政”8年内,大获年轻人认同。

民进党长期布局校园,以营队、读书会或是社团的方式培养人才,启发他们的社运思想,并传授组织动员方法。民进党发迹于街头,深知学运对政治的影响力,在“太阳花学运”中,许多学生一战成名,累积未来从政的政治资本。

国民党对年轻世代而言,因为品牌价值模糊,无法获得年轻人青睐。举例来说,民进党长期经营反核、婚姻平权、劳工权益、移工权益等年轻人所拥护的议题,国民党则毫无对策,被民进党逼到站在对面,如何获得年轻人支持?

再加上蓝营“恩庇侍从体制”根深蒂固,党内青年没有家世很难在党内有空间发挥。国民党培育青年的方式不像是栽培接班人,只是在找助理,消耗完一批再换一批就好。

然而,国民党真的没有青年出头吗?蒋万安、许毓仁都与新创事业有很深的连结,许毓仁更是勇于触碰敏感同婚议题;林丽蝉不仅是新住民代表,她也是农村青年,马办发言人徐巧芯也是网络红人,问题在于国民党在尊老文化下,他们就算再有活力,在党内仍然被看成待磨练的小孩,从未将这些“年轻声音”放在主流地位,党内青年只能各自发展各自关注的议题,无法将这些议题升华为国民党的“外在形象”与“政党价值”,被年轻人看见。

国民党应重新思考“国民党到底代表什么价值”,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比决定2018六都参选人还重要。如果国民党无法创造政党价值,让年轻人知道“支持国民党代表支持什么?”,那么喊再多口号都是徒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