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人才不能“截流”但可“引流”“迴流”

作者 | 馬星宇

前不久,一份關於“985工程”高校大學生畢業後擇業地區的排行在網上引發熱議,人們紛紛感慨東北和中西部地區“985工程”高校畢業生所在地就業率偏低,對優質人才流動地域選擇的偏好頗感擔憂——人才培養與人才使用出現明顯倒掛現象,一些人才培養高地還未享受人才集聚的紅利,已然在城市引才競爭中淪為人才流出的窪地。

儘管部分內陸城市紛紛拿出“搶人”政策紅包,但依舊未能阻擋人才奔湧而出的洪流。

優質的高教資源集聚如若不能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智力輸出優勢,那麼,這種先天優勢也終將在長期的“入超”“逆差”中黯然失色。

對於廣大中西部的城市來說,要正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一鐵定規律,減少對人才成長髮展的不當干預,營造利於人才晉升的公平生態,從而讓活躍的經濟留下人才,讓公平、公正的氛圍留住人才,讓良好的生活配套留久人才。

在市場經濟中,人才作為重要資源要素,自然受到市場的資源調配影響,多少年來,無論是人力還是人才多數呈現出“東南飛”的現象,中西部內陸城市雖保有的優質高教資源較為集中,但這一因歷史原因造就的資源存量,卻由於本地經濟規模有限、市場化程度不一等原因,難以吸附高層次人才。

同時,受制於率先開放,經濟活躍的東部沿海城市對此產生的強大虹吸效應,中西部存量資源甚至一度被“釜底抽薪”,人才培養與人才使用的脫節倒掛引發了這些城市的警醒,也紛紛出臺政策迴流人才,但終究無奈強大的虹吸效應而作用有限。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西部內陸城市留下人才最為重要的是不遺餘力發展經濟,形成獨具影響的產業經濟規模,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激活各類市場經濟主體,活躍經濟發展要素,使經濟發展充滿活力,自然也就留下了人才,如果沒有這個最大增量,出臺再多補貼的紅利政策也難以留下追求生活質量的年輕人才。

如今,“985工程”高校畢業生流向城市比例與GDP排行呈現高度吻合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特別是這些城市要在當今產業升級與轉移中,發展有別於既往的發展路徑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優勢,造就既有主導支柱產業,又有多業並舉的經濟規模,形成差異競爭,成為新一輪城市競爭角力的“黑馬”,自然會導致人才迴流,乃至成為人才爭相前往的城市。

人才上升的通道是否順暢,是否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是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風氣是否開放,環境氛圍是否公平公正的標誌。

無論是《中縣幹部》還是系列的“博士返鄉觀察”都顯示,內陸城市熟人社會根深蒂固、權力對資源分配的不當干預等影響了人才正常的晉升渠道。

在潛規則大行其道的內陸城市,人們既分享了鄉土中國環境中的種種便利,也自然要失去現代社會所必需的公平、公正的生態,以至於在這裡,物不能盡其用、人不能盡其才,上升的通道受阻自然增加了人才合理流動的不確定性;東部沿海城市得益於開放風氣和高度的市場化程度,人才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發揮,能力和素養成為人才上升通道中的硬通貨,人情社會等潛規則就只能靠邊站。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西部內陸城市在發展壯大經濟硬實力的同時,更要在制度、政策制定、執行的軟環境上下功夫,人們都對懷才不遇心有餘悸,要做到人盡其才,就需要開放的風氣和透明的政策,要做到讓規則說話有分量,只有如此“愛才惜才”的生態,才能使人才留下來又留得住。

做大經濟增量和生態營造自然是一個較長期的過程,其對人才迴流的功能尚需時日,所以短期紅利性政策作為權宜之計也是必然的,這往往體現在宜居對人才的引流作用上。

當前,人才流向東部沿海城市趨緩緣於高房價,這對不少中西部城市吸引人才大有好處。

如今,一些房價平穩的中西部城市成為新晉畢業生青睞的“網紅”,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政府出臺短期紅利政策、給予人才生活便利,既體現了城市對人才渴求的溫情,又能與發達城市吸引人才差異化競爭,自然使人才逐漸迴流。

關心愛護人才還須非常規之道,西部某省會城市副市長曾表示,為了吸引人才迴流,他會定期發送生日祝福短信給對接聯繫的高層次人才。顯然,這些溫情的細節也是不少地方應該學習的。

讓高層次人才留得下、留得住是首要解決的問題,讓他們留得久也是一個宏大的課題。

一個宜居的城市自然讓人才心生眷戀,在宜業的基礎上將他鄉作家鄉。

當前,人才流動偏向是經濟發展水平的真實寫照,作為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要素——人才成為全社會的硬通貨,市場起決定性的配置作用使得誰也無法對這種流動進行“截流”,但是對於廣大中西部城市來說,打造經濟充滿活力、生態公平公正、生活宜居的宜業城市,自然就會對這股洪流起到直接的迴流作用。

(作者系安徽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

《中國科學報》 (2019-04-03 第4版 觀點)

人才不能“截流”但可“引流”“回流”
人才不能“截流”但可“引流”“回流”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