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世界歷史上堪稱為“大帝”的五個君主

世界歷史上堪稱為“大帝”的五個君主

查理大帝

公元742---公元814年,或稱為查理曼、查爾斯大帝、卡爾大帝,法蘭克王國加洛林國王,羅馬帝國的奠基人。他建立了那囊括西歐大部分地區的龐大查理曼帝國。公元800年,由羅馬教皇立奧三世加冕"羅馬人的皇帝"。他在行政、司法、軍事制度及經濟生產等方面都有傑出的建樹,並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是他引入了歐洲文明,他被後世尊稱為"歐洲之父"。

世界歷史上堪稱為“大帝”的五個君主

凱撒大帝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史稱愷撒大帝,羅馬共和國(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區)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並且以其優越的才能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奠基者。

愷撒出身貴族,歷任財務官、祭司長、大法官、執政官、監察官、獨裁官等職。

公元前60年與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隨後出任高盧總督,在8年的時間裡征服了高盧全境(今法國一帶),還襲擊了日耳曼和不列顛。公元前49年,他率軍佔領羅馬,打敗龐培,集大權於一身,實行獨裁統治。制定了《儒略曆》。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愷撒遭以布魯圖所領導的元老院成員暗殺身亡,享年58歲。愷撒死後,其甥孫及養子屋大維擊敗安東尼開創羅馬帝國併成為第一位帝國皇帝。

世界歷史上堪稱為“大帝”的五個君主

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是後世對彼得一世的尊稱。彼得一世(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原名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是沙皇阿列克謝一世之子,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俄羅斯沙皇(1682年-1725年)、俄羅斯帝國皇帝(1721年-1725年),著名統帥,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實權發動改革。作為羅曼諾夫朝僅有的兩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傑出的皇帝。在位期間對俄國推行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羅斯變成一個強國的主要因素。

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他繼位後積極興辦工廠,發展貿易,發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業,同時改革軍事,建立正規的陸海軍,加強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制。繼而發動了戰爭,奪得波羅的海出海口,給俄羅斯帝國打下堅實基礎。可以說,近代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發展史無不源於彼得大帝時代。

世界歷史上堪稱為“大帝”的五個君主

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二世,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又譯弗里德里希二世,後世尊稱其為腓特烈大帝、是普魯士王國國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歐洲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還是一名作家、作曲家。

腓特烈二世生於普魯士首都柏林,少年時擅長樂器,1740年即位。曾兩次發動西里西亞戰爭。1756年發動對法蘭西王國、俄羅斯帝國和奧地利公國等國的七年戰爭。1772年同俄羅斯帝國、奧地利大公國乘波蘭內政危機第一次瓜分波蘭領土,獲得西普魯士的領土。1785年組建由15個德意志聯邦國組成的諸侯聯盟。1786年在波茨坦去世。

腓特烈二世是歐洲"開明專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經濟、哲學、法律、甚至音樂諸多方面都頗有建樹,為啟蒙運動一大重要人物。在其鐵腕統治下,普魯士的國力迅速上升,在很短時間內便躍居歐洲列強之列。 腓特烈二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名將之一。

世界歷史上堪稱為“大帝”的五個君主

阿爾弗雷德大帝

艾爾弗雷德、阿爾弗雷德等,848/849年~899年10月26日。韋塞克斯(Wessex)的國王,在位從871年至899年。

阿爾弗雷德是英格蘭盎格魯-撒克遜時期韋塞克斯王朝的國王,他也是英國曆史上真正第一位稱呼自己為"盎格魯-撒克遜之王"的君主。由於其英勇的統帥臣民對抗北歐維京海盜民族的入侵,被後世尊稱為阿爾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同時也是英國唯一一位被授予"大帝"名號的君主,他也被後人尊稱為"英國國父"。

他的生活細節被10世紀的威爾士學者和主教亞瑟記錄下來。他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鼓勵教育,翻譯大批古典名著,並編纂《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大力完善他的國家的法律體系和軍隊結構。他被一些天主教徒視為聖徒,但從未得到官方認可。英國聖公會尊稱他為天主教英雄,並在他的忌日10月26日設立節日紀念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