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民不畏死 畏老

看到這個題目,你也許感到奇怪:死都不怕,還怕老?也許不以為然:老有什麼可怕的?別急,請你耐著性子看下去,相信你看法一定會有改變。

死,為什麼並不可怕?

其一,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是任何人也無法抵抗的。不管你是偉人還是討飯吃的叫花子;也不管你能活到100多歲,甚至歷史上有傳說彭祖活了800多歲,最終都難逃一死。歷史上有許多皇帝都曾千方百計地尋求長生不老之藥,其結果,非但沒有長生不老,反而有人因服藥中毒而早早死亡。

別說凡人,就連《西遊記》裡的神通廣大的妖魔鬼怪,聽說吃了唐僧肉就可以長生不老,從而不惜一切代價去活捉唐僧。最終結果是不但唐僧肉沒有吃到,個個都被孫悟空打回了原形。

民不畏死 畏老

關於死亡,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在《再說死亡》一文中這樣寫道:“死亡是真正應該慶祝的事,應該視作歡樂而不應該視作痛失,因為他或她不可能長生不老。”(選自《原下的日子》)

既然人人最終都難免一死,既然生老病死是任何人也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死又有什麼可怕呢?

其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死,其實是一種解脫。按照佛教的觀點,人出生後的第一聲為什麼是哭,而不是笑?這是因為人知道他降臨到這個世界就是受苦來了,故而啼哭。此後,人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種種意想不到的磨難、苦難,所謂“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所謂“苦海無邊”,講的正是這個道理。而人一旦死後,所有的煩惱、所有的苦難都會隨之消失,靈魂從此進入“極樂世界”。

其三,人死後,靈魂會到另外一個世界去繼續生存。眾所周知,人,是由肉體和靈魂兩部分組成的,所謂“死”,只是人的肉體消失了,靈魂是永遠不會“死”的。雖然人的肉體死亡後靈魂去了那裡,目前的科學尚無法解釋,但在中國歷史上,“有神論”和“無神論”爭論了幾千年,至今也沒有定論。我常常在想,也許人死後靈魂真的進入了5維空間、6維空間,甚至更多的維度裡,只不過現在人類的科技水平還無法瞭解更多的維度罷了。

明白了死的只是人的肉體消失罷了,而人的靈魂是永存這個道理後,你會覺得死非但並不可怕,反而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其實,“民不畏死”並非小編髮明,早在距今2600多年前,著名思想家老子在其光輝著作《道德經》就曾大聲疾呼:“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民不畏死 畏老

聊完了死並不可怕,我們再來聊聊“老”又有什麼可怕的。

一怕被人嫌棄。人常說,老小老小,意思是說,人老了就像小孩一樣。這話有一定的科學道理,醫學知識告訴人們,人老了以後大腦嚴重萎縮,就像小孩當初大腦還沒有完全成熟是一樣的。由於大腦萎縮,老人的行為就會變得和小孩兒一樣,如行動遲緩,經常流口水,流鼻涕、耳聾眼花等等。

老人可能被嫌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老人們年輕時掌握的科學知識已經遠遠落伍了。比如現在流行的智能手機、移動支付等,更多的老人根本就不會使用。好一點兒的,孩子們教教還能多少掌握一點兒,腦子不好使的,只能用“老人機”了。

老人們身體上的“小兒化”和知識方面的嚴重滯後,使得老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當代社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被社會嚴重的邊緣化,從而也就被人瞧不起,遭到社會甚至是家庭成員的嫌棄。

二怕病魔纏身。進入老年後,人身體內的各個臟器經過了幾十年的不停歇的長期運動後,功能開始嚴重退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腦梗、偏癱、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老年痴呆……各種疾病接踵而來。這些因為年老而患上的疾病被稱之為“老年病”,而老年病往往是無法根治的。

所以人老以後便會百病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尤其是那些長期臥床不起、行動不便、患有老年痴呆症、甚至是植物人的老年人,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箇中滋味非親身經歷,實難體會一二。

民不畏死 畏老

三怕失去尊嚴。人老後一旦失去了健康,也就失去了尊嚴。“久病床前無孝子”是人們在長期生活中,通過對無數家庭、無數案例加以總結後得出的結論,是舉世公認的一個極其樸素的真理。

自己的子女尚且如此,更何況他人?前幾天和朋友聊天,談及在當地極有名的一位攝影前輩,晚年因身體原因被家人送到了某養老院。養老院的護工嫌棄老人而虐待老人,在給老人洗澡時,竟然用鐵刷子在老人私自亂刷。聞聽此言,小編不由感慨萬千。當年曾經人前人後,風光一時的風雲人物,如今竟然任由別擺佈,遭人戲弄,毫無尊嚴的苟活在世上,實在不如死去的好。

類似的例子不用多說,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

四怕一人孤單。少年的夫妻老來的伴,人老了,孩子們都獨立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只剩下了老夫老妻相依為命。有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同事妻子不幸病逝後,小編前去探望。閒聊給老同事寬心時,老人說了這麼一句話:“我能想開,、夫妻二人老了後,不可能同時謝世,總會有先有後。”

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老夫妻誰先走,誰享福。” 事實的確是這樣,老夫老妻一方先“走”後,剩下的一方只能孤苦伶仃,獨自一人活在世上。身體健康,生活能自理還好些,要是不幸癱在床上,必然會陷入無邊無際的苦海之中。小編一位朋友的母親已經去世七、八年了,他父親今年已經94歲高齡,身體健康,行走方便,思維非常清楚。一次前去探望老人,寒暄過後,我們正在客廳聊天,忽然聽到老人在房間裡大聲說著什麼。我忙問朋友,老人怎麼了?朋友說:“他在大聲喊叫我媽,讓我媽快點把他叫走。”聞聽此言,我不知道說什麼好,只覺得陣陣寒意從心頭掠過。

行文到此,我傷感得有些寫不下去了……

老,雖然有些可怕,但誰又能不老呢?唯有以正確的心態面對老之將至或老之已至。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老人在總人口中佔比相當大。真心希望全社會都能關注老人們的物質生活,尤其是他們的精神生活,在全社會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良好社會風氣,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幸福的度過晚年生活。

民不畏死 畏老

最後,衷心祝願全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安度晚年,開心幸福的過好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