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下一輪雙一流大學評選哪些學校最有可能入圍?

浪淘沙liu


能有這樣的想法,題主也真是一個有心人。前段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今天又看這個提問,猜測題主是要以低分考上一個“四非”大學,在大學本科期間,學校搖身一變成了“雙一流”,在校學生也能借機分享學校發展的紅利,身價全都跟著水漲船高。下面我們就業具體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雙一流評選的的下一輪是可以期待的。

由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以下簡稱《辦法》)中有明確規定,“第六條 每五年一個建設週期,2016年開始新一輪建設。建設高校實行總量控制、開放競爭、動態調整。”,“第二十一條 打破身份固化,建立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有進有出動態調整機制。建設過程中,對於出現重大問題、不再具備建設條件且經警示整改仍無改善的高校及建設學科,調整出建設範圍。”

從上面的規定可以看出,“雙一流”建設高校是要有進有出的。下一輪評選可能是2021年啟動,到2022年公佈名單。

雙一流的評選條件

《辦法》中的第七條,對“雙一流”大學的遴選條件做出了規定:

首先是要經過長期重點建設。原來的211工程大學都符合這一點。

其次是應具有居於國內前列或國際前沿的高水平學科,學科水平在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中進入前列(教育部的學科評估就是引入第三方評價),或者國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業或區域影響、學科優勢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特殊學科,需要重點扶持的,如國防軍工方面的)。

第三是人才培養方面,成果顯著。

第四是科學研究方面,成效顯著。

第五是社會服務方面,績效突出。

第六是文化傳承創新方面,成效顯著。

第七是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整體水平高。

第八是國際交流合作方面,成效顯著。

《辦法》中的原文較長,為省流量省時間,簡化一下。對於我們民間人士來說,我們無法做出準確評價的。特別是第三到第八個方面。我們能夠觀察到明顯結果的,也只有第一和第二方面。通過長期重點建設,不是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也應該是前期的國家重點大學(99所)或省部級重點建設大學,其次應該是在教育部的學科評估中有比較突出的學科。那麼根據這兩點,我們可以去推測下一輪可能進入“雙一流”名單的大學。

第四輪學科評估評估中有A類學科的“四非”大學

“四非”大學中有A類學科的學校,暫不包括軍校和藝術類學校,我們先列個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1、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護理學

2、燕山大學,機械工程

3、東北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 統計學、工商管理

4、瀋陽藥科大學,藥學

5、長春理工大學,光學工程

6、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

7、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藥學

8、黑龍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學

9、華東政法大學,法學

10、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11、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12、揚州大學,獸醫學

13、江蘇大學,農業工程

14、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15、浙江工商大學,統計學

16、江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

17、江西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

18、福建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體育學、音樂與舞蹈學

19、河南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

20、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

21、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

22、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文學

23、廣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

24、西南政法大學,法學

25、西安科技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

不知道有沒有遺漏,如果有的話,歡迎幫我補充進來。這其中有A+學科的大學有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有A級學科的有東北財經大學、瀋陽藥科大學、黑龍江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這9所學校感覺下一輪進入“雙一流”的可能性較大。

每個學校的專業水平都是在動態發展的。2022年教育部應該會公佈第五輪學科評估,屆時各校的學科評級肯定會發生變化。第四輪評估結果公佈的時間是12月下旬,雙一流名單公佈是9月下旬。下一輪的“雙一流”名單出爐、第五輪學科評估結果公佈也應該在2022年,不知誰先誰後,相互之間會有什麼影響,屆時學科水平相對下滑和上升,都是有可能的。

不過,根據《辦法》中的“總量控制”規定,和調整出“雙一流”的規定,“建設過程中,對於出現重大問題、不再具備建設條件且經警示整改仍無改善的高校及建設學科,調整出建設範圍。”哪個學校出局“雙一流”也不容易:要不具備條件,然後警示,然後整改無改善,然後才能出局。如果“雙一流”高校總量不增加,其他學校想入圍“雙一流”,很難。

我是吉林樺甸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高考第一志願


五年一輪迴,2022年世界一流大學和學科建設評選誰能勝出,對於近年內的考生影響非常大,因為今年考入的普通大學也許畢業時候就是雙一流大學。那麼下一輪評選中有哪些可能落選,又有哪些潛力股晉級呢?

雙一流與985.211最大的是區別就是打破了終身制。2017年發佈第一批雙一流大學,2022年第二批名單肯定要有所變化,除了一流大學AB類之間稍有變化外,其中變化最大的是985.211以外的25所一流學科建設大學。包括天津、上海、南京、廣州、成都中醫藥大學5所中醫院校,協和醫學院、中國公安大學、外交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曲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10所特殊專業院校,以及成都理工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天津工業大學、上海海洋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寧波大學、南京郵電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10所普通院校。

2022年有可能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山西大學、燕山大學、湘潭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瀋陽藥科大學、河北大學、東北財經大學、長春理工大學等。重點推薦三所潛力股大學:

山西大學,中國成立最早的三所百年國立大學之一。實力不遜211,山西省重點扶持大學。

燕山大學,百年老校,雙非大學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進入A類學科的三所大學之一。

湘潭大學,由毛澤東親自倡辦,抽調清北等全國大學人力物力建設的大學,實力雄厚。

所以近年考生在填報志願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在這方面有所考慮,能夠低分高就選中潛力股考入下一步新晉的雙一流大學,無異於你中了人生大獎。


浪淘沙liu


最有可入選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1、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

2、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

3、燕山大學,機械工程

4、東北財經大學,統計學

5、南方醫科大學,臨床醫學

6、長春理工大學,光學工程

7、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

8、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學

8、華東政法大學,法學

9、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10、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11、揚州大學,獸醫學

12、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13、湘潭大學,數學與計算數學

14、福建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

15、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

16、廣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

17、西南政法大學,法學

18、南方科技大學,物理學

19、西湖大學,生物學

20、上海科技大學,數學

21、昆明理工大學,材料學


工程科學與技術


南方科技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東北財經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北京語言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江蘇大學、深圳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山西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陸軍軍醫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中國民航大學、燕山大學、汕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天津師範大學、青島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瀋陽藥科大學、湘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師範大學。





有才君子


西安科技大學的安全工程在全國馳名,近來,應急管理部和西安科技大學成立了應急管理學院,也是我國第一所部校合辦的學院,西安科技大學本身工科的專業實力就相當強大,所以下一輪雙一流建設學科評估中,很有可能進入雙一流建設大學的行列。類似這種院校還有不少,這些院校都有其獨特的專業實力或者綜合實力,有可能進入下一輪雙一流建設大學或者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行列,這些院校有可能是;

西安科技大學長春理工大學西北政法大學,深圳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青島理工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上海海關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北京印刷學院,浙江工業大學,揚州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上海立信金融會計學院,江蘇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燕山大學,浙江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湘潭大學,寧波大學,山西大學,福建師範大學,黑龍江大學,青島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華僑大學,煙臺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重慶郵電大學,西安郵電大學等院校。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眾所周知,中國高等教育最新選定了42所學校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95所學校進入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很多人看到教育部公佈的名單中沒有自己的母校,為自己的母校沒有入選而感到遺憾。

跟之前的國家重點大學以及985、211的評審終身制不同,雙一流實行動態管理,5年一個建設週期,建設期末,根據每個期末建設評價結果等情況,重新確定下一輪建設範圍,最終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競爭機制,不搞終身制。所以走在前面的要時刻保持警惕和動力,避免掉隊,後面的要不斷加油,下一次評選就會重新洗牌,機會也許就來了。很多人也期待著下一輪也就是2022年自己的母校入選,我也給出了自己的猜測,看看有沒有你的母校呢?

首先大家可以看到非雙一流建設高校中排名的前30名

這是入選A類學科的院校



以上中的某些院校是很有希望在下一輪的評估中“幹掉”首輪評估的某些院校的。

你們有什麼見解呢?


小君羊


預估計雙一流高校數量不會再有所增加,正如有網友所提出的觀點:一流學科數量會增加。當前全國985、211高校數量已經達到頂峰,再增加雙一流高校數量已經沒有實際參考意義,部分高校的優勢學科斷層、有著名高校的稱謂但一流學科數量太少,以中外合作辦學力量和學制體系擴大影響力,但本身沒有支撐學科,還有部分985高校學科框架體系不完善,部分優勢學科看似高大上,具有國內領先水平,但學生畢業之後沒有發揮專業優勢的平臺,卻理論與專業實踐聯繫脫節等問題突顯。

發展高校的優勢學科數量,鞏固一流學科的科研水平,提高雙一流學科建設實力,提升優勢專業領域內的學科體系結構,強化學科領域內的專業師資力量,夯實部分優勢學科的科研實效性,提高優勢學科領域與社會行業領域內的銜接度,讓更多的畢業生畢業之後得以專業領域內的職業(行業認可),進一步優化專業領域與職業技術資格的聯繫,讓高校畢業生能在專業體系內專業技能與理論得以全方位的發展。

問題中描述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實現的,當前全國各層次的高校數量達2000多所,大部分院校為地方省屬高校,其辦學實力和科研發展水平處於上升階段,學科建設體系有待於進一步優化,當前部分高校的學科設置數量疊重複合,學科研究方向不明確,為了擴大招生,專業類別的設置盲目,對於學生專業課程內容的規劃體系不完備,學生所學的專業與社會需求脫節,部分畢業生從事的職業與專業方向不對口,高校畢業生數量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國家大多數軍隊院校具有很高的辦學實力,在部分學科建設體系結構的完備性方面具有很強的科研力量,但主要任務是培養軍隊士官生,沒有全方位的多學科性的與地方高校建立協調聯繫,雖然有部分軍隊院校從2018年開始招收無軍籍學員,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希望這只是高校招生改革的開端。

加強高校一流學科體系和結構建設勢在必行,提升高校優勢學科的科研發展水平,進行優勢學科組合方案重組,提升學科領域內的教育發展體系,完善學科體系的教育與科研培養體系制度,扶持發展其它一般專業發展,提升高校的整體辦學實力,這是大部分高校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

有必要對於部分高校進行重組,利用多方面的科研力量和教育資源發展學科體系結構和建設,加強高校學生制度管理體系,完善高校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注重高校在校生良好的素質培養,注重高校學生綜合素能的發展,以立德樹人,建立良好的高校制度管理秩序,強化高校學生擁有完備的專業知識體系。

總之,當前國家985、211及雙一流高校數量已經比較多,雖然各著名高校的錄取率比較低,但這也是正常的高校對優秀人才的選拔機制的格局,各行業的精優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進行區分性的選拔,這也是高校招生體制的嚴酷性所在。


時光匆匆微微甜


我告訴你吧,雙非學校幾乎不可能進入雙一流,撐死是廣義的一流學科建設給幾個。

最可能進入狹義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都是原985、211高校。

因此下一輪可能入圍的有華中師範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內蒙古大學、山西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


多雲sky


湘潭


自由瘋子


院士按比例產生,一流大學也要評選,創新能力有比例嗎?自然科學基礎理論是可以評選產生的嗎?

雙一流的大學是創新能力與創新成果積累形成的,不是急功近利者可以一蹴而就的!

科學研究不能脫離實踐,不能人云亦云;要逆向思維,敢於批判,有破有立!

蔡元培先生指出,中國人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創新,必然從地質學開始;地質學作為一個綜合性學科,一旦確定小行星撞擊是地質變化的動力,則隕石坑岩漿衝擊波層流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為金屬態氫離子聚合形成了地殼的岩石和礦物。這樣物理理論創新與化學理論創新就可以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