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了远方的211名学生

为了远方的211名学生

哈工大自主开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学生监测预警平台”

为了远方的211名学生

哈工大基础学部辅导员整理准备邮寄给学生的资料

为了远方的211名学生

哈工大建筑学院教师开展网络授课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6日电(记者 史轶夫)“基础学部总计4052人,42人参与网络授课有困难”“航天学院总计3684人,16人参与网络授课有困难”“电信学院总计1476人,20人参与网络授课有困难”……

  一串串跳动的数字,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各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在学校开展网络教学前深入排查的结果。根据排查,在校哈工大本部15757名本科生中,有211人因种种原因无法参与网络授课。

  “按时网上开学,一个都不能少!”哈工大学生工作队伍闻令而动,立刻组成了“战斗队形”!

  抽丝剥茧 锁定“211”

  在“云端”教学,教与学两端的新需求必须全面摸排、精准对接,这是当务之急。

  在第一遍摸排中,哈工大学生工作部依托学校自主开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学生监测预警平台”,协同本科生院开列9个问题,通过站内信“拉网划线”进行地毯式调研。第二天,在学生完成“每日上报”后,仅用不到12小时的时间,1.5万余份问卷就收集完毕。问卷显示,15617名同学在本学期有课,14629名同学已经完成线上选课,不能利用宽带或WIFI上网的同学有988人,988人中有277人手机流量在50G以下且无法找到其他渠道下载资料学习,问题的突破口聚焦到了这277人身上。

  为保证摸排结果的全覆盖、无死角,全校学生工作队伍进行了第二次摸排。针对这277名网络授课困难学生,各学院在摸排中“一对一”“点对点”开展工作,通过电话深入了解各位同学面临的实际困难、需要解决的具体条件。各学院在这次摸排中发现,277人中已有66名同学自行解决了困难,其余仍存在资费困难、无电脑和网络、需要寄送纸质材料等8类困难学生累计211人。这211人成为工作重点。

  一人一策 各个“击破”

  必须因人施策、做到“一人一策”。211名网络授课困难同学成为了211本工作台账的“主角”。

  各学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力为211名同学创造便利学习条件。针对资费不足的,170份网络授课临时补贴第一时间打入了同学们的账户;针对网络条件不适宜的,10个单位面向26名同学寄送了装满本学科开课所需学习资料的U盘,14份纸质学习材料和5份电子版学习材料邮寄到对应同学手中;4名同学通过录播课程回放解决相应困难……“作为一名湖北籍的哈工大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的关心。从给每个湖北籍学生的生活补助到为网络不方便的学生提供网络补助,学校对我们的关心细致到点滴之处。”航天学院2017级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程晓峰如是说。

  2019级计算机与电子通信专业集群塔加热克·赛克热巴依感动地说:“我的家在新疆的深山里,辅导员老师整理了资料用U盘快递给我。新生研讨课老师打电话了解我的情况,还用短信给我答疑解惑。我一定要紧跟授课、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来感恩回报”。

  近一周的努力,学生网络学习过程中的梗阻点被逐一打通。

  玩“跟踪”,我们是“专业”的

  网络授课的“入口关”已拿下,随之而来的便是“质量关”。新的授课方式、新的课堂环境、新的学习方法、新的沟通途径,众多变量累加带来的不确定性,急需紧跟教学过程、紧跟课堂效果、紧跟课后反应。必须要玩好“跟踪”。

  有的学院建立了学生课程组内督导制度、辅导员跟班听课制度和每日课程问题反馈制度;有的学院组建了学院学生网络授课观察反馈员队伍,辅导员老师全部加入课程群,与学生们同听课,保障课程有序进行……

  “网格化摸排、精准化关爱、全方位发力”的工作做法和“问题导向、一人一策”的工作作风,不仅真正解决了同学们的实际困难、保障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运行,更是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关爱,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努力学习、战胜疫情的青春豪情。

  “新学期伊始,尽管由于疫情不能见面,但我们一点也不缺少老师、同学们的关爱、陪伴。正是有了老师们的坚守与付出,我们才能顺利地开展网络学习。让我们共同战‘疫’、一起加油,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迎接百年哈工大的到来!”建筑学院2017级本科生梁正说出了学子们的共同心声。(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