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本人已自學書法七月有餘。近來感覺越來越不行了,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

歸尋


第一。搞定基本筆畫。書法裡面八個基本筆畫:橫豎撇捺點折提鉤。每個筆畫都應該花大功夫大力氣研究,爭取每一次都寫出質量。筆畫就像建房子所需要的材料一樣,材料不好建出來的房子肯定是有問題的。

第二。多臨法帖汲取書法養分。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能夠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自然是經得住歷史考驗的,也是非常有美學價值的,任何想寫好字的人一定要從古帖中汲取力量充實自己,不斷改正才能找到正確的出路。切不可閉門造車。

第三。結交志同道合的書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習書法的人一定要走出去拜訪師友。讓他們給自己提建議找不足。這樣你才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後很好的彌補不足。

第四。苦中作樂持之以恆。寫書法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事情,學習者應該體會到它枯燥的過程當中給我們帶來心靈上的享受,陶冶我們的心智,開闊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的審美。這樣我們才能持之以恆的學習書法,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總之,你自學書法七個月能寫到這個水平,已經是非常有悟性的。建議你多臨帖。多反思多總結,多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定能寫出自己滿意的漂亮書法。





呆小石書法屋


你的字,比較乾淨,結構也還算到位,但同時,你也存在很多自學者共同的問題,即筆法方面的問題。

關於筆法,有位書法名家曾說,想用文字來解釋,確實很難說清楚,但若當面交流,不用一泡茶的工夫,也就可以說透了。

所以自學書法的第一難點,就在筆法。

比如起筆。你的起筆都過於刻意,以“卓”為例,切入角度過大,力度過大,形成明顯的病筆“釘頭”。正確筆法是搭筆後調鋒即走。

比如收筆。你對回鋒理解尚可,但露鋒尤其是長撇的處理,問題就來了。以“力”為例,撇的末端不是用手腕送到位,而是以手指將筆挑出,故末端筆鋒偏側,且形成病筆“鼠尾”,顯得軟弱無力。

而在一些筆畫的轉折處,更是顯出筆法的問題。以“易”為例,右下的勾,勾出前沒有按筆,直接向上,筆鋒沒有調好以至扁扁地向上“畫”出。

至於你貼出的字中,那些洇得比較厲害的字或筆畫,不知你找到原因沒有?這有水過多的原因,但更大的原因是你用筆猶豫、遲滯所致。

建議你在加強練習的同時,學習一點書法筆法的基礎理論知識,如果有可能,最好與書友多交流,多溝通。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這個字怎麼樣,還有救嗎,練了五天




安還安


老漢我練了六年楷書了,每天都要抽出至少一小時臨帖,寫字,一天不寫字手癢癢,已經養成習慣了。









福山孤客2


本人臨帖顏體,大概四個多月,現在臨帖趙孟頫,一個月左右,請各位指導指導,我的字也對出在哪裡?



雨花臺北門


有一本書,《刻意練習》推薦一下!豎鉤寫不好,我練了3天,每天一個小時,就是豎鉤,其他什麼都不練,現在寫的雖然不是很好,但是個人感覺比以前好多了!練習書法1年的時間!同時懇請老師們指正不足之處,以便改進!謝謝!





環宇智能電子


建議:一是多看教學視頻,學哪種字帖就在網上找相關的書法教學視頻,把自己書寫過程錄下來反覆看找問題。二是要有明師指點。







黃力平


心無雜念變成自己的書法就對了!書法沒有一模一樣的臨摹!只有自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塑造未來


其實練寫毛筆字純屬愛好。當代書家面臨消費時代種種誘惑,容易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自我。對待藝術、對待傳統,不少書家仍然缺乏敬畏之心。當前藝術市場的活躍,為書家以藝術創作獲取經濟回報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而職位、名望等非藝術因素對書法藝術市場價值的影響,則引發書家、書友對名利強烈的慾望與追求,熱衷名利、自我炒作者不乏其人,浮躁心態蔓延,自與風流蘊藉之氣無涉。人品即書品,人品不高,書品不貴,書家的情懷、格調、品性一一寓之於書,書法的至高之境是書家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現,格調、風韻尤為可貴。當代書家唯有擺正心態,以道義、清簡、虛曠為懷,掙脫名利物慾誘惑與牢籠,潛心創作與學術研究,方可期以大成。



笨蛋老爸


自學書法七個月寫成這樣還不錯,不要灰心。你的問題是很多初學書法的朋友都會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隨著練字的時間增加,反而越來越覺得自己寫得差了,這是一種眼高手低的現象。

但是眼高手低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眼是真高,能看出自己臨帖的問題,就是臨完帖和原帖比較,自己能發現問題所在;還有一種是虛高,就是臨帖之後跟原帖一比,能看出自己寫得不好,但是就是找不出哪裡不好,怎麼改正,這也是自學書法的問題所在。

這種虛高的問題的產生,說明一件事情,你讀帖不夠。沒有讀帖,或者是讀帖的時候沒有真正去分析法帖的用筆。所以,在你的臨作上就反映出來,筆法方面的問題比較大。當然結字也是有些問題的,但是初學書法的時候,筆法更加關鍵。

因為我本身是學柳的,雖然不是學歐的,但還是一眼看過去能發現你筆法上的一些問題。趙子昂說過:“筆法千古不易”雖然歐、柳有區別,但是筆法上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上圖中我紅筆畫出的地方,主要是在轉折處的用筆,轉折處應該是行筆到這個地方後,提筆調鋒,然後頓筆直下。你的用筆是提筆調鋒後,先向右下行筆,然後再頓筆直下,這個地方你就多了一個附加動作,我感覺是不對的。所以,你的轉折處給人感覺很奇怪。

還有一個就是入筆的時候,凌空切入稍駐之後,然後就右行筆;而你犯了大多初學容易犯的問題,凌空切入之後有一個向右下行筆的輕微動作,然後才是右行。所以,入筆處會露出一個小小的鋒尖,這也是一個問題。

其它當然還有一些問題,例如撇的問題等,這裡不多說了,說明你的基本筆法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建議你加入我的《嘉禾書社書法交流圈》,我為自學書法的圈友提供了大量名家的臨帖視頻教學資源,你可以好好跟著陳忠建老師的歐楷系列教學《九成宮》《皇甫誕碑》等,好好練習一下基本筆法。

以上是南山的一些淺見,不對之處還望各位書友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