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郵市,誰還在賺錢?

在收藏市場裡,郵票已經成為配角,原因一是網絡發達了,現在已基本沒有低價來賣郵票的;二是郵票價格透明瞭,郵商在網絡上也買不到進貨價。沒有利潤,郵商肯定不會做賠本的生意,現在收藏市場上有郵票的,很多是攤主早期集的郵票,不願低價賣,郵票交易自然就少。

郵市,誰還在賺錢?

但在郵市中,肯定還是有很多賺錢人,這些人主要有:一是老集郵者。現在網絡上活躍著很多老集郵者,他們一般只賣票,價格還不便宜。當然他們會說那時多少工資?現在多少工資?我1984年集郵時我父親七十多塊的工資,但那時的信銷文革票二塊錢一張隨備選。當然利潤很大一部分跟眼光有關,但做為投資,他們是成功的。現在他們賣出,一是他們懂,可以賣個好價;二是下一代不一定喜歡,貨賣喜歡人也算功德圓滿。

第二種是郵票投資人,他們以郵票為投資標的。在市場中,一類是以產品票為主,他們以低於市場價或者收購價集中部分品種,然後賣給大郵商或公司,但最近二年產品票也不好交易了,年前去市場,只有一個郵商願意按北京收購價收92年至96年20分單枚套票。還有就是以型張為主,平常做流水,年底做行情。

第三種是玩熱門品種的人,比如說80猴,因為價格貴,差價也很大。特別是信銷猴,差價更大。年前去馬甸發現,玩老票的櫃檯大都有十多張猴,只要價格合適,交易也容易。

郵市,誰還在賺錢?

現在網絡上還活躍著一些專門做民、清郵票的,很多人是在很早時期拿的貨,還有就是民、清郵票歷史感強,值得研究的東西多,未來變動的空間也大。

郵市,誰還在賺錢?

現在,喜歡郵票的人少了,特別是青少年,其實這是社會的進步,說明社會可供選擇的愛好多了。但郵票愛好者肯定會有,哪怕是小眾,相對十四億人口的基數,規模也小不了。

總記得一個郵商的話:“沒有賣不了的郵票,只有賣不了的價格。”投資需謹慎,因為不管哪個行業,賺錢不容易,郵票收藏也是這樣。

郵市,誰還在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