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古代匈奴人、契丹人、胡人、突厥人等都演變成現代的什麼人了?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不同民族的歷史和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有很大關係,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中國北方几個主要少數民族的歷史,

在這裡我對北方少數民族的定義是:特指當時生活繁衍在中國北方草原地帶的遊牧民族。他們“逐水草遷徙”、“各有分地”。從事畜牧、狩獵以及少量的農業生產活動 ,主要有匈奴人、契丹人、胡人、突厥人等。

匈奴人:多次侵犯中原政權,最終滅族

匈奴是我國古代一個強大而影響深遠的民族,是歷史上第一個在大草原建立國家的民族,也是一個極其好戰的民族,戰國時期曾經進攻燕國,真正與匈奴進行大規模戰鬥在漢朝。漢初前201年,韓王劉信投降匈奴。次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征討,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被匈奴冒頓單于30餘萬騎兵圍困七天七夜。後用計逃脫,之後開始與匈奴和親,文帝和景帝沿用和親政策以休養生息。

古代匈奴人、契丹人、胡人、突厥人等都演變成現代的什麼人了?

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首領率4萬多人南下歸附漢朝,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公元89年到91年南匈奴與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先後敗之於漠北和阿爾泰山,迫使北匈奴西遷,從此北匈奴就從中國古書中消失。投降漢朝的南匈奴在西晉後期造反,建立“漢國”。(取名漢,是因為當時造反的匈奴首領自認為是漢朝皇帝的親戚)這個漢國消滅了西晉,但隨後又被羯人建立的趙國滅族。匈奴從此在中國地圖上消失。

古代匈奴人、契丹人、胡人、突厥人等都演變成現代的什麼人了?

契丹人:形成今天的達斡爾族,部分融入滿族、蒙古族、漢族

契丹族起源於鮮卑族的柔然部。“契丹”在鮮卑語中代表著馬蹄鐵,來象徵契丹人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歷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於公元389年,柔然部戰敗於鮮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為今天蒙古人的祖先。而南柔然避居今內蒙古的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生活。在北方部落戰事動盪的歲月中,各部逐漸走向聯合,形成契丹民族,他們在內蒙中部地區獨立。,後來吞併了遼東、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一代,後建立遼朝。契丹人大多融入了其他民族,如女真族、蒙古族、漢族等。目前的達斡爾族可能是契丹族最正統的後裔。在俄語、希臘語,中國也被稱為“契丹”。現在的俄語中,中國的發音就是“Kitay”契丹。

古代匈奴人、契丹人、胡人、突厥人等都演變成現代的什麼人了?

胡人:被匈奴人擊潰,最終滅族

胡人一般特指東胡,東胡是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漢,東胡存在了大約1300年。先秦《逸周書》提到:東胡黃羆,山戎戎菽。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東胡從有史記載以來,和中原的燕國和趙國多次交戰。燕國的東北從上谷(河北懷來縣一帶)至遼東一帶,經常遭受東胡的侵擾。這個時期東胡最為強盛,號稱"控弦之士二十萬",曾多次南下侵入中原。燕國曾大敗過東胡,使東胡向後退卻一千餘里。燕國便從今河北懷來直到遼寧的遼陽一帶修築了長城,以防東胡。而趙國的大將李牧在擊敗匈奴的同時,也順道擊敗了東胡。匈奴崛起後,對東胡發起猛烈攻擊,大破東胡。從此東胡部落瓦解,成為匈奴的奴隸。還有部分東胡人退居鮮卑,演變成鮮卑族。

古代匈奴人、契丹人、胡人、突厥人等都演變成現代的什麼人了?

突厥人:演化為維吾爾族

突厥是今天中亞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現在全世界還有1.3億使用突厥語的人,他們大多自稱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後裔。這些人分佈在土耳其、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中國的新疆,遍佈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突厥人主要講突厥語。突厥語屬阿爾泰語系,跟蒙古語是兄弟語言。 突厥帶有匈奴的血統。在南北朝至唐朝時住在現今中國西北地方。現代土耳其人,認為自己是突厥的直系後裔,他們認為突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48年立國的北匈奴。

古代匈奴人、契丹人、胡人、突厥人等都演變成現代的什麼人了?

西元6世紀突厥部落遊牧於金山(今阿爾泰山),起初歸附於柔然。西魏時突厥首領土門擊敗鐵勒,破柔然,建立政權,東至大興安嶺,西抵西海(鹹海),北越貝加爾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和曆法。隋初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攻滅東突厥,在武則天時期,再度建立後東突厥帝國。約在7世紀末8世紀初,最後會回鶻人吞併,演化成今天維吾爾族。

古代匈奴人、契丹人、胡人、突厥人等都演變成現代的什麼人了?

民族自誕生之日起,就以遷徙、聚合、民族戰爭等諸多方式,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大大加快,不斷吸收新鮮血液,像滾雪球一樣不斷髮展壯大。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波瀾壯闊的華夏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