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前有成都的虹吸效應,後有德陽、瀘州、南充等追兵的形勢下,綿陽應如何突出重圍?

相映同輝


綿陽的處境十分不利,成都的虹吸的不僅僅是人口,還有資源。綿陽的發展定位是科學城,但科學城最需要的是高校的支撐。實際情況是綿陽的高校卻不多,還讓石油大學搬離了綿陽。成都的地鐵都建到了十幾條線了,綿陽的市內交通還停滯在公交車的層次,基礎設施的滯後也同樣制約了綿陽的發展。依照現在的速度德陽被成都分解是遲早的事情了。近來公佈的中國百強縣市四川只有成都上榜,差距如此巨大,共同富裕就是一句空話。一個地區的發展一要項目支持,而要政策扶持,在佈局科技項目時應該更多的是考慮綿陽,在政策方面,綿陽的教育發展的勢頭應該要保持一個穩定的增長,多給予綿陽發展教育的政策和資金投入,強化綿陽做大做強教育產業,形成四川城市的副中心。



風雨之彩虹137536760


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綿陽新機場選址的文章,我長期生活在綿陽,對於綿陽的發展還是有比較清晰的感受!目前綿陽的城市格局定位不高,沒有超前的發展預測定位。有傳言成都和綿陽拆分德陽,個人認為短期內是不可能的!綿陽新的工業集中發展區沒有從新綿陽大綿陽格局考慮!本人認為綿陽還得靠自身的發展來夯實川B地位!綿陽的發展必須突破傳統的以涪城區為主的思維,必須考慮綿陽安州新北川新縣城和江油的四地同城化發展,所以的交通道路規劃,城市基礎設施規劃都得以利於這個為宗旨,集中工業區應該以這四地為中心,通過新建城市大道和綿陽外環線建設,重新規劃綿陽新機場選址建設,選在這四地區域的中心地帶,通過城市輕軌鏈接這四地,實現同城公交化!工業園區的合理配置,電子工業和軍轉民的做強,做好人,財,物的聚集和輻射作用!城市的變革帶動四地的割據發展,以一個全新的大綿陽安立四川!四地同城發展是綿陽唯一的出路!綿陽城市建設必須要有一個全新的高度!全新的規模!全新的氣象!才能確保其中國科技城應有之四川地位


北方羌塘


發展一個城市,需要自身有吸引力。不需要盲目建設,盲目成立什麼區。沒意義的成立什麼什麼區只是取個名字而已。應該先考慮一下綿陽有什麼?怎麼吸引外來資金?怎麼出口綿陽產品?而不是靠出口勞動力來掙微弱的外來資金。大家都知道工業城市經濟發達,但是真正有錢,真正小康社會還是民營企業集中城市。這兩個的區別是工業城市存在收入集中,經濟輻射力強但範圍侷限,老百姓收入存在階梯狀,貧富差距大。民營企業集中城市收入分散,經濟輻射力相對弱但輻射區廣,老百姓收入成波浪狀。就好比山東和江浙。山東是工業城市,有錢的都是企業老總。相對高收入的也是靠企業周邊的享受企業福利的老百姓。離企業遠的沒有享受到企業福利的收入就很低。江浙民營企業居多,一個村都有好幾家企業,所以大家都能看到江浙的老百姓基本都很有錢。地方稅收也很高。他們的吸引力就很強。我們綿陽要發展?我們應該怎麼做?這就需要一個真抓實幹的好領導了。我們應該利用老一輩留下的科技城的優勢,利用綿陽的特殊地理優勢,仔細分析綿陽能利用的資源。從旅遊,到小商品,到民營企業,到電子產品,到科技產品等全方位共同發展。老百姓有錢了,外來人口多了,經濟活躍了綿陽才能有希望。旅遊我們可以開發平武那一帶。多鼓勵有知識的老百姓成立小商品加工製作點,多辦理民營企業。有個笑話是鹽亭縣重工業打石頭,輕工業打餅子。說的鹽亭一無所有一樣,這只是因為我們沒有去開發。曾經鹽亭的神鳥電扇廠都銷到臺灣了。綿陽不是科學城嗎?拿出科學城的樣子生產一些高科技的東西出來,這需要政府努力,只有政府才能有這樣的力量。讓綿陽成為一個集工業,民營企業旅遊城市等共同發展的一個經濟活躍城市。用不斷更新的科技發展綿陽國有企業,帶動地方民營企業,推進旅遊文化,共建和諧大綿陽。兩江靜臥涪城邊,越王樓臺把話閒,和諧共建大綿陽,百姓度日如神仙。



鬼谷子7191


十年後四川盆地所謂的副中心應該是:1.宜賓(川南)、2.綿陽(川北)、3.萬州(川東)、4.南充(川中);德陽樂山瀘州達州永川涪陵六市區要麼被同城化要麼被虹吸,自貢內江同城化如果不上升到國家層面都是空談,遂寧雅安兩廣巴中黔江都是小體量的節點城市。

綿陽的發展重心在東面,既然要成為川北中心,就要準備虹吸周邊的人力資源和物流集散,也要避免其它中心的“競爭”,所以遊仙區才是重點。


HunterHJ


綿陽作為四川老二,人口第二大城市,但是很成都這個吸血老大在一起人均gdp差距很大,好處都給了成都,四川各地都在大力發展,很可能撼動老二的地位。綿陽作為我國唯一的科技城,要想突圍第一從科技上入手,發展高興科技,電子商務,這是熟悉的領域,第二發展旅遊業,綿陽人傑地靈,風景優美,大力發展旅遊業,服務業。第三綿陽地理位置重要,承接南北通道。可發展運輸業。加油綿陽。


北川小強


綿陽市涪城區位置並不在綿陽市行政區劃的幾何中心,輻射面窄,所以綿陽市的城區應該往城北發展,融入到輻射周邊的作用。比如涪城區的龍門鎮、青義鎮,重點打造,重點發展。目前科技城集中發展區的快速發展,綿陽九嶺國際機場的擬建,涪江特大景觀大橋的修建,綿陽地標性建築最高樓的奠基,綿陽涪江景觀景區公園的打造,國家大學科技園的開建,500強房地產開發商地產行業的入駐。綿陽市招商引資已經趨於西南部高新區、西北部安州區、北部科教區,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綿陽的明天會更璀璨!


這裡是綿陽


成都北邊既然放棄不前,重心也南移了,那北邊不能一直不動,我建議德陽綿陽合併,把重心放在德陽,或者就是目前北部缺少重心,可以把德陽設為直轄市,別管夠不夠資格,目前北邊缺少一個重心,成都可以直接南移到簡陽資陽去,這樣才可以輻射全川,對重慶也是一個吸引


嘉哥2020


對蘭渝高鐵的規劃和推動,有作好準備嗎?綿陽將第一次成為省內次級交通樞紐之一,其意義十分重大。結合相同方位的成綿第三條高速公路和成都至三臺鹽亭城際鐵路的規劃及建設(還有可能建設成綿第二高鐵),又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就在眼前。可考慮在綿陽城市的東南方向,集中以高鐵站和新機場為新的發展契機,提升檔次大展宏圖。建設打造涪江沿岸經濟帶,輻射帶動遊仙、三臺、鹽亭等人力資源大縣的快速發展,有效激活綿陽重點縣域的經濟活力。目前綿陽的科技城集中發展區規劃雖好,未來若不能兼併德陽的部分區域,對綿陽本就偏弱的縣域經濟進行輻射和促進的作用較有限。於是,豐富城市整體發展的方向策略,加大加強與涪江沿岸城市和國家直轄市重慶的經濟往來和交流,更利於突破背靠大山的地域侷限,在不同方向上對外擴展無限的開放空間、增強城市的輻射影響力,大力向東南發展是很有必要的!未來的希望必在一江涪水向東流的前方!


LCYG微風輕拂


如果說綿陽與緊隨其後的德陽,瀘州,南充拉不開距離,我想是因為三臺,鹽亭,梓潼的縣域經濟發展滯後。就三臺來說,人口近一百伍拾萬,而人GDp不過兩萬,比全國平均差四倍多,為了迎頭趕上,多年來三臺作過各種償試,但收效甚微甚而債臺高築。何也?缺資源缺人才缺資金,及較為偏隅的地理位置。人們走出去是為人打工,窩居也不過養家餬口。內無地藏可供開採,好景使人流漣,外無優企眷顧,英傑來往。惟唐宋遺韻,先世風範,宜以此建德建言,高標所治,不因物寡而自薄,不以賀稀而妄行。


會哥161104400


這些年綿陽的發展基本上是中規中矩,沒有爆炸式的增長,也一直保持省內第二的位置。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有好幾個百億級體量的企業落地建設,若照此持續下去,綿陽一定會再次騰飛。在綿陽生活二十年,一是覺得“中國科技城”五個字在一定程度上捆住了手腳,思想不解放,不敢放手去幹,當然科技城帶來的榮耀一定是有的;二是這裡的經濟始終不太活躍,是一座享受型的城市。但是,我愛綿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