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現實中的房奴到底有多慘?你怎麼看?

蕭瑟荒野


2016年年中 看上一套房 合同簽了定金付了 物管那裡無意聽到房子漏水 前前後後折騰了半年合同解除了 由於老公是做土建的 知道17年房價會大漲 但是無奈房子看了都沒看到合適的 17年初趕緊在大漲之前借用家人的名字買了一套大三室 剛買銀行還在房貸的過程中 房價就開始漲了 到現在已經翻倍了 房子位置好交通便利公辦市重點學區房 唯一不好的是沒有小區環境 說實話一點不想要這房子 而且首套名額比較珍貴 趁姐姐婚前用她的名字買 現在女兒大一些了 一心想換房 換到老公上班近一些的地方 也是市重點學區房 本來想賣了現在的買 但是一是現在二手房比較難出手 二是賣房的話覺得價格不理想(哈哈 賣房希望賣高價 買又想買低價) 綜合了一下 借部分首付 買一套稍小一點的(現在房子比較大 每次做清潔感覺都是崩潰的)這樣下來 一個月兩套房子+首付還錢 一萬多 然後小孩開銷 家庭生活 也能過得去 節約點在存點 知道後面至少累2年吧 但是想想累2年還是值 平時大手大腳也還是花了 這樣也當存錢了 一邊覺得壓力大 一邊也覺得還行


天空9928759724516


我來回答一下,2010年在順德倫教開水果店,到14年手上有30萬現金,當時有個兒子讀小學5年級,有個女兒就要讀小學一年級了,因為本地學校學位和房產掛鉤,兒子一直在民辦學校讀書,一年要一萬五左右,想到兒子初中畢業還有四年,女兒我初中畢業還有9年,省下的學費就夠一套房的首付了,就咬咬牙買了套房109方,房產證上是120方,電梯,小區11樓,總價是66萬,貸款39萬,現在每月還3000,20年,本來這幾年可以還完的,唉,天有不測風雲,老媽肺癌花了二十來萬,生活上真的過的節衣縮食,我們兩口子自費社保,8年了,每個月要2000元,這幾年生意不好做每個月剛好夠開支,不像以前,可以去Kk歌,旅旅遊 ,吃點宵夜,喝喝酒,現在好久沒有去了,也有好處,小孩子讀書不用交學費,而且房子目前升值了,差不多180萬了


美好的時光we


聽說有個女孩工資4000,房貸3600。然後就找了個同事住她家裡,同事一月給她1000塊。那是小城市,房租一般才五六百。她就把主臥讓給了同事,自己住次臥,還要每天給同事做飯吃……

好多房貸壓力大的人,都被迫把家裡的一間臥室租出去緩解壓力。房主往往日子比房客還要緊張。

前幾天在網上看一個帖子。某對夫妻,在大城市房貸一萬。然後丈夫失業了,沒了收入。妻子月入一萬,剛好夠房貸。他們還有每月五千的車貸,還有兩個孩子。生活要過不下去了,在考慮賣車還是賣房。估計會賣車,但是掉價會非常多,還會賠掉幾萬塊的車牌錢。

買房子還是要量力而行,家底不夠的話壓力會很大。尤其是大城市的房子,那就是給有錢人準備的。一般人家還是別想了。


國史拾遺


現實生活中一些房奴經濟很緊張,讓我們看幾個例子:

一個同事,工資3000元,每月還房貸卻要超過2000元,不敢吃、不敢喝,總是到處蹭吃蹭喝,讓人瞧不起。

一個朋友,月薪5000元,每個月房貸4500元,可以說每頓除了泡麵,看電影都看不起,連繳網費都需要借錢。日常生活急用錢,只能通過信用卡套現。

另外一個機關事業單位的朋友,編外人員,3000元工資不到,每月還2300元房貸。每天中午由於是單位免費自助的午餐,都是吃的飽飽的,晚上基本不吃飯。

不過不要看不起他們,這些人真的很勇敢。比我們很多保守的人有拼勁。他們把握住了社會發展的機會,房價真的漲了。他們也是,痛並快樂著。

他們唯一解套的希望,那就是我們收入的不斷上漲,然後自己工作的建議越來越多,生活會越來越輕鬆。而且看著每月的還貸數額不斷貶值,心裡特別的舒服。

一個老同事這麼說,2000年我每個月還1000元房貸很緊張,但是現在的工資作比較算什麼?毛毛雨啦。

我們國家經濟在不斷穩定發展,大家收入會不斷提高。2018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社會平均工資達到了6871.65元,比2017年上漲1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7%。

以第二位朋友做比較,貸款的時候月收入只有5000元,第2年增長11%,工資就能達到5550元,他每月的結餘就能達到1050元,至少網費可以自己交了。

可以看到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工資增長了8.7%,也就是物價增長了2.3%,這樣4500元的房貸,也就相當於去年的4398元,貶值了102元。

雖然說實際工資增長不一定會跟社平工資增漲得這樣快,但實際上或多或少我們伴隨著社會發展都會普遍受益。

最終的結果是他們有自己的住房了,這就非常的安穩。這就是為什麼大家一旦有機會就會拼命購房的原因。

實際上,不過我們為了投資購房,這種辛苦就不值得了。因為這屬於對自己吝嗇,守財奴式的生活方式。通過北京上海的房價走勢看,兩年來房子價格並沒有變化多少,而如果我們500萬元投資理財的話,兩年累計收益率至少會有10~15%。未來的房價,將會長期處於這樣的穩定高位。

房價之上還高懸著兩把達摩克里斯之劍。一個是房地產稅,另一個是人口頂峰。房地產稅未來出臺是板上釘釘的事,具體怎麼收,雖然頗有爭議,但是肯定會對保有住房採取稅費的方式增加財政收入。按照社科院公佈的《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顯示,以現在人口總和生育率1.6計算,人口頂峰應當在2027年到來。只有八年時間了,人們認為不買房子就沒地方住的預期肯定要改變。那麼我們還有必要投資房產嗎?

所以,如果我們買房是自己住什麼時候都可以,如果是為了投資還是警惕一點好。


暖心人社


96年 小夥子 在成都這個城市打拼, 因為沒有購房資格 買了個公寓,怕的是以後租房子 都租不起了。 現在買了輛車首付三成按揭三年 辦完落地23萬的樣子 , 公寓每月還2000 車子每月還4000。 自己每個月不吃不喝要開銷6000 ,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父母也勸過我,讓我入手一輛10萬左右的車 ,但是可能是礙於面子 沒有考慮。 全部都是按照自己的性子來的,現在的生活 變得精打細算了。 以前的日子也回不過去了, 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 想了下 ,這可能就是生活吧 哪怕揹負再多的東西 也要去追逐自己想要的。 壓力我想過,但是從來沒有怕過 。加油 致所有正在努力的小夥子。


商鋪分析投資小胡


我前幾年在五線縣城也買了一套房,當時房價才3300一平方。貸款32萬,每月還二千四百多點,當時二個小孩,倒也沒感覺到有什麼壓力。就是每月都要有一件事壓在心裡,覺得麻煩。之後身上有點錢時,想想自已年齡也大了,到時如果還二十年,自已都老了,還在欠房貸,掙不到錢了,怎麼辦。所以咬咬牙,二年後就全部還清了。但現在新的壓力又來了,今年又多了一個小寶。自已給自已又增加了不少的負擔。現在節衣縮食中。什麼都不敢消費了,三個小孩。壓力三大。


多多媽的日常生活


大家好,我是小蔡

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房奴到底有多累,那我身邊的姐夫來說把。

大姐夫在北京買房,怎麼說拼搏10年的積蓄和雙方家庭各出了20w總算把首付的錢給湊齊了,在北京的海淀區買了一套二手房!70m²首付100w貸款30年,每個月需要還1.5w,然而他的工資稅後是2.7w左右,房貸1.5w女兒上幼兒園(一個月3900)各種培訓班一個月沒有仔細觀察差不多是在(3000左右)2.7-1.5-0.7=0.5,這些事沒給月必要的開銷,還沒有算衣食住行,還有一個小女兒的錢。算算今年小女兒也要上學幼兒園了,大女兒要上小學,開銷估計會更大。現在他們一家還需要我姐夫的父親每一個月給一點錢幫忙還房貸。他們每天過的是真的累,我姐沒有工作在家全職帶小孩。一家人的開銷都在我姐夫身上,壓力很大的難怪說30歲的男人好欺負叫他作什麼都任勞任怨,成為了房奴是真的不敢丟失工作,甚至不敢生病。每個月省吃儉用,不過還好,他們還有個年終獎每年有個10w多,但是這幾年要還賬,等還完了估計生活會好一些,但孩子的開銷也會逐步增加,生活還是有些緊迫的。值得慶祝的是至少在首都有一個家,在北京紮根了。也挺好。

二姐夫和我姐兩個人都是事業編制單位,有租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我大概瞭解下,再加上聽他們說的,用住房公積金貸款,除去貸款的錢,其他的錢要一次性付清,所以我二姐夫的爸媽和他們的5年的積蓄一起出了50w服了房子的首付,現在日子很舒服,每個月的房貸租房公積金就可以還完了,事業編制單位還是很有優勢的。那麼多人去考公務是有道理的。這個福利也太棒了,現在還可以升職什麼主任什麼的公積金隨著也會增加還可以拿去除物業管理費,基本上每次假期都可以看見她們出去旅遊,日子還是很舒服的。

我也要考慮考慮我以後結婚該這麼辦了真的是愁人啊。努力賺錢吧


純色CZQ




根據我身邊買房的例子來看,沒有一個房奴自稱很慘的。

某同事在2017年的時候,咬咬牙買了一套120平的三房。據他所說,本來想買100平左右的小三房,沒想到人太多,等到他的時候就只剩120平的了。

恐懼房價的他,又恐懼租房的他,牙一咬腳一跺,把120平的拿下了。

首付自然是不夠了,然後一個字借。

從朋友同學那邊借了十萬,支付寶上借了五萬。幸好不是一線城市,房價不是特別高,然後把首付一交,等著貸款下來了。

在接下來的一年,同事夫妻二人過得自然是清貧了點,但想到買了大房子,心裡總是樂呵呵的,見人就問別人買房了沒有。

最關鍵的是,房子買了不到兩個月,房價漲了4000一平,想來如果當時不下手買的話,估計這會就真的買不起了。



個人觀點。

1、買房其實就是這麼回事,對於剛需人群,有點錢自然會想到買房,避免日後租房了。

2、對於炒房的人,錢自然是有多,但不想貶值,就把房價研究來又研究去,就擔心房子買虧了。

隨著房產稅的消息,估計炒房的人少了,二手房開始拋了,房價肯定會下跌的。

不過剛需的話,能下手就下手吧,不用等。


用戶69240191446


房奴到底有多慘,誰做誰知道!

我先來說一下我身邊一個朋友真實的例子。

有一個朋友是90後的,前年為了結婚,他家的丈母孃要求他必須在深圳買一套房,但是他一個月的收入也只不過1萬塊錢左右,想在深圳買房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是他的岳父岳母態度非常強硬,如果在深圳沒有房那就不給結婚,最後這小子只能硬著頭皮跟親戚朋友借了幾十萬塊錢,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積蓄付了個80多萬首付在深圳買了一套房,然後月供也需要1萬多塊錢。

好不容易買下房並順利結婚了,但是他的壓力一下子就非常大。剛開始的時候還好一點,他兩公婆都能夠正常上班,加起來每個月的收入也差不多2萬塊錢,勉強能夠應付月供還有還一點親戚朋友的債務。

但是去年他老婆懷孕之後把辭掉工作了,隨後所有的債務都壓在這哥們身上,每個月1萬多塊錢的月供,再加上孩子各方面的開支,以及親戚朋友的債務,他一個月支出得有2萬塊錢左右,而他一個月的工資只有1萬塊錢左右。最後實在沒辦法,他只能不斷去向各大銀行申請信用卡,然後通過透支信用卡來償還債務以及維持日常的開支和月供,但是這麼做是治標不治本的。

長期通過透支信用卡來維持,他的債務並沒有減少,反而越積越多,目前他的壓力已經非常大,所以又只能跟其他親戚朋友借錢度日,這種日子是非常痛苦的。

其實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這樣的房奴,特別是在一二線這種高房價的城市來說,很多年輕人沒錢也要買房,當自己的收入不足以支撐買房的首付和月供的時候,很多人會過得很痛苦。

所以到底要不要買房,大家一定要三思而後行,雖然買房是一件值得大家去驕傲的事情,有了房之後代表著穩定,代表著財富,代表著身份,代表著面子,但如果這些獨有其表的東西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痛苦,那何必要去承受呢?

因此大家在買房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評估可能帶來的後續影響,雖然買房一時爽,但是大家也要充分評估有可能承擔的債務,如果自己的收入不足以承擔債務,那建議大家不要輕易買房,如果大家的收入大於房貸所承擔的債務,比如房貸只佔到大家收入的2/3以下,那可以放心大膽的去買。


貸款教授


看到關於房貸的問題我立馬趕過來回答,我是去年剛買的房子,目前正在還著房貸,日子過的非常慘。

還房貸的日子:

本人目前月收入5000元,未婚。去年家裡東拼西湊付了房貸50多萬,每月還貸3700元。房子沒下來,每月租房800元,所以每月固定支出就是4500元。

每月剩下500元的生活費,加上業餘時間在外面掙點生活費勉強夠自己生活。

自從有了房貸,我每個月5000元,固定四千五要交給銀行。(卡里不再有餘額)自從有了房貸,我和家人的支出,要精打細算到油鹽醬醋。(很少在外面吃飯)自從有了房貸,很少和朋友出門,出個門要考慮到車油費。(很少出去玩)自從有了房貸,我父親五十四歲,還要為我出門工作打拼。(連累了父母)自從有了房貸,我今年二十六歲,像四十歲一樣活的穩定。(不敢換工作)自從有了房貸,生了一場小毛病,我會害怕進醫院做檢查。(不敢生病)自從有了房貸,我年少時的夢想,現已成功在我夢中實現。(放棄了多少創業想法) 引用@生活嘟嘟 回答於2019.06.20

因為我個人的還貸體驗,所以我覺得買房一定要量力而行,買房之前一定要要考慮好房貸之後的生活,因為一旦背上房貸就是二十到三十年的時間,不是一年兩年,這段時間也是我們最美好的年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